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金融学,第1题为什么错了
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经济学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管理,证券投资,保险,商业银行,中央银行,投资银行理论与实践的业务管理等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实习,毕业实习,为期六周一般安排。
学制:四年学位
: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金融金融工程信用保险贸易和经济管理网络经济学体育经济投资经济管理八大就业环境资源方向:经济学
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和房地产管理及发展经济学估计税收
国际文化贸易融资:中央(人民)银行,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这是金融业监管局
两家商业银行,包括四大行和股份制商行,城市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分行在该国。
三,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银行。
四家证券公司(包括基金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金融控股集团,如大型金融公司的风险。
五,四家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担保公司。
六,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社保基金管理中心或社保局。
七上市(上市希望)股份公司证券部,财务部,代表董事会秘书处证券交易。高等教育财政金融专业教师的机构;;
8政府行政机构,如国家公务员序列,财政,审计,海关部门和其他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
中国PS:今年以来,财政部预计将很受欢迎,有没有一定的把握最好不要去冒险
⑵ 金融学是学什么东西,刚进大1的话 主要掌握什么方面
金融,从宏观上来讲就是资金融通,不过现在的金融开始逐渐偏向于微观,微观金融是建立在时间和风险二维之上的资源的配置。
金融学习,基础课应该都差不多,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投资学之类的,到后期的更详细的专业课学习中(这要看你所在的学校的课程安排),金融就开始分方向了,一般金融学,国际金融专业学习的是商业银行,比如像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银行会计,国际结算等等;证券投资,金融工程专业学习的是投资银行,比如像投资银行学,资产评估等等~
国内金融最好的大学,北大的光华,ccer,清华的经管,人大的汉青(很强大),财金院,南开的国金专业,五道口(这个地方没有本科的,实务性很强)等等~
学金融,除了理论性知识,相关的信息搜集要敏感,多看看像《中国经营报》,《经济观察报》,《财经》之类的报纸和杂志,很有帮助的~
⑶ 金融学中的M1.M2.M3指的是什么
货币供应量 按流动性划分为 M0、M1、M2、M3四个层次;
现阶段我国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M0 --流通中的现金
M1 -- M0 +企业单位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 ;
M2 -- M1 +企业单位定期存款+自筹基本建设存款+个人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M1 是狭义货币供应量, M2 是广义货币供应量; M1 与 M2 之差是准货币。
=======================================
中美两国的区别:
在萨缪尔森的《宏观经济学》中M1=现钞+支票;M2=M1+储蓄存款。而在英国的银行体系中还有M0、M3等项目。根据我们国家统计局的公开资料,我国是以M0、M1、M2为框架体系。其中货币总量:M0、M1、M2。
M0=流通中现金
M1=M0+非金融性公司的活期存款
M2=M1+非金融性公司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毫无疑问,我们是模仿国外的所谓现代银行管理、统计体系设立的M系统。但我们多年了的M系统仅仅是模仿,而没有实际经济意义。
比如,中美两国的M系统,若M1数值相同,则美国的有实际经济意义的现钞就是M1,而中国有实际经济意义的现钞则要远远小于M1。这个差别使中国经济单位没有足够的流通货币,而美国相对于中国则有充裕的货币。
造成这个差别的原因在于,中国的支票不能直接兑换成现钞,尽管它是货币。
再比如在M2项目下,若M2相同,则中国的储蓄额很大,但流通的、有实际经济意义的货币却很少,因为中国的M2被高额储蓄占掉了,而美国却几乎全部是M1(美国储蓄率很低)实际也就是全是M0,即决大部分是现钞,市场有经济意义的货币充足。而中国却是市场严重缺少有实际经济意义的货币。
这就是为什么美国一直倾向于使用M2来调控货币的原因。
中国金融界无论是理论家还是主管部分一直有一个非常固执和愚蠢的见解,认为美国人不储蓄。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见解,美国人也是人、也需要穿衣、吃饭、养老等支付,这些支付同样需要持有货币存量,那么为什么美国的储蓄率很低呢?其实既不是美国人不储蓄,也不是美国人没有钱,而是这些货币存量不在储蓄项目下,而是在支票项目下,即在M1项目下。
因此,同样的M2、M1、M0水准,美国的M体系有大量的具有实际经济学意义的货币,而中国则是严重货币短缺。
如果中国金融改革仅仅改变这个M系统,则中国实际有经济学意义的货币就将增加十万亿以上(储蓄转成支票,支票可自由兑换现钞),而货币总量却不需要任何改变。
另外一个方面,美国及西方国家设立M系统是为了便于统计和调控印钞数量及观测经济动向。其中支票有大额和一般额度,这才是区分M1和M2的关键,也就是说有多少交易是以大额交易的、有多少交易是以一般额度交易的。大额交易主要发生在大型公司之间和投资性交易。
正如前文所述,无论M1、M2,由于支票的自由兑换性,二者都有实际的经济学意义。在货币总量上意义相同,但在资金用途上却有重要的经济学意义。货币总量以M1出现,则消费和终端市场活跃;以M2出现,则投资和中间市场活跃。
美联储和各商业银行可以据此判定应如何判定货币政策。M2过高而M1过低,表明投资过热、需求不旺,有危机风险;M1过高M2过低,表明需求强劲、投资不足,有涨价风险。在货币总量则基本保持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