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关于进一步做好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清理整顿工作的通知 这个是真的吗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多方核实获悉,近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关于落实清理整顿下一阶段工作要求的通知》(整治办函[2017]84号文)。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对整改类互金机构,明确业务规模和存量违规业务要“双降”,不再新增不合规业务,整改时间原则上不超过1年,即整改实施阶段应最迟于2018年6月底前完成。多位接近地方金融监管人士表示,已经收到上述通知。
84号文要求:
一、继续发挥好省级领导小组和整治办的统筹作用。各省要高度重视,毫不松懈地继续做好专项整治各项工作,保持对互联网金融各类违法违规活动的高压态势。各省领导小组以及整治办联合工作机制要继续保持,定期召开会议。
二、扎实做好重点对象的分类处置。抓紧完成重点对象现场检查、出具整改意见、制定整改计划等工作。
具体来说,对整改类机构提交的整改计划,要履行批准程序,确保符合要求,一是明确业务规模不能增长、存量违规业务必须压降、不再新增不合规业务,二是整改时间原则上不超过1年,超过1年的需经领导小组组长签字同意。
对已提交整改计划的机构,要加强监管,要求其按月提交标准化的整改进度报告。
对列入取缔类的机构,要明确取缔工作责任主体,并做好相关工作衔接。
对此,华东某地金融监管人士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认为:“非常时期非常手段,限制规模,意在防止风险扩散和穿透,只是短期的控制,但不是长期的目标和方向。”
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方颂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双降”不是指平台的成交额不能增长,不能再发新项目,而是指待偿金额不能增长,违规业务不能新增,若有存量,要尽快处理和化解。
方颂认为,中央和地方政府提出“双降”的要求,主要是为了防止整改延期风险扩散。由于行业从业机构数量庞大、业务创新头目繁多、合规界定困难等客观因素影响,为保证整顿质量和效果,整改期限已经从最初原计划的2016年11月,延长到了2018年6月。对于中央和地方主管部门来讲,要控制整体和最终风险,最好的方式是控制总量,不因整改时间的延长而导致总量的增加,从而导致更大的风险。
三、持续做好非重点对象的随机抽查。各省要按月进行滚动抽查,月度抽查比例不低于非重点对象的5%。对于抽查发现规模较大、问题较严重的,要纳入重点对象,开展现场检查并视情况进行分类处置。对于新发现的互联网金融业态或相关从业机构,要及时纳入清理整顿档案库。
四、加强清理整顿工作的非现场监测、督查。各省整治办要按月报送辖内工作进展情况,为加强全国整治工作的调度,全国整治办将按月通报各省进度情况。
B. 今年的互联网金融整理整顿什么时候结束
现在互联网金融已经进入了洗牌阶段,一些没资历没背景的小平台将会主动退出专市场,留下的基本都是一些有资属格背景的大平台,说到底,互联网金融还是在和国有银行抢生意,这个从理论上来说就是行不通的,最后留下的所谓互联网理财平台也是傀儡而已,最明显的一点,投资回报率肯定很低。现在有的近3000家理财平台,最后能够活下来1000家就不错了。
C. 国家整治互联网理财到什么时候结束
从e租宝事件爆雷之后,监管开始收紧,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随之而来。今年内4月,国务院组织14个部门召开电容视会议,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一年的有关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专项整治,涉及支付、P2P、众筹等。从中央各部委到地方,各类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部署动员会议纷纷展开。一些平台被调查,其中像老牌平台e速贷也被警方突击调查,在严厉的整治之下,各家平台刻意维持低调。
整治行动同样波及到互联网金融的相关行业及产业,过去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业务增长很大程度是借助了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包括托管、通道等业务,但今年在整治之下,这些业务均受影响。
业内预计16年是互金平台最为艰难的一年,明年企稳活力恢复,将呈现强者俞强的现象。
D. 互联网金融会整顿吗会怎样整顿
从2016年就开始整顿了,在2016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等17个部门联合印发的《通过互联网开展资产管理及跨界从事金融业务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中称,三类主体是互联网资产管理的整治重点:一是具有资产管理相关业务资质,但开展业务不规范的各类互联网企业(需规范经营);二是跨界开展资产管理等金融业务的各类互联网企业(需从业资质);三是具有多项金融业务资质,综合经营特征明显的互联网企业(建立防火墙)。
E. 听说海银财富官微发布的文案说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延期一年,是真的吗
可以去它们公众号那上面发的信息应该没问题的。
F. 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组发布什么通知
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前下发《关于立即暂停批设网络小额贷款公司的通知》,要求即日起各级小额贷款公司监管部门一律不得新批设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禁止新增批小额贷款公司跨区经营。
对所有从事现金贷的市场主体,都必须实施穿透式监管,严格禁止暴力催收等违法活动,严格实行36%的利率红线。严厉监管很可能让多数现金贷平台倒闭,但唯有如此,能存活下去的企业才是具有强大技术和资金的平台,只有这样的现金贷才是有利于民生,值得肯定的良性金融创新。
是该好好管制了。
G. p2p备案延期到什么时候
部分地方金融局、金融办已于近日接到监管部门口头通知,要求暂停发布网贷(专P2P)备案登记属细则,“但也没说要延期到什么时候”。目前大多数地方金融监管部门仅出台了P2P备案细则的征求意见稿,鲜有正式文件公布。
从目前的进展来看,如何稳妥有序化解包括涉嫌资金池的类活期产品、大额标、期限拆分,以及涉及定向委托投资等互联网资管产品在内的违规存量业务,依然是当前整治工作的重点难点。
H. P2P平台备案延期多长时间
2017年12月,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做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专项整治整改验属收工作的通知》(57号文)中,明确规定2018年4月,大部分P2P平台备案工作应当结束,6月份则是备案登记的最后期限。
然而,就在众平台还在为法律意见书等准备材料疲于奔命,全力冲刺网贷备案验收之际,有消息称,监管部门在近日紧急下发通知,要求各地暂停发放网贷备案登记细则(正文及征求意见稿)。
据了解,监管层的思路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验而不收(不断让机构补充资料,加大各种合规成本);二是实施不发牌照的穿透式日常监管(不急于发牌照,但日常监管完全按管理办法执行);三是不再提“双降”,允许合规资产增量。由于P2P整改验收工作量大、难度大、进度滞后,目前最后期限还没有确定,需要等下一步通知。
事实上,网贷行业备案还是一个全新的监管动作,相关机构此前也并无经验,尤其是全国各地金融环境并不一致,对相关企业来说可能并不公平。截至目前,网贷备案的相关细则的制定和执行权限由各地金融办(金融局)掌握,但由于各地市场环境的差异和发展需求,各地监管部门对网贷平台的态度也有很大的差别。
I. 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延期一年,是不是真的啊,我在海银财富官微看到的。
是真的吧,既然是海银财富官微发的应该是没问题的!
J. 国家对p2p网贷整治出台了83号文件的内容是什么
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近日联合印发《关于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转型为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引导部分符合条件的网贷机构转型为小贷公司。文件编号为“整治办函[2019]83号”(以下简称“83号文”)。
在注册资本方面,拟转型网贷机构设立的单一省级区域经营的小贷公司的注册资本不低于5000万元,且出资形式应为货币。而全国经营的小额贷款公司的注册资本不低于10亿元,且首期实缴货币资本不低于5亿元,且首期实缴货币资本还应同时满足不低于转型时网贷机构借贷余额1/10的要求。
“83号文”也强调,已退出的网贷机构不得申请转型为小贷公司。这意味着,已经宣布清盘退出的网贷机构,无法再通过该方式向小贷公司转型。
网贷机构股东实力较强,原有股东不具备消化存量业务风险能力的,必须引进新的有实力的股东,并作出消化存量业务风险的承诺。
拟转型的网贷机构,经申请并通过区、市、省级有关部门逐级审核同意后,由省级地方金融监管局出具临时牌照批复文件,网贷机构可凭批复文件向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申请注册登记。
(10)互联网金融整治延期扩展阅读
《意见》明确了拟转型网贷机构的基本条件:
一是合规条件。网贷机构存量业务无严重违法违规情况。结合合规检查情况,网贷机构存量业务及财务管理较为规范,最近1年保持全量业务银行存管上线状态,最近2年网贷机构及其实际控制人、主要高级管理人员在市场监管、税务、公安、法院等部门无严重违规处罚和违法犯罪记录。
不存在查实的重大违法违规投诉记录,不存在违法违规开展各类金融业务的情况,积极配合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已退出的网贷机构不得申请转型为小贷公司。
二是有符合条件的股东和管理团队。网贷机构股东实力较强,原有股东不具备消化存量业务风险能力的,必须引进新的有实力的股东,并作出消化存量业务风险的承诺。
三是转型方案具有可行性。网贷机构提出的转型方案要充分考虑出借人的利益,事先与出借人充分沟通,获得大多数出借人的支持配合;
要得到有权机构(如出借人大会,股东会等)的有效同意,并且有能力、有相关机制确保方案有效执行。网贷机构要公布线上线下联系方式,畅通与出借人的沟通渠道。
四是金融科技实力强,符合线上经营要求。对于拟转型为全国经营的小贷公司的网贷机构,还应具有较好的互联网背景和网络技术资源基础。
具备全流程线上完成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条件,且能与监管系统对接,满足非现场监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