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想跨专业考金融学的研究生,难度大吗
就考你们学校呗,考金融,数学不好的话是硬伤啊,如果想考好学校数学必须补上来,金融说实话就靠数学拉分,专业课好好看书都能考个100+,数学一定要搞定!拿到130+才能如愿。
②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考研难吗
金融学 热门专业,录取分数会比较高,要有思想准备。数学 英语也要分数高,不然总是上不去,专业课就不说了,肯定要用功。
跨专业报考金融学有优势吗?
虽然现在金融人才需求旺盛,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进入这个行业的门槛正在水涨船高。金融招聘会上,学历的要求仍然很高,比较好的金融机构,几乎都要求硕士以上学历,名校毕业,甚至要海归。
除了学历要求之外,银行也需要越来越多的复合型人才。目前的情况是银行中有一半人,甚至更多是非金融、经济、财务专业的人员。他们本科专业各异,有计算机、通信、法律甚至机械和物理。现在备考和在读的金融研究生也有很多是跨专业的,导师们非常欢迎这些跨专业学生。有些金融分析机构指明要有工科背景的毕业生,他们要的就是工科那种严谨理性的思维和分析。
读了金融学,将来做什么?
从近几年就业情况来看,金融学专业毕业生通常有这些流向:
1、商业性质的银行,其中包括中国工商、建设、农业银行等四大行和招商等股份制商行、城市商业银行、外资银行驻国内分支机构;
2、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如中国人寿、平安、太平洋保险等;
3、中央人民银行、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4、金融控股集团、四大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担保公司;
5、证券公司,含基金管理公司;上交所、深交所、期交所;
6、信托投资公司,金融投资控股公司,投资咨询顾问公司.大型企业财务公司;
7、国家公务员系列的政府行政机构,如财政、审计、海关部门等;
8、社保基金管理中心或社保局;
9、一些政策性银行,比如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
10、上市(或欲上市)股份公司证券部、财务部等;
11、高等院校金融财政专业教师,研究机构研究人员,出版传播机构等。
怎样选择和自己发展相符的专业方向呢?
1、职业导向
从上面的就业流向可以看出,职业方向和报考专业有很大的联系。因此如何你准备从事基金类工作,报金融工程方向比较好;如果你想到保险公司工作当然要选择保险方向。
2、学校导向
首先,报考时尽量选择名校。现在金融行业都有“名校情结”,企业在选择学生时,比较看重学生就读的院校,一般情况下会选择比较知名的,如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贸大学等的学生,因为这些学校已经在企业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口碑。
其次从人际关系方面考虑你所报考的院校。最好是选择传统上具有优良的金融学教育积淀的学校,比如一些著名财经类专业院校,如上财、中财,或是金融经济类传统较好的综合类大学,比如复旦、南开。这样的院校通常在金融经济界有一定的校友资源,对于未来就业好处颇多。
第三,学校的地域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你所要报考的院校,应该在你未来准备发展的地区或附近。因为学校在该地区有一定的影响力,这样在你毕业之后会方便你到该地区择业。比如考上海的学校就把目标定在上海发展。2020年,上海将建成国际金融中心,从伦敦、纽约、东京等国际金融中心的情况看,其金融人才都在30万人以上,而目前上海市的金融从业人员在10万人左右,上海与其他金融中心相比,人才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尤其是高级金融人才更是短缺。
3、专业导向
既然你准备在这个行业发展,那么选择什么专业方向更符合你的发展目标呢?从当前的金融学科专业分布来看,比较有发展前景的专业方向有: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金融工程、金融市场、保险精算、证券投资等。
目前基金市场最为活跃,而熟练的基金经理人只有3000人左右,人才缺口过万;目前中级基金经理人的年收入已经达到40万元。而担任高级职位的经理人年薪已经突破百万元,可见金融行业是一座未开采的金矿。
金融学王牌院校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的整体实力最强,各个分科目实力平均;
北京大学侧重金融管理;
厦门大学侧重货币银行、金融工程;
复旦大学是仅次于人大的金融综合性大学,尤其是国际金融表现突出;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金融专业实力强,十分注重抓英语;
南开大学的保险精算全国最好;
中央财经大学具有区位优势,有好的学校条件;
湖南大学是全国最早引入保险精算的学校;西南财经大学该专业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西安交通大学该专业为中国人民银行直属院校重点专业;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科在全国的金融教学和学术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声望和较大的影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金融证券实力强大,是国内研究方向最齐全,专业最全的学科;
清华大学金融工程、微观金融走在我国最前列。
③ 中南财经大学金融专硕考研考试难度大不大跨专业考研难度大吗
中南财来经大学是我国教育部直属自的一所以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为主干,兼有哲学、文学、史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普通高等学校,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之一。
中南财经大学作为知名的211财经院校,金融学为全国重点学科,地处武汉,在南方特别是深圳等就业非常不错。初试考试科目为:政治、英语二、数学三、431金融学综合。报考中南财大金融专硕的一般都是普通本科院校学生,大家基础都一般,其实竞争并不激烈。
④ 本人大二学生,准备跨考金融研究生,学校在南京财经大学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之间犹豫,希望大神们给些建议
我认为,在这两个学校之间做选择没有什么意义。重要的是哪一所大学版更适合你,权你通过努力最准能考取它。中南财大属211,那肯定比南京财大要好;但考取的难度和风险也大。如果报考中南财大失利,滑入调剂的行列,那就很被动了。到时别说南京财大,就是很一般的财经类大学你也上不了。这就是研究生报考和高考报考的最大不同。
⑤ 南昌大学金融学专业考中南财经大学研究生难吗
这两个学校的金融学院是旗鼓相当的,但是从学校平台上来说还是中南财经大学的研究生比较难,竞争压力大。
⑥ 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专业研究生,得多少分啊历年录取最低分数线多少以及各科的分数线
中南财经的金融类分数非常高的,一试380分以上的是很正常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是内中华人民共容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为主干,兼涵哲学、文学、史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全国重点大学。
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专硕难不难考
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不过要相信付出会有回报的,认真准备就可以了。
中南财大专作为知名的211财经属院校,金融学为全国重点学科,地处武汉,在南方特别是深圳等就业非常不错。被列入国家“211 工程” 重点建设和国家“985 工程”建设高校之一。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专硕对外招生人数多,且复试环节不歧视二本院校甚至三本院校,英雄不问出身,因此二本院校或者三本院校可以多考虑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财的专业课以背为主 对计算题的考察比较少。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431金融学综合”参照考试大纲出考题,因此考生可参照考试大纲复习备考。中南财大不怎么考国际金融,所以不建议花很多时间在国际金融学习上。考生只需要看看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中涉及到考试大纲内容的考点,具体为:外汇与汇率、国际收支与国际资本流动。
⑧ 想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系研究生,要考哪几门,准备什么资料书,难不难
1、考四门,分别是(1)思想政治理论,(2)英语二,(3)数学三,(4)金融学综合。
2、需要准备的资料:《西方经济学》第6版、《经济学原理》中文第7版、《中国金融发展报告》(2012-2017各年份)
3、考研本来就有难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硕士一般都会比国家线过出20分以上,而且这个还只是复试分数线,首先需要先高出这么多分才可以进入到复试,所以客观难度还是有的。
具体准备书籍信息:
1、《西方经济学》第6版(宏观、微观)全两册,高鸿业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经济学原理》中文第7版:微观经济学分册+宏观经济学分册(套装共2册),曼昆著,梁小民、梁砾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5月版。
3、《中国金融发展报告》(2012-2017各年份),张中华、朱新蓉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2017年各年份出版。
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专硕2018考研录取分数情况,从上面可以看出要成功录取的话考生分数在370分以上比较保险。
4、从以上的信息可以看出,要报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硕士成功录取还是比较难的,需要尽可能的初试考高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复试录取比例比较低而且基本上刷的也都是低分进入复试的。
⑨ 各位大侠们,跨专业考金融学难吗而且还是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金融方面的研究生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金融学还是比较难考的,看你考其中的哪个专业,相对来说,版金融学院的金权融学专业最难,其中2011年的初试分数线是397,2012年的初试分数线是394,所以难度还是较大的,但是对英语的初试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一般都是过了国家线就行,专业课也不是统考,是金融学院自己命题,当然主要是考西方经济学,金融学的相关知识在复试中考。个人不建议你考它的金融学专业,你完全可以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经济学院的相关专业,这样分数会低一些,毕业时就业实际上差距不大。
⑩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研究生要考什么
中南财经政法来大学金融学研究生要自考的科目如下:
1、初试: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202俄语、203日语任选其一 ③303数学三
④806经济学(宏、微观)
2、复试:1026金融学
初试专业课指定参考用书:
806经济学(宏、微观)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四版(宏观、微观)全两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曼昆,《经济学原理》中文第4版(宏观、微观)全两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版。
复试专业课指定参考用书:
1026 金融学
1、《金融学》,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6月版,朱新蓉主编。
2、《货币金融学》(第七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美)米什金著,郑艳文译。
3、《汇率与资本市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年版,周骏、张中华、朱新蓉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