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17下半年10场科技金融会议 哪些FinTech峰会值得参加
一、2017未来银行与金融技术创新峰会
2017未来银行与金融技术创新峰会将汇集全球范围内银行与金融产业链决策人群与各方专业人士的积极参与,探讨未来银行发展之道。
二、2017首届科技金融创新发展峰会
为进一步推进“互联网+”、“创新驱动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国家重大战略举措的实施,加快推动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技术等先进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推动金融服务业向健康方向发展,更好的适应消费升级带来新增需求
三、第二届中国消费金融创新峰会
第二届中国消费金融创新峰会、由聚想会,上海琦会商务咨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未央网,亿邦动力网,中国电子银行网,亿欧网,中金在线等多家媒体联合支持,集结众多业内大佬与行业精英,本届峰会集结了600余位余位业内专家及行业精英共同围绕“创新·引领未来”为中心主题
四、2017金融科技与金融安全峰会暨“番钛客2017”金融科技双创大赛颁奖盛典
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中国互联网金融三十人论坛(CIF30)联合相关机构,集全球行业专家、学术机构、创新金融机构及第三方专业公司,本着“创新金融科技,夯实安全壁垒”的目标召开“‘番钛客2017‘双创大赛颁奖典礼暨2017金融科技与金融安全峰会”。
五、2017第二届上海国际金融科技创新与区块链高峰论坛
在第十一届上海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洽谈会期间将举办金融科技高峰论坛,就是为顺应历史潮流,努力搭建一个扶持金融科技健康成长、促进金融创新快速发展的开放窗口和高端平台,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为把上海建设成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添砖加瓦。
六、2017中国FinTech区块链金融与人工智能战略发展峰会
2017中国FinTech区块链金融与人工智能战略发展峰会将于2017年7月6日在上海举办,大会以“推动金融科技的发展与创新”为主题,大会将邀请到基锋政府协会、银行、第三方支付公司、金融科技公司、大数据、电商、基金保险公司和人工智能公司、以及行业媒体等代表出席参加。共同交流探讨金融行业未来的发展模式和改革。
七、决策者·场景金融科技峰会2017
决策者·场景金融科技峰会2017将同期举办颁奖盛典,旨在表彰在场景金融与科技创新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企业及个人,为行业发展树立新的标杆。 颁奖盛典众星云集,除了200多位场景金融和技术领域知名人士的出席外,100家媒体将争相报道颁奖现场盛况。
八、2017年度朗迪金融科技峰会(朗迪Fintech)
第二届朗迪中国峰会将于上搏旅晌海浦东嘉里大酒店盛大召开,在为期两 天的峰会中,我们将为您呈现最前沿、最具价值的行业动态,打造行 业深度交流、合作洽谈与媒体宣传的绝佳平台。
九、镇厅2017第六届中国金融科技峰会
第六届中国金融科技峰会将于2017年9月21-22日,北京隆重召开。由金融行业领先会议举办机构,聚想会主办、上海琦会商务咨询有限公司承办。
十、2017第四届金融科技世界论坛 • 北京峰会
“2017第四届金融科技世界论坛 • 北京峰会”将于11月16-17日隆重开幕。活动聚焦金融业 FinTech 转型之道,展示领先金融技术与解决方案,助力以科技驱动金融创新的全新金融生态构建。
⑵ 李成的主讲课程
当代金融发展前沿动态 金融理论学派研究 现代金融监管研究
金融风险投资研究 银行家理论
近五年发表在CSSCI源期刊的学术论文(主要)
宏观审慎理论综述与展望《经济学动态》2011年11期
学习效应、通胀目标变动与通胀预期形成《经济研究》2011年10期
金融监管合作失衡下的监管套利理论透视《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8期
房价波动、货币政策工具选择与宏观经济稳定《当代经济科学》2011年6期
中美日三国货币供给、经济增长与通胀比较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5期
货币演进的内在机理及其贬值规律《华东经济管理》2011年4期
监管机构间博弈的金融监管非均衡与系统性风险研究《财经研究》2011年2期
银行信贷、资本监管双重顺周期性与逆周期金融监管《金融论坛》2011年2期
次贷危机前后中美利率联动机制的实证研究《国际金融研究》2010年9期
金融危机传染效应的资产动态组合视角解析《统计与信息论坛》2010年9期
我国金融市场溢出效应:1995——2009《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2010年6期
供给推动与需求拉动的金融监管制度改进《上海金融》2010年6期
美元主导货币体系的变迁研究《人文杂志》2010年5期
基于进化博弈理论的金融监管合作均衡分析《湘潭大学学报》2010年4期
通货膨胀预期、货币政策工具与宏观经济稳定《经济学》(季刊)2010年4期
国际石油价格与通货膨胀的周期波动关联分析《统计研究》2010年4期
国际石油价格与通货膨胀的溢出效应及动态相关性《财经研究》2010年4期
通货膨胀不确定性:模型测度与经济解读《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年3期
资产价格、汇率波动与最优利率规则《经济研究》2010年3期
我国金融指数的构建及其与宏观经济的关联性研究《财贸经济》2010年3期
迪拜债务危机:基于主权财富基金与流动性的解析《西安交大学报》2010年2期
货币政策应该关注资产价格与汇率吗《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10年2期
金融市场条件与货币政策关系的解析《经济评论》2010年2期
人民币汇率与利率之间的动态关系《统计研究》2010年2期
基于逆向选择视角的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研究《云南师大学报》2010年1期
房地产价格对商业银行资产的影响《金融论坛》2009年10期
虚拟经济动态演进的机理《财经科学》2009年10期
中国货币供给模式的理论解读:1979--2009《上海金融》2009年9期
国际金融危机传染机制的周期动态效应分析《统计与信息论坛》2009年8期
风险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理论解读《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7期
通货膨胀预期与宏观经济稳定《南开经济研究》2009年6期
国际金融危机:从直线传染到交叉感染的动态效应《财经科学》2009年6期
基于供求理论的金融监管强度边界与制度均衡分析《当代经济科学》2009年6期
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大对利率稳定性的影响《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年5期
政府信誉介入下的上市公司信息虚假披露博弈解析《浙江大学学报》2009年5期
基于进化博弈论对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解读《金融研究》2009年5期
利率市场化选择的理论逻辑与中国实证《福建论坛》2009年2期
解读房地产信贷推动的美国次贷危机《金融论坛》2009年2期
基于博弈理论的中美汇率政策解析《国际金融研究》2008年7期
金融监管理论的历史演进及展望《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4期
基于国家利益的金融监管国际合作非均衡解析《上海金融》2008年4期
对金融控股公司监管边界的有效性研究《当代经济科学》2008年2期
股票指数期货的影响与风险防范《投资研究》2007年9期
我国股票市场与银行储蓄之间联动效应的分析《金融论坛》2007年7期
对我国汇率制度变迁的经济绩效分析《上海金融》2007年7期
汇率调整对我国国际收支影响的金融经济学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5期
Var模型在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应用研究《金融研究》2007年5期
当前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影响的效用分析《上海金融》2007年3期
衍生金融市场监管理论发展与国际借鉴《商业经济与管理》2007年2期
金融中心发展的理论、总结与展望《上海金融》2006年11期
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界定:一个经验模型《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10期
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我国汇率制度视角的分析《金融论坛》2006年9期
金融制度缺失:我国农村金融效率低下的根源《财经科学》2006年9期
基于金融安全的国际资本流动:理论解析与中国实证《国际金融研究》2006年8期
宏观金融视角的“存差”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6期
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分析《浙江大学学报》2006年6期
开放条件下的洗钱犯罪:成因、危害与防范《经济体制改革》2006年5期
非均衡反洗钱金融监管:理论解析与实证检验《上海金融》2006年5期
从国外经验审视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深圳大学学报》2006年5期
对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制度经济学分析《中国风险投资》2006年4期
货币替代:我国经济转轨时期的透视《预测》2006年4期
金融生态平衡:金融安全研究的新视觉《经济体制改革》2006年3期
国际资本流动理论发展与展望《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3期
美国风险投资的运行机制带给我国的启示《中国统计》2005年12期
发展中国家金融开放与我国金融安全的思考《经济学家》2005年6期
利差演进、利差层次与我国利差结构分析《金融论坛》2005年6期
二十世纪金融危机理论发展与启示《经济学动态》2005年5期
开放环境下我国货币替代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4期
国外风险投资发展的比较研究《中国风险投资》2005年4期
汇率制度理论发展综述与启示《经济学动态》2005年4 期
我国风险投资制度缺陷与改进《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年2期
开放环境下我国货币政策的优化《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1期
我国金融周期基本特征与分析结论《金融论坛》2005年1期
中国西部地区风险投资研究《中国风险投资》2005年1期
⑶ IFF国际金融论坛 INTERNATIONAL FINANCE FORUM注册过商标吗还有哪些分类可以注册
IFF国际金融论坛 INTERNATIONAL FINANCE FORUM商标总申请量1件
其中已成功注册0件,有1件正在申请中,无效注册0件,0件在售中。
经八戒知识产权统计,IFF国际金融论坛 INTERNATIONAL FINANCE FORUM还可以注册以下商标分类:
第1类(化学制剂、肥料)
第2类(颜料油漆、染料、防腐制品)
第3类(日化用品、洗护、香料)
第4类(能源、燃料、油脂)
第5类(药品、卫生用品、营养品)
第6类(金属制品、金属建材、金属材料)
第7类(机械设备、马达、传动)
第8类(手动器具(小型)、餐具、冷兵器)
第9类(科学仪器、电子产品、安防设备)
第10类(医疗器械、医疗用品、成人用品)
第11类(照明洁具、冷热设备、消毒净化)
第12类(运输工具、运载工具零部件)
第13类(军火、烟火、个人防护喷雾)
第14类(珠宝、贵金属、钟表)
第15类(乐器、乐器辅助用品及配件)
第16类(纸品、办公用品、文具教具)
第17类(橡胶制品、绝缘隔热隔音材料)
第18类(箱包、皮革皮具、伞具)
第19类(非金属建筑材料)
第20类(家具、家具部件、软垫)
第21类(厨房器具、家用器皿、洗护用具)
第22类(绳缆、遮蓬、袋子)
第23类(纱、线、丝)
第24类(纺织品、床上用品、毛巾)
第25类(服装、鞋帽、袜子手套)
第26类(饰品、假发、纽扣拉链)
第27类(地毯、席垫、墙纸)
第28类(玩具、体育健身器材、钓具)
第29类(熟食、肉蛋奶、食用油)
第30类(面点、调味品、饮品)
第31类(生鲜、动植物、饲料种子)
第32类(啤酒、不含酒精的饮料)
第33类(酒、含酒精饮料)
第34类(烟草、烟具)
第35类(广告、商业管理、市场营销)
第37类(建筑、室内装修、维修维护)
第38类(电信、通讯服务)
第39类(运输仓储、能源分配、旅行服务)
第40类(材料加工、印刷、污物处理)
第41类(教育培训、文体活动、娱乐服务)
第42类(研发质控、IT服务、建筑咨询)
第43类(餐饮住宿、养老托儿、动物食宿)
第44类(医疗、美容、园艺)
第45类(安保法律、婚礼家政、社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