导航:首页 > 金融学业 > 关于北京建设金融灾备中心的研究

关于北京建设金融灾备中心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1 03:36:11

㈠ 关于金融信息化,央行2013年报都说了些啥

金融信息安全基础不断夯实

加大金融信息化研究工作力度,深化对金融信息安全的认识。完成国务院下达的“金融信息与网络安全”重点研究课题。

加强金融业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会同中国银监会制定银行业灾备布局指导意见,改善银行业灾备体系建设。

持续提升中国人民银行信息安全保障水平。修订发布《人民银行信息安全综合规范(2013版)》。组织分支行推广涉密计算机及移动存储介质保密管理系统和主机监控与审计系统,完成中国人民银行办公网保密技术防护整改。

金融科技服务社会作用不断体现

面向小微金融机构提供更广泛的服务。修订《人民银行金融城域网入网管理办法》。完成省级分支机构接入平台建设,新接入1366家小型微型金融机构,提高金融普惠服务水平。

银行卡芯片化迁移取得显著成效。截至年末,新增金融IC卡4.67亿张,占新增银行卡比例为64%,全国累计发卡达到5.93亿张。芯片卡受理环境改造已经完成,面向全国的电子现金跨行圈存系统投入运行。

开展移动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移动金融公共服务平台上线试运行,已接入中国建设银行、中信银行等7家机构。

逐步形成金融标准化检测认证体系

扎实推进金融标准化建设。发布《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V3.0》等一系列重要标准。发布《中国人民银行技术标准管理办法》,制定并实施金融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加强金融业标准化工作协调管理。

积极参与金融标准化国际活动。首次承办国际标准化组织金融服务技术委员会(ISO/TC68)年会。参与全球法人识别编码(LEI)体系建设,组织中国银联、外汇交易中心参与ISO20022报文开发。

推进金融标准检测认证体系建设。组织完成国家金融IC卡安全检测中心项目建设并通过验收,填补国内金融领域芯片安全检测空白。有序推进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设施技术认证工作。

网络与信息系统规划和建设有序开展

逐步完善数据架构管理。中央银行会计核算数据集中系统(ACS)已在5个省市顺利上线,架构管控迈出重要一步。完成《数据架构分析与深度应用》课题研究,发布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标准体系报告,制定《数据生命周期管理技术规范》。

加快重要系统的建设和推广。完成国库会计数据集中系统(TCBS)全国推广;完善人民币结算账户管理系统、推进第二代货币发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完成中国人民银行同城和异地灾备布局论证。

推进金融业机构信息管理体系建设。发布《金融机构代码证管理办法(试行)》,启动代码证试点发放。

开展行业科技成果经验总结,推动科技创新。完成中国银行业近20年来的信息化成果初步总结。举办了“2013年金融信息化十件大事”年度评选活动。组织申报发展改革委信息化领域创新能力建设项目,中国银联电子商务与电子支付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已获批准。

科技工作一盘棋格局在实践中不断形成

按照管办分离的要求,科技司、信息中心、金融电子化公司开展了明确职责、再造流程的工作,科技司围绕“科技管理”重点做好体系规划、标准建设、架构管理和质量检查工作,信息中心围绕“安全生产”重点做好资源管理、运维监控、应急处置、灾备建设工作,金融电子化公司围绕“系统建设”重点做好开发、测试、集成、认证、研究和宣传工作。各单位站在中国人民银行信息化建设全局高度,相互配合,正在形成信息化建设的协同工作机制。

此外,总分行联动机制发挥作用,各分支行开展区域信息安全管理、金融IC卡应用推广、金融机构代码证发放、网络管理监控系统建设等多项工作,发挥了中国人民银行大科技的整体优势。

金融机构编码体系建设

建立金融机构编码体系框架,形成专业化体制机制

建成金融机构基础信息数据库,打造“金融机构全景图”

扩大应用广度和深度,提高数据综合服务能力

㈡ 灾备系统的网络方面怎么写 硕士论文

大概可以这样写吧,你有你的见解,所以你就当参考参考,如果可以最好以你的方向去写,我这些你纯做为一个参考,或者也可进行研究分析。
随着商业数据大集中的逐步完成,我国各信息系统灾备中心建设也不断向数据中心方向迈进。一个好的金融信息系统基础网络的的规划和建设对于保证数据安全和业务连续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探讨了数据集中程度高、分支机构多的金融单住灾备中心网络建设的目标、原则、方案和可行性分析。该方案对于金融信息系统生产中心的建设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金融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商业银行逐步完成数据集中与新一代综合业务系统的推广.业务自动化处理程度与水平进一步提高。从长远发展以及确保其安全、连续、稳定运行等方面考虑.建设金融信息系统灾备中心以保证数据安全和业务连续性是非常必要的.有利于各银行增强抵御金融风险能力、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而建设先进、可靠、稳定的网络是业务系统运行的基础,也是为系统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
1、建设目标
金融信息系统灾备中心网络建设目标是构建能够适应金融业务和应用发展要求的高可靠、高性能、可灵活扩展、安全可控的网络公用基础设施。
2、设计原则
(1)高可用性
统一的、标准化的网络架构;结构化、模块化的设计方式:
(2)高安全性
灾备中心系统结构设计必须根据不同应用系统特点和业务数据敏感度实施不同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数据中心各类业务系统的信息安全。
(3)高灵活性、高可扩展性
信息系统的建设呈现出”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系统结构越来越复杂、数据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运行责任越来越重大”的特点。
(4)便于运行维护和
强大的网络管理平台;提供带外管理网络支持,特别为紧急情况下提供增强的管理渠道;
(5)先进性
采用先进的高性能网络产品和相关技术.以满足灾备中心未来5年业务快速发展的需求。
3、解决方案
(1)网络体系结?
根据灾备中心不同的服务功能.灾备中心网络在功能上分为核心交换区、生产区、管理区、MIS服务区、内联接人区、外联接人区、开发,测试区和Internet接人区等区域。
(2)灾备中心网络结构
灾备中心网络的逻辑层次有三层:核心层、分布层和接入层。
(3)灾备中心信息安全体系设计
灾备中心信息安全体系的建设目标是以信息安全标准为依据.建立一套具有统一安全策略、纵深防御能力、监控和功能的信息系统平台.具有可持续建设能力的业务系统支撑平台和具有高效率的网络通讯平台。
4可行性分析
析主要包括网络可靠性分析、网络安全性分析和网络扩展性分析等方面
(1)网络可靠性分析
灾备中心网络的可靠性应能满足业务稳定运行的要求
(2)网络安全性分析
为保障灾备中心业务系统的安全.采取了多种网络安全措施。部署了多种网络安全产品。采取了相应的网络安全技术手段。
(3)网络扩展性分析
网络扩展性主要体现在:
容量的扩展
按照方案的配置。连接各分支行和外联机构的接口。
以上所介绍的解决方案对信息系统灾备中心网络建设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特别是统一的、标准化的网络架构设计恩想、网络安全体系和综合网络管理中心的架构可以满足金融行业对信息安全和运行维护的要求。

阅读全文

与关于北京建设金融灾备中心的研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