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一个金融学的简单问题与复杂(我认为复杂罢了)答案,求解读。 欺骗性高利率和真实利率到底是什么
我只能跟你解释一下为什么第一个选项利率比较高。这是因为你内每个月还等额的钱的时候不仅容仅还了利息,还包括本金,假如你第一个月还了本金150的话,那剩下的月份就应该按照850来计息。所以总利息肯定是低于200的。但是最后你要还1200,说明实际上你的利率高于20%
⑵ 金融学中关于利率方面的问题 急!!!!!!!
现在就以利率的提高作为例子,
利率提高就是LM曲线向左移动,货币紧缩,货币供应就减少。对于物价水平的高低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市场中流动货币的影响,利率的提高使得一部分的货币转为银行的储蓄,然而市场中流动的货币就会减少,物价也会下降。
社会的总需求AD是由IS-LM的移动形成,利率的提高会使得LM向左移动,在IS不动的情况下,AD向左移动。因为利率的上升会引起物品需求的减少和产出的下降。
对于外汇和国际资本的流动:资金是追逐利润的,利率的提高,会使得国外的资金流入国内,外币要兑换成本币,即本币需求增加,所以汇率提高,国际资金流入。
对于经济的成长来说,利率的提高往往是抑制经济过热减少通胀的一种手段。利率影响的是货币的供给,对整体经济来说不能一概而论说是高好还是低好。
⑶ 这是金融学里关于利率套利问题的题,我就想知道步骤2里1000e的3 百分5次方……那个式子中e是什
那个e是数学里的自然常数e,题目给出的利率是连续复利利率,也就是俗称的利息力(这是版精算学里所说的),它权是把1加上不是连续复利的利率之和进行以e为底数的对数转换,由于题目给出的是连续利率,现在要求相关的利息时当然要把这个连续复利的利率转化成我们一般用于计算利息时所用的1加上不是连续复利的利率形式。
建议你计算e的多少次幂时比较方便的做法是用excel里的EXP函数来计算,EXP函数相应的列式使用方法如下:=exp(写上e的次幂数)
注意在=exp后面的次幂数数值必须要用小括号,否则excel不能识别计算的。
⑷ 谁能帮我解决一下有关利率的货币金融学的一个问题,谢谢!
当期收益来率是债券的年源息除以债券当前的市场价格所计算出的收益率
两种债券的年利率为
15%=X/800 X=120 120/1000=12%
第一种债券的年利率为12%
5%=Y/800 Y=40 40/1000=4%
到期收益率 = [年利息I+(到期收入值-市价)/年限n]/ [(M+V)/2]×100%
M=面值;V=债券市价; I=年利息收益;n=持有年限
A (120+200/20)/(1000+800)/2*100%=14.44%
B (40+200/1)/(1000+800)/2*100%=26.66%
所以1年期的到期收益率高
⑸ 金融学利率问题
银行的利率是名义利率, 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实际利率
首先搞清楚定义。你问的“你希望明年以前银行付给你的名义利率是多少”当然是超过通货膨胀率了,也就是超过6% 该年末不知是今年还是明年。。把时间描述清楚
⑹ 金融学利率互换的实例问题
其实就是固定利率市场的利率规定的比较死板,并且阶梯落差较大,是比较落后的形式
在浮动利率市场形成规模之后,固定利率基本上就推出历史舞台了
拿书上这个例子来说,比方说A企业的信用评级是AAA级,B企业是AA级,评级只相差一级,固定利率市场给出的贷款利率相差1.4%,而浮动利率市场的贷款利率只相差0.8%,显然,固定利率比浮动利率的阶梯落差更大一些
固定利率的阶梯落差大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企业贷款通常不是一年两年,对于十年甚至二十年的贷款而言,在借方看来,信用评级低一级的企业,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其不稳定因素是会累加的,说通俗一点就是,一个AAA级企业,一年内倒闭的几率可能是1%,一个AA级企业一年内倒闭的几率是2%,如果换成二十年的话,AAA级企业倒闭的几率是10%,而AA级企业倒闭的几率是30%,也就是说,按常理判断,不稳定的东西会越来越不稳定
对于借方来说,在提供长期贷款的时候,更愿意选择低风险的对象,而那些高风险的对象,则必须用更高的回报才能打动他们,所以阶梯落差就会比较大
而浮动利率市场则没有这个顾虑,因为他们是每年调整一次利率,所以一开始的时候不需要很高的阶梯落差
现在已经遇不到书上说的这种情况了,因为浮动利率已经普及了
⑺ 金融学实际有效利率
不是的,还是10%.
只是半年的收益是一年的50%,实际有效利率不变
⑻ 金融学中,影响和决定利率的因素
决定和影响利率的主要因素有:
(1)利润率的平均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利息仍作为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因而利息率也是由平均利润率决定的。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现状与改革实践,这种制约作用可以概括为:利率的总水平要适应大多数企业的负担能力。也就是说,利率总水平不能太高,太高了大多数企业承受不了;相反,利率总水平也不能太低,太低了不能发挥利率的杠杆作用。
(2)资金的供求状况。在平均利润率既定时,利息率的变动则取决于平均利润分割为利息与企业利润的比例。而这个比例是由借贷资本的供求双方通过竞争确定的。一般地,当借贷资本供不应求时,借贷双方的竞争结果将促进利率上升;相反,当借贷资本供过于求时,竞争的结果必然导致利率下降。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作为金融市场上的商品的“价格”——利率,与其他商品的价格一样受供求规律的制约,因而资金的供求状况对利率水平的高低仍然有决定性作用。
(3)物价变动的幅度。由于价格具有刚性,变动的趋势一般是上涨,因而怎样使自己持有的货币不贬值,或遭受贬值后如何取得补偿,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这种关心使得从事经营货币资金的银行必须使吸收存款的名义利率适应物价上涨的幅度,否则难以吸收存款;同时也必须使贷款的名义利率适应物价上涨的幅度,否则难以获得投资收益。所以,名义利率水平与物价水平具有同步发展的趋势,物价变动的幅度制约着名义利率水平的高低。
(4)国际经济的环境。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在这种情况下,利率也不可避免地受国际经济因素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国际间资金的流动,通过改变我国的资金供给量影响我国的利率水平;②我国的利率水平还要受国际间商品竞争的影响;③我国的利率水平,还受国家的外汇储备量的多少和利用外资政策的影响。
(5)政策性因素。自1949年建国以来,我国的利率基本上属于管制利率类型,利率由国务院统一制定,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在利率水平的制定与执行中,要受到政策性因素的影响。例如,建国后至十年动乱期间,我国长期实行低利率政策,以稳定物价、稳定市场。1978年以来,对一些部门、企业实行差别利率,体现出政策性的引导或政策性的限制。可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利率不是完全随着信贷资金的供求状况自由波动,它还取决于国家调节经济的需要,并受国家的控制和调节。
⑼ 货币金融学中的利率一般指什么利率
利率是指各国央行发布的基准利率。长期债权是按面额贴息发行的,当远专期利率上属升时,贴现率也上升,这意味着当初发行债券时的价格应该更低才公平,这样债券的收益率就相对下降了。
利率表示一定时期内利息量与本金的比率,通常用百分比表示,按年计算则称为年利率。其计算公式是:利息率=利息量/ 本金x时间×100%。加上x100%是为了将数字切换成百分率,与乘一的意思相同,计算中可不加,只需记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