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金融学业 > 过去十年国际金融投资

过去十年国际金融投资

发布时间:2021-03-05 19:21:45

国际金融,投资理财,选哪个

请问你这两个是专业还是方向呢?你说你现在是大二就应该是方向的。如果是方

向那么毕业证上写的一样是金融学专业,所以没什么好选的,就看你自己的爱好

和对自己未来的打算。

1.如果你想毕业之后继续考研或者出国继续读硕士,那就选择国际金融吧。国际

金融范围比较大,如果出国留学,在专业选择方向占优势。

2.没读研打算的话建议选投资理财,毕竟投资理财比较务实,学了之后对自己的

理财也有好处,国际金融对生活来说比较虚幻,没什么实际用处。

3.建议条件允许的话出国读硕,因为中国读研难考且时间长(3年),出国可以

见识一下,锻炼自己,学到的东西比你想象的要多与实用,对你以后的人生有好

大帮助(这个当然是在你努力的情况下才成立)。趁年轻出去闯一下是好事。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点意见,仅供参考

Ⅱ 全球不同金融体系格局成因

从2010年起,全球货币金融经济体系出现了“大分化”格局。导致这种局面的决定性因素是全球货币、金融、经济体系的“中心—次中心—外围”格局,尤其是中心货币、中心国家美元、美国的大转向。
每一次大的全球经济金融危机,背后都有国际格局含义。
2008年的全球经济金融危机,让人们想起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想起70年代的发达经济体滞胀危机。这两场危机都具有很强的国际体系、格局含义。
大萧条危机,本质是以英镑、大英帝国为主导的国际货币经济金融体系,在往美元、美国主导的国际货币经济金融体系过渡的过程中,没有国家愿意承担国际责任的“霸权缺失”所导致的。在这之后,美元体系得到了建立。
70年代的货币金融与经济危机,则是美国与欧洲、日本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中心—外围”结构崩溃所导致的。不过,这并没有引发美元体系的危机,而在80年代未参与二战的拉美在经历繁荣之后,首先爆发债务危机,成为美元体系的“新外围”,并在冷战体系解体和中国改革开放之后,过去与布雷顿森林体系并列的卢布体系整体纳入成为美元体系的“新外围”。这重建了美元体系的“中心—外围”结构。这一新的美元体系,也被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Ⅱ”。
2008年的危机,本质是所谓“布雷顿森林体系Ⅱ”的体系危机。在2008~2009年,华盛顿和伦敦G20会议均以改革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提升新兴市场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为目标。但是,这低估了新的美元“中心—外围”结构的反刍力和修复能力。美元体系显然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
2010年开始爆发的欧债危机,让人们认识到欧元区在新体系中“次中心”的角色还不够稳固,2013年美联储酝酿QE退出所导致的新兴市场调整则预示着下一场危机的到来。而无论是欧元区的“次中心危机”,还是新兴市场的“外围危机”,都不仅不会对美元和美国的“中心”产生大的负面冲击,还会对美元和美国的中心地位产生巩固效应。
这就是我们当前和未来所面临的格局图景。这一图景自2010年开始展开,将维系到美联储未来持续的紧缩周期结束,一般认为美联储将在2014年完成量化宽松退出,将在2015~2016年开启加息退出零利率政策,美联储的加息周期将维持三年左右到达2018~2020年。
以2010年为分界点,我们正处于2010~2020年新的全球周期。这一周期的对立面,是2000~2010年的全球扩张周期,或者说是1990~2010年的大的全球扩张周期。
当前这一新的全球周期的图景是什么?在“中心—次中心—外围”国际货币体系与国际体系里,是中心向上、次中心趋稳、外围向下的大分化格局。
大分化格局,在2010~2012年的欧债危机表现为美、欧的大分化;在2013年,则开启的是发达市场与新兴市场的大分化。充分认识我们所处的国际货币经济金融体系和国际体系新阶段,充分认识我们当前所处的全球大分化格局,是观察中国经济大环境的前提,是我们解构中国经济发展所谓“战略机遇期”的基础,也是我们做出各种政治、经济、金融、投资决策的出发点。
2001~2010:不对称的全球化繁荣十年
2001~2010年,是繁荣的金砖十年。
2001年,美国高盛首席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在2001年首次提出“金砖四国”概念,BRIC为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四国英文名首字母。BRIC概念一出,立即流行。并在2001年美联储格林斯潘时代开启宽松政策周期之后,成为国际资本的流向目的地。新兴市场10年繁荣周期也肇始于此。2008年的危机是这种繁荣的一个中止符,但雷曼破产危机之后伯南克开启的美联储量化宽松新周期,将新兴市场的繁荣周期推到了2010年的顶峰。
有很多指标可以表征这十年全球体系尤其是新兴市场的繁荣。客观地说,这10年是全球经济体的“同步繁荣”。各国之间并没有出现此前全球经济曾经广泛出现的“零和博弈”,即一国的繁荣以另一国的衰退为代价,而是同享全球化红利,但增长成果的国际分配是非常不公平的。
以美国为首的发达经济体进入以消费扩张为代表的繁荣周期,美国国内消费的扩张则带动了新兴经济体对美国的出口,这放大了新兴经济体的产能投资和出口扩张。新兴经济体的投资周期和产能扩张,则拉动了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和大宗商品出口国的繁荣。
有四个指标可以衡量过去10年的全球经济金融体系的繁荣。一是全球GDP的增长,二是全球贸易,三是新兴市场外汇储备增长,四是全球股票市场。这几个指标,互相影响、相互携进。
但是,这种经济金融表面的“同步繁荣”,在本质上却是非对称性。是外围货币和外围经济体,对美元中心货币和美国中心经济体的依附性繁荣。这种不对称性和依附性,决定了体系性危机的必然性。
其一,同步繁荣的背后,有一个全新的国际体系链条,即在实体经济层面,新兴市场总体对美国进行产品出口,获得贸易顺差;但在金融层面,新兴市场国家再将积累的贸易顺差,投向美国金融市场。在这个包含经济、金融双层含义的国际体系当中,新兴市场国家出口货物、进口美元和美国国债;美国进口货物、出口美元和美国国债。
其二,1996~2010年,金砖四国和东亚主要新兴市场累计经常账户顺差2.85万亿美元,但在金融市场效应之后,新兴市场累计的对外净资产规模反而下降3370亿美元。新兴市场国家在实体经济层面的贸易顺差优势,并没有转化为对外债权净资产的胜势。反过来,对于美国来说,1996~2010年累计产生6.98万亿美元经常账户逆差,占全球逆差的60%,但其间其对外净债务却只增长了2.3万亿美元,所以这期间美国通过金融效应获得的收益高达4.67亿美元,其中大部分为2001~2007年间获得,共计3.86万亿美元。这被国际学界称之为“暗物质”的国家间财富关系,其实在本质意义上表征了在当今国际经济金融体系里不同国家的不对称地位。这是新兴市场十年繁荣、表面贸易失衡背后的真正失衡。
2010年的国际货币经济金融体系,相比1990年、相比2001年、相比1970年、相比1945年的国际货币经济金融体系有什么区别?
1990年的国际货币经济金融体系,是冷战结束之后美元重建其“中心—外围”体系的开始,是以中国和原苏东体系解体后成为美元新外围的开始,欧元在这一时期刚刚酝酿成立,还没有体系性的成长;2001年,是美元新外围体系建立,这对美元体系是好消息,但欧元确认成立,并开始在欧元区内部“去美元化”,一步步往次中心地位迈进。2010年,表面是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开始,实质则是欧元区通过危机加强整合制度建设,进一步坐实次中心地位的开始,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超过60年之后,终于有一个可以与美元中心地位竞争的货币,美元担忧其中心地位,开始进入收拢外围新阶段。在2010年,美国开始了在财政、实体经济、货币金融,以及能源、外交、军事等众多领域的“大转向”。
随着全球金融开放、金融一体化程度提高,全球金融越来越呈现出周期性变化。这其中,规模越来越巨大的国际资本流动起到了核心作用。伦敦商学院教授HélèneRey在其最新论文《二元困境而非三元困境:全球金融周期和货币政策独立性》中提出,在资本账户不受限制的情况下,汇率制度变得无效,世界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将会出口到其他国家。即一个国家不管实行的是浮动汇率还是固定汇率,只要资本自由流动,其货币政策就会受到主要经济体央行政策的影响。按照此理论,美联储货币政策会通过国际资本流动,影响全球的货币环境,美联储货币政策周期性变化就导致了全球金融的周期性扩张和收缩。这样,国际资本流动引起了全球的金融周期。
美元主导国际经济金融周期,美国主导国际周期。充分认识美元和美国的战略转变,是认识全球经济金融体系和全球体系的前提。当前,进一步充分认识2010年以来美国在诸多领域所发生的重大转折,是我们认识未来经济金融体系格局的前提。“美国大转向”,正在对过去10年、过去20年全球化概念的全球货币经济金融格局产生系统性影响。
第一财经研究院集合国际关系组、能源组、经济金融组的年度课题报告《美国大转向》将2010年以来的美国大转向概括为七个方面:第一,美联储从10年宽松政策周期转向未来5年左右的紧缩周期。第二,美国财政从绝对扩张到相对收缩的转向。第三,美国加大“能源独立”战略的实施力度,美国能源结构从依赖进口转向本土和西半球自给。第四,美国重新恢复实体经济制造业增长。第五,美国外交和军事战略调整,从打赢两场战争到打赢一场战争的美国“新军事战略”。第六,美国全球地区战略调整,从中东相对撤出,战略重心东移,“重返亚太”,并确保西非和拉美的“环大西洋能源供应圈”。第七,美国贸易与投资战略调整,从全球的、普适的自由贸易,转向有选择的、高门槛的“规则贸易”。
未来,美国经济的繁荣,不再像过去10年一样高程度地带动新兴市场的出口繁荣。全球经济金融体系的大分化格局,正在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加速展开。
从全球化到全球分化
1990年冷战结束,是20年全球化黄金时期的开启之年;2001年中国加入WTO大大加速了全球化进程。哈佛大学著名劳动经济学家弗里曼在2005年作出估计,如果中国、印度以及苏联集团仍然处于全球经济体系之外,那么2000年全球劳动者的数量约为14.6亿人,但由于这些国家加入世界经济体系之中,导致全球经济的劳工人数到2000年时增加了一倍,即从14.6亿增加到29.2亿。他认为,劳动者数量的翻番,改变了全球经济中劳资双方的力量对比。
这最终加速了全球分工,重建了美元体系的外围,并最终产生了实体经济和金融的国际体系双循环。加入全球体系劳动者的数量,实际上最终决定了美国国债和美元的全球扩张规模。
1990~2010年是全球化的黄金20年。但随着2010年美国大转向和全球新格局的到来,全球分化、区域化成为当前的核心特征。
这种核心特征,正在能源、经济、金融三个层面展开,并延伸到国际关系领域。
第一,1980~2010年,美元通过挂钩石油,重建美元体系的“外围”,主导了全球化周期,这一时期以石油为代表的一次能源的全球化程度加强。但2010年以页岩气为代表的“天然气的黄金时代”的到来,正在改变能源要素的全球化,全球能源体系的区域特征加强。仅就天然气市场来说,北美、欧洲、东亚三大主要消费区,已经脱钩。到2013年中,美国天然气价格只相当于亚洲价格的1/4和欧洲价格的1/3。不仅天然气,以WTO和布伦特原油价格的价差为代表,石油的区域化格局也在演进之中,二者价差最高时曾经达到20美元/桶。
第二,以TPP为特征,全球贸易格局正从自由贸易向规则贸易转化。虽然2013年底WTO多哈回合巴厘岛谈判取得了成果,但这改变不了方向。美国正在以TPP和TTIP两翼为格局,重建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规则贸易体系。
第三,以美联储与欧、日、英、加、瑞六家央行国际货币互换网络的构建为代表,国际货币体系从全球性的牙买加体系,已经转化为区域性的大西洋体系。加入该互换俱乐部大西洋体系的国家,将得到美联储的流动性支持,而不能加入该体系的国家,在美联储政策从宽松到紧缩的大周期里,将得不到确定性保护。这种货币体系的差异,将产生并加剧全球货币金融经济体系的大分化。
纵观历史,在国际货币经济金融体系有清晰的中心货币、中心国家时,往往是自由主义的全球化格局;而竞争加剧,有两个或多个货币、国家觊觎竞争中心货币、中心国家地位时,全球竞争格局就会退化到区域格局。
1870~1914年以英镑和大英帝国为中心货币、中心国家的时代,即是第一次全球化黄金时期。之后西欧的德国、北美的美国、东亚的日本,在大英帝国体系里成长并觊觎中心地位,开启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经济竞争并最终导致霸权缺失的大萧条。大英帝国也从高举全球化大旗,慢慢退回到帝国特惠制的区域化阶段,美国则从门罗主义演变到门户开放战略。二战之后,苏联最终否决了加入IMF的计划,美苏之间开启了区域化竞争。1990~2010年美元与美国终于把包含中国和苏东的整个世界均纳入美元和美国体系,从而真正开启了20年的全球化黄金时期。
而2010年之际美国新的大转向,则在20年全球化黄金时期之后,开启一轮新的全球分化和区域化格局。
2009年次贷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在各国央行巨额量化宽松的护送下艰难前行。时至今日,我们逐渐接近了宽松周期向紧缩周期的过渡期,未来3~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全球金融市场面临的核心议题是:如何把2009年以来膨胀了4倍的央行资产负债表,进行压缩和瘦身,使之恢复到健康水平;如何把持续了5年的零利率政策,逐步调整到正常水准。这个进程意味着将出现以下图景:此前全球QE印刷的钞票要进入回笼周期,低利率环境和廉价的货币渐渐消失,此前受益于QE的风险资产价格需要作出重大调整,在新兴市场活跃的金融资本将进入“获利平仓”、“打道回府”的环节。而在这个“去QE”历史进程当中,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均将遭受巨大的负面冲击,但这个冲击对各个经济体不是均衡的,而是呈现出“大分化”的格局,大体来说:美国向上,欧洲向稳,新兴市场则可能遭遇一轮金融危机。这是本书的一个基本思路。
2010年以来的全球经济、财政、货币、利率、股市、汇率等均呈现清晰的分化格局。我们可以将之分为三个梯队进行观察:第一梯队是美国和德国,经济其韧性超出预期,经济、财政、货币、股市在复苏进程中走在前列;第二梯队是其他发达国家,经济逐步改善,金融保持稳定,欧债危机五国表现亦颇为抢眼;第三梯队是新兴市场,先是被QE的推出将其送上资产价格泡沫的浪尖,后是被QE的撤出带入流动性抽走的险境。当然,其内部因各国自身经济的均衡程度也将出现好坏分化:部分稳定,部分动荡加剧。
2010年欧债危机之后,美国迅速完成结构修复,从发达国家中脱颖而出。而其他发达国家经济体却因种种原因,距离强劲复苏还有一段距离。同时,在发达国家普遍去杠杆的情况下,金砖开始“失色”,新兴市场国家由于经济自身的结构和不平衡问题,以及外部需求大幅下降,经济不断减速,系统性风险上升。
不对称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是出现当前大分化的根本原因。在“中心—次中心—外围”格局中,美国居于中心地位,欧元和欧元区经济体系、英、日、加、瑞士等个别发达国家货币和经济体系居于次中心地位,绝大部分新兴市场货币和经济体系居于外围地位。在当前国际资本流动规模空前巨大的情况下,全球金融周期性的扩张与收缩,对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不同地位国家的冲击程度不同,是造成当前大分化格局的根本原因。
中心货币国家货币、信用的扩张与收缩,决定了外围新兴市场的繁荣与衰退。过去近十年新兴市场的资产繁荣虽与其自身成长有一定关系,但更是受益于中心国家的财政、货币、信用扩张带来的巨大需求。而当全球化遇到困境,出现停滞甚至倒退,中心与外围、新兴经济体与发达市场的分化就会加剧。在新的美联储紧缩政策周期面前,“大分化”将成为国际货币经济金融体系的“新常态”。
在当前全球经济大分化的背景下,全球财政亦呈分化态势,主要表现为,发达国家财政整体改善与新兴市场国家整体恶化。金融危机后,大部分发达国家经过大力整顿,财政收支已趋于改善,美国财政不仅赤字率大幅改善,债务/GDP亦开始下降,财政对经济的拖累未来基本可以忽略。欧元区经过几年艰难紧缩,财政也已经开始大幅缓解,不过整体调整速度弱于美国,未来几年对经济拖累趋轻,但不能全部消除。发达国家中日本财政继续恶化,但整顿也已经开始,尽管前路艰难。相对于欧美财政大幅改善,新兴市场国家财政持续扩张,整体相对恶化。尤以印度、印尼等“脆弱五国”为甚,中国地方政府的债务扩张也加剧了市场对中国整体债务水平的担忧。
新兴市场财政风险与发达市场有重大区别,发达市场国家的国际货币地位,可以放大其国债扩张空间,新兴市场货币金融体系对政府债务体系支撑能力有限,国债扩张能力有限。美国、欧元区等债务可以由国际资本和新兴市场主权财富基金的海外持有,而新兴市场国债主要是由新兴市场自身持有;美联储、欧洲央行可以参与持有国债,而对通胀、货币贬值不造成大的压力,新兴市场政府债务则纯粹依靠国内消化,政府债务过度膨胀或央行参与持有国债,最终会带来资本外流、通胀、货币贬值等。
从2014年1月开始,美联储将逐渐退出量化宽松政策,这标志着美联储过去十年宽松货币政策周期开始转折。过去十年国际资本持续大规模流入新兴市场的趋势将发生长期性改变。这种变化导致全球利率走势出现明显分化,美、德、日、英等全球安全资产的主要提供者利率虽会受到一定冲击,出现上升,但幅度有限。甚至欧元区外围国家在欧央行的帮助下国债收益率也不会出现大问题。反观新兴市场,在外部融资环境收紧情况下,利率将出现大幅上升。不排除部分国际收支问题严重的新兴市场国家出现偿债危机并引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
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美元走弱、非美货币走强是全球货币市场的主基调,这期间“次中心”货币明显升值,外围新兴市场货币也显著升值。然而金融危机期间美元中心地位凸显,美元需求大增;其他货币包括欧元全部走弱,新兴市场和多数发达国家货币大幅贬值。金融危机给我们的一个启示:中心货币才是真正“强币”,外围货币再怎样升值也是“弱币”。未来几年,国际货币格局将越发清晰呈现“中心—次中心—外围”格局,美元对部分发达货币大幅快速走强;对个别发达货币如欧元有限走强或基本持平;对新兴市场货币走强力度大于发达货币;部分新兴市场货币表现可能相对抗跌。预计未来美元走强的趋势将以此路径展开。
全球股市的分化主要表现为:美国、德国股市维持强势,其他发达国家股市复苏反弹,新兴市场国家的股市面临整体动荡和下行风险。这也是各市场“中心—次中心—外围”货币、金融体系中不同地位的反映。
大分化的中国疑问
在“去QE”导致的大分化格局当中,中国将面临什么样的处境?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我们观察到两种对峙的逻辑相持不下。一种论点认为,中国不会遭遇其他新兴市场面临的动荡和危机,反而会受益于QE退出的进程,国际资金从其他新兴市场出逃之后,会转移到中国来寻求栖息和避险。原因在于,中国具备一系列的独特优势,导致中国已经从新兴市场梯队脱颖而出,成为具有避险功能的国家,相应的,中国的金融资产也具备“避险资产”的特征,而其他新兴市场依然归于“风险资产”范畴。中国的独特优势包括:资本管制尚未放开、巨额的外汇储备、出口保持顺差、中央政府负债水平低而稳健。相比之下,对于遭遇考验的那些新兴市场国家,这几个方面都很脆弱。
但另外一种论点认为,中国不会是新兴市场的例外,会和其他新兴市场国家一起,遭遇全球主要央行“去QE”带来的一系列挑战。甚至,中国可能面临更多的麻烦和挑战,原因是中国内部积累的风险因素比其他新兴市场要更为严重,很有可能在“去QE”这个外因的刺激下,引发内部风险的释放。持此论点者也确有其理,至少有五大挑战因素,导致对中国经济前景难言乐观:寻觅新的增长点日益困难;房地产泡沫的风险系数似乎在上升;地方政府债务带来增长减弱和债务违约双重风险;利率上升将对经济金融产生广泛打击;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外围政策环境都在转向防御,很难有继续宽松的空间。以上几点所言不虚,照此来看,中国经济风险确实不容低估,对外部冲击的敏感性也不容小觑。
在经历了2001~2007年的“出口—投资”模式增长,以及2008~2013年的“债务—投资”模式增长之后,中国经济已经积累起了系统性风险。这包括高地产价格、高的总杠杆率债务率水平和高的人民币汇率水平。

Ⅲ 国际金融的国际投资

各国官方和私人对外国进行的投资,其总体就是全球范围的国际投资版。国际投资是货币资本从一权国转移到另一国,以获取更多利润为目的的活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国际投资几乎全都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输出。战后,苏联、东欧国家开始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投资。与此同时,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参加对外投资活动,其中主要是石油输出国。到20世纪80年代初,对外投资较多的发展中国家已有40余个。
21世纪后,国际投资进入金融经济的新时代,对冲基金发挥了跨时代的作用。

Ⅳ 过去十年里,美元,股票,黄金和房子,哪种投资最可靠

建议可以了解下黄金市场,千百年来,多种货币更新交替,黄金却一直得以保值。

若是投资实物黄金,推荐可以了解农行的“传世之宝”。

“传世之宝”实物黄金买卖业务是指中国农业银行自主经营,通过指定营业机构(经办网点),与投资者进行“传世之宝”实物黄金产品卖出(销售)和买入(购回)交易的业务。

“传世之宝”以成色为AU9999的黄金原料加工而成,包括金钱和金条两个品种。金钱规格为3克、10克;金条现有20克、50克、100克、200克、500克、1000克六个规格。农行会不定期推出限量版的主题纪念金条,可以点击链接进行了解:传世之宝介绍

或者可以了解下农行的金市通(账户贵金属)业务。

账户贵金属交易业务是农业银行面向个人客户推出的一款账户类交易产品。个人客户可以按照我行提供的账户贵金属买卖价格,通过网上银行、掌上银行进行账户贵金属的即时买卖或委托交易,以赚取投资收益。

业务特点

交易成本低:无开户费,无交易手续费,无需进行实物交割,省去了加工运输流转费用;

交易时间长:支持24小时交易,交易渠道每周一早8:00开市,周六早4:00闭市;

交易品种丰富:客户可以选择人民币或美元作为投资币种,支持黄金、白银、铂金、钯金四个交易品种,组合成八大交易品种,为您提供丰富的投资选择;

交易起点低:人民币黄金、人民币白银、人民币铂金、人民币钯金的交易起点为1克,最小交易单位为1克;美元黄金、美元铂金、美元钯金的交易起点为0.1盎司,最小交易单位为0.1盎司,美元白银的交易起点为1盎司,最小交易单位为1盎司, 少量资金即可投资参与贵金属市场;

支持双向交易:提供先卖出后买入的交易方式,让您在市场下跌的行情中也可获利。

办理流程

个人客户在我行任意网点、网上银行、掌上银行签约后,即可开展账户贵金属交易(在我行网点签约的客户须持本人身份证及借记卡)。

更多理财业务可以点击进入:网页链接

Ⅳ 国际金融和证券投资哪个更有前途

总的来说,都很好来.非专业自单位对这些分得也不是太细.
过去十年中,微观金融迅速发展,让我们认为它才是王道,证券投资远比国际金融火得多.当然也有一定的道理.金融永远都离不开数学,尤其是高等数学.而证券投资确实比国际金融要学习更多的数学.
但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华尔街和陆家嘴的证券大老都呆掉了.金融衍生工具的不成熟和脆弱性凸显出来,美国的五大投行(证券公司)倒闭两家,一家贱卖,总体亏损数千亿...
未来五年,证券市场极有可能仍处低迷之中,我国经济放缓,证券公司难有作为.弱市中监管更严也是常理.若你能考上博士,低迷将随你的毕业而结束,呵呵
长远来看,建议你选证券投资,若有可能,金融工程更佳.

Ⅵ 国际金融投资体制的英文简称是什么

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可以分为一般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和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后者比前者反映了更紧密的地区经济依赖和协作。目前大量的和重要的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都是经济一体化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大大推动了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所以,在了解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之前,我们先来说说"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

虽然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当今国际经济关系中最引人注目的趋势之一,但国内外对经济一体化尚无统一定义。"经济一体化"这个词语的使用是近年出现的。据专家考证,在1942年以前一次也没有被使用过。到1950年,经济学家开始将其定义为单独的经济整合为较大的经济的一种状态或过程。也有人将一体化描述为一种多国经济区域的形成,在这个多国经济区域内,贸易壁垒被削弱或消除,生产要素趋于自由流动。所谓"区域"是指一个能够进行多边经济合作的地理范围,这一范围往往大于一个主权国家的地理范围。根据经济地理的观点,世界可以分为许多地带,并由各个具有不同经济特色的地区组成。但这些经济地区同国家地区并非总是同一区域。为了调和两种地区之间的关系,主张同一地区同其他地区不同的特殊条件,消除国境造成的经济交往中的障碍,就出现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设想。经济的一体化是一体化组织的基础,一体化组织则是在契约上和组织上把一体化的成就固定下来。
经济一体化具有许多经济方面的优点,重要的有:
1.根据比较优势的原理通过加强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
2.通过市场规模的扩大达到规模经济提高生产水平;
3.国际谈判实力增强有利于得到更好的贸易条件;
4.增强的竞争带来增强的经济效率;
5.技术的提高带来生产数量和质量的提高;
6.生产要素跨越国境;
7. 货币金融政策的合作;
8.就业、高经济增长和更好的收入分配成为共同的目标。
在过去的数十年中,世界经济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各国经济的一体化。国际商品和劳务贸易增长速度超过了国内生产总值,各国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加强了,跨国流动的人数越来越多,对外直接投资迅速扩大,跨国公司的活动日益频繁。各国政府政策上的变化,特别是放开以前对外国公司封闭的产业,更强更广泛的区域贸易集团化运动,资金流动限制的取消,以及降低关税壁垒的长期影响,认同并强化了一体化的潮流。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

经济一体化的形式根据不同标准可分为不同类别。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巴拉萨把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分为四个阶段:(1)贸易一体化,即取消对商品流动的限制;(2)要素一体化,即实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3)政策一体化,即在集团内达到国家经济政策的协调一致;(4)完全一体化,即所有政策的全面统一。与这四个阶段相对应,经济一体化组织可以根据市场融合的程度,分为以下六类:
1.优惠贸易安排。即在成员国间,通过协定或其他形式,对全部商品或一部分商品给予特别的关税优惠,这是经济一体化中最低级和最松散的一种形式,典型的有1932年英国与一些大英帝国以前的殖民地国家之间实行的英联邦特惠制。
2.自由贸易区。即由签订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组成一个贸易区,在区内各成员国之间废除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实现区内商品的完全自由流动,但每个成员国仍保留对非成员国的原有壁垒。
3.关税同盟。即成员国之间完全取消关税或其他壁垒,同时协调其相互之间的贸易政策,建立对外的统一关税。这在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又更进了一步,开始带有超国家的性质,典型的有欧洲经济共同体。
4.共同市场。即成员国在关税同盟的基础上进一步消除对生产要素流动的限制,使成员国之间不仅实现贸易自由化,而且实现技术、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典型的如欧洲统一市场。
5.经济同盟。即在共同市场的基础上又进了一步,成员国之间不但实现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建立起对外的共同关税,而且制定和执行某些共同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逐步废除政策方面的差异,形成一个庞大的经济实体,典型的如目前的欧洲联盟。
6.完全经济一体化。这是经济一体化的最高阶段。成员国在经济、金融、财政等政策上完全统一,在国家经济决策中采取同一立场,区域内商品、资本、人员等完全自由流动,使用共同货币。
经济一体化是关于成员间贸易壁垒的撤除和各种合作互助关系的建立。贸易壁垒的撤除被称为一体化中"消极"的一面,合作关系的建立则被称为"积极的"一面,因为合作的建立往往要求参加者改变现有的制度或机构,或建立新的制度和机构以使一体化地区的市场能适当而有效率地运转。在一体化的各种形式中,较初级的形式,如自由贸易区等主要是消极的一面,而较高级的形式,如经济同盟等则更充分地体现了积极的一面。消极的形式比较易于达到,因为消除关税和数量限制易于做到,特别是在经过长期的多边贸易谈判后许多国家的关税水平本来就已经很低。积极的形式不易做到,因为它要求采取某种形式的共同行动,而且要求在关税以外的领域合作,而金融、货币和雇佣等方面的合作往往涉及国家主权的协调等更深一层次的问题。但对一体化的形式的划分只能是大体上的,实际上每个组织都不可能是标准的某种形式。
除以上分类外,近年还有学者根据成员国构成的不同,把经济一体化组织分为三类:
(1)发达国家型,即由发达国家组建的经济一体化组织,典型的如欧洲联盟;
(2)发展中国家型,即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一体化组织,如东南亚国家联盟;
(3)南北型,即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建的经济一体化组织,如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这三类组织虽然形式上有相似之处,但目标、运行机制、发展历程等都有明显不同。

当前主要的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
世界三大地区经济圈的经济组织

欧洲经济圈

欧洲主宰这个世界长达两千年之久,但如今困难重重。70年代后,这一地区经济发展缓慢,政治上动荡不定。以欧洲联盟为核心的欧洲经济圈的逐渐建立给这一地区的发展带来了希望。除欧洲联盟以外,欧洲主要有以下一些区域性经济组织:
一、经合组织
1948年4月16日,战后欧洲十几个国家为接受美国的欧洲经济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成立了欧洲经济合作组织。1961年9月30日,在欧洲经济合作组织的基础上经过改组而正式成立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为经合组织)总部设在巴黎。根据《经合组织公约》第1条,经合组织的宗旨是:实现成员国和非成员国经济尽可能的高速合理增长,扩大就业,提高生活水平,维持金融稳定,实现世界经济增长,在多边和非歧视的基础上扩大世界贸易。开始时经合组织的成员国和以前的欧洲经济合作组织是一样的,但以后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陆续加入,使经合组织的成员国增加到包括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意大利、加拿大、比利时等以欧洲国家为主,包括其他地区的发达国家的24国,此外,欧洲经济共同体委员会和前南斯拉夫也以特殊地位参加组织的工作。经合组织的主要机构是委员会、执行委员会、秘书处等,活动主要是协调各国经济政策,提供必要的咨询。
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
这是1960年作为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抗衡力量而成立的。最初有7个国家,即英国、奥地利、瑞士、瑞典、丹麦、挪威、葡萄牙。这些国家由于各种原因不希望加入欧共体。如对小国来说,主要是政治考虑,不希望引起前苏联对其中立国地位的怀疑甚至作出更加不利的举动。根据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的有关协定,任何国家都可以加入联盟,冰岛等国随后也加入了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的有关协定还规定,成员国给出通知1年后可退出。在联盟刚开始运作1年后,它的最大的成员国英国即决定申请加入欧共体。丹麦和挪威接着作出了相同的决定。虽然加入或退出国际组织是一国主权范围内的事,联盟仍然成功地促使英国1961年6月发表了《伦敦宣言》,表明在作出满足联盟所有成员国的一定合法利益的安排前它不会加入欧共体。由于丹麦和英国1972年12月31日退出了联盟,葡萄牙、奥地利、瑞典也相继退出,联盟现在只有4个成员国。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的机构有理事会、委员会和秘书处。每个国家在理事会有一个投票权。理事会监督联盟协定的执行,考虑是否需要采取进一步措施实施协定的目标,建立和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密切联系等问题。理事会的决议和建议需要全体一致通过。特殊情况下简单多数也可以。理事会在部长级上每年开一次会,一般是商业部或外交部部长。常驻代表每两周开一次会。主席每6个月轮换一次。理事会下设有一系列委员会:1960年设立的贸易专家委员会处理协定与贸易有关的规定的执行,1960年设立的预算委员会对理事会就财政问题提出建议并帮助它建立年预算和确定成员国的应缴份额,1963年设立的经济发展委员会处理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政策问题,1964年设立的经济委员会对每个成员国的经济状况进行定期评估,1973年设立的农业和渔业委员会帮助理事会解决农业和渔业问题,1974年建立的产地和海关专家委员会、1977年建立的联盟国家议会成员委员会等都各施其责。另外还有很多因事设立的委员会或工作组。秘书处设在日内瓦。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的主要目标是贸易自由化和在成员国间建立贸易的公平竞争。它是因为欧共体的不利影响而建立的,但由于它的规模远小于欧共体,其单个成员国的经济实力也远小于欧共体的单个成员国的经济实力,因此实际上它建立之初就致力于与欧共体达成一个令人满意的相互理解。经过多年的努力,这种关系正在形成。
三、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
这是欧洲曾经存在的另一个重要的政治经济组织。二战后,前苏联拒绝参加欧洲经济合作组织,而决心成立一个共产党国家自己的组织。1949年1月,经济互助委员会在莫斯科成立。成立之初,经互会并无一个完备的宪章,而只有一个公报发表,在近十年间,这个公报是阐明经互会目标的唯一文件。直到1959年,经互会宪章才通过,该宪章1960年4月13日生效。1962年和1974年对宪章进行了两次修改。经互会成立的公报指出该组织的目的是建立苏联和其他人民民主国家之间广泛的经济合作,但实际上建立之初该组织主要是一个政治组织。该组织的宗旨是促进成员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逐渐平均富裕程度,加速经济和技术的进步,稳步提高劳动生产力,促进工业化,加强经济合作,提高社会主义经济的联合。l971年,经互会制定了《经济一体化纲要》,1979年又制定了《长期合作纲要》,通过"经济一体化"、"生产专业化"等计划加强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合作。成员国最初有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苏联。1949年阿尔巴尼亚、1950年民主德国、1972年古巴、1978年越南、蒙古等也陆续加入了经互会。中国曾被接纳为观察员。由于东欧和苏联局势的巨变,1991年6月28日,经互会在布达佩斯举行了最后一次成员国大会,会议宣布经互会正式解散。
欧共体与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的关系从来都是十分密切的。"欧洲经济圈"形成了以欧洲联盟为中心,吸附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并把东欧作为外援的基本态势。东欧诸国已成为欧洲联盟的联系国。欧洲联盟还在设法同北非和中东国家,尤其是地中海沿岸国家保持密切的政治和经济联系,意图建立一个环地中海的自由贸易区。欧洲一体化无论是在地区范围还是程度方面都是在世界前列。

亚太经济圈

亚太地区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最有活力的地区。以日本的崛起为开端,最近二十多年来,亚太地区成为世界经济迅速、持续增长的地区。二战以后,日本经济经过短暂的恢复后重新崛起,在不到25年的时间里,一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到1970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按人口平均计算,已与美国不相上下。除日本外,亚洲的韩国、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也相继进入经济繁荣时期。在小农经济或以转口贸易为主的经济基础上,它们大约花了10-15年的时间,初步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现代化,被称为"亚洲四小龙"。亚洲的东盟国家也是经济迅速发展的地区。l97O-1980年,东盟五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达7.4%,不仅高于世界平均增长速度的3.8%,也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增长速度的5.3%。中国在实行改革开放以后,经济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亚洲太平洋地区虽然在两次石油危机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滞胀"的冲击下,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始终维持了比其他任何地区都高的增长率。进入90年代以来,亚太地区经济贸易持续蓬勃发展,特别是东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保持了强劲增长的势头,据亚洲开发银行统计,东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实际经济增长率1990年为6.4%,1991年为6.7%,1992年为7.4%,1993年为7.5%。这一增长率不仅远超过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也大大高于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率。美国前总统里根曾把21世纪称作"太平洋世纪"。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一定程度上为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蒙上了阴影,但并未阻止亚太地区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日益上升。
目前,亚太地区已出现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除亚太经合组织以外,主要有:
一、澳新自由贸易协定
澳新自由贸易协定由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于1965年达成1983年改为澳新紧密联盟。澳、新两国是南太平洋地区最大的两个国家,其合作对这一地区影响很大。
二、东南亚国家联盟
1961年8月1日,为加强东南亚国家间的合作,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在曼谷宣布成立了东南亚联盟,1967年8月,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签订协议,宣布建立了东南亚国家联盟,取代以前的东南亚联盟,成为一个更广泛的区域性政治经济组织,简称"东盟"(ASEAN)。在成立宣言《东南亚国家联盟宣言》中确定的宗旨是:"通过共同努力,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促进东南亚和平与安定"。东盟建立之初经济合作局限于在经济、社会和文化领域中提出一些交流合作措施,生产、贸易、金融等方面的合作非常有限。进入70年代后,合作步骤加快,区域内建立了特惠贸易制度和财政、金融合作机制。1984年1月1日文莱成为东盟的第6个成员国。1975年11月东盟国家决定逐渐降低相互间的贸易限制,努力建立一个自由贸易区。1991年1月,东盟六国达成协议,决定在2008年以前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1994年9月,在第二十六届东盟经济部长年会上,与会国又一致同意把实现自由贸易区的计划提前至2003年,并提出在本世纪末建立"东盟10国"的设想。东盟树立了一个南南合作的成功范例。
三、南亚的经济合作组织
南亚的区域合作也有新的发展。1985年,南亚的7个国家建立了南亚区域合作联盟。1993年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第七次会议签署了南亚优惠贸易安排等协议,突破了长期未将贸易、工业、互补、进入等关键领域纳入合作的状况。1996年底,南亚七国外长又集会尼泊尔首都,共同商讨关税减让问题,希望在2005年建立南亚自由贸易区。
四、南太平洋论坛
南太平洋地区拥有千万个岛屿和2600万平方公里水域,有二十来个形形色色的对立国家和自治领地,它们的人口和国土面积相差悬殊,居住的有欧洲人、美拉米西亚人,密克罗尼西亚人和波利尼西亚人等,各国的政治体制各不相同,有共和国和君主国,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同。这一地区是最后沦为殖民地和最后被承认独立的地区。由于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长达几个世纪的统治,形成了这一地区的殖民地型经济,经济畸形发展,产品种类单一,多数国家以农业为主,工业不发达。最近一二十年,许多太平洋岛国走上独立道路,政治经济模式发生变化,南太平洋正在走向国际化。1971年8月,斐济、汤加、西萨摩亚、库克群岛、瑙鲁、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7国在新西兰首都惠灵顿举行会议,正式成立了"南太平洋论坛",其常设机构是南太平洋经济合作局,其目标是为会员国之间在地区贸易、经济发展以及能源、通讯、运输、旅游等领域提供合作与咨询。现成员已增加到15个。
五、其他形式的区域合作
除了建立以上区域经济组织外,亚太地区的区域合作还采取了一些富有特色的形式,主要有半官方的经济合作圈和成长三角。
经济合作圈是亚太地区主要国家对这一地区经济合作形式的一种构想,如日本政府1988年提出的东亚经济圈、东北亚经济圈、日本海经济圈,1988年初由韩国提出的包括中国、韩国、日本在内的黄海经济圈、华南经济圈,以及部分中国学者提出的大中国经济圈等。
(一)东北亚经济合作圈。东北亚指亚洲东部和北部地区,包括日本、朝鲜半岛、俄罗斯远东地区和西伯利亚、中国东三省以及山东半岛。东北亚地区经济具有互补性,经济发展较快,建立区域经济合作的构想由来已久。1987年日本西川教授即提出过建立"东北亚经济协作会议"的设想,由中国、日本、韩鲜、韩国、苏联代表组成协作会议,每年举行一次,协商本地区经济合作的重大事项。
(二)东亚经济圈。它是日本为推进"环太平洋合作构想"而提出的新步骤。"环太平洋合作构想"是日本前首相大平正芳在70年代末提出的。这个构想的原则是:面向世界的开放性地区主义;对内坚持以实现自由的开放性相互依赖关系为目标;同这一地区已经存在的双边或多边合作关系不矛盾。为实现这一构想,日本国民经济研究协会、外务省、通产省和经济企划厅等参与设计了以日本为首的,包括亚洲"四小龙"和东盟各国的"东亚经济圈"的设想,试图通过贸易、投资和金融方面的合作,逐步形成以日本为首的新国际分工体系。东亚经济圈呈"雁行"体系,日本是"雁头",亚洲"四小龙"和"东南亚联盟"是雁的两翼,这只"大雁"飞起来后,把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国大陆带动起来并在后面紧跟,以建立新的"亚洲市场"。
(三)大中国经济圈。这是海外华人学者首先提出,由我国内地、台湾和香港三方组成的一种经济合作构想。台湾和香港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历史文化上有同一性,在产业结构、生产要素等方面存在很强的互补性,如果建立经济圈,不仅有利于三方各自的经济发展,也有利于亚太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的经济繁荣和稳定。目前,"大中国经济圈"还只停留在理论构想阶段。
(四)"成长三角"是亚太地区另一种新的合作形式,目前已进入实质运转,其中最令人瞩目的有中、俄、朝三国交界的图们江成长三角,东盟内部新加坡-马来西亚的柔佛州-印尼的廖内群岛的"南三角",以及拟议中的环黄渤海成长三角、环日本海成长三角、湄公河成长三角等。这些"成长三角"基本上是凭借地理上的优势自然发展起来的,中央政府再因势利导提供政策上的优惠和较好的基础设施条件,成为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独特方式,目前已有近十个,成效较大的有:
1."南三角"。1989年12月,新加坡总理吴作栋第一次提出了"经济成长三角区"合作模式,即在新加坡、印尼廖内群岛最北端的巴坦岛和马来西亚的柔佛州组成"成长三角"经济合作开发区,利用各方自然资源、资本、技术和劳动力优势,推动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新加坡位于巴坦岛和柔佛之间,后二者的土地资源和廉价劳动力对新加坡解决因地价和工资不断上涨引起的经济发展势头减缓的局面有所帮助,而新加坡的资金、科技和先进的通讯网络是后二者开发和发展所必需的。目前增长三角已经取得明显进展,成为东盟国家间众多区域性合作计划中较为成功的一个。
2.印、马、泰北部成长三角(英文缩写为IMT-GT)。这是由马来西亚的槟城、吉打、玻璃市、霹雳四州和泰国南部的宋卡、拉敦、也拉、那拉提瓦和北大年五省以及印尼的苏门达腊组成的一个成长三角。关于这个成长三角的构想是在1992年新加坡举行的东盟首脑会议上提出来的,1993年7月,印、马、泰三国召开了首次部长会议,决定成立两个委员会负责制定开发计划,并于1994年向亚洲开发银行提出报告。1994年7月,三国负责经济事务的高级官员和专家在马尼拉聚会,审议北部成长三角发展计划,会议就亚洲开发银行提出的包括交通、电讯、贸易、投资、劳动力流动、农业、渔业、工业、能源、旅游等方面内容的北部成长三角发展计划达成共识。北部成长三角的三个地区在地理上接近,文化方面联系密切,经济往来历史悠久,经济上有很强的互补性,为三个地区的经济合作提供了可能性,而经济合作又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成长三角这一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形式的出现,丰富和改善了原有的经济合作,是一种有益的尝试。这种新的模式是以市场经济为主导,而且仅是国与国之间的局部合作,不影响国家的总体经济政策,"三角区"与"三角区"之间相互挂钩,可能自然逐步形成全面的经济合作。

Ⅶ 目前国际金融体系的现状与趋势

为重建国际货币秩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以美英等国为首的国际社会通过多边协定方式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主要内容包括:(1)设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协调国际货币关系,特别是对各国的汇率政策实行监督;(2)实行以黄金为基础、美元为中心的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3)在成员国发生国际收支困难时,IMF可提供短期信贷,以补充其国际流动性。在最初的近20年里,该体系运行比较顺利,有效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重建、发展和繁荣。但由于该体系的基础是美元与黄金的可兑换性,并要求其他各国放弃货币政策独立性,因此,当美国国际收支逆差不断扩大,无法维持美元与黄金的可兑换性时,它的继续存在便受到明显挑战。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停止向各国政府兑回美元后,各国纷纷放弃本币与美元的固定比价,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趋于崩溃。1976年在IMF的提议和组织下,国际社会达成牙买加协定,宣布黄金非货币化,同时承认各国实施的浮动汇率制度合法化,这标志着国际金融体系再次进入了一个不受全球性多边协定约束的动荡的时代。

自牙买加协定签订以来,国际金融体系总体上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由于在许多基本问题上至今没有形成全球性的制度安排,因此,正如一些学者所指出的那样,近30年来的国际金融体系事实上处于一种“无体系”的状态。不过,伴随着国际经济和金融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特别是经济区域化的快速发展,该体系也发生了一些局部性变化。大致而言,它包括以下基本特征:

第一,国际汇率制度呈现出以浮动汇率安排为主、多种汇率安排并存的基本格局。目前,全球有三类基本的汇率安排:一是独立浮动汇率安排,实行国家包括美国、欧盟、日本和部分新兴市场经济体;二是固定汇率安排,包括实行货币局制度和传统钉住汇率制度的国家,以及已取消法定货币国家(如欧盟内部和实行美元化的国家);三是“中间道路”安排,即各种介于浮动汇率和固定汇率之间的安排,如爬行钉住制、区间浮动制和管理浮动制等,主要包括一些外向型程度较高或国内通货膨胀比较严重的发展中经济体。据统计,2002年,在IMF的186个成员经济体中,实行上述三类汇率安排的国家分别占22%、48%和30%。

由于美、欧、日在全球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它们之间的浮动安排对国际汇率制度的性质具有决定性意义。就单个国家而言,浮动汇率安排的利益主要体现在可以维护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并在一定程度上自动调节国际收支失衡。但从国际金融稳定的角度看,它至少包含两个缺陷:一是汇率的频繁波动将对正常的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动造成不利影响,大大增加全球经济活动的汇兑成本和风险;二是容易引起汇率政策冲突,即运用本币贬值政策推行贸易扩张,以牺牲他国利益的方式维护本国利益。在过去一二十年里,尽管全球范围没有发生20世纪30年代那种竞争性货币贬值,但局部的冲突却时有发生。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期的情形是较为典型的一个例子。而在工业化国家之间,从80年代后期迫使日元升值的“广场协议”到最近一个时期美元强势政策的调整,都充分显示美国在缓解其经常账户逆差时对于汇率贬值政策的依赖。

固定汇率安排的主要意义在于通过全部或部分让渡货币主权,换取汇兑交易成本的降低和更强的国内财经政策约束。各种形式的“中间道路”则有可能兼收浮动汇率和固定汇率的优点,并使本国货币当局具有一种相机抉择的自由。然而,在美、欧、日等大国货币频繁波动的情况下,无论固定汇率还是“中间道路”安排,实际上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不少研究显示,亚洲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1995年以后美元相对于日元的大幅度升值,造成了泰国等实行钉住美元安排的国家货币急剧升值,并严重损害了这些国家的贸易竞争能力。

第二,国际金融市场在国际收支调节中具有显著的作用。在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由于各国实行严格的金融管制,国际金融市场在国际收支调节中作用比较有限,许多国家的经常账户逆差调节主要依靠财政货币政策。在发生严重逆差时,也可有限地运用汇率政策,并从IMF获得一定的短期信贷支持。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各国可以方便地通过商业性国际融资弥补其经常账户逆差,从而避免采用财政紧缩等可能影响国内经济稳定的调节措施。作为一种基于市场的安排,国际金融市场的存在提供了充裕的国际流动性,从而大大降低了各国国际收支调节的代价。但在另一方面,它也产生了新的不稳定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它使一些国家放松内部约束,滥用财政扩张政策,延误必要的国内经济改革和调整。结果是不仅经常账户逆差最终变得难以控制,而且常常为沉重的外债负担所累,甚至成为金融动荡的根源。

第三,国际资本流动缺乏有效监管,已经成为国际金融不稳定的重要源泉。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各国资本管制的不断放松,国际资本流动迅猛扩张。目前,全球各类国际资本的日交易量已经超过1.5万亿美元。近年来不少研究显示,国际资本市场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缺陷,许多国际投资和信贷决策都是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做出的。在资本流向的国别选择上,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流动,常常发生“饱饥综合症”,即当看好一些国家的经济增长前景时,国际资本大规模涌向那里,而当这些国家因为资本过度流入而出现危机迹象时,国际资本又快速离去。因此常造成这些国家内外经济失衡,并最终导致货币和金融动荡。此外,在危机发生的前后,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大规模投机性短期资本的参与更是加剧了有关国家危机的深度,并在危机的国际传递方面扮演核心角色。

第四,多边国际金融机构的功能存在严重缺陷,并且具有明显的不公正性。IMF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遗产。1973年后,该组织已不再具有对各国汇率安排进行约束的权力,其主要功能是对发生国际收支危机的国家提供短期信贷,以增强其清偿能力。然而,由于该组织长期以来资金来源严重不足,因此对于危机国家的救援要求不是行动迟缓,就是力不从心,而且常常附加紧缩开支和经济自由化等不切实际的条件。此外,正如1997年在对亚洲金融危机处理过程中所显示的,由于明显受到美国政府和华尔街利益集团的影响,该组织对于美洲以外危机国家的救援要求往往显得十分冷漠。这表明了该组织在维护国际金融体系稳定方面的功能缺陷和不公正性。

第五,全球性货币金融合作成效甚微,区域性货币一体化进展显著。目前,全球性货币金融合作的主要渠道是七国首脑和财长会议。总体上看,这个协调机制常常流于形式和务虚,很少具有实质性内容。近年来,IMF和国际清算银行也在试图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但或者成效并不显著,或者对各国并没有真正的约束力。相比之下,区域性货币合作进程却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欧元于1999年成功面世,欧元区内部也已建立起统一的中央银行和货币政策框架。值得注意的是,欧元的诞生产生了明显的示范效应。最近几年来,在拉美、中东欧等地区,一些国家开始采用美元化和货币局制度,或者在区域内实行固定汇率安排。尽管两年前的金融危机迫使阿根廷放弃了货币局制度,但似乎并没有改变这一趋势。

第六,美元的金融霸权地位基本依旧,但正在面临挑战。自人类进入信用货币本位时代以来,一直没有诞生独立的世界货币,因此,国际经济交易始终依赖少数几个主权国家的货币来充当国际支付手段和储备资产。美元正是这些货币中最主要的一种。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起,借助美国强大的经济和政治力量,美元便建立了全球性金融霸权地位。半个多世纪以来,尽管美元在国际支付和储备资产体系中的份额有所下降,但目前仍然高达60%左右。依靠这种地位,美国获得了大量的“铸币税”收入,可以通过输出美元不断占有别国的实际经济资源。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学术界对于现行国际金融体系的缺陷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提出了不少积极的改革建议和方案。其中比较有影响的建议包括:增强发达国家之间的货币金融合作,建立汇率目标区,以减少大国货币之间的汇率波动;加强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监管,尤其是对投机性资本流动的限制(如实行“托宾税”,即各国对外汇交易征税);改革和重塑IMF,增强其资金实力,提高贷款决策的透明度,增加发展中国家在该组织的表决权;加强区域性货币金融一体化等等。此外,也有一些比较激进的建议,如回归金本位体系、恢复布雷顿森林体系和成立世界中央银行。

历史不会进行简单回归,重新回到金本位或布雷顿森林时代只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近几年的发展显示,其他改革建议也大多没有得到有效实施。一个根本原因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对金融动荡没有切肤之痛,加上改革有可能损害其既得利益,因而对现行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在总体上并不积极,对于限制国际资本流动、改革和重构IMF等发展中国家十分关注的改革建议,则更是反应冷淡甚至持反对态度。另外,相互间的潜在利益冲突,也使发达国家很难在所有的改革问题上完全保持一致。比如,美国一直反对日本在亚洲推动货币金融合作,特别是反对其倡导成立“亚洲货币基金组织”。

展望未来,可以认为,近期内国际金融体系的现状不可能发生重大变化。不过,从中长期看,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持续发展,各国之间经济联系将更加紧密和深化,预计会有更多的国家积极致力于构建一个稳定和合理的国际金融体系。这意味着上述改革建议有可能在不同程度上逐步得以实现。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政府已经并且仍将利用各种国际场合积极推动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事实上,自1999年以来,中国在推动亚洲货币金融合作方面已经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Ⅷ 国际金融 投资与理财

严格说起来,如果是专科,投资理财更实用一些,国际金融在银行领域可能更受欢迎。回
我是投资理财专答业的学生,大学里的专业无所谓好坏,关键看你怎么对待,我们所开设的课程包括但不限于证券,保险,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会计国际金融等金融相关的学科,而这几门课程的就业方向是不尽相同的。
证券可以去证券公司和期货公司,以及投资公司,这些比较好找工作,但需要长期坚持。
保险就不说了,通过各种渠道卖保险,提成很高。
市场营销基本什么都可以做,当然,是销售业务。
会计如果学的好是最稳定的工作,但工资一般,除非考取高级证书,很吃香。
财务管理很不错,如果学的很好,可以做个公司的财务经理,这个需要真本事,需要综合掌握税收,法律,金融,财务等多方面的知识。当然,这个薪酬待遇很好。
国际金融我们学的很粗略,感觉没多大用处。可能是学的太浅的缘故。
任何行业都需要自己的努力,自己学好了不怕不好就业,竞争都是相对的。

Ⅸ 谁能告诉我最近二十年发生的全球或者某个国家发生的金融危机

1.1990年开始的日本金融危机;1990年—1991年美国经济危机;1992年的英国金融危机,即英镑阻击战;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发生在东南亚金融危机,最终席卷整个亚洲(最初是发生在泰国,而后席卷到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日本,韩国以及整个东南亚);1997年的俄罗斯经济危机;1999年巴西经济危机;2007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史上最严重的金融危机,
2.近20年来爆发最严重的金融危机要属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7年以来的全球性金融危机
3.举例:(1)1997年六月以来,由于泰国出口持续疲软,泰国于7月2日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当天泰铢兑美元就下降了17%,而泰铢随后成为了欧美投资家的炒作对象,逼迫泰铢不断贬值,而后菲律宾比索、印度尼西亚盾、马来西亚林吉特、新加坡元纷纷受到冲击;随后导致台湾放弃守新台币汇率,随后香港恒生指数大幅下跌,韩元兑美元一落千丈,跌倒1008:1,由于日本在韩国有很多金融类的公司,直接导致大批日本公司破产;1998年印度尼西亚政府实行印尼盾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的联系汇率制,以稳定印尼盾,使得美欧等国的强烈反对,IMF同时撤回对印尼的援助,是印尼国内发生大暴乱(1998年印尼屠华事件的根本原因),印尼盾大幅贬值;1998年8月,金融危机刚刚要平息,国际投资家又开始对香港发动新一轮的攻击,使得香港恒生指数大幅下跌,香港特区政府予以回击,金融管理局动用外汇基金进入股市和期货市场,吸纳国际炒家抛售的港币,将汇市稳定在7.75港元兑换1美元的水平上,使得国际银行家惨败;而同时国际银行家又向俄罗斯发动新一轮的攻击,俄罗斯央行8月17日宣布年内将卢布兑换美元汇率的浮动幅度扩大到6.0~9.5∶1,并推迟偿还外债及暂停国债券交易。俄罗斯政策的突变,使得在俄罗斯股市投下巨额资金的国际炒家大伤元气,并带动了美欧国家股市的汇市的全面剧烈波动。由于在香港和俄罗斯国际银行家的惨败,基本上使得这次金融危机结束;
(2).布什总统上任之前,美国经济达到顶峰,由于布什政府不断的发动战争,使得美国财政赤字日益明显。到2007年,美国民众、房地产公司以及几大投行之间产生了互不信任的关系,导致次贷危机的爆发,而后部分投资银行因欠债太多,而在外资金又收不回来,导致银行破产;银行的破产使得房地产公司直接受到牵连,紧接着其他银行以及银行的一些债权人等纷纷受到波及,以及世界各国尤其是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与美国金融关系密切从而受到波及,金融危机终于在2008年全面爆发;而后全球股市大跌,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最新的货币政策来改善金融市场,但是由于这一波金融海啸来的太迅猛,使得很多国家猝不及防,在第一波金融危机后,冰岛宣布国家破产,而后欧美各国不断出现大罢工的现象;随着冰岛的破产,使欧元区债务危机失去严重,在第二波金融危机过后,希腊接近破产边缘,国内罢工不断,给世界金融危机再次蒙上阴影;而第三波金融危机正悄悄的来临,再次使得爱尔兰、西班牙与葡萄牙和希腊出现大规模的债务危机;

Ⅹ 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金融投资的区别

直接投资(FDI)是指以各种混业、合资、独资等形式直接进入他国进行生产的贸易活动。
间接投资(FII)是指以购买他国金融证券(如股票、债券、衍生金融工具)等对别国涉及的投资行为。
哪里有能带来足够的利润的投资机会,资本就有向哪里流动的趋势,当这样的机会出现在海外时,国际投资的发生就顺理成章。像国内投资分为直接和间接一样,国际直接投资也有这样的分法:把钱交给别人使用然后拿利息的间接投资,自己管理资本、自己控制项目运作以赚取利润的直接投资。
逐利的本性决定了资本扩张的必然。在自由竞争时期,资本主义扩张的主要手段是“商品输出”,但作为掠夺资源输出商品之辅助的对外投资也是新兴资产阶级热衷的活动。它可以追溯到18世纪时期东印度公司、哈德逊湾公司等为进行掠夺性贸易而在殖民地进行的各种投资活动。到了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过剩资本”的大量出现使得国际投资(尤其是以借贷为主的间接投资活动)大张旗鼓地展开,并把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带到文明世界的每个角落。
二战后,这种产业资本的跨国流动得到了更迅猛的发展,并表现出与传统的资本流动迥然不同的特点。首先,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直接投资对国外企业控制权的要求。直接投资既全部或部分的拥有国外企业,又直接或间接的经营国外企业。而间接投资则很少涉及到这一问题。第二,从资本移动的形式上看,直接投资不只是单纯货币形态的资本转移,而是货币资本、技术设备、经营管理知识和经验等经验资源在国际间的一揽子转移。第三,直接投资具有实体性,它一般通过投资主体在国外创设独资、合资、合作等生产经营性企业得以实现;而间接投资则通过投资主体购买有价证券或发放贷款等方式进行,投资者按期收取股息、利息,或通过买卖有价证券赚取差价,其投资具有虚拟性。最后,由于直接投资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其投资回报与投资项目的生命周期、企业经营状况密切相关,通常周期较长,风险较大;而间接投资则更具流动性,风险也相对要小。
传统的资本流动理论对这种日益流行的海外直接投资也越来越没有解释力。直接投资并不绝对的取决于东道国的利率水平,而且很多情况下东道国的利率并不高于母国利率。海默是最早注意到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之不同的西方学者,并开创性地提出了大型跨国企业之所以热衷于海外直接投资乃其拥有东道国企业无法比拟的垄断优势,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他们可以充分地利用这些垄断优势,实现利润最大化。英国学者伯克雷和凯森从内部化的角度解释了这种直接投资行为,他们认为,海外直接投资是跨国公司为克服海外市场的不完全性(由于政府管制、信息缺失和不对称、垄断的市场结构等造成)而进行的内部化行为。邓宁的折衷理论是有关FDI理论的集大成者,他认为FDI的进行取决于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以及区位优势三方面因素。

阅读全文

与过去十年国际金融投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