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评价韩国金融电影《作战 / 金钱作战 / 股神战场/The Scam》
如果把《金钱作战》这部影片放置在当今全球金融危机,尤其是韩国经济惨淡的背景中加以解读,那么,这则穷大学生翻身的故事,与当下许多人的现实体验,便能轻而易举地形成很多对话关系。
永远不要相信看不见的股票。
这是电影从头到尾一直在强调的。老百姓是蚂蚁,资本家是大象,这场游戏从头到尾就是不公平的。在某种程度上,电影中的黑帮老大似乎影射了靠殖民靠战争发家的美利坚老大哥,而穷大学生则象征着“天赋异禀”的韩国小弟弟。虽然够聪明,但是在全球资本市场中,韩国依然是一只蚂蚁,老大哥们握有大量的国库储备金条,随时可以拍拍屁股走人,最后留下的只有是自己充当替死鬼。
所以说张贤洙妈妈才是智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把现金换成房产实物才是聪明的投资选择。美国人踩着地下国库的金条顶着金融风暴依然可以安然入睡,中国人一向安分守己现金充裕,保守摧残的韩国人终于在这场残酷的游戏中明白了真理,只能在电影中拼命意淫。
我觉得你们不够善良……
按照这类题材故事的叙事模式,通常是小人物凭借善良的心打动了高人,赢得美人归。但是本片似乎存在着偏差。因为张贤洙与柳书廷的合作,并不是良心发现,而更像是狗咬狗之后被迫抱着取暖生存。
去年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同样也讲述了一曲穷小子翻身解放的神话,但他铺垫了很长的戏来证明贾马尔的诚实善良、以及对爱情的忠贞不渝。所以最后的咸鱼大翻身也就成为了一碗可口的心灵鸡汤,告诉我们只有像贾马尔一样,踏踏实实,学习好知识,就一定能走出贫困。
但是,在《金钱作战》中我们领悟了什么?除了“股市有风险入市请谨慎”之外,仿佛就没什么心得了。
什么才是王道?
历史记载,公元1600左右,世界最富有的三个国家:明朝中国藏银1250万两、印度国库藏金6200万块、土耳其帝国藏金1600万块。但是2009年的今天,这三个昔日的福布斯富豪榜名人却都沦为了发展中国家。电影中的黑帮老大够狠够有钱,但最后依然锒铛入狱,那什么才是王道?
神秘的柳书廷用事实告诉我们,关系网才是最重要的。她不够聪明不够善良不够美貌,但是她认识一大群富翁、政要,这些人在关键时刻给了她和张贤洙最大的帮助。
不幸的是,这个不同于寻常“心灵鸡汤”电影的情节安排,不但没有出奇制胜,反而将鸡汤烹成了麻醉剂,被击中的观众沉迷在柳书廷闪闪发光的大眼睛里,或者是最后片尾的豪华轿车上。
或许是我的要求过高了,原本期望着电影能带来一丝慰藉。但全片终结后,却只觉得男主角很幸运,认识了一个神通广大的女人,于是什么梦想都实现了。他的执着和善良,在这场命运与人性的拯救中,并没有占据主导地位。
在金融危机的漫漫长夜里艰难跋涉,何处才是黑暗的尽头,何时才见希望的彼岸?希望不止是幸运而已。
2. 美国三大股神都有谁
美国三大金融巨头:“股神”巴菲特,“金融大鄂”索罗斯,“华尔街神话”罗杰斯
有人说“股神”巴菲特在全球的信徒数以千万计。《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总结出了“巴菲特式”投资的六要素:赚钱而不要赔钱,别被收益蒙骗,要看未来,坚持投资能对竞争者构成巨大屏障的公司,要赌就赌大的,要有耐心等待。对于耐心等待这一条,巴菲特常引用传奇棒球击球手特德。威廉斯的话:“要做一个好的击球手,你必须有好球可打。”如果没有好的投资对象,巴菲特宁可持有现金。据晨星公司统计,现金在巴菲特管理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投资配比中占18%以上,而大多数基金公司只有4%的现金。
乔治索罗斯是华尔街最受争议的投资家之一。他白手起家创立了被称为金融界奇迹的量子基金,如今市值高达120亿美元。同时他也遭到许多非议。令他成名的是“三大战役”——1992年的英镑之战,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与1998年香港大战。这三场战役为索罗斯赢得了“历史上最伟大的投机者”,“国际金融大鳄”等毁誉参半的称号。而他在美国国会听证时则明确地说,他的所作所为“只是把资产价格的泡沫戳了一个洞”,“是对金融市场的一次很必要的修正。”然而,在东南亚的全胜令索罗斯太过自信了,此后,他低估了俄罗斯的债务黑洞,错估了网络科技泡沫破灭的时间。索罗斯不仅赔了几十亿美元,还使得他的公司高层被迫辞职,索罗斯不得不重出江湖,重组公司。他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访问时说:“我已经不想再刷新纪录,只对如何保障以前累积下来的资本感受兴趣。我老了,得保守一点才行。”2000年4月,70岁的索罗斯举行记者招待会,表示以后不再从事股汇市场的豪赌活动改奉行保守安全的投资策略。
被称为“华尔街神话”的罗杰斯与索罗斯共同创建了量子基金。后来由于投资理念不同,他与索罗斯各奔前程。与“股神”和“金融大鳄”不同,罗杰斯特别会享受生活他喜欢周游世界并在旅行中发现投资机会。37岁,罗杰斯就已经“半退休”了,现在60多岁的他只是以投资为乐。
3. 京东金融里怎么进入股神页面
京东金融APP端不能进入股神页面,正确的操作是:打开京东钱包APP-京东股神,进入股神页面。版
4. 华夏杯金融股神争霸赛有吗
没有这个比赛,毕竟谁也不敢称神,在股票这一块。
5. 深圳股神贷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深圳股神贷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01月23日,主要经营范围为金融回信息咨询答、提供金融中介服务、接受金融机构委托从事金融服务外包(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规定等规定需要审批的,依法取得相关审批文件后方可经营)等。
法定代表人:谢小勇
成立时间:2015-01-23
注册资本:2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440301112127603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地址: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湾一路1号A栋201室(入驻深圳市前海商务秘书有限公司)
6. 股神巴菲特要购买A股吗
巴菲特一般不买A股。
巴菲特2015年六大投资建议
1.投资指数型基金
在2014年致投资者信中,巴菲特建议投资指数型基金。
我的建议是将10%的现金投入到短期国债中,另外90%则介入低成本的标普500指数基金(比如Vanguard的指数型基金)。我相信长期来看,这个投资组合将跑赢大多数市场参与者。
2.远离比特币
巴菲特最著名的投资理念就是不买入那些自己不懂的公司,这导致他错过了科技类公司的发展,包括IBM等。而在接受CNBC采访时他则是表示比特币根本不能算作一种投资方式。
远离比特币,我相信这个东西只是一场海市蜃楼。比特币只是一种传递货币的方式,本身并不具备任何的意义。我们完全可以找到其他的替代品。在我看来,比特币的内在价值几乎为零,这只是一个笑话而已。
3.学会阅读金融报表
身患Hodgkin淋巴瘤的Tre Grinner在许愿基金会的帮助下获得了高盛的实习资格,而巴菲特8月接受CNBC采访时意外的对Grinner给出了建议:
尽量多的去学习会计学内容,会计是商业活动的语言。这对于你阅读理解金融报表非常有帮助。读懂金融报表一开始可能会有一些困难,但是当你掌握了之后将受益无穷。
4.专注于存钱,而不是一夜暴富
尽管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和吉尔伯特旗下Quicken Loans合伙,为猜对2014年美国男子大学生篮球联赛(NCAA)全部比赛胜负结果的人提供10亿美元奖金。(概率是920亿亿分之一)
但是巴菲特还是告诫大家:
我认为及早培养存钱意识十分重要,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考虑如何尽快的赚钱。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一夜暴富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5.如果股市下跌,逢低买入,不要低位抛售
同样是在接受CNBC采访时,巴菲特强调:
我乐于逢低买入,越跌越买。如果你告诉我市场将在下周大跌500点,那么我很可能会买入许多股票或者相关公司。我并不知道市场会如何做,但是我了解如何寻找那些被低估的公司和股票。
6.不要假装自己是专家
如果你不懂投资,那么其实你就是在赌博。在投资领域获得很好的收益未必需要你成为专家。但是如果你不是专家,那么最好就承认这个事实。如果有一些利润看起来会很容易快速获得,请直接说“不”。
7. 股神巴菲特 金融大鳄索罗斯是主角手下的小说是什么
少看这种脑残的小说吧,好好工作,努力让生活越来越好,看书,看一点实用性强的。希望采纳。
8. 美国有巴菲特,我们中国真正的投资大师是谁
首先,我们得承认:中国需要自己真正的投资大师。
随着中国证券市场近年来迅速的发展,参与股市投资的人也越来越多,与此同时许多的假股神和假专家便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借着股市的红火这些人左右逢源;牛市的到来使他们成为了“股神”,熊市来时消灭一批又一批假“股神们”。从“带头大哥777”,到“权证一哥”,到农民“股神某某”.例如:“某某股神”称他从8000元炒到了8亿元;可在6000点时,让他打对帐单,也不过只有100多万;事后查此人是文盲,连财务报表都看不懂。如果投资者相信这种人,被骗赔钱是必然的..近期,有着“民间股神”称号的简凡被警方抓捕归案。我们反思这二十年来的中国证券市场,为什么有那么多多如牛毛的骗子们在证券市场活跃,一是我们有的投资者过于急功近利,太想一夜暴富了,骗子们正是抓住了投资者这种不理性的心理;二是投资者不知道真正的投资专家和投资大师需要具备什么条件.所以,无法判断.
然而,我想值得我们振奋的是中国人现在在已经有了自已的金融投资理论《股王兵法》,也有了自已的金融投资大师---宏皓:(原名章强)。民间股王,资产管理专家、投资理财专家、私募基金管理者。创建了中国人自已的股票投资体系,开创了中国式的投资理财盈利模式。北京交通大学EMBA、北大EMBA、清华总裁班毕业。担任过期市、股市两栖大资金首席操盘手,现任北京股胜公司董事长。著作有《股市思维风暴》、《铁腕征战》、《第一财富大道》、《股市实战指南》、《家庭理财行动》、《资本大博弈》、《飙升之前》、《短线狙击》、《卓越理财》、《再度飙升》、《理财改变命运》、《理财身价倍增》、《股王兵法》等。
中国只有有了自己的真正的投资大师,才会在目前和未来金融战争中取得先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我们需要的是属于中国老百姓自己的投资大师,一个替民着想,与国分忧的真正的“大师”。这个人就是—宏皓。
9. 这次金融危机,“股神”巴菲特的股票缩水了吗
在目前这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中,大部分投资者损失惨重,很多富豪身价大为缩水,似乎“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不过,也有人躲过这场灾难,“股神”巴菲特就是其中之一,这得益于这位投资家对风险的洞察和防范能力。
巴菲特身价依然增长
最近的一则消息非常有意思,美国《福布斯》杂志定于27日公布的“美国400富豪榜”上,“股神”沃伦·巴菲特超过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重登首富宝座。
《福布斯》杂志在评估了9月以来的金融危机对美国富豪的影响后更新了这一榜单。从8月29日至10月1日,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董事长巴菲特个人净资产增加80亿美元,达到了580亿美元,盖茨个人净资产同期减少15亿美元,降为555亿美元。盖茨曾连续15年成为美国首富。
这场危机对巴菲特的影响非常小,而有些富豪身价大为缩水,如英国首富钢铁大亨拉克希米·米塔尔从6月至今损失200亿英镑(约合340亿美元),是本次金融危机中损失最大的亿万富豪。而巴菲特10月1日之前的33天里净资产增加了80亿美元。
早就抛光次贷产品
为什么巴菲特的股票好于大盘,原因就在于他的公司在这次危机中影响非常小。巴菲特敏锐的洞察力,早就发现了次贷的灾难性后果。
2003年巴菲特就清除了所有与次级债有关的金融产品。他说,弄懂一个次级债产品需要看15000字,而一个次贷方阵,则需要读75万字,这是一个没有人能弄懂的产品。2006年股东大会上,针对这种次贷产品,巴菲特的搭档芒格说,金融业能亏损的品种已经够多了,但华尔街还要再发明一个。正是这种对风险一贯的防范意识,使得巴菲特躲过了一次次灾难,他从来不存侥幸心理,只投资可靠而稳健的公司。我们知道,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维50年来投资了许多公司股票,也包括很多金融公司,但是,这次受次贷危机冲击的公司如雷曼兄弟、AIG等,巴菲特均没有投资,而他重仓持有的美国富国银行,是这次危机中影响最小的美国银行,最近还出手收购美联银行。巴菲特的眼光的确令人钦佩。
如果没有合适的投资目标,巴菲特情愿持有现金,这几年巴菲特一直表示没有价格合适可投资的股票,因此手头现金一直超过300亿美元。现在,金融危机造成全球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困境,现金为王,巴菲特手头300多亿美元是多么珍贵,恐怕华尔街没有公司此时拥有这些现金。当股价大幅下跌,投资价值显现的时候,巴菲特毫不犹豫地出手了,今年以来他的投资已超过百亿美元,9月份以来,就出资50亿美元购买高盛优先股、出资30亿美元购买通用电气优先股,出资2.3亿美元购买中国比亚迪10%的股份……
巴菲特成为今年市场上最活跃的投资者,给人们以信心,以至于美国两位总统候选人都表示要请巴菲特当财长。当然,巴菲特财富有限,以目前金融危机巨大的窟窿,靠他一个人是不可能拯救的,但他躲避市场风险的投资思路,值得每个投资者学习。
10. 股市上有所谓的股神吗
巴菲特被称为华尔街的“股神”,他是世界上靠股市暴富的世界第二大富豪,他的公司股票近期创下天价,每股价格超过10万美元。
巴菲特1930年出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的证券推销员家庭,从小就有赚钱的强烈欲望,梦想在35岁时成为富豪。受家庭影响,他对股票特别着迷,当其他孩子还在玩飞机模型、玩棒球或赛马的时候,他却一门心思盯着华尔街的股市图表,像大人一样,专心致志地画出各种股票价格波动的曲线,画得像模像样,使得父母惊叹不已。
11岁时,他鼓动姐姐与自己共同购买股票,他们合资买了3股“城市服务公司”的股票,每股38美元。他满怀信心地等待出手赚钱。然而,该股不断下跌,姐姐很气愤,不断埋怨他选错了股。值得庆幸的是,该股价格很快反弹,上涨到每股40美元,小巴菲特沉不住气了,将股票全部出手,赚了6美元。正当他得意的时候,该股价格狂升,姐姐又埋怨他卖早了。这是他第一次涉足股市,赚得不多,收获了教训:在股市中一定要不为震荡所动,相信自己的判断,持之以恒。巴菲特不断地在股市中尝试,不断总结经验,加上父母的指点,小获成果。初中刚毕业,他就用炒股赚的钱在拉斯维加斯州购置了一块40亩的农场,成为一个“小地主”。正因为小时候的炒股经验,锻造出巴菲特决定长线投资的心态。巴菲特选择投资标的物时,从来不会把自己当做市场分析师去预测,而是把自己视为企业经营者。巴菲特非常反对短线交易,认为那只是浪费时间及金钱的行为而已,而且会影响到操作绩效。巴菲特曾说:“我从不打算在买入股票的次日就赚钱,我买入股票时,总是会先假设明天交易所就会关门,5年之后才又重新打开,恢复交易。”并且告诫投资人,任何一档股票,如果你没有把握能够持有10年的话,那就连 10 分钟都不必考虑持有。
进入高中,巴菲特一边学习,一边炒股,兴趣越来越浓,越来越倾向到大学攻读金融学。21岁时,巴菲特在股市获利达9800美元,这笔钱是他日后赚钱的“种子”,是致富的孵化器。
大学期间,巴菲特特别醉心投资之道,成为“金融教父”——本杰明·格兰姆教授的得意门生。大学毕业后,格兰姆邀请巴菲特到自己的公司——“纽约投资” 公司共事,巴菲特自然大喜过望。他仔细研究《股市导向》杂志,以教授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来寻找那些被格兰姆称作“烟蒂股”的股票,所谓“烟蒂股”即股价十分低廉,花很少钱就可以买到的股票(就是我们经常称谓的“垃圾股”)。当他确定下股票后,会向格兰姆请教,然后,就力所能及地购买。4年后,巴菲特在股市投下的1万美元变成了4万美元。因此,有人认定巴菲特只买绩优股,不买垃圾股与事实不符,事实上,巴菲特的第一桶金恰恰是在“烟蒂股”上赚取的。
巴菲特大学毕业,跟着格兰姆教授一段时间后,感到自己已经能够独立行事了,他决心开创自己的事业,谢绝了格兰姆教授挽留,辞职后开了一家“巴菲特投资有限公司”,资产是炒股得来的4万美元,股东是他们夫妻俩。创业之初,纽约证券市场处于熊市,巴菲特将主要精力用来创办实体,开了一家制衣公司,小有积累,但是没有富起来。一段时间后,他果断地回到股市中,因为他的天才与兴趣是金融投资。他密切关注股市的发展,精心挑选“垃圾”股,同时经常进行实地考察与分析比较。巴菲特有敏锐的市场眼光,比其他人先看到炒作的题材。
当时,美国的传播业处于低潮,许多报刊与广播公司亏损,绝大多数人认为,这种状况将继续低迷,股价会不断走低。而巴菲特认为,它们是成长性企业,后期看好,其股市价值远远低于实际价值,在股市上人家抛出,他偏吃进,巴菲特尽一切可能大量吃进包括《华盛顿邮报》、美国广播公司等在内的多种传媒业的股票。很快,这些企业因业绩前景好而止跌上涨,巴菲特再度高价位出手,赚到上百万美元。巴菲特就是以这种方式进行勤奋耕作,创业2年后,他的投资公司市值达到 2200万美元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原来是一家不错的投资公司,规模不大,但有较好的声誉,1965年,因经营不善,该公司濒临破产,每股价格仅12美元。通过反复调查比较后,巴菲特力排众议,甚至对亲朋好友的忠告也置之不理,以合作的方式购下该公司,出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巴菲特作出了人生转折中最重要的选择,他有了自己的立足之地,一家独立的投资公司,以此进入证券市场,如鱼得水,赚尽天下财富。伯克希尔公司开始活跃起来,不断全盘收购或部分收购多家纺织公司、百货公司、食品公司、糖果公司的股票。一些股票评论家对此非常不理解,认为巴菲特做法保守,尽吃“垃圾”股。巴菲特不为世人的讥笑而动摇自己的选择,因为他奉行的是企业的实际价值。后来人们逐渐看到伯克希尔公司的市值不断上涨,股票从无人问津的12美元一直攀升到20美元、40美元、80美元,直至成为纽约证券交易所最昂贵的股票。朋友们也惊奇地观察到巴菲特的财富如神话般地增长,巴菲特成为了纽约以投资证券致富的新贵族。
2003年《财富》杂志资料显示,沃伦·巴菲特个人资产280亿美元,是世界10位亿万富翁之一。2004年《富布斯》杂志全球富豪排行榜显示,沃伦 ·巴菲特个人资产429亿美元,是全球富人的第二把交椅。沃伦·巴菲特在股票投资中坚持中长期投资,至少是5—10年,这需要坚持投资他熟悉的领域,坚持做自己熟悉的股票,“做熟不做生”是他决不动摇的操作方法,巴菲特就是这样成为世界上靠股市暴富的大富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