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请问清华大学金融学本科全部课程是哪些以及相应的教材是什么,那个版本的。谢谢啦
思想政治理论课(14学分)
1061018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学分
1061019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学分
1061020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4学分
1061022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学分
(2) 体育课(4学分)
第 1-4 学期的体育(1)-(4)为必修,每学期1 学分;第5-8学期的体育专项不设学分,其中第 5-6 学期为限选,第 7-8 学期为任选。学生必须取得第(1)~(4)学期规定的学分,完成第 5、6学期的体育课程并通过考核,否则不能取得本科毕业资格。
(3)中文(4学分)
学生应在大一修下列两门中文课。
10510072 中文写作 2学分
10510082 中文沟通 2学分
(4) 大学英语(8学分)
学校开设《大学英语》综合课程,必修 8 学分,安排在1~2 年级,每学期必修 1门,其中必修课组的课程至少占 4 学分。学生入学进行英语分级考试,分 4 个级别,建议进入相应级别的“学术英语读写”或“学术英语听说”课程学习,也可选修必修课组的其他课程。(见附件)
按英语分级考试成绩,达到一定要求的同学也可选经管学院单独开设的中级英语口语和中级英语写作课程,替代英语必修课组的 4学分课程。
10640952 中级英语口语 2学分
10640962 中级英语写作 2学分
英语水平 I考试
清华大学英语水平(I)考试作为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水平检测,学生必须在完成
四个学期的英语课程学习之后,于第三学年秋季学期开始报考。考试成绩以等级记录(清华大学英语水平 4-8级,8级为最高等级),不计学分。
(5) 数学与统计课(15 学分)
学生在A组、B组、C 组中选一组。理科生不能选C组。各组学分不同,未达到 15
学分,用其他任选课学分补齐。选修数学双学位概率论、数理统计两门课,可不再选修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A组(理科加强组):(18学分)
10421055 微积分A(1) 5学分
10421065 微积分A(2) 5 学分
10421094 线性代数(1) 4学分
10510134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4 学分
注:可选数学系的“数学分析”(1)~(3)和“高等代数与几何(1)”替代微积分和线性代数课程。
B组(理科组):(15学分)
10420874 一元微积分 4 学分
10420884 多元微积分 4学分
10421123 线性代数 3学分
10510134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4学分
C组(文科组):(13学分)
10420963 大学数学(1)(社科类) 3学分
10420973 大学数学(2)(社科类) 3学分
10421113 线性代数(社科类) 3学分
10510134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4学分
(6)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24 学分)
经管学院学生应必修下列前五门课程,在物理学导论和物理学概论中任选一门。
10510103 西方文明 3学分
10510123 中国文明 3学分
30611683 心理学概论 3学分
10510173 批判性思维与道德推理 3学分
10450012 现代生物学导论 2学分
10430205 物理学导论 5学分
10431014 物理学概论 4学分
还应在学校或学院开设的“中国与世界”系列课和“艺术与审美”类课程中各选一门课程,完成本课组要求的学分。
10510112 中国与世界:法律传统 2学分
10510142 中国与世界:理想社会 2学分
10510152 中外艺术史 2学分
00611843 艺术史导论 3学分
00781872 西方古典音乐文化 2学分
00802762 外国美术史 2学分
每学期开设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及核心课程目录详见当学期选课手册。
文化素质教育讲座
经管学院学生应按学校规定完成 1-2学分的《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
(7)新生研讨课(1学分)
经管学院学生在大一春季学期必修一门新生研讨课。
30511021 新生专题研讨 1 学分
二.专业相关课程 (共 50学分)
(1) 专业基础课 (11学分)
1 30510833 经济学原理(1) 3学分
2 30510803 经济学原理(2) 3学分
3 30510123 会计学原理 3学分
4 30510842 信息管理导论 2学分
(2) 专业课(39学分)
C组(经济与金融,含保险)
选择经济与金融(含保险方向)的学生,下列第 1-8 课程为必修课,共计 23 学
分;其余学分可选修下列第 9-49 课程和 A 组、B 组中的任何课程。选择保险方向的
学生除本课组的必修课外,还需必修第 44-49 课程。
1 30510743 中级微观经济学 3 学分
2 30510763 中级宏观经济学 3 学分
3 30510973 计量经济学(1) 3 学分
4 30511053 公司金融 3 学分
5 40511033 政治经济学 3 学分
6 30510073 公共财政学 3 学分
7 30510182 投资学 2 学分
8 30510523 货币银行学 3 学分
9 40510323 中级财务会计(1) 3 学分
10 30511003 经济统计学 3 学分
11 40510763 国际经济学 3学分
12 30510953 经济思想史 3 学分
13 40511103 博弈论 3 学分
14 40511242 公司金融案例分析 2 学分
15 40511133 计量经济学(2) 3 学分
16 30510863 发展经济学 3 学分
17 40510403 经济控制论 3 学分
18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 3 学分
19 卫生经济学 3 学分
20 40511072 经济学专题研究 3 学分
21 经济学理论与实践 2 学分
22 40510652 组织设计与人力资源经济学 2 学分
23 20510052 随机过程 2 学分
24 30511033 金融经济学导论 3 学分
25 40511123 金融学专题研究 3 学分
26 金融学理论与实践 2 学分
27 40511202 国际商务 2 学分
28 40511192 房地产金融 2 学分
29 30511013 国际金融市场 3 学分
30 40511082 金融风险管理(英) 2 学分
31 30510422 中国近代经济史 2 学分
32 30510883 经济增长(英) 3 学分
33 40510943 产业组织理论 3 学分
34 40510973 劳动经济学 3 学分
35 40510983 中国经济专题 3 学分
36 40511003 环境与资源经济学(英) 3 学分
37 10510064 实分析 4 学分
38 40510293 金融工程导论 3 学分
39 40510673 实证金融学 3 学分
40 30510962 金融机构(英) 2 学分
41 40511223 行为经济学 3 学分
42 固定收益证券分析 2 学分
43 公司估值 2 学分
44 30510983 风险管理与保险概论 3 学分
45 40510713 精算学基础 3 学分
46 40510633 人身与健康保险 3 学分
47 40510682 社会保险 2 学分
48 40510693 财产与责任保险 3 学分
49 40510723 保险经济学 3 学分
三. 任选课程(至少20 学分)
学生可以选修清华大学内任何院系的任何课程。经管学院开设的任选课程包括:
1 40511061 人生规划与发展 1 学分
2 31510042 工业生产概论(1) 2 学分
3 31510052 工业生产概论(2) 2 学分
4 30510732 管理学原理 2 学分
5 30510912 商务沟通(英) 2 学分
6 40510962 职业发展规划 2 学分
7 40511012 商务案例分析 2 学分
8 40511022 全球化商务管理实践 2 学分
9 30510702 商法原理与实务 2 学分
10 40511112 商业战略 2 学分
11 30510992 战略管理 2学分
12 30510812 营销管理 2 学分
13 10510091 商业社会与现代中国 1 学分
优秀人才培养计划项目:
14 40511151 优秀学术人才培养计划 1 学分
15 40511161 优秀人才领导力培养计划 1 学分
16 40511171 优秀创业人才培养计划 1 学分
四. 实践环节(15学分)
1 12090043 军事理论与技能训练 3 学分
2 10640852 大一外语强化训练 2 学分
3 40510773 管理实习 3 学分
4 40511252 学术训练或企业实践 2 学分
专业实习: 5 学分
5 40510485 课程设计(信息专业)
6 40510275 会计实习(会计专业)
7 40511215 经济与金融(含保险)
实习
五. 综合论文训练(15 学分)
综合论文训练不少于12周。第七学期末选定指导教师,集中安排在第八学期进行。
40510620 综合论文训练 15学分
B. 请问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与金融专业的本科教材都有哪些比如投资学选用的是哪本书作为教材
经济学原理用的是曼昆的,信管导论没有教材,中微用的是范里安,计量室李子奈老师自己的,政经是资本论(节选版)。其他不记得了……
C. 清华大学本科 金融课程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金融专业2011级的培养计划:
一. 通识教育课程(至少 70 学分)
(1) 思想政治理论课(14学分)
1061018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学分
1061019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学分
1061020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4学分
1061022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学分
(2) 体育课(4学分)
第 1-4 学期的体育(1)-(4)为必修,每学期1 学分;第5-8学期的体育专项不设学分,其中第 5-6 学期为限选,第 7-8 学期为任选。学生必须取得第(1)~(4)学期规定的学分,完成第 5、6学期的体育课程并通过考核,否则不能取得本科毕业资格。
(3)中文(4学分)
学生应在大一修下列两门中文课。
10510072 中文写作 2学分
10510082 中文沟通 2学分
(4) 大学英语(8学分)
学校开设《大学英语》综合课程,必修 8 学分,安排在1~2 年级,每学期必修 1门,其中必修课组的课程至少占 4 学分。学生入学进行英语分级考试,分 4 个级别,建议进入相应级别的“学术英语读写”或“学术英语听说”课程学习,也可选修必修课组的其他课程。(见附件)
按英语分级考试成绩,达到一定要求的同学也可选经管学院单独开设的中级英语口语和中级英语写作课程,替代英语必修课组的 4学分课程。
10640952 中级英语口语 2学分
10640962 中级英语写作 2学分
英语水平 I考试
清华大学英语水平(I)考试作为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水平检测,学生必须在完成
四个学期的英语课程学习之后,于第三学年秋季学期开始报考。考试成绩以等级记录(清华大学英语水平 4-8级,8级为最高等级),不计学分。
(5) 数学与统计课(15 学分)
学生在A组、B组、C 组中选一组。理科生不能选C组。各组学分不同,未达到 15
学分,用其他任选课学分补齐。选修数学双学位概率论、数理统计两门课,可不再选修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A组(理科加强组):(18学分)
10421055 微积分A(1) 5学分
10421065 微积分A(2) 5 学分
10421094 线性代数(1) 4学分
10510134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4 学分
注:可选数学系的“数学分析”(1)~(3)和“高等代数与几何(1)”替代微积分和线性代数课程。
B组(理科组):(15学分)
10420874 一元微积分 4 学分
10420884 多元微积分 4学分
10421123 线性代数 3学分
10510134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4学分
C组(文科组):(13学分)
10420963 大学数学(1)(社科类) 3学分
10420973 大学数学(2)(社科类) 3学分
10421113 线性代数(社科类) 3学分
10510134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4学分
(6)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24 学分)
经管学院学生应必修下列前五门课程,在物理学导论和物理学概论中任选一门。
10510103 西方文明 3学分
10510123 中国文明 3学分
30611683 心理学概论 3学分
10510173 批判性思维与道德推理 3学分
10450012 现代生物学导论 2学分
10430205 物理学导论 5学分
10431014 物理学概论 4学分
还应在学校或学院开设的“中国与世界”系列课和“艺术与审美”类课程中各选一门课程,完成本课组要求的学分。
10510112 中国与世界:法律传统 2学分
10510142 中国与世界:理想社会 2学分
10510152 中外艺术史 2学分
00611843 艺术史导论 3学分
00781872 西方古典音乐文化 2学分
00802762 外国美术史 2学分
每学期开设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及核心课程目录详见当学期选课手册。
文化素质教育讲座
经管学院学生应按学校规定完成 1-2学分的《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
(7)新生研讨课(1学分)
经管学院学生在大一春季学期必修一门新生研讨课。
30511021 新生专题研讨 1 学分
二.专业相关课程 (共 50学分)
(1) 专业基础课 (11学分)
1 30510833 经济学原理(1) 3学分
2 30510803 经济学原理(2) 3学分
3 30510123 会计学原理 3学分
4 30510842 信息管理导论 2学分
(2) 专业课(39学分)
C组(经济与金融,含保险)
选择经济与金融(含保险方向)的学生,下列第 1-8 课程为必修课,共计 23 学
分;其余学分可选修下列第 9-49 课程和 A 组、B 组中的任何课程。选择保险方向的
学生除本课组的必修课外,还需必修第 44-49 课程。
1 30510743 中级微观经济学 3 学分
2 30510763 中级宏观经济学 3 学分
3 30510973 计量经济学(1) 3 学分
4 30511053 公司金融 3 学分
5 40511033 政治经济学 3 学分
6 30510073 公共财政学 3 学分
7 30510182 投资学 2 学分
8 30510523 货币银行学 3 学分
9 40510323 中级财务会计(1) 3 学分
10 30511003 经济统计学 3 学分
11 40510763 国际经济学 3学分
12 30510953 经济思想史 3 学分
13 40511103 博弈论 3 学分
14 40511242 公司金融案例分析 2 学分
15 40511133 计量经济学(2) 3 学分
16 30510863 发展经济学 3 学分
17 40510403 经济控制论 3 学分
18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 3 学分
19 卫生经济学 3 学分
20 40511072 经济学专题研究 3 学分
21 经济学理论与实践 2 学分
22 40510652 组织设计与人力资源经济学 2 学分
23 20510052 随机过程 2 学分
24 30511033 金融经济学导论 3 学分
25 40511123 金融学专题研究 3 学分
26 金融学理论与实践 2 学分
27 40511202 国际商务 2 学分
28 40511192 房地产金融 2 学分
29 30511013 国际金融市场 3 学分
30 40511082 金融风险管理(英) 2 学分
31 30510422 中国近代经济史 2 学分
32 30510883 经济增长(英) 3 学分
33 40510943 产业组织理论 3 学分
34 40510973 劳动经济学 3 学分
35 40510983 中国经济专题 3 学分
36 40511003 环境与资源经济学(英) 3 学分
37 10510064 实分析 4 学分
38 40510293 金融工程导论 3 学分
39 40510673 实证金融学 3 学分
40 30510962 金融机构(英) 2 学分
41 40511223 行为经济学 3 学分
42 固定收益证券分析 2 学分
43 公司估值 2 学分
44 30510983 风险管理与保险概论 3 学分
45 40510713 精算学基础 3 学分
46 40510633 人身与健康保险 3 学分
47 40510682 社会保险 2 学分
48 40510693 财产与责任保险 3 学分
49 40510723 保险经济学 3 学分
三. 任选课程(至少20 学分)
学生可以选修清华大学内任何院系的任何课程。经管学院开设的任选课程包括:
1 40511061 人生规划与发展 1 学分
2 31510042 工业生产概论(1) 2 学分
3 31510052 工业生产概论(2) 2 学分
4 30510732 管理学原理 2 学分
5 30510912 商务沟通(英) 2 学分
6 40510962 职业发展规划 2 学分
7 40511012 商务案例分析 2 学分
8 40511022 全球化商务管理实践 2 学分
9 30510702 商法原理与实务 2 学分
10 40511112 商业战略 2 学分
11 30510992 战略管理 2学分
12 30510812 营销管理 2 学分
13 10510091 商业社会与现代中国 1 学分
优秀人才培养计划项目:
14 40511151 优秀学术人才培养计划 1 学分
15 40511161 优秀人才领导力培养计划 1 学分
16 40511171 优秀创业人才培养计划 1 学分
四. 实践环节(15学分)
1 12090043 军事理论与技能训练 3 学分
2 10640852 大一外语强化训练 2 学分
3 40510773 管理实习 3 学分
4 40511252 学术训练或企业实践 2 学分
专业实习: 5 学分
5 40510485 课程设计(信息专业)
6 40510275 会计实习(会计专业)
7 40511215 经济与金融(含保险)
实习
五. 综合论文训练(15 学分)
综合论文训练不少于12周。第七学期末选定指导教师,集中安排在第八学期进行。
40510620 综合论文训练 15学分
D. 有那位朋友知道清华大学会计学专业和金融学专业的课程吗
1.清华大学会计系致力于培养一流的会计人才。在四年本科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习大量的会计、审计、财务、投资、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经济学、法律以及数学、计算机等课程。绝大多数专业课程采用国际一流的原版教材,要求学生毕业时能够驾驭现代会计学知识,全面适应国际接轨的需要。毕业生的去向主要为攻读研究生、出国深造、四大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和银行等大型国企。
目前,清华大学会计学专业在全国排名第五。虽说很多考生都会选择名校名牌作为挑战自我的尝试,但是打算报考清华大学会计学专业研究生的考生需要注意一点——“会计专业只招本科毕业后有3年财务工作经验的人员。”因其每年对外招生并不多,且有工作年限等要求,所以,不建议应届考生报考。虽然如此,每年却仍有不少具有工作经验的考生展开激烈角逐。可见,名牌效应依旧有很大的竞争“市场”!
2.金融学:本专业包括金融与财务、保险两个专业方向,采取“本—硕分阶段有统筹”的培养模式(即优秀的本科生可四年本科、三年左右硕士和四年本科+四年左右博士的培养模式)。本专业着重培养具有国际化企业管理和金融市场实际运作理念,现代金融专业理论基础扎实,分析技能和创新能力强,能够适应日益激烈的国际化竞争要求的金融专业人才。学生就业方向为证券公司(投资银行)、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各类投资基金及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以及管理和财务咨询公司、工商企业。
本专业设置了四个层次的课程,包括:(1)数学、统计学、经济学、金融经济学等基础课程;(2)信息与网络技术、外语、会计等技术基础课程;(3)公司财务、投资学、金融市场、金融工程学、金融计量学、金融数据库及金融统计分析、保险、精算和风险管理等专业基础课程;(4)投资银行业务、商业银行管理、保险业务等专业课程。
与国内目前类似专业相比,本专业有以下特点:(1)课程设置和教学强调国际接轨,采用国际上优秀商学院的金融和保险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材;(2)面向国际化环境,有较高的外语要求;(3)适应现代金融发展对职业技能的要求,重视专业素质和能力培养,数理基础、信息技术和金融分析技能份量较重,以增强学生的专业分析和创新能力。
E.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经济与金融专业:本科一年级数学是哪本教程谢谢。
数学也分数A、B、C三种,可以自己选择,所以用的教材都不一样。
大一上内学的是线代和微积分,容大一下学的是微积分。
教材基本上都是清华大学出版社的黄皮书。
比如 线性代数就有 《线性代数》《线性代数与几何》
反正找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就好。
经管学院和工科院系学的教材不完全一样。
F.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金融学考研指定教材和参考书是什么
初试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
③301数学一
④845经济学
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国际金融
专业课参考书目:
845 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二版 黎诣远
《宏观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多恩布什与费希尔
《微观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平狄克,鲁宾费尔德
统考课参考书目:
我曾经给我一个边工作边考研的同学写过书目,现在帮你写写吧
现在你得有个概念
考研要成功有四点:
第一要是一定的时间,我给你大概的量:1000小时,我复习的时候大概用了100多天,每天复习9小时左右。
第二点要一定的背诵量,政治肯定是要背东西,不要指望什么考前押题什么的。英语当然要背,单词要背,作文也是要背的,背作文比背作文模板要好,千万不要懒啊。
第三点要用心:一曰恒心,二曰信心。很多人考研是被自己打败的,特别是到了11月以后是考研最为煎熬的时间,没有好的心态绝对是挺不住的。
第四点是合作:考研是孤单的旅程,但是一定要有几个和你志向相投的战友,他们可以分享你的痛苦和焦躁,同时也可以给你很多帮助。(考研战友的选择有时决定了你的成败啊)
政治
第一阶段:从现在到大刚出来之前(也就是8月左右)
不用看什么书,有空的话看看网上的讲座和信息便可
第二阶段:大纲出来到十月中旬
这个阶段最好去上个政治强化班,今年政治要大改革,还是听听那些老师的吧,千万不要听多了,听一个足以,其实辅导班内容大同小异,只是讲课风格有所不同罢了。
这个阶段的参考书就是辅导班的讲义,把讲义真的弄懂足以,然后配上配套的训练题,及时订正即可。
第三阶段:十月中旬到十二月底
这个阶段是冲刺阶段,一定要看看往年的真题,报了班的话开始看看冲刺讲义,很多辅导班都有考前狂背什么的,这段时间一定要开始背一些东西了,不然后来根本背不完的。
第四阶段:考前20天
这个阶段是押题泛滥的阶段,一定不要这个也看,那个也看,选择其中一两本足以。这个阶段在继续背诵的同时应该重点复习一些东西,押题不可不信,不可全信,基础才是取胜的关键。
英语
第一阶段:从现在到大刚出来之前(也就是8月左右)
这个阶段过单词和长难句关,假如觉得自己语法很差也可以补补语法。
推荐书籍:
单词:新东方俞敏洪的红宝书或者星火都可以,个人推荐新东方的。
长难句:王若平的长难句,这个买旧书就可以了,十年都没有改版了。
语法:新东方的考研语法新思维
第二阶段:大纲出来到十月中旬
这个阶段是强化阶段,主攻阅读,作文和翻译,单词一定不要忘记背诵了。
阅读只用做一遍,剩下来就是要分析
新东方老师所说的阅读所要达到的境界:
1.没有一个单词不认识(过单词关)
2.没有一个句子不理解(过长难句关)(这两点是基础)
3.没有一个选项不知道出处(选项关和做题思路,这个是重中之重)
4.了解每个选项的对错原因
而这些要一个个做好其实是非常难的
其实有点很重要,研究错题,研究你自己的曾经做错的题目就是接近你和出题老师思路的过程。
切记,把最近三年的考题留着考前模考
作文不要想着考前看模板,直接把历年的真题的状元文章拿着背诵一下便可。
翻译好好研读一本翻译书吧
推荐书目
真题:张健的黄宝书
翻译:新东方唐静的书
第三阶段:十月中旬到十二月底
这个阶段继续复习真题的阅读和作文,阅读继续分析,作文要动手开始写了。而翻译在复习到一定程度时候,应该开始看看新题型和完型。
第四阶段:考前20天
考前20天务必模考三次,找三个下午的2点到5点来完完整整的模考,最好是把时间缩短20分钟,因为到时候有填答题卡的时间。
对于每种题型想好做题思路,会做和不会做应该怎么办要做好心理准备。还有一些应急的手段也要想好,这个新东方的老师有很多龌龊的方法,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可以用用。具体的可以听听新东方李玉技讲的完形和新题型,网上就有往年,听听就行。
最后我要说的是,书不在多,够用就行,不要看着就买,很多到最后都是新的。
我不考数学
[转载] 考研数学规划
课本+复习指导书+习题集+模拟题+真题= KO
数学是与专业课并列的最重要的科目,用时最长。一般总分高的学生数学分数都高,即数
学是提分的一门科目。只凭数学一门课,拉十到二十分是比较容易的,而十到二十分对于
考研是相当大的差距。学习数学的要点是: a. 注重基本概念、定理(就像练武时的扎马
步,一定要有非常扎实的基本功); b. 多动手做题(不能只看不动笔, 1 + 1 = 2 这
样简单的东西也要写出来)。
1. 我的考研之路
我数学复习是从大三下学期开始的,大致分六轮:
1) 3 月初开学—— 6 月 15 日 :看一章课本,做课后题和陈文登《复习指南》对应章
节(平均四天一章)。这一遍最仔细,也耗时最多。弄完之后基本掌握了各种题型的解法
和考研大纲的要求。这一轮完成后基本上数学考高分就有了信心,因为很多人连《复习指
南》的书还没看过呢。
2) 6 月 15 日 —— 8 月 11 日 :这段时间我把《复习指南》又做了一遍,同时把从上
一届学姐那里买的《数学大纲解析》做了一遍。这一轮完成后,虽然不能全部融会贯通,
但基本建立了数学的框架体系,考研数学的信心更足了。因为很多人《复习指南》第一遍
还没完呢。
3) 8 月 11 日 —— 10 月 1 日 :数学弄了两遍,基本题型已经能够解决了(《复习指
南》太熟了,看着就要吐)。这时感觉做的题不多,急切希望作些题练练手,提高自己的
计算能力。于是从图书馆借了本陈文登的《题型集粹》,做了一遍(平均 1 、 2 天一章
)。因为这段时间准备并参加了一个比赛,有些分神,所以进度较慢。
4) 10 月 1 日 —— 11 月 11 日 :把《复习指南》又做了一遍,主要目的是在很短时
间内,完全建立数学框架体系,达到融会贯通。因为有了前三轮的基础,所以这一轮完成
的比较顺利。但由于去外地参加那个比赛的答辩以及准备期末考试,进度依然不快。
5) 11 月 11 日 ——考前一周:基本没什么事了,全心全意备考。这段时间主要是做模
拟题和真题。把买来的李永乐《 400 题》连续做了两遍,又把十年真题做了一遍(留着去
年真题到考前一周做)。这时已经信心十足了。
6) 考前一周——考试:才发现时间有些紧了。迅速把《复习指南》扫了一遍,卡着时间
做了一下去年真题(不管好坏,千万别忘心里去),剩下一、两天把以前总结在本子上的
公式、解题方法看了一遍,感觉效果不错。
2. 参考捷径
本人是数学专业学生(今年考数一),对数学要求较高。比如我第一轮的复习
其实速度是比较快的,一般人难以做到(当然,数二、数三、数四内容少,努力学完全有
可能),有些也不必做到。下面是我和其他一些研友共同探讨出来的一条路,按照这条路
走完,正常的话,数学应该能拿 140 分左右。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1) 3 月初开学——暑假前:课本、课后题、复习指导书(李永乐、陈文登、其他人的也
行。如果用陈的指南,现代部分做李的《现代辅导讲义》)做一遍。可以先把课本做完再
做复习指导书,也可以像我一样一章一章做过去,关键是做完就行(数一可以迟一些,但
不能超过放假后两周)。当然,此时会出现一种情况,就是刚刚做完一章,回头再看已经
忘了。不用担心,这是刚开始做题少的缘故,随着数学复习的深入,自然会有质的提高(
想看到整个森林,你要先一棵一棵的把树栽上)。目的:掌握各知识点和大纲基本要求。
2) 暑假放假—— 9 月 1 日开学:复习指导书再做一遍。目的:初步建立框架体系,更
深入的掌握各知识点。
3) 9 月 1 日 —— 11 月初:找本习题集做一遍。有时间再把复习指导书做一遍,时间
短的话看一遍课本也行。目的:提高计算能力,融会贯通。
4) 11 月初——考前一周:模拟题、真题(留一套)至少各做一遍。有时间把课本再扫一
遍。目的:和考研挂钩,探寻历年出题规律,提高考研分数。
5) 考前一周——考试:看总结的东西,做一套真题。目的:查漏补缺,保持良好状态,
迎接考试。
在每一遍之后都要有一个深刻的思考过程 ,看看这一遍下来与上一遍有什么不同,如果发
现了赶紧记下来,若没有什么变化,这一遍相当于白看。
3. 书评
1) 陈文登《复习指南》★★★:强烈推荐。此书将不少东西模式化,优点是条理清楚,
解题步骤明了,尤其是高数,相当经典。缺点是一些活的、新的题型没有跟上变化、及时
修订,尤其是线代,故认为线代复习不要看《复习指南》。总体来说此书相当不错。
2) 李永乐《复习全书》★★:一直有人把《复习指南》和李的《复习全书》做比较。普
遍看法是李的简单、陈的难。个人认为不能用简单、复杂来评判。李的书知识点划分的更
为精细,应用的方法更为基础,或者说是让人更容易想到,这一点在 400 题中体现的更为
明显。同时,由于太细,也就导致稍嫌繁琐。总体来说此书不错。
3) 李永乐《线性代数辅导讲义》★★★:强烈推荐。此书我没做过,但做过的人都说不
错,且刚好弥补陈《复习指南》的不足。优点是题型多而全,一些方法比较经典,归纳的
也不错。缺点是难度不够,而且过细。
4) 《考研数学大纲解析》:适合用作参考,不做也罢。上边有错误解法讲解,可以看一
下。和指导书不一样的地方以此书为准(如数理统计区间估计方、圆括号等)。
5) 陈文登《题型精粹》★★:推荐一下。目前同类型的习题书不多。相比较而言,还算
可以的。做完后基本能达到练手的目的。和复习指南思路相同,更难一些。总结了更多的
公式和技巧,但考研一般不考。
6) 李永乐《 400 题》★★★:强烈推荐。与陈的书风格不同,是一本创新性质的模拟题
。有一定难度。做完陈的复习指南,再做此书,效果相当不错。做此书重点不是看答了多
少分,而是看从每一套题中学会了什么,找到了哪些自己掌握不牢的知识点,这个时候发
现比考试时发现好的多,建议每一套后都要有一个深刻的总结过程。
7) 李永乐《历年试题解析》★★:推荐一下。主要是没发现更好的真题书。优点是有错
误解法,书比较厚,解析的还行。缺点是没有采纳各家之长而达到经典的地步,个别题解
析方法不全。选真题书要慎重,解析一定要详细,即选“厚”一点的。做真题一定要注意
在 03 年前后的题型变化,也就是 03 年及其以后的要重点研究(各科都是如此)。
作者的话:考研结束了。本人以较高的分数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在近一年的备考过程中,
不断有人问我:“考研有没有什么捷径?”(其实,不走弯路就是捷径)。“怎么复习才
能考上?”为了回答上面的问题,我总结了一些考研的方法与技巧,希望对在考研路上行
走的学弟、学妹们有所帮助。本文由五篇文章组合而成,写作目的是:尽我个人的最大努
力帮助愿继续深造的人才们少走弯路,顺利考上研究生。
参考资料:http://..com/question/60548521.html?si=3
考研是孤单但是充实的旅程,祝你成功!!
G. 谁能告诉我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金融学和工商管理本科的课程设置
这些信息可以在两校的网站上找到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专业介绍:http://www.gsm.pku.e.cn/store/detail/article3.asp?articleId=807&Columnid=206&view=
工商管理专业
一.专业培养要求
工商管理专业主要培养面向未来,走向世界,具有经济素养、战略眼光、竞争意识、组织才能的现代公司管理人才,本科生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主要为培养具有现代公司(包括国际性公司〕管理能力的管理者奠定必要的理论、实务与方法基础。
二.学制四年
三.课程类别及学分分配
准予毕业总学分:137学分(含毕业论文2学分),其中
1.必修课92学分,占毕业总学分的67。15%
包括:全校公共必修课37学分
院必修科40学分
专业必修课14学分
2.任意选修课44学分,(含全校通选课16学分)
四.课程设置
院系及专业必修课总计63学分(工商管理)
课程号 课程名称 课程名(英文) 学时 学分 开课时间
02831110 经济学 Economics 4 4 一上
02832120 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3 3 二下
02832110 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 3 3 二上
02831730 高等数学(1) Advanced Mathematics(part) 6 5 一上
02832710 线性代数 Linear Algebra 4 3 二上
02831510 基础会计 Accounting Principles 3 3 一下
02832510 财务会计 Financial Accounting 3 3 二上
02833430 公司财务管理 Corporate finance 3 3 三上
02832740 统计学原理 Principles of Statistics 5 5 二下
02832640 营销学 Marketing 3 3 二上
02831310 管理学原理 Principles of Management 3 3 一上
02834370 企业伦理 Business Ethics 2 2 三下
02832220 民商法 Civil and Business law 3 3 一下
02830110 人力资源管理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3 3 三下
02833320 生产作业管理 Proction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 3 3 四上
02833340 管理思想史 History of Management ideology 3 3 三上
02834330 组织行为学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3 3 二上
02833820 管理信息系统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3 3 三上
02830040 社会主义改革与建设 Topic on china's transitiona/economy 3 3 三下
02834390 战略管理 Strategic Management 2 2 四上
金融学专业介绍:
http://www.gsm.pku.e.cn/store/detail/article3.asp?articleId=811&Columnid=206&view=
金融学专业
一.专业培养要求
金融专业主要配养具有扎实的货币金融理论基础,有现代管理知识,有较高外语水平和实际工作技能的人才。毕业生的去向是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信托投资公司,保险机构、证券公司和涉外金融机构.毕业生有较强的适应性。
二.学制四年
三.课程类别及学分分配
准予毕业总学分:137学分(含毕业论文2学分),其中
1. 必修课学分,占毕业总学分的 %
包括:全校公共必修课37学分
院必修课40学分
专业必修课 学分
2.任意选修课 学分,占毕业总学分 %
四、课程设置
院系及专业必修课总计 学分(金融学)
课程号 课程名称 课程名(英文) 学时 学分 开课时间
02831110 经济学 Economics 4 4 一上
02832120 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3 3 二下
02832110 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 3 3 二上
02831730 高等数学(1) Advanced Mathematics(part) 6 5 一上
02832730 线性代数 Linear Algebra 4 3 二上
02831510 基础会计 Accounting Principles 3 3 一下
02832510 财务会计 Financial Accounting 3 3 二上
02833430 公司财务管理 Corporate finance 3 3 三上
02832740 统计学原理 Principles of Statistics 5 5 二下
02832640 营销学 Marketing 3 3 二上
02831310 管理学原理 Principles of Management 3 3 一上
02834370 企业伦理 Business Ethics 2 2 三下
02832220 民商法 Civil and Business law 3 3 一下
02833160 货币金融学 Money and Finance 3 3 三上
02834230 保险学 Insurance Studies 3 3 三上
02833241 国际金融 International Finance 3 3 三下
02833230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 Financial Market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 3 3 三下
02834420 证券投资学 Security Analysis and Investments 3 3 四上
02834840 金融衍生工具 Derivative Securities 3 3 四下
02830040 社会主义改革与建设 Topic on china's transitiona/econnmy 3 3 三下
02833820 管理信息系统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3 3 三上
----------------------------------------------------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内容你自己看吧)
http://www.sem.tsinghua.e.cn/homepage/index.do
H. 清华大学金融学本科全部课程是哪些
思想政治理论课(14学分)
1061018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学分
1061019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学分
1061020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4学分
1061022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学分
(2) 体育课(4学分)
第 1-4 学期的体育(1)-(4)为必修,每学期1 学分;第5-8学期的体育专项不设学分,其中第 5-6 学期为限选,第 7-8 学期为任选。学生必须取得第(1)~(4)学期规定的学分,完成第 5、6学期的体育课程并通过考核,否则不能取得本科毕业资格。
(3)中文(4学分)
学生应在大一修下列两门中文课。
10510072 中文写作 2学分
10510082 中文沟通 2学分
(4) 大学英语(8学分)
学校开设《大学英语》综合课程,必修 8 学分,安排在1~2 年级,每学期必修 1门,其中必修课组的课程至少占 4 学分。学生入学进行英语分级考试,分 4 个级别,建议进入相应级别的“学术英语读写”或“学术英语听说”课程学习,也可选修必修课组的其他课程。(见附件)
按英语分级考试成绩,达到一定要求的同学也可选经管学院单独开设的中级英语口语和中级英语写作课程,替代英语必修课组的 4学分课程。
10640952 中级英语口语 2学分
10640962 中级英语写作 2学分
英语水平 I考试
清华大学英语水平(I)考试作为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水平检测,学生必须在完成
四个学期的英语课程学习之后,于第三学年秋季学期开始报考。考试成绩以等级记录(清华大学英语水平 4-8级,8级为最高等级),不计学分。
(5) 数学与统计课(15 学分)
学生在A组、B组、C 组中选一组。理科生不能选C组。各组学分不同,未达到 15
学分,用其他任选课学分补齐。选修数学双学位概率论、数理统计两门课,可不再选修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A组(理科加强组):(18学分)
10421055 微积分A(1) 5学分
10421065 微积分A(2) 5 学分
10421094 线性代数(1) 4学分
10510134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4 学分
注:可选数学系的“数学分析”(1)~(3)和“高等代数与几何(1)”替代微积分和线性代数课程。
B组(理科组):(15学分)
10420874 一元微积分 4 学分
10420884 多元微积分 4学分
10421123 线性代数 3学分
10510134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4学分
C组(文科组):(13学分)
10420963 大学数学(1)(社科类) 3学分
10420973 大学数学(2)(社科类) 3学分
10421113 线性代数(社科类) 3学分
10510134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4学分
(6)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24 学分)
经管学院学生应必修下列前五门课程,在物理学导论和物理学概论中任选一门。
10510103 西方文明 3学分
10510123 中国文明 3学分
30611683 心理学概论 3学分
10510173 批判性思维与道德推理 3学分
10450012 现代生物学导论 2学分
10430205 物理学导论 5学分
10431014 物理学概论 4学分
还应在学校或学院开设的“中国与世界”系列课和“艺术与审美”类课程中各选一门课程,完成本课组要求的学分。
10510112 中国与世界:法律传统 2学分
10510142 中国与世界:理想社会 2学分
10510152 中外艺术史 2学分
00611843 艺术史导论 3学分
00781872 西方古典音乐文化 2学分
00802762 外国美术史 2学分
每学期开设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及核心课程目录详见当学期选课手册。
文化素质教育讲座
经管学院学生应按学校规定完成 1-2学分的《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
(7)新生研讨课(1学分)
经管学院学生在大一春季学期必修一门新生研讨课。
30511021 新生专题研讨 1 学分
二.专业相关课程 (共 50学分)
(1) 专业基础课 (11学分)
1 30510833 经济学原理(1) 3学分
2 30510803 经济学原理(2) 3学分
3 30510123 会计学原理 3学分
4 30510842 信息管理导论 2学分
(2) 专业课(39学分)
C组(经济与金融,含保险)
选择经济与金融(含保险方向)的学生,下列第 1-8 课程为必修课,共计 23 学
分;其余学分可选修下列第 9-49 课程和 A 组、B 组中的任何课程。选择保险方向的
学生除本课组的必修课外,还需必修第 44-49 课程。
1 30510743 中级微观经济学 3 学分
2 30510763 中级宏观经济学 3 学分
3 30510973 计量经济学(1) 3 学分
4 30511053 公司金融 3 学分
5 40511033 政治经济学 3 学分
6 30510073 公共财政学 3 学分
7 30510182 投资学 2 学分
8 30510523 货币银行学 3 学分
9 40510323 中级财务会计(1) 3 学分
10 30511003 经济统计学 3 学分
11 40510763 国际经济学 3学分
12 30510953 经济思想史 3 学分
13 40511103 博弈论 3 学分
14 40511242 公司金融案例分析 2 学分
15 40511133 计量经济学(2) 3 学分
16 30510863 发展经济学 3 学分
17 40510403 经济控制论 3 学分
18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 3 学分
19 卫生经济学 3 学分
20 40511072 经济学专题研究 3 学分
21 经济学理论与实践 2 学分
22 40510652 组织设计与人力资源经济学 2 学分
23 20510052 随机过程 2 学分
24 30511033 金融经济学导论 3 学分
25 40511123 金融学专题研究 3 学分
26 金融学理论与实践 2 学分
27 40511202 国际商务 2 学分
28 40511192 房地产金融 2 学分
29 30511013 国际金融市场 3 学分
30 40511082 金融风险管理(英) 2 学分
31 30510422 中国近代经济史 2 学分
32 30510883 经济增长(英) 3 学分
33 40510943 产业组织理论 3 学分
34 40510973 劳动经济学 3 学分
35 40510983 中国经济专题 3 学分
36 40511003 环境与资源经济学(英) 3 学分
37 10510064 实分析 4 学分
38 40510293 金融工程导论 3 学分
39 40510673 实证金融学 3 学分
40 30510962 金融机构(英) 2 学分
41 40511223 行为经济学 3 学分
42 固定收益证券分析 2 学分
43 公司估值 2 学分
44 30510983 风险管理与保险概论 3 学分
45 40510713 精算学基础 3 学分
46 40510633 人身与健康保险 3 学分
47 40510682 社会保险 2 学分
48 40510693 财产与责任保险 3 学分
49 40510723 保险经济学 3 学分
三. 任选课程(至少20 学分)
学生可以选修清华大学内任何院系的任何课程。经管学院开设的任选课程包括:
1 40511061 人生规划与发展 1 学分
2 31510042 工业生产概论(1) 2 学分
3 31510052 工业生产概论(2) 2 学分
4 30510732 管理学原理 2 学分
5 30510912 商务沟通(英) 2 学分
6 40510962 职业发展规划 2 学分
7 40511012 商务案例分析 2 学分
8 40511022 全球化商务管理实践 2 学分
9 30510702 商法原理与实务 2 学分
10 40511112 商业战略 2 学分
11 30510992 战略管理 2学分
12 30510812 营销管理 2 学分
13 10510091 商业社会与现代中国 1 学分
优秀人才培养计划项目:
14 40511151 优秀学术人才培养计划 1 学分
15 40511161 优秀人才领导力培养计划 1 学分
16 40511171 优秀创业人才培养计划 1 学分
四. 实践环节(15学分)
1 12090043 军事理论与技能训练 3 学分
2 10640852 大一外语强化训练 2 学分
3 40510773 管理实习 3 学分
4 40511252 学术训练或企业实践 2 学分
专业实习: 5 学分
5 40510485 课程设计(信息专业)
6 40510275 会计实习(会计专业)
7 40511215 经济与金融(含保险)
实习
五. 综合论文训练(15 学分)
综合论文训练不少于12周。第七学期末选定指导教师,集中安排在第八学期进行。
40510620 综合论文训练 15学分
I. 寻找清华大学经济金融系的宏观经济学和经济学原理的教材详情!
第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第一节 经济政策目标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约有四种,即: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第一目标:充分就业,是指一切生产要素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
西方经济家通常以失业率来衡量充分就业
失业率:指失业者人数对劳动力人数的比率。
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人口
失业分类
摩擦性失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
自愿性失业:是指工人不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而形成的失业。
非自愿性失业:是指愿意接受现行工资但仍找不到工作的失业。
结构性失业:指经济结构变化等原因造成的失业。失业与空位并存。
周期性失业:指经济周期中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
失业的影响
失业给失业者本人及家庭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上带来了莫大痛苦。
失业使社会损失本来应当可以得到的产出量。
奥肯法则:GDP变化和失业率变化之间关系。认为,GDP每增加3%,失业率大约下降1%
充分就业:
自然失业率:
第二目标:价格稳定,是指价格水平的稳定。
用价格指数来表示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化。
价格指数是表示若干种商品价格水平的指数。
消费价格指数(CPI)、批发物价指数(PPI)和GDP折算指数。
第三个目标:经济持续均衡增长,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产生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
第四个目标:国际收支平衡
要实现既定的经济政策目标,政府运用的各种政策手段。必须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如果财政当局与货币当局的政策手段和目标发生冲突。就达不到理想的经济效果,甚至可能偏离政策目标更远。其次。政府在制定目标时,不能追求单一目标,而应该综合考虑,否则会带来经济上和政治上的副作用。
第二节 财政政策
一、财政的构成与财政政策工具
政府支出包括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而政府收入则包含税收和公债两个部分。
政府支出是指整个国家中各级政府支出的总和,由许多具体的支出项目构成,主要可分为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两类
政府的收入。税收是政府收入中最主要部分。分为三类:财产税、所得税和流转税
累进税,累退税和比例税
发行公债:公债是政府对公众的债务,或公众对政府的债权。
包括中央政府的债务和地方政府的债务
中央政府的债务称国债。
政府借债有短期债、中期债和长期债
短期债:通过出售国库券取得,主要进入短期资金市场,利率较低,期限一般为3个月、6个月和1年。
中长期债:通过发行中长期债券取得,1年以上5年以下为中期债券,5年以上为长期债券。
二、自动稳定与斟酌使用
对经济的调节:自动调节和主动调节
自动调节:财政制度本身有着自动地抑制经济波动的作用,即自动稳定器。
主动调节:政府有意识地进行相机抉择的积极的财政政策。
1.自动稳定器
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1)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
起征点,税率等级
衰退时,抑制衰退;繁荣时,抑制通胀
(2)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
主要指转移支付,有发放标准
衰退时,抑制衰退;繁荣时,抑制通胀
(3)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
平抑农产品价格
衰退时,收购;繁荣时,抛售
2.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当认为总需求非常低,即出现经济衰退时,政府应通过削减税收、降低税率、增加支出或双管齐下以刺激总需求——扩张性(膨胀性)财政政策。
当认为总需求非常高,即出现通货膨胀时,政府应增加税收或削减开支以抑制总需求——紧缩性财政政策。这种交替使用的扩张性和紧缩性财政政策,被称为补偿性财政政策。
30年代初罗斯福新政到60年代初肯尼迪:运用了这套财政政策。
60年代后期出现滞胀,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表现出了局限性:
(1)时滞:
(2)不确定性:
乘数大小难以准确确定
政策作用中的变化不确定
(3)不可预测的随机因素的干扰
(4)挤出效应
三、功能财政和预算盈余
根据权衡性财政政策,政府在财政方面的积极政策主要是为实现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水平。当实现这一目标时,预算可以是盈余,也可以是赤字。这样的财政为功能财政。
预算赤字是政府财政支出大于收入的差额。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即减税和扩大政府支出就会造成预算赤字。预算盈余是政府收入超过支出的余额。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即增税和减少政府支出,会产生预算盈余。
功能财政思想是凯恩斯主义者的财政思想。
主张:
存在通货紧缩缺口时,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支出或减少税收,实现充分就业。盈余减少,甚至出现赤字,或更大的赤字。
存在通货膨胀缺口时,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支出或增加税收,实现物价稳定。赤字减少,甚至出现盈余,或更大的盈余。
即:政府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需要赤字就赤字,需要盈余就盈余。
它是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的指导思想。
财政预算平衡思想主要是年度平衡预算和周期平衡预算两种。
年度平衡预算,要求每个财政年度的收支平衡。会使经济波动更加严重。
所谓周期平衡预算是指政府在一个经济周期中保持平衡。在经济衰退时实行扩张政策,有预算赤字,在繁荣时期实行紧缩政策,有预算盈余,以繁荣时的盈余弥补衰退时的赤字,使整个经济周期的盈余和赤字相抵而实现预算平衡。
四、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与财政政策方向
问题的提出:
功能财政:扩张性财政政策,减少盈余或增加预算赤字;紧缩性财政政策,增加盈余或减少赤字。
错觉:
盈余减少或赤字增加——扩张性财政政策;
盈余增加或赤字减少——紧缩性财政政策
在经济衰退时,收入减少,税收自动减少,转移支付自动增加,会引起盈余减少或赤字增加。
在经济高涨时,收入增加,税收自动增加,转移支付自动减少,会引起盈余增加或赤字减少。
这两种盈余或赤字的变动与财政政策本身无关。
不能简单把盈余或赤字的变动当作判断财政政策是扩张性还是紧缩性的标准。
盈余或赤字的变动:
(1)财政政策变动引起:扩张性政策增加赤字,减少盈余;紧缩性政策增加盈余,减少赤字。
(2)经济情况本身变动引起:经济衰退,盈余减少或赤字增加;经济繁荣,盈余增加或赤字减少。
美国经济学家布朗在1956年提出了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作为衡量财政政策扩张还是紧缩的标准。
所谓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指既定的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即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上所产生的政府预算盈余。如果这种盈余为负值,就是充分就业预算赤字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BS*=ty*-G-TR
实际预算盈余BS=ty-G-TR
BS*-BS=t(y*-y)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的作用:
第一,把收入水平固定在充分就业的水平上,消除经济中收入水平周期性波动对预算状况的影响,从而就能更准确地反映财政政策对预算状况的影响,并为判断财政政策是扩张性的,还是紧缩性的,提供了一个较为准确的依据。若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增加了或赤字减少了,财政政策就是紧缩的,反之,则政策是扩张的。
第二,使政策制定者充分注重充分就业问题,以充分就业为目标确定预算规模从而确定财政政策。
五、赤字与公债
实行了干预经济的积极的财政政策。这种政策从理论上说是逆经济风向行事的“相机抉择”,但事实上多数是搞扩张性财政,结果是财政赤字的上升和国家债务的积累。财政赤字是预算开支超过收入的结果。
弥补赤字的途径:借债和出售政府资产。
政府借债又可分两类:
一类是向中央银行借债,这实际上就是叫中央银行增发货币或者说增加高能货币,这可称为货币筹资,其结果是通货膨胀,因而它本质上是用征收通货膨胀税的方式来解决赤字问题。
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弥补赤字常常用这种方式,但发达国家较少采用这种方式。
另一类借债是向国内公众(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企业和居民)和外国举债,这可称为债务筹资。不立即直接引起通胀,但会引起利率上升,从而会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增加货币供给。也会引起通胀。
公债可以为预算赤字融资,但会造成巨大的利息负担:
美国:利息支出/GDP的比重60年代为1.3%;90年代为3.5%。
1992年底政府债务总量达4万亿美元,平均每人1.6万美元。
债务—收入比率=一国债务/GDP
债务—收入比率的变动主要取决于公债的实际利率、实际GDP的增长率和非利息预算盈余。
非利息预算盈余不变时,公债利率越高,产出增长率越低,债务—收入比率上升。
非利息预算有盈余,实际利率有所下降,GDP不断增长,债务—收入比率下降。
西方经济学家对公债的看法:
(1)内债和外债都是政府加在公民身上的一种负担。
还会造成下代负担。
(2)外债对一国公民来说是一种负担;但内债不构成负担。
长期中,政府会用发新债的办法还旧债;即使用征税办法来偿还公债,也只是财富再分配,对于国家来说,并未有财富损失;发行公债促使资本形成,加快经济增长的速度,增加后代的财富和消费。
西方经济学家对公债的看法:
(1)内债和外债都是政府加在公民身上的一种负担。
还会造成下代负担。
(2)外债对一国公民来说是一种负担;但内债不构成负担。
长期中,政府会用发新债的办法还旧债;即使用征税办法来偿还公债,也只是财富再分配,对于国家来说,并未有财富损失;发行公债促使资本形成,加快经济增长的速度,增加后代的财富和消费。
六、西方财政的分级管理模式
根据财权和事权相一致的原则,采取分级管理的财政体制。
税收分为中央税(所得税、财产税、社会保险税)、地方税(财产税、公共设施税)和中央与地方共享税(财产税)三种。
支出分为中央政府支出和地方政府支出
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调节,主要依靠税收返还制度和中央政府支出对地方政府的财政补助形式进行。
第三节 货币政策
一、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
金融机构:金融媒介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
商业银行之所以称为商业银行,是因为早先向银行借款的人都经营商业,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是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负债业务主要是吸收存款,包括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资产业务主要包括放款和投资两类业务。放款业务是为企业提供短期贷款,包括票据贴现、抵押贷款等。投资业务就是购买有价证券以取得利息收入。中间业务是指代为顾客办理支付事项和其他委托事项,从中收取手续费的业务。
中央银行是一国最高金融当局,它统筹管理全国金融活动,实施货币政策以影响经济。中央银行具有三个职能:
作为发行的银行,发行国家的货币。
作为银行的银行,既为商业银行提供贷款(用票据再贴现、抵押贷款等办法)。又为商业银行集中保管存款准备金,还为商业银行集中办理全国的结算业务。
作为国家的银行:
第一,它代理国库,一方面根据国库委托代收各种税款和公债价款等收入作为国库的活期存款,另一方面代理国库拨付各项经费,代办各种付款与转账;
第二,提供政府所需资金,既用贴现短期国库券等形式为政府提供短期资金,也用帮助政府发行公债或直接购买公债方式为政府提供长期资金;
第三,代表政府与外国发生金融业务关系;
第四,执行货币政策;
第五,监督、管理全国金融市场活动。
二、存款创造和货币供给
所谓活期存款,是指不用事先通知就可随时提取的银行存款。
经常保留的供支付存款提取用的一定金额,称为存款准备金。
按法定准备率提留的准备金是法定准备金。
存款总和(用D表示)同这笔原始存款(用R表示)及法定准备率(用rd表示)之间的关系为:D=1/rd
1/rd为货币创造乘数,大小和法定准备率有关,准备率越大,乘数越小。
货币创造乘数为法定准备率的倒数是有条件的。
第一,商业银行没有超额储备,即商业银行得到的存款扣除法定准备金后会全部贷放出去。
如果银行找不到可靠的贷款对象,或厂商不愿意借款,或银行不愿意贷款,会形成超额准备金(ER)。超额准备率(re)
实际准备率=rd +re
第二,银行客户将一切货币收入存入银行,支付完全以支票形式进行。
如果存在现金漏出,也不能派生存款
现金在存款中的比率(rc)
第三,基础货币:为存款扩张或货币创造提供基础的货币。
H=Cu+Rd+Re;M=Cu+D
三、货币政策及其工具
1.再贴现率政策。
这是美国最早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
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放款利率。
中央银行给商业银行的借款统称为贴现。
贴现的目的:为了协助商业银行及其他存款机构对存款备有足够的准备金。
贴现增加,准备金增加,货币供给量增加;
贴现减少,货币供给量减少。
贴现率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变动给商业银行及其他存款机构的贷款利率来调节货币供应量。贴现率提高,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就会减少,准备金从而货币供给量就会减少;贴现率降低,向中央银行借款就会增加,准备金从而货币供给量就会增加。
但美国不经常使用它来控制货币供给。
而且具有局限性。
再贴现率政策不是一个具有主动性的政策。
2.公开市场业务
这是目前中央控制货币供给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工具。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
当联储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政府证券时,商业银行和其他存款机构的准备金将会以两种方式增加:如果联储向个人或公司等非银行机构买进证券,则会开出支票,证券出售者将该支票存入自己的银行账户,该银行则将支票交联储系统作为自己在联储账户上增加的准备金存款;如果联储直接从各银行买进证券。则可直接按证券金额增加各银行在联储系统中的准备金存款。当联储售出政府证券时,情况则相反,准备金的变动就会引起货币供给按乘数发生变动。
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点:
(1)中央银行可及时地按照一定规模买卖证券。
(2)操作灵活,便于灵活地进行操作,自由决定有价证券的数量、时间和方向。
(3)如果出现错误时,可以及时得到纠正。
(4)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可以比较准确地预测出来。
3.变动法定准备率
中央银行有权决定商业银行和其他存款机构的法定准备率,如果中央银行认为需要增加货币供给,就可以降低法定准备率,
降低法定准备率,实际上等于增加了银行准备金,而提高法定准备率,就等于减少了银行准备金。
变动法定准备率的作用十分猛烈,一旦准备率变动,所有银行的信用都必须扩张或收缩。因此,这一政策手段很少使用 。
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常常需要配合使用。
出售政府债券,再贴现率提高;
买进政府债券,降低再贴现率。
所谓道义劝告,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自己在金融体中的特殊地位和威望,通过对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劝告,影响其贷款和投资方向,以达到控制信用的目的。
四、货币政策起作用的其他途径
第一种理论认为,货币政策影响产出,并不是因为改变了利率就改变了投资的成本从而改变了投资的需求,而是因为利率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资产组合,较低的利率会使人们把他们的财产转移到股票上,于是股票价格会上升,根据托宾的“q理论”,当股票价格更高时,企业就会进行更多的投资。
第二种理论,认为扩张的货币政策造成的较低利率所带来的股票价格和长期债券价格上升,会使人们感觉更富有了,于是他们会消费得更多,从而使总需求增加了。
第三种理论认为,政府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时,如购买债券,银行存款增加,准备金增加,超额准备金贷给企业(利率下降)或购买债券(债券价格上升),这些都会使企业投资增加。
第四种理论认为,在开放经济中,货币政策还可通过汇率变动影响进出口从而对总需求发生作用,尤其在实行浮动汇率情况下,当银行收紧银根,利率上升,国外资金流入,本币升值,净出口下降,从而总需求水平下降。
如果是固定汇率制,会使要达到的货币政策目标受到影响。
第五种理论注重可利用的信用规模,认为中央银行的行动可促使银行发放更多或更少的贷款,或者以更宽松或更严格的条件发放贷款。
供给管理政策
1、收入政策:
2、人力政策:
3、指数化政策:
4、经济增长政策:
第四节 资本证券市场
一、股票和债券:
二者都是证券,都是投资工具。
广义证券包括商品证券、货币证券、资本证券。
狭义证券仅指资本证券,它是代表对一定资本所有权和收益权的投资凭证。
股票与债券的区别:
(1)性质不同:
债券是一种发行者与投资者之间债权与债务关系的凭证,投资人有权到期按照约定收回本金和利息,但无权参与经营管理。
股票是一种投资者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凭证。投资者是公司股东,有权参与公司经营管理,也承担有限责任,不能退股,但可转让。
(2)财务处理不同:
发行债券筹集的资金是公司的负债,支付的债息作为成本支出。
发行股票筹集的资金是公司的资产,股息红利都属利润分配。
(3)收益风险不同:
债券收益率事先确定,较稳定。
股票收益由公司经营状况和其他一些因素决定,收益不确定,风险高。
债券分为长期、中期、短期。
股票分为普通股、优先股
普通股:是指股东不加以特别限制、享有平等权利、并随着股份有限公司利润大小而取得相应收益的股票。
特点:发行量最大;标准股票;风险最大。
优先股:指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在分配公司收益和剩余资产比普通股具有优先权的股票。
二、证券的发行与流通
1、发行市场:
发行股票的只能是股份有限公司。
发行债券的可能是企业和政府。
证券认购:个人,机构
证券发行方式:公募——上网发行;私募——向特定投资者发行。
发行要:条件、审批、程序。
发行价格:平价、溢价、折价。
2、流通市场:二级市场
三、证券的交易与价格
1、证券交易的程序:
(1)开户:证券账户;资金账户
(2)委托:投资者告知券商交易证券的信息,券商代为进场申报,参加竞价成交。递单委托、自助委托、电话委托、网上委托。
(3)成交:指买卖双方的价位与数量合适,达成交易的过程。价格优先、时间优先。
(4)清算与交割:买卖双方结清价款的过程。
(5)过户:变更证券所有者的手续。
2、证券交易方式:
(1)现货交易;(2)信用交易
(3)期货交易;(4)期权交易
3、证券交易的价格:
股票价格:难以捉摸。
股价指数:衡量股票市场价格总水平及其变动的相对指标。是一种加权平均数
世界上主要:道琼斯指数(1884);标准普尔指数(1957);纽约指数(1966);金融时报指数(1935);日经指数(1950);恒生指数(1969)。
我国:
1、上证指数
(1)30指数:1996年7月1日;
青岛海尔、春兰股份、四川长虹、上海石化、湖北兴化、华北制药、通化东宝、伊利股份、上海汽车、邯郸钢铁、齐鲁石化、江南重工、沱牌曲酒、东方通信、鲁北化工; 第一百货; 陆家嘴; 申能股份、原水股份、葛洲坝、
上海机场、广州控股、东方航空;爱建股份、东方集团、梅雁股份、东大阿派、清华同方、苏州高新、五矿发展。
(2)180指数:2002年7月1日;
浦发银行、乐凯胶片、五洲交通、青岛海尔、邯郸钢铁青旅控股、昌河股份、工大高新、齐鲁石化、航天机电宁沪高速、北亚集团、东北高速、益 鑫 泰 、太太药业天 津 港 、武钢股份、中体产业、金地集团、东软股份 东风汽车、天坛生物、北京巴士、沧州化工、中国国贸宁夏恒力、盘江股份、西单商场、首创股份、武汉控股抚顺特钢、鲁北化工、上海机场、上海建工、烽火通信巴士股份、钢联股份、上海贝岭、中化国际、华银电力华能国际、雅 戈 尔 、上海能源、江苏索普、民生银行九发股份、贵州茅台、浦东不锈、上港集箱、云大科技中铁二局、综艺股份 、宝钢股份、生益科技、深 高 速东方通信、中国石化、莲花味精、茉 织 华 、友好集团福建高速、兖州煤业、安阳钢铁、全兴股份、歌华有线锦 州 港 、用友软件、鲁银投资、浙江广厦、中牧股份青岛啤酒、国电电力、龙腾科技、复星实业、广电电子宁波海运、海信电器、大唐电信、复旦复华、悦达投资双鹤药业、山东铝业、申达股份、马钢股份、南京高科
安彩高科、龙头股份、东方集团、葛 洲 坝 、紫江企业(90)
第一百货、华北制药、凤凰光学、秦岭水泥、华联商厦、隧道股份、上海梅林、海南航空、大众科创、津 劝 业、青鸟华光、万杰高科、广电信息、东方明珠、同 仁 堂、广汇股份、新 黄 浦 、上菱电器、多佳股份、首旅股份、浦东金桥、四川长虹、中视传媒、路桥建设、联通国脉、上海医药 、云 天 化 、北京城建、中远发展、海欣股份、广州控股、海正药业、申能股份、春兰股份、清华同方、外运发展、爱建股份、首创科技、莱钢股份、南钢股份、原水股份、北京城乡、青山纸业、大恒科技、飞乐音响、内蒙华电、上海汽车、星新材料、爱使股份、星湖科技、亚盛集团、酒钢宏兴、飞乐股份、梅雁股份、稀土高科、烟台万华、青鸟天桥、仪征化纤、东方航空、中农资源、强生控股、中炬高新、郑州煤电、上海家化、陆 家 嘴、创业环保、宏图高科、亚星化学、哈药集团、亚泰集团、兰花科创、天房发展、沪昌特钢、伊利股份、杭钢股份、天通股份、尖峰集团、长春长铃、金健米业、广州药业、中华企业、广钢股份、太极集团、长江通信、浙江中汇、
张江高科、东湖高新、江西铜业、上海石化、中海海盛(90)
四、证券投资收益及风险
1、证券投资收益:
(1)债券利息、股息、红利
(2)资本利得即买卖差价。
2、证券投资风险: (1)系统风险:
A.市场风险:牛市、熊市、盘整
B.利率风险:利率变动对股票价格的影响
C.通胀风险:通货膨胀发生。
(2)非系统风险:A.行业风险;B.企业经营风险;C.违约风险。
投资者降低风险:
(1)合理选择投资对象,科学分析;
(2)及时对政治、经济形势作综合分析与估计,抓住投资机会;
(3)迅速掌握证券市场信息、微观经济信息、交易信息;
(4)懂证券投资技术分析方法,会看走势图。
第五节 宏观经济政策及理论的演变
一、20世纪30年代
1、经济危机的爆发,凯恩斯革命开始,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理论得到认可。
2、新古典综合派形成:凯恩斯的经济学与传统的古典经济学相结合。使凯恩斯经济学得到了发展与补充:P627
二、20世纪50年代
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和主张为西方所重视。
三、20世纪70年代
滞胀出现,新古典综合派的地位动摇。
因此受到其他学派的攻击:
(1)货币主义学派:主张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反对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
(2)供给学派:主张降低税率刺激供给。但方案执行却加重了滞胀,很快被放弃。
(3)理性预期学派:强调理性预期对经济行为与经济政策的影响与作用。
四、20世纪80年代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形成,不是对原凯恩斯主义的简单因袭,吸纳了各学派的精华和观点,引进了厂商利润最大化和家户效用最大化的假设,吸纳了理性预期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