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数理金融学就业前景怎么样
您好,从就业的角度出发,也可以考虑学一门实用的技术,其实计算机专业就是很好的, 比如ui设计、4G移动开发、互联网编程、大数据、云计算、VR等等就业前景都挺好。 看自己的兴趣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然后选择就行... 我们有本科,也有专科专业, 我们的很多学生都是学有所成,祝你一切顺利
Ⅱ 有谁懂同济大学数理金融学
金融数学是一门新兴的金融学与数学(特别是最优化理论、高等概率论、随机微积分、偏微分方程等)的交叉学科,又称数理金融学。
任何一门学科的现代化和精确化进程,都必然导致以数学作为自身的语言。从经济学中独立出来的现代金融学的现代化标志, 体现在金融学的数量化上。
金融科学数量化是指金融学理论研究模式趋向于数学化(指推理演绎数学化)、应用研究定量化(指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和运用计算机技术求解模型数值问题的广泛化,从而促成了金融数学的诞生和发展。
Ⅲ 财经类院校里面的,数理金融学主要研究什么以后就业如何
1、数理金融学主要研究金融问题。这个专业的毕业生目前不但在国外很吃香,在国内需求量也很大。
2、数理金融学,即金融数学(Financial Mathematics),又称数学金融学、分析金融学,是利用数学工具研究金融,进行数学建模、理论分析、数值计算等定量分析,以求找到金融动内在规律并用以指导实践。金融数学也可以理解为现代数学与计算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因此,金融数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发展很快,是目前十分活跃的前言学科之一。
3、数理金融学运用随机分析,随机最优控制,倒向随机微分方程,非线性分析,分形几何等现代数学工具研究以下问题:
(1)不完备金融市场有价证券(例如期货,期权等衍生工具)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定价理论,套期保值理论及最优投资和消费理论。
(2)利率的期限结构和利率衍生产品的定价理论。
(3)不完备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理论。
4、随着诺贝尔经济学奖越来越多的颁给计量经济学研究学者,学者也越来越重视数学在金融研究领域中的运用。数理金融学属于金融工程范畴。这个专业的毕业生目前不但在国外很吃香,在国内需求也很大。在中国的就业主要在以下几个领域:
(1)基金公司:基金公司现在需要一批能做基金绩效评估、风险控制、资产配置的人才。
(2)证券公司:证券公司现在正处在最艰难的时期,同时也在通过集合理财产品设计等寻求生存的机会。
(3)银行:最传统的银行也在起着微妙的变化。现在各大银行的总行正在着手建立内部风险管理模型,急需这方面的人才,可是,由于银行僵化用人制度,真正有水平的人未必能进去做这个事情。银行内部的另外一个重要部门——资金部,也需要金融工程的人才,他们一方面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操作,是未来固定收益证券这一块的主力,同时也是未来大有发展空间的公司债券市场,抵押支持债券这些金融工程产品的设计主力。
Ⅳ 求书,李健《金融学》高教社,电子版下载地址
Ⅳ 武大数理金融
我是数理金融的,这个专业是很牛,但是它是培养研究型人才的,大部分都会出国,劝你考虑版好自己的权发展方向和经济实力;另外这个班由于数学和经济课程繁重,几乎都会牺牲社团活动,不过每年都会有8个人左右被北京和上海的名校录取为研究生,CCER今年就录了我们班两个同学,当然这是建立在他们勤奋学习的基础上的,所以长得一般也会有机会的:)愿意好好学的话将来出来都是金融业高级人才,容貌不重要,祝你成功。
Ⅵ 数理金融学的介绍
任何一来门学科的现代源化和精确化进程,都必然导致以数学作为自身的语言。从经济学中独立出来的现代金融学的现代化标志, 体现在金融学的数量化上。金融科学数量化是指金融学理论研究模式趋向于数学化(指推理演绎数学化)、应用研究定量化(指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和运用计算机技术求解模型数值问题的广泛化,从而促成了金融数学的诞生和发展。金融数学是一门新兴的金融学与数学(特别是最优化理论、高等概率论、随机微积分、偏微分方程等)的交叉学科,又称数理金融学。
Ⅶ 能不能推荐几本经典经济学书籍,最好有下载地址的。。。
下载地址直接复制书名,上网络搜就行。
政治经济学;
信息经济学
风险投资导论
国际政治经济学
金融工程
财政思想史
宏观财政政策分析
发展经济学
投资学原理
网络金融
发信人: VioletBelle (Me font rire, pleurer et rire), 信区: Economics
标 题: 经济学经典教科书书目
发信站: 日月光华 (2007年07月24日02:26:19 星期二), 站内信件
I:入门级别:(选一本即可)
《经济学原理》 曼昆
《经济学》萨缪尔森
《经济学》斯特格利茨
II:经济数学入门:
《数理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蒋中一 (Alpha C. Chiang)
III:基础级别:
《微观经济学》 平狄克 / 鲁宾费尔德 (Pindyck / Rubinfeld )
《微观经济学》 周惠中
《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 哈尔.R.范里安(Hal R. Varian)
《宏观经济学》 曼昆(Mankiw,N.G.)
《宏观经济学》 多恩布什(Dominick Salvatore)
《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杰弗里·萨克斯(Jeffrey D. Sachs)
《国际经济学》 萨尔瓦多(Dominick Salvatore)
《国际经济学》 克鲁格曼(Paul R. Krugman)
《国际金融与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Giancarlo Gandolfo
《金融学》博迪/莫顿 (Zvi Bodie / Robert C.Merton )
《投资学》博迪 (Zvi Bodie)
《财政学》罗森(Harvey S.Rosen)
《货币金融学》米什金 (Frederic S.Mishkin)
《货币理论与政策》Carl E. Walsh
《金融经济学原理》LeRoy / Werner
IV:经济数学基础:
《微积分教程——计算机代数方法》 I. Anshel / D.Goldfeld
《数学分析原理》Walter Rudin
《线性代数及其应用》David C. Lay
《概率论基础教程》Ross
《经济学中的分析方法》高山晟(Akira Takayama)
《数理金融初步》Ross
V:提高级别:
V-I:计量经济学:
1、中文名:《计量经济学》 林文夫 (理论计量经济学)
英文名: Econometrics by Fumio Hayashi
2、中文名:《计量经济学分析》 格林 (应用计量经济学)
英文名: Econometric Analysis by Greene
3、中文名:《横截面与面板数据的计量经济学分析》 伍德里奇
英文名: Econometric Analysis of Cross Section and Panel
英文名: Econometric Analysis of Cross Section and Panel
Data by Wooldridge
V-II:微观经济学:
1、中文名:《高级微观经济理论》杰里/瑞尼 (入门)
英文名: Advanced Microeconomic Theory
by Geoffrey A. Jehle / Philip J. Reny 简称(JR)
2、中文名:《微观经济学高级教程》范里安 (基础)
英文名:Microeconomics Analysis by Hal R. Varian
3、中文名:《微观经济学》 安德鲁.马斯-科莱尔 等 (高微最顶尖教材)
英文名:Microeconomic Theory
by Andreu Mas-Colell Michael D. Whinston Jerry R.Green
简称(MWG)
V-III:宏观经济学:
1、中文名:《高级宏观经济学》戴维.罗默 (高宏入门教材)
英文名: Advanced Macroeconomics by David Romer
2、中文名:《动态宏观经济理论》 萨金特 (高宏基础教材)
2、中文名:《动态宏观经济理论》 萨金特 (高宏基础教材)
英文名: Dynamic Macroeconomic Theory
by Thomas J. Sargent
3、中文名:《递归宏观经济理论》萨金特 (动态进阶)
英文名: Recursive Macroeconomic Theory
by Lars Ljungqvist, Thomas J. Sargent
4、中文名:《经济动态的递归方法》卢卡斯 (高宏最顶尖教材)
英文名: Recursive method in economics dynamics
by Robert E. Lucas
V-IV:博弈论:
1、中文名:《博弈入门》奥斯本
英文名: An Introction to Game Theory
by Martin J.Osborne
2、中文名:《博弈论基础》吉本斯
英文名: A Primer in Game Theory
by Robert Gibbons
3、英文名: Game Theory for Applied Economists
3、英文名: Game Theory for Applied Economists
by Robert Gibbons
4、中文名:《策略与博弈--理论及实践》普拉伊特·K.杜塔
英文名: Strategies and Game: Theory and Practice
by Prajit K. Dutta
5、英文名: Bargaining and Markets
by Martin J. Osborne / Ariel Rubinstein
6、中文名:《博弈论教程》奥斯本
英文名: A Course in Game Theory
by Martin J.Osborne / Ariel Rubinstein
7、中文名:《博弈论》 梯若尔 (博弈论最顶尖教材)
英文名: Game Theory
by Drew Fudenberg Jean Tirole
VI:经济数学提高:
VI:经济数学提高:
1、《高等微积分》Lynn H.Loomis / Shlomo Stermberg
2、《实分析与复分析》Rudin
3、《分析学》Elliott H. Lieb / Michael Loss
4、《复分析》Ahlfors
5、《泛函分析》Rudin
6、《拓扑学》James R.Munkres
7、《金融数学》Stampfli
8、《时间序列的小波方法》Percival
9、《数理统计与数据分析》Rice
10、《随机过程导论》Kao
11、《应用回归分析和其他多元方法》Kleinbaum
12、《预测与时间序列》Bowerman
13、《多元数据分析》Lattin
14、《微分方程与边界值问题》Zill
15、《数学建模》Giordano
16、《离散数学及其应用》Rosen
17、《组合数学教程》Van Lint
18、《逼近论教程》Cheney
19、《概率论及其在投资、保险、工程中的应用》Bean
20、《概率论及其应用》威廉.费勒
20、《概率论及其应用》威廉.费勒
21、《基础偏微分方程》David Bleecker / George Csordas
22、《时间序列分析》汉密尔顿
Ⅷ 数理金融学的一、行为金融学与数理金融学论争
行为金融学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领域,其视角越来越为广泛。尽管还未成为金融学理论的主流,但越来越多的金融学家正在投身于这一研究领域。De Bondt和Thaler(1985),Statman(1995)、Bernstein(1996)、以及Shiller(2000)等行为金融学家在不遗余力地为之呐喊。他们认为,行为金融学将当前金融学主流数理金融学取而代之的时代已经来临。真的这样吗?我们还是先对行为金融学与数理金融学分歧的焦点做出归纳与评价,再做定论。在没有定论以前,我们不妨仍把数理金融学称为主流金融学。 一、争论的起点:红利之谜
1.红利之谜——主流金融学的“死穴”?行为金融学家们很早就声称从与分红相关的一些现象的研究中找到了当前主流金融学的“死穴”(Shefrin and Statman 1984)。
1973年至1974年能源危机期间,纽约城市电力公司(Consolidated Edison Company,CEC)准备取消红利支付。在1974年该公司的股东大会上,许多中小股东为此闹事,甚至有人扬言要对公司董事会成员采取暴力举动。显然,这一事件是主流金融学所无法解释的。Shefrin和Statman(1984)尖锐地提出:按照主流金融学的分析框架,CEC的股东只会对能源危机对公司股价的影响敏感,而绝不会为公司暂停支付红利的决定如此激动。因为在主流金融学的框架下,投资者遵循米勒(Miller)和莫迪利安尼(Modigliani)套利定价理论。他们知道,在不考虑税收与交易费用的情况下,一美元的红利和一美元的资本利得并没有什么差异,他们随时可以通过卖出股票自制“红利”;而在收入税率高于资本利得税率的现实世界,减少股利支付会使股东的境况更好。那么为什么这么多股份公司还要发放红利呢?CEC的股东为什么会对公司停止支付红利做出如此激进的反映呢?
然而,米勒(Millerl986)却将这些攻击蔑视为“天大的玩笑”。的确,在20世纪80年代行为金融学形成的初期,其理论体系远未完善,各种“软肋”和“硬伤”成为主流金融学攻击的靶子。很少有人意识到其日后会对金融学理论产生深远的影响。
2.行为金融与红利之谜。行为金融学独特的分析框架很好地解释了红利之谜。Shefrin和Statman基于Kahneman和Tversky(1979)的期望理论建立了一个崭新的分析框架。期望理论认为,投资者习惯于在潜意识中将其资产组合放入不同的意识账户(mental accounts)。一些账户的资产是用来养老的,一些账户的资产可以偶尔赌一把,一些账户的资产是用来接受高等教育的,还有一些账户的资产是为度假准备的,如此等等。马柯维兹试图说服投资者考虑不同意识账户之间的协方差而将其看成一个投资组合,但投资者似乎并不买账。他们仍然习惯于将资产划分为应对资产价格下跌的意识账户(持有现金和债券)和应对资产价格上涨的意识账户(持有股票、期权以及其它未定权益)。而投资者对这两类账户的风险偏好特性是马柯维兹协方差的所不能解释的(前者表现为极度的风险厌恶,而后者表现为极度的风险偏好)。CEC股票价格的下降属于资本意识账户的损失,而停止支付红利则是红利意识账户的损失。两个账户中同等数额的美元对投资者而言并不相同。
马柯维兹(Markowitz)指出,将资产划入不同的意识账户忽略了不同资产之间的协方差,会使投资组合位于资产组合理论导出的有效前沿的下方。但Thaler和Shefrin(1981)针锋相对地指出,现实生活中受情绪等行为意识影响的投资者并非主流金融学框架下的完全理性人。他们不具有完美的自控能力,容易趋于各种诱惑。将资产划入不同的意识账户的做法实际上更有利于投资者提高自控能力。至于马柯维兹的有效前沿只是一种现实生活中永远无法达到的理想状态罢了。
制定行动规则是一种很好的自控方式。正如对于沉迷于酒精的人来说“最多喝到第一次摔倒”是一种很好的自控标准一样,“消费红利、绝不动用资本利得”是消费欲望强烈的投资者的自控标准。那些认为停止红利支付会使其丧失收入来源的CEC的小股东们实际上是在忠实地执行绝不动用资本利得的自控规则。这些人将持有CEC的股票放到了获得稳定收入来源的收入意识账户。他们担心,一旦开始自制红利(卖股票),就会像酒鬼碰到酒一样一发不可收拾,最终失去一切。
对于遵循行为金融的投资者而言,自制红利还有另一个不足之处——它开启了遗憾之门(door to regret)。Kahneman和Tversky(1982)将遗憾(Regret)定义为投资者发现不同的选择本能得到更好的结果时的痛苦感觉。设想一个投资者用分红所得的1000美元购买了一台电视机,另一个投资者用卖掉股票所得的1000美元购买了一台同样型号的电视机。Kahneman和Tversky问道:当股票价格上升时,这两个投资者会感到同样遗憾吗?遗憾总是和责任相连的,而责任来源于选择。买卖股票是一种重大的抉择,自然可能导致重大的遗憾。而等待分红是一种不必选择的选择,自然遗憾较少。
Ⅸ 有没有数理金融学的
我是数理金融研一的 你们这届150人报考 查看原帖>>
满意请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