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近年来,统计学热过金融火过计算机,真是这样么
其实我个人感觉,统计学的相关专业虽然比较火爆,但是从人数上来说,还是金融和计算机专业占据优势。这是肯定的,不需要考虑的。而且现在大数据,5G,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领域正在快速发展,所以我个人还是推荐考生选择计算机专业的。原因如下:
这也算是一个共识了,因为如果你选择了计算机专业,那么首先需要你有强大的定力,没有强大的定力,很多事情你是搞不定的。其次需要你拥有非常好的逻辑思维能力,简而言之就是你的数学和物理应该好。所以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大多数计算机专业都是男生多,而且在工作岗位中,女性程序员的数量也少于男性程序员的原因了。
Ⅱ 金融,经济和法律,未来5年,哪个专业会比较热门
这三类有相当大的联系,不能只懂一面,最好能全面一些,如果主修,建议选法律,再把金融和经济的相关知识掌握了,相信你会立于不败之地。法律越来越重要,它的的作用越来越大是历史的必然。
如果你是在考虑选专业,不要讲求热门,关键在于你喜欢与否,适不适合你
Ⅲ 暨南大学金融学研究生每年都很火爆吗难不难考
暨大和中山大学的金融系都非常的不错,暨大的金融差不多是暨大最好最有前途专和钱途的几个专属业了,但是如果你成绩一般的话估计考入有点问题,如果考研的话还是上没那么好的财经类学校吧,这样对你来说比较容易进,努力吧
Ⅳ 去南京大学读物理学和金融学哪个专业更好物理学是南京大学的王牌专业,但金融学近年来一直很火爆就业也
现在当然是金融更受欢迎了,毕业后找工作也更容易些。你如果想找个好工作的话在毕业后,我建议选金融,如果想搞研发之类创造性的工作,那就选物理。关键看你对自己未来的规划。
Ⅳ 请问金融业在中国什么时候热起来的中国的行情不咋样,为什么这个专业冷不下来
可以说从改革开放后一直就是热门,只不过以前大家没注意到,2000年前大学生非常少,竞争不是很大,再一个因为关心的人少所以大家才没注意到金融的火热,现在大学生多了,明显招生人数增长速度赶不上报考人数增长,竞争变激烈了,同样因为大学生多了平时听到的宣传也多了,我指的不是刻意宣传是平时听到谈话看的新闻等等的隐性宣传,大家注意到了它的火爆。
至于你说中国的行情不咋样我不知道你是指什么,中国的金融行业没有外国发达,但正在蓬勃发展,是潜力股。你要是指这个专业的就业不咋样那你就错了,金融行业工资普遍很高,在投行刚毕业大学生一年几十万不成问题,当然好学校的就业好,一般的学校的就业一般,但不管什么专业都是这样。
冷不下来还有一点原因就是名字好听,一说金融大家都觉得特高端大气上档次,一说谁在基金证券工作都觉得他狂拽酷炫吊炸天,说的有点夸张,但名声确实好听。
所以冷不下来的原因一是大家觉得行业待遇好,第二觉得名声好听。
Ⅵ 金融行业就业如此困难,竞争异常激烈,我的学历只是本科,也不算什么名牌大学,靠什么胜出
证明一个人的工作能力,除了实实在在干出来的成绩之外,
证书是证明一个人专业能力的较好方式,CFA也不例外。事实上,CFA是其中一个火爆的金融证书,其价值会更高。
有了这个证,你就可以给你未来的雇主显示你在金融分析上的专业能力了。你对专业的投入融入在取得这个证书的事情上。
示现如今高水平高素质人才越来越多,本科竞争力减小,硕博人才受重视。如今,本科学历在职场上的竞争优势已经大不如前。
而各大高管,不论是银行、证券、期货、保险,90%的高管人员都是本科以上学历,其中银行和证券20%的高管具有博士学历,保险和期货高管的博士比例是13.7%和3.4%。
想要在金融行业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除了学历,还需要CFA证书。
Ⅶ 有谁了解王依卿这个人呀,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他的金融课非常火爆呀怎么突然就出现这样的人了呢
实实在在的骗子,他与陈欢欢到处转移地方行骗 ,深圳 上海 石家庄 浙江 ,哪里不行了就换地,你就算给他1个亿也学不到真东西,绝对不敢给你实盘演练的真骗子
Ⅷ 高考志愿,为何经管专业火爆 工科少人问津
放心啦,我不是专家,专家都忙着讲座出书,哪有空来回答你……,呵呵
经管专业火爆是事实,但是不知道你的工科专业少人问津是怎么得出来的啊?
如果是网上的某些高考资讯说的,那我建议你还是当他胡说算了……
我国的工科培养的本科生可是占了全国所有本科生的60%甚至更多……工科开设的专业也是占了全国所有专业的65%以上。
也就是就客观事实来说,即使像你所说的工科少人问津,但是还是有这么多人“心不甘情不愿”的走上了工科这条路,呵呵。就像清华大学就是一所正儿八经的工科大学(当然他也有其他的学科,实力也很强,这句像是废话)
无论什么专业,火爆与冷门通常都是直接跟就业紧密联系的。当然也离不开某些舆论导向的影响。
经管类专业通常都是金融啊,经济啊之类的,直接就跟钱沾边啊……给人的感觉出来就是赚大钱的……我想应该有不少家长就是这么想的(我想呢大部分填志愿的权力还是先取决于考分,再是家长,最后才是学生吧……)
再就是舆论导向:比如以前说中国加入WTO急缺管理类、金融类的人才。重点是读了这些专业就成了这方面的人才了?不可能吧,要那么容易,全国所有大学都开这方面的专业吧,那样祖国一下就会经济金融实力超越老美……
另外就是以上的循环,报的人越多,于是高校也就越愿意开设,于是报的人一看大家都这么报,说明这个好啊,我也报吧……
插句题外话,比如以前也是火爆的外语、计算机方面的专业,明明现在已经是趋于饱和了,但是报考的人还是居高不下,有时候世俗的习惯性取向也是一个原因。另外据我所知各省的状元们基本都集中在了北大和清华吧,然后又大部分也是读的经管类专业,他们虽然人数少,但是起到的所谓带头作用我想却是很大的。
当然还有其他原因,但是我说过我不是专业人士,一时半会分析不出来。
再说说工科的少人问津,其实我觉得工科的同志是非常多的,我自己就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如果工科都算少的话,那我不知道在你的印象中理科专业还有人没有,呵呵,理工理工,两者是有同根相生的感觉(个人感觉哈)工科的典型学科包括:化工、材料、环境、生医、机械、仪器、光工、动力、力学、土木、水利、建筑、电气、电子、通信、控制、计算机。当然还有其他的,但是仅仅从这些学科就可以看出来,工科覆盖了我们生活的大部分领域。我想这也是大部分工科学生最自豪的地方:我们学的东西能够立马用在生活实践中,而且几乎每一件物品都有着工科的影子。
如果非要说工科少人问津的话,那也只有可能是冷门专业少人问津;女生少人问津。因为大部分工科学生确实都是男生,这点毋庸置疑。因为大部分工科都需要比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虽然这个是桌面话(较强的逻辑思维体现在哪?考试分数么……动手能力也不是平时的好动,而是专业级的吧……),但是这会减弱不少人对工科的兴趣,又特别是女生,于是恶性循环……
以上。
Ⅸ 为什么中国互联网金融还能持续火爆
5月21日,《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报告2015》披露,我国P2P网络借贷行业发展迅猛,2014年全国P2P网贷成交金额为3291.94亿元,比上年增长268.83%。报告显示,2014年末我国共有P2P网贷平台2358家,全年新增P2P平台1825家。
日前,网贷之家最新数据显示,4月P2P网贷行业整体成交量达551.45亿元,环比3月上升11.95%,是去年同期的2.7倍。按目前增长态势,预计2015年网贷行业全年成交量将突破8000亿元。
如果说,近期中国资本市场和互联网金融火爆的根本逻辑是在宏观经济疲弱,经济持续下行的背景下,政府推行以鼓励股权融资以及互联网金融的方式盘活民间资本,让资本流入实体经济以达到缓解经济下行压力的投资带动模式的话,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互联网金融的火爆并非昙花一现,而是一种可持续的,并且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会继续的火爆。而经济疲弱,也直接导致了企业的留存收益下降,大部分企业无法通过留存收益进行内部融资,从而导致外部融资的需求旺盛,这也从企业的融资需求方面解释了目前资本市场和互联网金融的火爆。
首先来说,民间资本存量之大,完全值得政府从国家战略的层面进行带动,引导民间资本以投资的形式进入实体经济。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中国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高达44.76万亿元;而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年底中国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已升至50.3万亿元。50万亿的民间资本存量,而社会融资总量只有4.61万亿。如果顺利盘活50万亿的民间资本存量,这个存量相当于2014年中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总额,对于提振宏观经济的意义重大。
股权融资火爆的原因我想只有一个,那就是股权融资的资金成本相对较低,对大部分的融资端来说有足够的吸引力。对于企业来说,股权融资的资金成本在于应付股息和股权融资过程中产生的管理费用,而在主要经济数据都不甚景气的时段,企业的运营情况也注定了其不会有太多的盈利来支付股息,单从股权融资资金成本的角度来看,在这个节点上进行股权融资,资金成本对于企业来说还是相当划算的。而股权融资吸引资金面的主要理由则是高溢价,溢价并不由企业直接负担,而是在股权的交易中产生的,所以在企业股权融资资金成本的角度来说,高溢价并不会提高企业股权融资的资金成本。
从融资端的需求来说,互联网金融为何会被越来越多的融资端所接受?互联网的本质就是创新,国家发展金融创新,实质上就是要解决传统融资渠道不畅,中间环节繁琐的弊端。而互联网金融正好可以提供一个覆盖面更为广泛,融资流程更为简化的渠道。另一方面,我不认为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在于低廉的资金成本。诚然,互联网金融以流程简化的优势削减了融资过程中的大部分中间成本,但是资金面的趋利性却决定了以互联网金融为渠道进行的融资的资金成本无法降低至中国大部分企业的ROA水平。从总体体量上来说,互联网金融的融资所占企业整体融资的权重不高,大部分的企业还是可以承受互联网金融类融资所产生的财务成本的,前面已经提到,企业获得成本低廉的资金的主要来源是股权融资渠道,现在比较主流的互联网金融融资则是以债权为主,所以互联网金融债权融资可以看做是企业配置的财务杠杆,而合理的财务杠杆比率并不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负担,这样的观点已经被主流的财务管理学说反复证明了。因此,我们并不需要为互联网金融的资金成本问题而过度担忧。广泛的覆盖面和流程简便的融资渠道,才是企业选择互联网金融融资的理由。
而从资金面的需求来说,互联网金融也为存量资金,尤其是零散存量资金的投资需求提供了一个良好渠道。因为覆盖面不够广泛的原因,传统金融对于为零散存量资金提供投资渠道的能力并不是十分突出,这也是国家选择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原因之一。
有人可能会认为,互联网金融在宏观经济疲软的大环境下的火爆并不具有持续性,如果成功引导存量资金进入实体企业,从而以资金推动宏观经济形势转暖,那么互联网金融的任务也就完成了。但是我们还要看到,一旦宏观经济基本面改善,资金面的投资需求就会转而旺盛,互联网金融将会在资金面的需求推动下持续火爆。所以,并不需要对互联网金融的持续性做过多的担忧。
Ⅹ 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发展这么火爆的原因是什么
汇付天下总裁周晔在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高端金融论坛上表示,互联网金版融发展火爆的权根本原因是金融压抑。以前只有银行、证券、基金等传统渠道,对普通人来说,投资的渠道和获得的收益都有限制,但其实人们的理财需求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