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金融学业 > 互联网金融平台信息泄漏

互联网金融平台信息泄漏

发布时间:2020-12-06 19:49:30

❶ 为什么说部分互联网金融平台存在风险

根据银监会办公厅发布的备案指引,已开展业务的网贷机构需要完成有关违规经营行为的对照整改工作后,方可申请办理备案登记。据监管要求: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按照通信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申请相应的电信业务经营许可;未按规定申请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的,不得开展网络借贷信息中介业务。

风险较小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业务都会做以下几个风控措施:

1.审核出借人与借款人的资格条件、信息真实性;

2.审核融资项目真实性、合法性;

3.采取措施防范欺诈行为;

存在风险的平台有12个负面清单:

▪为自身或变相为自身融资;

▪直接或间接接受、归集出借人的资金;

▪直接或变相向出借人提供担保或者承诺保本保息;

▪自行或委托授权第三方在互联网、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等电子渠道以外的物理场所进行宣传或推介融资项目;

▪发放贷款,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将融资项目的期限进行拆分;

▪自行发售理财等金融产品募集资金,代销银行理财、券商资管、基金、保险或信托产品等金融产品;

▪开展类资产证券化业务或实现以打包资产、证券化资产、信托资产、基金份额等形式的债权转让行为;

▪除法律法规和网络借贷有关监管规定允许外,与其他机构投资、代理销售、经纪等业务进行任何形式的混合、捆绑、代理;

▪虚构夸大融资项目的真实性、收益前景,隐瞒融资项目的瑕疵风险,以歧义性语言或其他欺骗性手段进行虚假片面的宣传,捏造散布虚假信息或不完整信息损害他人商业信誉,误导出借人或借款人;

▪向借款用途为投资股票、场外配资、期货合约、结构化产品及其他衍生品等高风险的融资提供信息中介服务;

▪从事股权众筹等业务。

可以通过信息披露完善程度,再对比以上内容对互联网金融平台进行评判,希望解答可以给您帮助。

❷ 如何解决互联网金融的信息安全问题

互联网金融中金融信息的风险和安全问题,主要来自互联网金融黑客频繁侵袭、系统专漏洞、病毒木属马攻击、用户信息泄露、用户安全意识薄弱,不良虚假金融信息的传播、移动金融威胁逐渐显露等几个方面,平台自身加强安全防护,在资金方面联合银行做资金存管,通过专业而成熟的风控体系,严格审核每笔项目的借款申请,从源头上确保用户资金安全。

❸ 做互联网金融的潜在风险有哪些

第一是流动性风险。近年来,“第三方支付加基金类”的产品不断涌现,比如余额宝,但当内中也蕴藏着期限容错配的风险,也蕴藏着货币市场波动、出现投资者大量赎回的风险。
第二是信用风险。由于网上“刷信用”、“改评价”的行为仍然存在,网络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会受到影响。另外,部门互联网平台缺乏长期的数据积累,风险计量模型的科学性也有待验证。所以,在互联网金融领域,信息不对称依旧存在。2013年,活跃的P2P平台超过350家,全年累计交易额超过600亿元,但也发生了部分平台卷款跑路的风险事件。
第三,声誉风险。部分互联网机构用所谓的“预期高收益”来吸引消费者,推出高收益、实则也有风险的产品,但却不如实揭露风险,甚至误导消费者。
第四是信息泄露风险。阎庆民表示,互联网金融的一大基础,是在大数据基础上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对客户行为进行分析,但同时也对客户信息和交易记录的保护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一些交易平台并未建立保护客户信息的完善机制。
第五是技术安全风险,即IT系统安全风险。由于互联网金融依托的是计算机网络,网络系统自身的缺陷、管理漏洞、计算机病毒、黑客攻击等都会引起技术安全风险。

❹ 有收到互联网金融的催收信息吗

互联网金融,假如他发给你催收信息的话,那你就要注意一下了,假如你还不还钱还款的话,你有可能会上征信的黑名单。

❺ 中国互联网金融举报信息平台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举报平台网站为: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举报平台网站。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举报平台只针对互联网支付、借款平台的举报和互联网金融类的举报,平台不会针对个人借款的举报,请认真甄别,以防诈骗。
举报范围
举报范围为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的违法违规行为。举报不同于投诉,建议描述其具体行为及所违反的法律、法规条款。
互联网金融业态包括:
1、互联网支付;
2、网络借贷,包括个体网络借贷(即P2P网络借贷)和网络小额贷款;
3、股权众筹融资;
4、互联网基金销售;
5、互联网保险;
6、互联网信托;
7、互联网消费金融
8、跨界等。
(5)互联网金融平台信息泄漏扩展阅读:
举报平台举报范围为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的违法、违规行为,原则上不受理已由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仲裁机构处理的案件。
互联网支付举报的范围:
1、未取得相关金融业务资质——未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开展相关支付业务,包括开展商户资金结算、个人POS机收付款、发行多用途预付卡等。
2、误导性虚假宣传——开展虚假宣传和误导性宣传,未揭示投资风险或揭示不充分。
3、挪用占用客户备付金——挪用或占用客户备付金进行投资或用于关联企业往来。
4、未经批准跨行清算——连接多家银行系统,未经由人民银行跨行清算系统或者具有合法资质的清算机构,变相开展跨行清算业务。
5、其他违法违规行为。

❻ 为什么说部分互联网金融平台存在风险

这个要看所谓的金融平台从事的什么业务。不过,严格意义上来讲,金融本身就是有风险的。

❼ 个人重要信息泄露,会不会被网上办理信用卡,网贷之类的

资料如果被泄漏也没那么容易会被拿去做贷款。

首先银行途径会多方审核。就算资料被成功套用的话出问题报警,银行会承担责任。

如果用在其他网贷方面基本没下不了款。

因为必须要你手机6个月以上实名注册的手机号,其次需要身份证扫描。

最后下款的银行卡也必须是你身份证开设的卡。最少也得下到和你同名的银行卡。否则都会审核被拒。

这点可以放心。有些的确是骗资料的,不过大多被广告,销售公司买了。很少能用在网贷,就算用了也下不了款。

网贷

P2P网贷即网络借贷,是指个体和个体之间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的直接借贷。它是互联网金融(ITFIN)行业中的子类。网贷平台数量在2012年在国内迅速增长,迄今比较活跃的有350家左右,而总量截止到2015年4月底已有3054家。

互联网金融本质仍属于金融,没有改变金融风险隐蔽性、传染性、广泛性和突发性的特点。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是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互联网金融是新生事物和新兴业态,要制定适度宽松的监管政策,为互联网金融创新留有余地和空间。

通过鼓励创新和加强监管相互支撑,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互联网金融监管应遵循“依法监管、适度监管、分类监管、协同监管、创新监管”的原则,科学合理界定各业态的业务边界及准入条件,落实监管责任,明确风险底线,保护合法经营,坚决打击违法和违规行为。

网络借贷包括个体网络借贷(即P2P网络借贷)和网络小额贷款。个体网络借贷是指个体和个体之间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的直接借贷。在个体网络借贷平台上发生的直接借贷行为属于民间借贷范畴,受合同法、民法通则等法律法规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规范。

网络小额贷款是指互联网企业通过其控制的小额贷款公司,利用互联网向客户提供的小额贷款。网络小额贷款应遵守现有小额贷款公司监管规定,发挥网络贷款优势,努力降低客户融资成本。网络借贷业务由银监会负责监管。

❽ 互联网金融的安全问题有哪些

目前互联网金融平台的隐患可以归纳为三点:一是资金本身存在风险平台有资金流动,就会被人盯着,有的平台资金总量非常大,除了法币,还有虚拟货币,比如火币网、OKcoin、比特币中国这些比特币交易平台,本身具有的价值就非常大,风险也大。二是用户信息安全风险如今动钱容易被抓,黑客就选择动信息,这些用户信息有很多途径去变现。首先是竞争对手的需求,现在互联网金融平台众多、竞争激烈,大家都意识到用户信息的重要性,这些数据被竞争对手掌握,对手一方面了解哪些用户有资金购买P2P网贷产品,另一方面能看到哪些客户需要钱,这些信息收集的能力都是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核心业务能力,如果有人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手段获得这些信息,实际上是在降低自己平台的运营成本、增加商业机会。三是技术攻击风险在马杰看来,这类攻击的诉求是:我并不想要你的东西,或者你的平台技术比较好,我没有发现明显漏洞,那我就用一些暴力型的流量攻击手段,目的是让用户无法访问你的网站,竞争对手没办法开门做生意。

❾ 中国互联网金融举报信息举报平台我在今日好借上上传了个人信息没有借钱他们现在叫我还钱我改怎么办

如果是出现这样的情况的话,建议你拿着签订的协议去找该机构或者拨打。幺二三幺五进行举报

❿ 互联网金融网上监测平台摸家底发现漏洞监测资金流向是怎么回事

近年来,P2P平台跑路频发、互联网金融行业乱象不断。究其原因,除了事中事后的监管力量不足外,事前的监测排查显然也不到位。为了解决监管“两眼一抹黑”的问题,2016年年初,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建设了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技术平台,该平台原型系统试运行至今,监测了哪些有价值的数据。

平台还需接入更多企业数据

首先,接入平台的企业有限,监测数据还不完整。吴震说,平台接入的互联网金融平台越多,数据分析、共享的价值就越高,风险防范能力就越强,但通过公开渠道难以获得全面的企业数据。未来随着更多企业和平台连接,数据质量提升,平台将会提供更有价值的分析结果。

其次,平台公开抓取的数据主要利用机器学习方式来甄别、分析信息,但机器并不能核实信息的可靠性。“要发现虚假项目,就要了解借款端,验证借款企业的情况,计算机显然难以做这个工作,这也可能让监测数据出现偏差。”吴震说。

吴震表示,平台将加强宏观分析能力,更加精细地分析企业运营指标,判断风险,发出预警。他还呼吁,互联网金融平台自身也要强化风险意识,提升网络安全水平。

对于仿冒互联网金融APP的风险,徐小磊建议,普通公众最好选用官方发布的APP,或者选择可信的安全应用商店下载,对于来源不明的应用商店、网站链接引导的APP不要轻易下载。同时,不要贪图小便宜,不轻信优惠信息,导致点击有恶意程序的链接。此外,应用安装后,还要了解应用调用的权限,手动关闭多余和敏感的权限,如电话、通讯录、短信息等。

阅读全文

与互联网金融平台信息泄漏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