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介绍金融基本知识的书有哪些请举例。
一、金融基本知识书籍——构建金融知识框架
1、首先是大多数行业人士都会为你推荐的格里高利-曼昆的《经济学原理》
很多人真正读懂西方经济学都是从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开始的,因为有趣、易懂,“十大经济学原理”令人印象深刻,当年学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时感觉经济学像个严谨的老学究,读曼昆的就不一样了,像个会讲故事的朋友,即使不从事金融行业,相信你也会喜欢上她的。这绝对是一本让人拿得起,放不下的枕边图书。如果学金融,估计很少有不读这本书的;
2、关于银行:推荐银行:米什金《货币金融学》几个版本差别不大,中英文的都有,是金融专业本科生入门必学教材,在大学里一般课程设置为“货币银行学”;
3、关于证券机构:《证券分析》可以一读,机构里搞股票的较多,《股票作手回忆录》和《股市趋势技术分析》,重点是培养股票操作的思维,并不能作为什么金科法宝;
4、 关于保险:保险《保险学原理》没有特别推荐的,只要是重点高校像人大,上海财大等出的都可以看,保险学基础主要是法律,保险中的基本经济关系看一下都会懂的。
二、财经期刊
以下是不错的期刊杂志:
1、《第一财经周刊》、《21世纪经济报道》、彭博《商业周刊/中文版》;
2、《财经》杂志和《财新周刊》,《财新》是由胡舒立离开财经团队后创办的(这两个杂志是比较严肃的财经刊物, 报道的也都是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事件或对象);
Value价值》 《Money+》 《哈佛商业评论》模仿外媒思路,可以一读;
3、三大证券报《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上海证券报》必不可少。
财经网站的分享:
1、国内财经新闻网站:
和讯、东方财富网、几大门户网站(腾讯 新浪 网易 凤凰)财经频道;
2、国外财经网站
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路透财经、彭博财经等,英文不好的可以阅读对应的中文网站;
3、财经论坛等
知乎、天涯、豆瓣等知名论坛的财经话题区;
4、政府网站类
银监会:监管信托,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
证监会:监管证券,基金等金融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一些关键的消息
统计局:发布统计数据
协会类:银行业协会,证券业协会,基金业协会,信托业协会等;
财经网站很多,要将碎片新闻整理出有效信息,首先得注意量的积累。新闻不需要细嚼慢咽,只需了解重要资讯,所以首先你阅读的量得上去,否则别谈理解运用。
B. 货币金融学的作品目录
第1篇 导言来
第1章 为什么研自究货币、银行与金融市场
第2章 金融体系概览
第3章 什么是货币?
第2篇 金融市场
第4章 理解利率
第5章 利率行为
第6章 利率的风险结构与期限结构
第7章 股票市场、理性预期理论与有效市场假定
第3篇 金融机构
第8章 金融结构的经济学分析
第9章 银行业与金融机构的管理
第10章 银行业:结构与竞争
第11章 银行监管的经济学分析
第12章 非银行金融机构
第13章 衍生金融工具
第4篇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操作
第14章 中央银行的结构与联邦储备体系
第15章 多倍存款创造和货币供给过程
第16章 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
第17章 货币政策工具
第18章 货币政策的实施:最终目标和政策指标
第5篇 国际金融与货币政策
第19章 外汇市场
第20章 国际金融体系
第21章 货币政策策略:国际经验
第6篇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的实施
第22章 货币需求
第23章 凯恩斯理论框架与IS—LM模型
第24章 IS—LM模型中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第25章 总需求与总供给分析
第26章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
第27章 货币与通货膨胀
第28章 理性预期:政策意义
部分问答和思考题的答案
词汇表
索引
C. 想学点银行相关的,手头有两本书,请问先看哪本比较好!! 国际金融新编(姜波克)还是货币金融学(米什金)
个人建议不要看书,我大学学的是数学,没有一点金融学的知识,但是现在就是在银行工作。如果你有以后要进业务部门或者是风险部这些部门,建议你去看会计方面的书,因为这些部门都是要分析企业的风险,要回看企业报表的。如果是国际业务,那么这就需要你在大学的是学习一定的国际贸易方面的书,如果是柜员,那就不用看书了,因为柜员最主要的是操作,看书是没用的建议你有关系的话就去银行实习一个月,不是坐在一边看别人做事的实习,是真正的去学习,就算是给人打打杂也行,因为银行是需要有操作经验的,很多东西等你做过了才会明白,才会知道如何防范风险
D. 如何理解《货币金融学》的结构框架
如何理解框架结构是剪切型结构
个人见解:只讨论地震这种作用时,剪力成正三角形,越接近结构底部,剪力越大,对于柔性结构,结构产生的位移也就越大,所以变形呈剪切型。而对于剪力墙这种刚度很大的结构,变形主要由两侧混凝土压缩变形不同而产生的,所以变形呈弯曲型
E. 货币金融学知识体系概括
目录第篇 导言
第1章 为什么研究货币、银行与金融市场
第2章 金融体系概览
第3章 什么是货币?
第2篇 金融市场
第4章 理解利率
第5章 利率行为
第6章 利率的风险结构与期限结构
第7章 股票市场、理性预期理论与有效市场假定
第3篇 金融机构
第8章 金融结构的经济学分析
第9章 银行业与金融机构的管理
第10章 银行业:结构与竞争
第11章 银行监管的经济学分析
第12章 非银行金融机构
第13章 衍生金融工具
第4篇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操作
第14章 中央银行的结构与联邦储备体系
第15章 多倍存款创造和货币供给过程
第16章 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
第17章 货币政策工具
第18章 货币政策的实施:最终目标和政策指标
第5篇 国际金融与货币政策
第19章 外汇市场
第20章 国际金融体系
第21章 货币政策策略:国际经验
第6篇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的实施
第22章 货币需求
第23章 凯恩斯理论框架与IS—LM模型
第24章 IS—LM模型中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第25章 总需求与总供给分析
第26章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
第27章 货币与通货膨胀
第28章 理性预期:政策意义
部分问答和思考题的答案
词汇表
索引
F. 货币金融学原理的参考复习题
《货币银行学》教学大纲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绪论的学习,使学生深刻理解货币金融学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使学生懂得经济领域内的一切规律和变化,无不与货币金融领域的规律和变化有关。教师着重讲解经济领域的两分法,通过正反例子的说明,来解释虚拟经济与实际经济之间的关系及其联系,从而得出货币金融学是整个经济理论之核心的结论。
一.货币金融学的重要性及其表现
二.货币金融学的复杂性及其原因
第一篇 基础知识篇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货币金融学的最基本概念及要素。理解货币与货币制度的基本职能、有关信用的各种形式、以及利率的结构、作用和形成的原理等基础知识。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货币的含义
二.货币的职能
三.货币的计量
四.货币制度及其演变
第二章 信用
一.信用及其职能
二.信用的基本形式
三.信用工具
第三章 利息和利率
一.利息的来源与本质
二.利率的概念及其分类
三.利率的计量
四.利率的决定理论
五.利率对经济的影响
六.我国利率制度的改革
第二篇 金融体系篇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们了解并掌握有关金融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即: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监管的基本知识、知道各个组成部分的分别构成情况、具体作用及相互间的关系。
第四章 金融机构
一.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二.中央银行
三.商业银行
四.非银行性金融机构
五.金融机构的演变趋势
第五章 金融市场
一.金融市场的作用
二.金融市场的分类
三.金融工具
四.我国的金融市场
第六章 金融监管
一.金融监管的作用
二.金融监管的模式
三.金融监管、金融效率和金融风险的关系分析
四.我国金融监管制度及其改革
第三篇 金融理论篇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们掌握有关货币金融理论的核心知识,学会用货币金融理论作为工具,分析经济领域内的各种经济现象。
第七章 货币需求理论
一.有关货币需求理论的三个学派
二.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框架和IS-LM模型
三.我国的货币需求分析
第八章 货币供给理论
一.基础货币
二.货币乘数
三.货币供给的外生性
四.我国的货币供给分析
第九章 通货膨胀理论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及成因
二.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三.通货膨胀的治理
四.我国通货膨胀的治理
第四篇 货币、金融与经济篇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货币、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和传导机制,了解货币政策的作用以及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对一国经济的重大影响。
第十章 货币与经济
一.货币、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
二.货币政策与经济发展
三.货币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的协调
四.我国货币政策的效率分析
第十一章 金融与经济
一.金融抑制
二.金融深化
三.我国的金融改革
第五篇 国际金融篇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篇学习,使学生了解在开放经济的情况下,货币金融在国际领域里的延伸及对各国经济产生的各方面的影响。
第十二篇 国际金融理论
一.国际收支理论
二.汇率理论
三.金融发展的内外协调理论
第十三章 国际金融市场
一.黄金市场
二.外汇市场
三.货币市场
四.资本市场
第十四章 国际货币体系
一.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
二.区域性货币制度与欧元体系
三.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
四.人民币与国际货币体系
第十五章 开放经济下的金融战略
一.开放经济下的货币政策理论分析
二.开放经济下的金融危机及防范措施
三.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债务
四.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第六篇 金融前沿问题篇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当代金融领域内的最新发展动态、前沿理论及发展趋势,为进一步在金融领域的研究和深造奠定基础。
第十六篇 行为金融理论
一.行为金融理论的概念与发展
二.行为金融理论的影响
三.行为金融理论的应用
第十七章 金融全球化及其影响
一.金融全球化的起因及其演变
二.金融全球化对各国经济的影响
三.金融全球化及金融风险的防范
四.我国入世后金融结构的变革
第十八章 金融经营模式的转换与选择
一.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
二.各国金融经营制度的比较分析
三.我国金融经营模式的选择
四.金融经营模式与金融监管
第十九章 货币金融学发展趋势
一.货币金融学研究方法的多元
二.货币金融学研究理论的创新
三.货币金融学研究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关系
G. 货币银行学和货币金融学有什么区别
货币银行学研究央行体制,货币政策,。
货币金融学更倾向于金融计算吧。
H. 货币金融学和金融学有什么区别
货币金融学抄侧重于宏观,从结构的角度分析金融学。
金融学侧重于微观,从功能的角度对金融学进行分析。
货币金融学只能算是金融学的一个分支。
货币金融学
是货币银行学领域的一本经典著作,自十几年前引入中国以来,一直畅销不衰。由于次贷危机及其所引发的一系列事件极大地改变了金融体系的结构与中央银行的运作模式,因此,本书有关这方面的内容几乎全部进行了改写。此外,围绕次贷危机,本书适时增加了很多新的内容、应用和专栏。
虽然本版较前一版做了较大的改动,但依然保留了其作为最畅销货币银行学教材的基本优点,即建立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用基本经济学理论帮助学生理解金融市场结构、外汇市场、金融机构管理以及货币政策在经济中的作用等问题。
本书适用于货币金融学课程,同时,作为一部经典著作,它也可以作为很多渴望了解货币金融知识的人的学习用书和参考读物。
金融学
是研究价值判断和价值规律的学科。主要包括传统金融学理论和演化金融学理论两大领域,是现代经济社会的产物。本专业培养具有金融学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的专门人才。
I. 求一本货币银行学的教材,哪个版的比较好,多谢,很重要
金融学考研党,建议学复旦经院何光辉教授的《货币银行学》
廖辉
相信很多货币银行学的初学者、甚至复习过多遍的考研党都有一个极大的疑惑:货币银行学似乎是一门没有边界的学科,从宏观经济学到金融市场、金融机构、投资学甚至政治经济学都有涉及,更不用说有一个清晰的货币银行学框架,这对考研的初学者来说不得不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我作为一个工科生,初次学习货银的时候,一直觉得懵懵懂懂。直到考研结束,才发现何光辉老师的《货币银行学》,幡然醒悟。此书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货银学科框架体系,书中有许多当下金融热点解析。建议考研党多看这本教材,肯定对你有益。
看了何老师的书,我发现此书独辟蹊径,展示了一个严密完整的货银体系:
1、把握货币的数量和价格两个变量,从货币的起源开始,然后研究货币交换带来的信用发展,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的货币价格(利率)的决定。
2、研究货币运行或者说交换的场所:金融市场和若干金融工具,同时研究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中央银行。由于我国一直一来是以间接融资为主,故该学科为《货币银行学》而非《货币金融学》。
3、在了解了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的管理后,我们便可以更好地学习作为监管者和国民经济调控者存在的中央银行,如何通过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熟悉货币政策,让监管和调控更有效率。
4、在深入学习了以上内容后,我们便可以开始研究货币的供求,到底是经济运行决定货币供给,还是货币供给影响经济运行呢,或者是兼而有之。
5、货币运动带来的危机和影响。
否则,你会像我一样走很多弯路,要看黄达的《货币银行学》、胡庆康的《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易纲的《货币银行学》、米什金的《货币金融学》;还要疯狂地汲取相关的货币银行论文。经过这样的努力之后,还很茫然。犹记得当初对各类书上各种利率决定理论深挖细抠的过程,以及在看完货币银行相关热点之后,却不明白这些热点跟货币银行学有何关联。
或许,一开始带着货银的骨骼体系去汲取相关的知识,在合适的位置注入货银的血肉,会有一种事半功倍的效果!
J. 货币金融学 作图分析题:1.货币政策长期短期的影响 2.债券期限结构
紧缩的货币政策 一般是提高银行存款利率 提高银行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所以啊紧缩的货版币政策会提促使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均有所提高。
居民手中的货币有两种用途 消费同储蓄 如果存款利率提权高 那么相对来说军民更愿意把手中的货币存起来 这样用于消费的货币就会变少 社会总需求下降
银行准备金率提高 那么社会的货币供给就会下降 企业贷款成本提高 则企业的投资就会下降 产出同样下降 社会总供给也会相对下降下降2利率期限结构(Term Structure of Interest Rates) 是指某个时点不同期限的即期利率与到期期限的关系及变化规律。
由于零息债券的到期收益率等于相同期限的市场即期利率,从对应关系上来说,任何时刻的利率期限结构是利率水平和期限相联系的函数。因此,利率的期限结构,即零息债券的到期收益率与期限的关系可以用一条曲线来表示,如水平线、向上倾斜和向下倾斜的曲线。甚至还可能出现更复杂的收益率曲线,即债券收益率曲线是上述部分或全部收益率曲线的组合。收益率曲线的变化本质上体现了债券的到期收益率与期限之间的关系,即债券的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表现的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