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互联网金融指导意见的出台对P2P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涉及到P2P的具体内容并不多,那么互金监管政策对P2P是否能产生实质的影响了?未来的互金发展又会如何了?与其盲目的预测未来走向,不如先好好分析当下这份互联网金融指导意见,其中对于P2P 的关键点就在于第二条“分类指导,明确互联网金融监管责任”中提及的互联网支付,网络借贷,股权众筹 融资和互联网基金销售这四个内容,“银行托管”和“纯中介”是主要关键词,下面我就从投资人角度来谈谈对于这份指导意见的看法。
对整体行情的影响
各路专家和各大平台CEO对于行业的走向预测出现了两极分化,一部分认为行业会更稳定,一部分认为行业会再次大洗牌,于是我们又听到了类似90%平台会倒闭的言论,但是这对于投资人来说有什么关系呢?网贷行业自去年10月倒闭潮开始,每月都有大量平台倒闭,在投资人眼里洗牌就没停过,洗牌了也还得继续投,不投资和踩雷没区别,大家更关心的是什么样的平台能投,什么样的平台不能投,自己投的平台是否安全,在自己的投资到期后选择续投还是提现,所以指导意见出台后,平台更重视对自己是否有利,并开始调整业务迎合监管层指出的方向,而投资人对此却并不太关心,各大投资群对于指导意见的讨论并不多,大家还是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具体的平台上。
对投资安全性的影响
有些投资人对于政策很期盼,是希望政策能直接过滤掉有问题的平台,而有些投资人对于政策很担忧,是害怕自己投资的平台被过滤掉,最后事实证明,政策一刀切的可能性并不大,而是会慢慢指明方向,只是这次给出的方向是最具体的,直接力挺业务真实的纯中介平台,但是对于很多涉嫌违规的自融假标旁氏平台,也并没有直接点名,不仅给了平台调整的时间,也给了投资人调整的时间,走错了路不要紧,及时调头即可。
对舆论的影响
舆论是网贷行业中对投资人影响最大的一个因素,舆论可以使平台爆火,也可以使平台瞬间灭亡,所以很多平台借此机会制造舆论,只为宣传自己,让投资人认为自己的平台才是符合政策方向的,是安全的,但实际上大部分人都有自己的判断,下面就来谈下可能产生的对投资人影响比较大的舆论:
1、托管
托管这个东西在前两年完全不受待见,对于平台而言托管限制多收费高,而且上了托管后之前很多已经设定好的东西都要重新调整,相当麻烦;对于投资人来说托管意味着奖励变少提现收费甚至提现时间变慢,直接影响收益和体验。可由于去年开始的大规模倒闭潮长时间的持续,某些托管机构趁机制造舆论,让人觉得出问题的平台都没托管(其实没出事的也没托管),这时候一部分新平台也开始利用这个舆论主动上托管借此来炒作,于是就造成了现在的局面,托管的普及率瞬间攀升,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年前开业的大部分平台都没托管,有托管的也是后来上的,年后的新平台大部分都会选择托管,甚至没有托管还会被投资人施压,其实这本身就是个很大的误区,托管原本只是平台的一个功能选择而已,现在被炒作成了决定平台安全性的重要因素,这时候指导意见直接出台,第一次明确指出了具体方向:第三方支付应由银行监管,直接给了所有企图靠第三方托管来炒作的平台一记闷棍,不是说有了托管你就高大上了,不是银行托管根本无意义。
2、纯中介
关于真实业务的平台和自融平台谁更安全的话题讨论了近两三年,真实业务在去年上半年更受青睐,后随着去年下半年一些知名真实业务的平台提现困难,大家突然觉得这类平台既保证不了安全性,收益又不高,不如去投高收益自融平台,甚至把自融行为理解为平台的单个优质借款人,可紧接着今年上半年自融平台直接连环倒,总体感觉投资人就像无头苍蝇一样,一直没有找到正确的标准,现在指导意见出台,点名支持纯中介真实业务平台,变相“枪毙”了自融平台,同时禁止了平台的增信行为,让大家明白未来P2P平台拼的是业务而不是平台的包装,投资应该是冲着借款人去投而不再是冲着平台去投。
P2P的野蛮生长还将继续
指导意见给出了方向,却没有给出时间,有些人选择立刻调整投资策略,有些人会选择在具体监管措施出来之前再投机一把,而某些平台也会借东风,继续把自己包装成符合政策方向的平台,假托管,假业务,假背景等各种套路也会层出不穷,问题平台继续开,投资人继续被套,但野蛮生长的同时,洗牌也会继续,一些转型成功的符合政策方向的平台会发展的越来越好,一些投资人在经过洗礼后也越来越会看平台,之后的投资会更稳健,相比于前两年,今年的平台是否更难开,投资人也更难被“忽悠”了?
平台和投资人的博弈还在继续,高水平有自主判断能力的投资人才能真正赚到钱,不思进取的跟风投资人将面临超低收益和被清洗的命运。
2. 互联网金融p2p风险有哪些
风险主要还是两端的风险:
对于平台来说,主要面对的还是两种风险
1.项目风险控制的风险
对于很多平台来说,风控都是面临的主要问题,风控过严,对于很多平台来说,基本上项目就会很少。风控过于放松,坏账逾期又上去了。坏账逾期控制不了,那么平台未来面临的风险就会累积。爆发也是早晚的事。
2.平台经营性风险
平台运营成本过高,人力成本、营销费用。平台基本是靠利差盈利。但是企业各项经营成本无法控制,同时又没有更多的投资人进入。交易量无法上去。对于平台来说长期无法盈利也是面临的巨大风险。
最后,提一下,政策风险这事,从目前来看,只要是踏实做平台的,未来政策不会面临太大的风险。
对于投资人来说
1.平台跑路的风险
对于普通投资人来说,很难判断平台的初衷。一开始就是骗钱的还是踏实做平台的。
2.平台风险控制的风险;平台经营性风险
3.平台风险不透明
本息担保、平台不公布真实的数据(坏账逾期率)。这些都会导致投资误判,加大投资额度。这就导致投资人往往在出事时才如梦初醒
3. 未来P2P互联网金融未来发展的前景和趋势会怎么样
未来P2P互联网金融未来发展的前景和趋势,现在的情况并不是很明朗,未来的P2P发展实际是,看传统金融的情况而定,由于传统金融行业的各种弊端,近两年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我们从支付市场的情况分析,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4-2018年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前瞻》数据显示,2010-2013年,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呈逐年增长趋势。
2013年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53729.8亿元。支付宝、中国银联和财付通分列前三位,交易规模市场份额分别为67.6%、8.3%和7.3%。这里最主要的数据是增长,因为初期的规模发展本身就比较容易。
但是未来的P2P金融就不一定了,作为理财师我的认知是下面几点:
第一、我们知道互联网金融现在已经开始银行的介入,比如银行在互联网的传统金融业务在线化,这对于P2P的发展会有一个很大的制约;
第二、我们大家现在很熟悉的电子商务,也可以进行大范围的金融业务扩展。
第三、金融衍生平台的,这种金融是一种私人性质的金融,一般是一些大的企业在做这方面的金融业务,比如我们知道的网络钱包。
所以就目前来看,发展较为迅速的是网上银行,而其中更具代表性的就是银行卡在线支付,这是银行在慢慢的展开自己的业务领域,所以未来P2P的模式很可能最终变成,国家银行的占领地,而一些其他形式的金融会逐渐消失。
大家要了解,现在的互联网金融的兴起,是源于广大的用户群的需求和技术发展,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网上金融消费习惯的形成正在逐渐奠定老百姓的群体基础,但是发展最终依旧是银行传统行业占据优势,这点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4. 互联网金融P2P最应该克服的弊端是什么
第一,来准备金问题。源
第二,虚假信息。一些平台给投资者提供着虚假或者不实信息。
第三,非法行为。这里说的非法行为不是纳储、吸储等央行明确表示反对的行为。
第四,自律问题。
第五,风控问题。风险控制是任何涉及金融业务公司的核心。
第六,征信问题。贷款者信用调查对P2P平台是个难题,因为目前的央行征信信息并不对P2P平台开放。
5. 互联网金融就是p2p吗
互联网金融是一个大的范畴,是一个全新的品类。而P2P只是他的一个子部分,也就是子品类。互联网金融还包括很多,比如P2B,个人对企业。相对而言P2B模式更加安全,风险控制较好,资金的利用端主要是企业,因为企业有资产作为抵押,这使投资者的资金更具有安全稳定性。比如目前的“帮帮汇”P2B金融平台,就是一个不错的平台,实体产业支撑,最大限度保证了投资者的利益。
6. 大妈说金融第四季 如何看待P2P和互联网金融
其实啊,这抄两个貌似不相关的袭词硬生生的在中国合在了一起,从概念上来看,互联网金融(ITFIN)是指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说白了是一个产业的大概念。
P2P是英文person-to-person(或peer-to-peer)的缩写,意即个人对个人(伙伴对伙伴)。又称点对点网络借款,是一种将小额资金聚集起来借贷给有资金需求人群的一种民间小额借贷模式。属于互联网金融(ITFIN)产品的一种。属于民间小额借贷,借助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网络信贷平台及相关理财行为、金融服务,说白了就是经营层面上的事情,所以就现在经济大潮而看P2P更为强势。
7. p2p和互联网金融的区别
互联网金融是一种商业模式,金融科技是一种全新产品。如果将互联网金融看作是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的话,那么金融科技则是一种全新的金融产品。这种金融产品主要是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等互联网创新技术进行风险管理与控制,并带给用户以全新的体验。
8. P2P网贷对互联网金融行业影响有哪些
助推了利率市场化,有利于我国金融市场改革和发展。
自2007年被引入我国以来,网贷行业迅速发展,引起广泛关注。网贷从一开始就摆脱了监管审批与利率管制,以高度市场化的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对我国固有的利率管制格局进行改善,助推了利率市场化进程,促进了金融市场的改革和发展。
促进了互联网投资市场的发展。
尽管许多人的互联网投资经验起源于余额宝,但是在余额宝之前网贷理财 已经存在六年之久。余额宝之后,受到启蒙的投资人大量“转场”网贷理财,使得网贷理财的用户数节节攀升,并接受着高风险投资市场的洗礼,网民理财的意识逐 步趋向理智,为未来传统理财市场向互联网的全面迁移奠定了一定的用户基础,并促进整个生态圈的成熟。
3.促进了我国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优化了信用环境。
例如征信体系的不健全一直是困扰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因素。网贷从发掘小微贷款入手,实际上依靠自身完成了借款主体的基础征信工作,是对我国征信体系的有力补充。随着个人征信业的开放,一些网贷平台跃跃欲试,计划申请个人征信牌照,介入相关业务,正是源于其在网贷征信方面的积累。
4.促进了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融合。
领先的网贷平台已经在某些领域形成了一定的技术优势和业务优势,但并不排斥正规金融机构的进入,反而与正规金 融机构合作,优势互补,实现双赢。例如某些网贷平台“兼营”向银行推荐借款人的业务;
5.促进了金融技术的提升。
由于强烈的危机意识和 市场化生存理念,部分网贷平台极其重视技术创新,在征信、审贷、放贷效率方面获得长足进步,甚至已经接近银行水平。而面对大量基础信用sj不足的服务对象,网贷平台研发、掌握、获取大数字技术的意愿也分外强烈,并已投入大量资源,有望在这一领域率先实现突破,从而真正提升互联网时代的金融技术。
9. p2p互联网金融与传统的金融有什么区别
互联网金融更加灵活,适应时代发展,传统金融太过死板,已经跟不上时代,P2P只需要在网上进行理财,无需亲自上门,资金也是安全的,拿69贷当例子好了,年华利率有18%,某宝是比不上的,而且有三重资金保障,现在还搞送红包活动,四月份可以免费升VIP,我已经升好了,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