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么叫交叉互换(金融学中的)
交叉互换:是货币互换和利率互换的综合,交易双方所的现金流所采用的标价货币和利率都不相同。
㈡ 以互换银行举例论述金融中介的作用和学习金融工程的价值
互换的。。。去找(JohnHull)约翰·赫尔 的~期权、期货和其他衍生品~ 这本书。第7章SWAP里说的很详细。
㈢ 金融工程学。涉及利率互换的
根据比较优势原则,A公司应该借浮动利率,B公司应该借固专定利率,原因是虽然在两种属不同借款方式中B公司都处于优势地位,但固定利率B公司比A公司的优势是1%,而浮动利率的优势只有0.5%,也就是说B公司对于A公司在浮动利率相对于固定利率的优势是减少的。
当B公司在利率互换中支付的浮动利率为LIBOR时,X的取值范围为10.7%<X<11.2%。
A公司在利率互换中收取B公司支付固定利率利息,收取浮动利率利息;B公司在利率互换中支付浮动利率利息,收取固定利率利息。当B公司在利率互换中确定其所支付的浮动利率为LIBOR,并以此作为依据计算所支付的利息时,A公司在利率互换中支付的固定利率利息为107万美元到112万美元之间,原因是这里存在利益分配问题,最主要原因是利率互换中存在0.5%的利率收益问题,这可以根据A公司和B公司的协商来确定收益分成如何。
㈣ 应用金融是什么意思,与纯金融学有什么区别
应用金融学与纯金融学的区别如下
1、定义不同
学科分类上金融学属于经济学大类下的二级学科应用经济学的部分,金融学是研究价值判断和价值规律的学科。本专业培养具有金融学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的专门人才。应用金融学应该是一些金融学方面的实务。
2、所学课程不同
应用金融学的课程是投资学、保险学、公司金融、公司财务、金融工程及金融机构管理等专业必不可缺的基础知识。该专业包括学习金融学基础、证券投资理论、投资银行管理等,而金融学的课程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金融学、金融中介学、金融市场学、商业银行经营学等。
3、专业研究方向上不同
应用金融学应该是一些金融学方面的实务,应用的话应该是具体的进行金融活动的一些门类,比如金融工程,金融衍生品开发设计之类、具体应用于证券业从事投资分析,特别是很强的投资银行管理技能,而纯金融学应该就是进行一些纯的理论研究,比如货币政策理论研究,资本市场理论研究这一类的。
㈤ 利率互换降低融资成本,金融学题目求解答
中方银行 ,固定利率10.0% ,浮动利率LIBOR;
美方银行,固定利率内 12.5%,浮动利率LIBOR+0.5%;
显然中方银行信容用程度较高,在固定利率借款中,中方比美方低2.5%,浮动利率则比美方低0.5%,中方银行在固定利率借款中有优势,美方在浮动利率借款中占优势。相对优势2%
借款需求:中国银行需要1亿美元的浮动利率借款;美国银行需要1亿美元的固定利率借款。
互换设计(降低的成本两者均衡分享):
美方银行的固定利率款由中方来借,利率10%,全部由美方承担。
中方银行的美元浮款由美方来借,利率LIBOR+0.5%,其中LIBOR-1%由中方承担,余下的1.5%由美方承担。
结果:中方需要浮动利率款,支付浮动利率,达到融资需求,支付的利率为LIBOR-1%,比不互换降低1%;美方需要固定利率款,支付固定利率,达到融资要求,支付的利率为10%+1.5%=11.5%,比不互换降低融资成本1%
㈥ 金融学利率互换降低融资成本计算题
中方银行 ,固定利率10.0% ,浮动利率LIBOR;
美方银行,固定利率 12.5%,浮动利率LIBOR+0.5%;
显然中方银行信用程度较高,在版固定利率借款中,中方比美方低2.5%,浮动利率则比美方低0.5%,中方银行在固定利率借款中有优势,美方在浮动利率借款中占优势。相对优势2%
借款需求:中国银行需要1亿美元的浮动利率借款;美权国银行需要1亿美元的固定利率借款。
互换设计(降低的成本两者均衡分享):
美方银行的固定利率款由中方来借,利率10%,全部由美方承担。
中方银行的美元浮款由美方来借,利率LIBOR+0.5%,其中LIBOR-1%由中方承担,余下的1.5%由美方承担。
结果:中方需要浮动利率款,支付浮动利率,达到融资需求,支付的利率为LIBOR-1%,比不互换降低1%;美方需要固定利率款,支付固定利率,达到融资要求,支付的利率为10%+1.5%=11.5%,比不互换降低融资成本1%
㈦ 金融学利率互换的实例问题
其实就是固定利率市场的利率规定的比较死板,并且阶梯落差较大,是比较落后的形式
在浮动利率市场形成规模之后,固定利率基本上就推出历史舞台了
拿书上这个例子来说,比方说A企业的信用评级是AAA级,B企业是AA级,评级只相差一级,固定利率市场给出的贷款利率相差1.4%,而浮动利率市场的贷款利率只相差0.8%,显然,固定利率比浮动利率的阶梯落差更大一些
固定利率的阶梯落差大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企业贷款通常不是一年两年,对于十年甚至二十年的贷款而言,在借方看来,信用评级低一级的企业,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其不稳定因素是会累加的,说通俗一点就是,一个AAA级企业,一年内倒闭的几率可能是1%,一个AA级企业一年内倒闭的几率是2%,如果换成二十年的话,AAA级企业倒闭的几率是10%,而AA级企业倒闭的几率是30%,也就是说,按常理判断,不稳定的东西会越来越不稳定
对于借方来说,在提供长期贷款的时候,更愿意选择低风险的对象,而那些高风险的对象,则必须用更高的回报才能打动他们,所以阶梯落差就会比较大
而浮动利率市场则没有这个顾虑,因为他们是每年调整一次利率,所以一开始的时候不需要很高的阶梯落差
现在已经遇不到书上说的这种情况了,因为浮动利率已经普及了
㈧ 金融学的一个货币互换的问题:谁能解释一下为什么是8.0%而不是9.2%。说明清楚一点,不要复制和粘贴。
利用不同优势进行货币互换,如果不互换,总成本:10%+11.6%,互换后成本:12%+8%=20%,共节省成本:1.6%,两者各享受0.8%,作上述设计:
A实际支付10.8%,比其自己筹集资金11.6%,节省0.8%
B实际支付8%+(12%-10.8%)=9.2%,比自己筹集10%,节省0.8%
如果B支付A9.2%,那么,B实际支付:9.2%+(12%-10.8%)=10.4%,比互换前还多,显然不符合互换的初衷
㈨ 在金融学中,什么叫货币互换啊求解,并举例子。。谢谢。
货币互换是一项常用的债务保值工具,主要用来控制中长期汇率风险,把以一种外汇计价的债务或资产转换为以另一种外汇计价的债务或资产,达到规避汇率风险、降低成本的目的。早期的“平行贷款”、“背对背贷款”就具有类似的功能。但是无论是“平行贷款”还是“背对背贷款”仍然属于贷款行为,在资产负债表上将产生新的资产和负债。而货币互换作为一项资产负债表外业务,能够在不对资产负债表造成影响的情况下,达到同样的目的。
例如,公司有一笔日元贷款,金额为10亿日元,期限7年,利率为固定利率3.25%,
货币互换
付息日为每年6月20日和12月20日。96年12月20日提款,2003年12月20日到期归还。
公司提款后,将日元买成美元,用于采购生产设备。产品出口得到的收入是美元收入,而没有日元收入。
从以上的情况可以看出,公司的日元贷款存在着汇率风险。具体来看,公司借的是日元,用的是美元,2003年12月20日时,公司需要将美元收入换成日元还款。那么到时如果日元升值,美元贬值(相对于期初汇率),则公司要用更多的美元来买日元还款。这样,由于公司的日元贷款在借、用、还上存在着货币不统一,就存在着汇率风险。
公司为控制汇率风险,决定与中行叙做一笔货币互换交易。双方规定,交易于96年12月20日生效,2003年12月20日到期,使用汇率为USD1=JPY113。这一货币互换,表示为:
1、在提款日(96年12月20日)公司与中行互换本金:
公司从贷款行提取贷款本金,同时支付给中国银行,中国银行按约定的汇率水平向公司支付相应的美元。
2、在付息日(每年6月20日和12月 20日)公司与中行互换利息:
中国银行按日元利率水平向公司支付日元利息,公司将日元利息支付给贷款行,同时按约定的美元利率水平向中国银行支付美元利息。
3、在到期日(2003年12月20日)公司与中行再次互换本金:
中国银行向公司支付日元本金,公司将日元本金归还给贷款行,同时按约定的汇率水平向中国银行支付相应的美元。
从以上可以看出,由于在期初与期末,公司与中行均按预先规定的同一汇率(USD1=JPY113)互换本金,且在贷款期间公司只支付美元利息,而收入的日元利息正好用于归还原日元贷款利息,从而使货币互换公司完全避免了未来的汇率变动风险。
㈩ 金融市场学利率互换作业题
有点烦,分是少了点,呵呵,共同讨论吧。
A先借固定借款,那么成内本容为12%,B先借浮动借款,那么成本为L+0.6%。
银行与A做利率互换,银行支付12.3%,收到L,那么在不考虑信用问题的情况下综合来看A实际借款是成本为L-12.3%+12%=L-0.3%浮动利率借款,比直接借入浮动利率借款成本L+0.1%低0.4%。
同时,银行与B做利率互换,银行支付L,收到12.4%,那么在不考虑信用问题的情况下综合来看B实际借款是成本为L+0.6%-L+12.4%=13.0%固定利率借款,比直接借入固定利率借款成本13.4%低0.4%。
而银行在不考虑信用问题的情况下从A收到L,再支付给B,从B收到12.4%,再支付给A12.3%,综合为赚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