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国际金融风险的介绍
所谓国际金融风险,是指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融资过程中,由于各种事先无法预料的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影响,使参与主体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一定的偏差,从而有蒙受损失和获得额外收益的机会或可能性。
『贰』 国际金融风险的国际金融风险管理的意义
具体来说,国际金融风险管理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际金融风险管理对经济实体的意义
(1) 国际金融风险管理能为各经济主体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资金筹集与资金经营的环境,减少或消除各跨国经济实体的紧张不安和恐惧心理,提高其工作效率和经营效益。
(2) 国际金融风险管理能保障经济实体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实施金融风险管理则能把经济实体面临的国际金融风险降到最低限度,并能在金融风险损失发生后及时提供预先准备的补偿基金,从而直接或间接地降低费用开支。
(3) 国际金融风险管理能促进经济实体实行跨国资金筹集和资金经营决策的合理化和科学化,减少决策的风险性。通过实施国际金融风险管理,有关经济主体必然要着眼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使资金筹集和经营的合理化和科学化,使资金运营进入良性循环,减少决策风险。
2.国际金融风险管理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意义
(1)国际金融风险管理有利于世界各国资源的优化配置。作为价值直接表现形式的货币资金的跨国流动,必然引起其他资源的相应跨国流动。而实施金融风险管理则能减少资金跨国流动时的金融风险损失,并促使货币资金向所需国家和地区流动,从而引起其他社会资源合理的流向该国和地区,最终避免或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提高其利用率。
(2)国际金融风险管理有助于经济的稳定发展。国际金融风险一旦发生,它带来的损失金额往往比一般金融风险造成的损失大几倍甚至十几倍。所以,国际风险的存在与发生,无疑是对地区乃至全球经济稳定发展的威胁。而金融风险管理的实施,不但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国际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而且能在金融风险发生后减少其带来的经济损失,从而减少金融风险损失带来的不良影响,最终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叁』 国际金融风险的国际金融风险的特征
1.影响范围广,强破坏性。国际金融风险一旦发生,其波及范围就会覆盖一国甚至多国社会再生产的所有环节,从而影响整个地区抑或全球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和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局部的或全局性的剧烈震荡和破坏。且这种破坏的穿透力是难以估量的,与之相关的任何领域,无论是经济的,政治的还是社会的,都不可能幸免于难,其带来的损失金额往往十分巨大。 2.扩张性。国际金融风险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强大的扩展能力。从时间上看,国际金融风险一旦出现,短者可以持续数个月,长者数年才能平复。从区域上看,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的发展,使得世界各国金融机构紧密相连,互为依存,一国金融机构发生问题,小则会使该国所在地区金融体系运行不畅乃至诱发信用危机,形成连续震荡;大则可能导致国与国之间、洲与洲之间甚至全球范围的持续动荡。这种“多米诺骨牌效应”,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3.敏感性。这是指凡是能影响多国甚至一国金融市场变动的因素都可能产生国际金融风险。这些因素既包括各国的宏观经济状况、经济政策与法律法规的出台及资金使用者的经营状况、政权的交替、首脑人物的变动、国际争端与战争的爆发、资金经营者的心理预期等;也包括因自然灾害或宏观经济政策失误而导致的整个国民经济状况恶化等。其中,心理预期在国际金融风险形成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4.不规则性。正是上述心理预期在国际金融风险形成中的重要影响,而金融运营主体在金融运营中的心理和行为具有极大的异变性,彼此间难以协调,易导致极度的差异和难以遏制的混乱,使得国际金融风险从孕育到爆发、从波动到延展、从规模到后果,常常表现得极为突然和意外,具有明显的不规则性。
5.可控性。应该说,只要有跨国金融业务活动的存在,国际金融风险总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地必然存在。但是,国际金融风险也是可控的,市场各参与主体可依一定方法、制度对风险实施事前预测、识别,事中防范和事后化解。金融机构可以采取增加资本金调整风险性资产来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并及时以转移补偿等方式将风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和区间内。此外,各国有关监管机构可加强监管协调、合作,减少风险损失。
『肆』 国际金融:影响交易风险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金融交来易风险自的因素。无磨擦的完全信息金融市场已不再存在,因而就需要金融中介参与金融交易;金融中介可视为单个借贷者在交易中克服交易成本、寻求规模经济的联合,并指出金融中介存在的原因在于交易成本,提出了金融中介理论中的交易成本思路,从而开创了新金融中介理论。金融中介降低交易成本的主要方法是利用技术上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也可以这样说,规模经济和(或)范围经济起源于交易成本。若存在与任何金融资产交易相关的固定交易成本,那么,和直接融资情况下借贷双方一对一的交易相比,通过金融中介的交易就可以利用规模经济降低交易成本。之所以有规模经济存在,是因为在金融市场上,当交易量增加时,一项交易的总成本增加得很少。从整个社会的储蓄投资过程看,中介手段有助于提高储蓄和投资水平以及在各种可能的投资机会之间更有效地分配稀缺的储蓄,这被称之为金融中介的“分配技术”。同时,金融中介还可通过协调借贷双方不同的金融需求而进一步降低金融交易的成本,并且依靠中介过程创造出各种受到借贷双方欢迎的新型金融资产,这被称之为“中介技术”
『伍』 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有哪些
主要有五大风险:
美国不确定性风险——美国经济金融的影响力使其前景格外引起关注,并将影响
国际金融市场较大的波动,尤其是美元资产的缩水,可能导致全球交易、结算和储备系统的大调整,不利于金融稳定突出;而从国内看,美元贬值由于经济恢复和结构性均衡,但不利于经济信心维持。美元波动将会引起恐慌性反应,金融市场价格波动将会加大,进而不利于全球经济复苏和稳定。而从当前形势看,美国经济前景难以确定,经济政策和理念的变化将是美国经济难以预测的重要因素,而经济政策抉择时机与理念的变化,将可能使美国经济最终出现实质的变化,甚至恶化。
金价上涨恐慌性风险——从目前趋势看,国际金价面临进一步上扬的空间,甚至预测金价将可能达到350美元的水平,国际政治与军事矛盾潜在恶化的可能以及突发事件的难以预测都将是金价上涨的依托;尤其是美国经济不确定和美元超值风险都将是金价上扬的推力与依据,从而对市场心理恐慌具有重要影响,形成进一步刺激金价的重要因素。
油价不定性风险——从石油价格水平趋势看,产油国与消费国之间的摩擦以及国际政治军事争端的连续不断,都是油价不确定的因素;尤其是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全球经济复苏的需要,油价可驾驭更为艰难,可能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的不确定因素,并将对主要货币国的经济环境具有负面影响与打压,欧元区更为突出,欧元区通货膨胀再度上升的压力依然较大,并将直接加大汇率信心心理的波动与调整;而对于美国而言,在经济不确定中经济风险有所上升的形势下,油价的上涨也将使美国经济政策难以驾驭。油价再上30美元的水平不仅具有可能,而且也将是再度冲击经济金融政策的调整与变化的重要因素,对利率、汇率和股价等宏观和微观经济波动与难以驾驭影响将更为直接。
利率差异波动性风险——全球利率水平的差异与不同步将是未来汇率水平和投资组合波动与调整的关键因素,利率调控的驾驭将直接影响和左右资金流动趋势、方向与结构的变化,对美元的减弱、对欧元的倾斜以及对日元的难以定夺将使汇率和股价水平加大波动幅度,波动区间将难以预测且超出预期。尤为值得关注美联储关于改变永久性贴现率结构的建议,主旨是改变以往联邦基金利率高于贴现率的状况,使贴现率高于联邦基金利率,以刺激存款机构、联邦储备体系在美国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最终稳定经济。美联储这项可能实施的改革将会对美国金融市场,尤其是美国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并对汇率具有直接牵动;而当前美联储利率调整的时机抉择对汇率的影响至关重要。而利差将形成国际资本流动格局的较大调整与变化。
金融格局潜在调整风险——随着美欧日三种主导货币汇率的价格变化,尤其是欧元上升的加快,美元的国际主导地位将面临提前的挑战与修正。国际资本流动向欧元区间的加大,可能将导致资产信心和份额的调整,而目前美元贬值趋势对与美元相挂钩的机制冲击将会加大,美元与欧元双汇率机制将可能成为新的选择与更新。从中长期看,美欧金融均衡性将会逐渐显现,对美元冲击明显,对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具有影响与冲击,但对金融均衡与风险规避十分有益,有利于国际金融公平、合理氛围的发展。
『陆』 简单谈谈国际金融的风险有哪些
主要有利率风险、汇率风险、信用风险、国家风险、流动风险、操作风险等
『柒』 国际投资风险的来源
证券市场的各种风险类型
一般来说,投资者进入市场,可能会遇到以下几类风险:
1、系统性风险
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宏观经济形势的好坏,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调整,政局的变化,汇率的波动,资金供求关系的变动等,都会引起股票市场的波动。对于证券投资者来说,这种风险是无法消除的,投资者无法通过多样化的投资组合进行证券保值。这就是系统性风险的原因所在。系统性风险的来源主要由政治、经济及社会环境等宏观因素造成。其构成主要包括以下四类
(1)政策风险
政府的经济政策和管理措施可能会造成证券收益的损失,这在新兴股市表现得尤为突出。经济政策的变化,可以影响到公司利润、债券收益的变化;证券交易政策的变化,可以直接影响到证券的价格。而一些看似无关的政策变化,比如对于私人购房的政策,也可能影响证券市场的资金供求关系。因此,每一项经济政策、法规出台或调整,对证券市场都会有一定的影响,有的甚至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从而引起市场整体的较大波动。
(2)利率风险
不同的金融工具,存在着不同的风险和收益。即使是像国债这样几乎没有信用风险的债券,也不是什么投资风险也没有。十年前,假如你购买了一种面值1000元,年息12%利率的债券,到现在,如果其他债券都支付12%的年利,你就不可能再以1000元的面值将这种债券卖给别人。你的售价肯定会低于面值,使得其实际收益率达到10%的水平。这种由于未来利率变化的不确定性,而导致债券贬值的风险,便是债券的利率风险。
在证券交易市场上,证券的交易价格是按市场价格进行,而不是按其票面价值进行交易的。市场价格的变化也随时受市场利率水平的影响。一般来说,市场利率提高时,证券市场价格就会下降,而市场利率下调时,证券市场价格就会上升,这种反向变动的趋势在债券市场上尤为突出。
(3)购买力风险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由于物价的上涨,同样金额的资金,未必能买到过去同样的商品。这种物价的变化导致了资金实际购买力的不确定性,称为购买力风险,或通货膨胀风险。
同样在证券市场上,由于投资证券的回报是以货币的形式来支付的,在通货膨胀时期,货币的购买力下降,也就是投资的实际收益下降,将给投资者带来损失的可能。
(4)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证券投资活动中最普遍、最常见的风险,是由证券价格的涨落直接引起的。尤其在新兴市场上,造成股市波动的因素更为复杂,价格波动大,市场风险也大。因此,盲目的股票买卖是要不得的。
2、非系统性风险
单个股票价格同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和重大事件密切相关。公司的经营管理、财务状况、市场销售、重大投资等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公司的股价走势。这种风险主要影响某一种证券,与市场的其他证券没有直接联系,投资者可以通过分散投资的方法,来抵消该种风险。这就是非系统风险。非系统性风险因此也可称为可分散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四类:
(1) 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主要指公司经营不景气,甚至失败、倒闭而给投资者带来损失。公司经营、生产和投资活动的变化,导致公司盈利的变动,从而造成投资者收益本金的减少或损失。例如经济周期或商业营业周期的变化对公司收益的影响,竞争对手的变化对公司经营的影响,公司自身的管理和决策水平等都可能会导致经营风险。
影响公司经营业绩的因素很多,投资者在分析公司的经营风险时,既要把握宏观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又要把握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类型、不同经营规模、不同管理风格、不同产品特点等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
(2)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是指公司因筹措资金而产生的风险,即公司可能丧失偿债能力的风险。公司财务结构的不合理,往往会给公司造成财务风险。公司的财务风险主要表现为:无力偿还到期的债务,利率变动风险(即公司在负债期间,由于通货膨胀等的影响,贷款利率发生增长变化,利率的增长必然增加公司的资金成本,从而抵减了预期收益),再筹资风险(即由于公司的负债经营导致公司负债比率的加大,相应降低了公司对债权人的债权保证程度,从而限制了公司从其他渠道增加负债筹资的能力)。
形成财务风险的因素主要有资本负债比率、资产与负债的期限、债务结构等因素。一般来说,公司的资本负债比率越高,债务结构越不合理,其财务风险越大。投资者在投资时应特别注重公司财务风险的分析。
(3)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也称违约风险,指不能按时向证券持有人支付本息而使投资者造成损失的可能性。主要针对债券投资品种,对于股票只有在公司破产的情况下才会出现。造成违约风险的直接原因是公司财务状况不好,最严重的是公司破产。因此不管对于债券还是股票的投资,投资者必须对发行债券的信用等级和发行股票的上市公司进行详细的了解。“知彼知己,方能百战不殆”。
(4)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主要指上市公司管理者的道德风险。上市公司的股东和管理者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由于管理者和股东追求的目标不同,尤其在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管理者的行为可能会造成对股东利益的损害。
(5)股灾及其特征
股灾是股市灾害或灾难。是指股市内在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受某个偶然因素的影响,突然爆发的股价爆跌,从而引起社会经济巨大动荡,并造成巨大损失的异常经济现象。股灾不同于一般的股市波动,也有别于一般的股市风险,具有突发性、破坏性、联动性、不确定性的特点。股灾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巨大,它的发生往往是经济衰退的开始。
从国外证券市场出现的股灾来看,过度投机造成股价暴涨,出现泡沫经济,是导致股灾的重要原因。1929年和1987年两次全球性的股灾,都是由于股市中出现了巨大的泡沫,终因泡沫破灭而导致股价暴跌,形成股灾。
3、交易过程风险
如果说,上述两类风险使投资者每天都要面对股价的涨跌变化,那么,股票投资运作的复杂性则使投资者面临另一种风险,即投资者由于自己不慎或券商失责而遭致股票被盗卖、资金被冒提、保证金被挪用等风险。
『捌』 试分析国际金融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哪用分析,两个字:投机者的“贪”与管理机关的“懒”!
『玖』 简述国际金融风险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额 国际金融的内容很多:有利率、期货、汇率、国际投资、贸易等
发生风险可能是系统性风险 也可能是非系统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