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完善跨境资金流动监测体系 问题及建议
当前,新兴经济体正迎来新一轮大规模资本流入,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管理已经成为全球内金融监管框架容下最复杂的难题。 新兴经济体面临大规模资本流入 从历史数据看,过去20年内新兴市场国家经历了两次大规模资本流入。第一次发端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
㈡ 中国人民银行各省市分支机构主要职能是什么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它们在本辖区内履行下列职责:
一、监督管理金融机构;
二、调查统计本辖区的经济、金融情况。
三、贯彻实施货币政策,管理货币市场,调剂金融机构间资金。
四、经理国家金库和代理发行政府债券。
五、现金发行、调拨和金银管理。
六、会计结算和联行清算。
七、外汇管理。
八、领导辖区内中国人民银行支行的工作。
(2)国际金融跨境资本流动扩展阅读
中国人民银行的主要职责为:
(一)、拟订金融业改革和发展战略规划,承担综合研究并协调解决金融运行中的重大问题、促进金融业协调健康发展的责任,参与评估重大金融并购活动对国家金融安全的影响并提出政策建议,促进金融业有序开放。
(二)、起草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草案,完善有关金融机构运行规则,发布与履行职责有关的命令和规章。
(三)、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宏观信贷指导政策。
(四)、完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负责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稳定与安全。
(五)、负责制定和实施人民币汇率政策,不断完善汇率形成机制,维护国际收支平衡,实施外汇管理,负责对国际金融市场的跟踪监测和风险预警,监测和管理跨境资本流动,持有、管理和经营国家外汇储备和黄金储备。
(六)、监督管理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银行间票据市场、银行间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及上述市场的有关衍生产品交易。
(七)、负责会同金融监管部门制定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规则和交叉性金融业务的标准、规范,负责金融控股公司和交叉性金融工具的监测。
(八)、承担最后贷款人的责任,负责对因化解金融风险而使用中央银行资金机构的行为进行检查监督。
(九)、制定和组织实施金融业综合统计制度,负责数据汇总和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统一编制全国金融统计数据、报表,并按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公布。
(十)、组织制定金融业信息化发展规划,负责金融标准化的组织管理协调工作,指导金融业信息安全工作。
(十一)、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
(十二)、制定全国支付体系发展规划,统筹协调全国支付体系建设,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支付结算规则,负责全国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
(十三)、经理国库。
(十四)、承担全国反洗钱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的责任,负责涉嫌洗钱及恐怖活动的资金监测。
(十五)、管理征信业,推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
(十六)、从事与中国人民银行业务有关的国际金融活动。
(十七)、按照有关规定从事金融业务活动。
(十八)、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㈢ 中央银行的职能有哪些
中央银行的职能有:
1、发行的银行职能:指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是一国或某一货币联盟唯一授权的货币发行机构。中央银行应根据货币流通需要,适时印刷、销毁货币,调拨库款,调剂地区间货币分布、货币面额比例。
2、银行的银行职能:指中央银行充当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最后贷款人。银行的银行这一职能体现了中央银行是特殊金融机构的性质,是中央银行作为金融体系核心的基本条件。中央银行通过这一职能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活动施加影响,以达到调控宏观经济的目的。
3、政府的银行职能:指中央银行为政府提供服务,是政府管理国家金融的专门机构。国家财政收支一般不另设机构经办具体业务,而是交由中央银行代理,主要包括按国家预算要求代收国库库款、拨付财政支出、向财政部门反映预算收支执行情况等。
4、监管职能:制定有关的金融政策、法规,作为金融活动的准则和中央银行进行监管的依据和手段。依法对各类金融机构的设置统筹规划,审查批准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设立、业务范围和其他重要事项。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进行监督。
5、调控职能:中央银行以国家货币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的身份,通过金融手段,对全国的货币、信用活动进行有目的、有目标的调节和控制,进而影响国家宏观经济,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实现其预期的货币政策目标。
(3)国际金融跨境资本流动扩展阅读:
中央银行行使监管职能的对象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除此之外中央银行还需要对金融市场的设置、业务活动和运行机制进行监督管理。随着中央银行国有化进程的加快,中央银行对国家负责,许多国家的银行法规明确规定了中央银行作为政府代理的身份,从而实现了中央银行向政府银行的转化。
进入20世纪中叶,中央银行不与普通商业银行争利益,行使管理一般银行的职能并成为金融体系的中心机构,这标志着它向银行的银行转化。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离不开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总目标,在具体运用中大大加强并注重其综合功能的发挥,即由过去的一般性运用向综合配套运用转化。
㈣ 跨境资本流动的系统性风险有哪些
假设美国存款利率为100%,中国人肯定把人民币兑换成美元存到美国的银行去了。一边是买进美元内,一边是抛出人民容币。所以对即期汇率来说,人民币一定是贬值,美元升值。当然这仅仅是对一般的投机者来说的,如果你还担心存在美国银行的美元未来贬值,你会在远期市场上卖出美元来对冲外汇风险,因此人民币远期汇率一定升水,美元远期汇率一定贴水。反之亦然。
假设中国存在严重的通货膨胀,对本国汇率影响不一定吧。贬值分为对内贬值和对外贬值,通货膨胀导致的是国内的贬值。比如港币是盯住美元的。香港通货膨胀了,虽然港币的购买力下降了,但是如果美元升值的话,相对于港币也是升值了。因此通货膨胀如何影响汇率是不一定的。
资本流动差不多就是利率如何影响汇率。因为资本都是逐利的。利率的高低会导致一国资本流向另一国。结果参见第一条
㈤ 8月份我国跨境资金流动情况如何
9月18日消息,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17年8月份银行结售汇和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就近期跨境资金流动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该负责人表示,8月份我国跨境资金流动更趋平衡。
该发言人认为,近期,我国经济延续稳中向好态势,继续提振市场信心,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稳中有升,使得境内主体在涉外交易中的预期及行为更趋理性。未来在国内经济基本面更加稳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市场预期进一步趋稳的环境下,我国跨境资金流动总体将保持稳定有序、基本平衡的格局。
㈥ 跨境资金流动形势保持了稳定吗
据报道,国家外汇管理局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银行结售汇顺回差106亿美元,企业答等非银行部门涉外收支逆差99亿美元。
流和货币贬值压力增加,但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形势保持稳定。
相关负责人表示,近期外汇市场供求持续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今年以来相关市场主体的跨境资金流动总体均衡,外汇市场供求主要项目继续呈现平稳有序态势,未来,在国内经济持续平稳运行的基础上,我国外汇市场将能够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变化,总体延续合理均衡的跨境资金流动格局。
文章来源:央广网
㈦ 中国人民银行是干什么的
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中国人民银行(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英文简称PBOC),简称央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银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成部门。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中国人民银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规定,在国务院的领导下依法独立执行货币政策,履行职责,开展业务,不受地方政府、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7)国际金融跨境资本流动扩展阅读:
人行前身
人民银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召开的“全国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上,通过决议成立“中共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简称苏维埃国家银行),并发行货币。从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时期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前夕,人民政权被分割成彼此不能连接的区域。各根据地建立了相对独立、分散管理的根据地银行,并各自发行在本根据地内流通的货币。
创建初期
中国人民银行的创建与国家银行体系的建立(1948至1952年)
1948年12月1日,以华北银行为基础,合并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在河北石家庄组建了中国人民银行,并发行人民币,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中央银行和法定本位币。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宣布成立。华北人民政府当天发出布告,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人民币在华北、华东、西北三区的统一流通,所有公私款项收付及一切交易,均以人民币为本位货币。
1949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由石家庄市迁入北平。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把中国人民银行纳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的直属单位系列,接受财政经济委员会指导,与财政部保持密切联系,赋予其国家银行职能,承担发行国家货币、经理国家金库、管理国家金融、稳定金融市场、支持经济恢复和国家重建的任务。
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中国人民银行在中央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着手建立统一的国家银行体系:一是建立独立统一的货币体系,使人民币成为境内流通的本位币,与各经济部门协同治理通货膨胀;二是迅速普建分支机构,形成国家银行体系,接管官僚资本银行,整顿私营金融业;三是实行金融管理,疏导游资,打击金银外币黑市,取消在华外商银行的特权,禁止外国货币流通,统一管理外汇;四是开展存款、放款、汇兑和外汇业务,促进城乡物资交流,为迎接国家经济建设做准备。
到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终结时,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人民共和国的国家银行,建立了全国垂直领导的组织机构体系;统一了人民币发行,逐步收兑了解放区发行的货币,全部清除并限期兑换了国民党政府发行的货币,很快使人民币成为全国统一的货币;对各类金融机构实行了统一管理。
中国人民银行充分运用货币发行和货币政策,实行现金管理,开展“收存款、建金库、灵活调拨”,运用折实储蓄和存放款利率等手段调控市场货币供求,扭转了新中国成立初期金融市场混乱的状况,终于制止了国民党政府遗留下来的长达二十年之久的恶性通货膨胀。同时,按照“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配合工商业的调整,灵活调度资金,支持了国营经济的快速成长,适度地增加了对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的贷款;便利了城乡物资交流,为人民币币值的稳定和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㈧ 中国应如何应对跨境资本流动
当前,新兴经济体正迎来新一轮大规模资本流入,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管理已经成为全球金融监管框架下最复杂的难题。 新兴经济体面临大规模资本流入 从历史数据看,过去20年内新兴市场国家经历了两次大规模资本流入。第一次发端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终结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第二次发端于2003年,终结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新兴市场国家本世纪初经历的资本流入规模远高于上世纪90年代。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央行首先将基准利率降至零利率水平附近,然后开始集体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加剧了全球流动性过剩。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率显著超过发达国家业绩较高的资本回报率和套利空间,意味着新兴市场国家正迎来第三次大规模资本流入。根据国际金融协会(IIF)的估计,金融危机以后到目前,跨境资本向新兴市场国家的流入已积累了巨大规模。2010年新兴市场国家面临的资本流入达到8783亿美元,为仅低于2007年的历史次高水平。 通过数据和结构分析,与前两轮“资本流入潮”相比,本次危机后的新兴经济体资本流入有了明显变化。在构成上,第一轮中,外国直接投资占最大比重,第二轮以银行信贷为主,现在则集中在证券化资产上,如巴西和韩国的资本流入过半属于此类。这些资本更“热”、波动性更大。此外,本轮资本流入在短短三个季度就占到这些国家GDP的6%,而过去达到这一规模需要至少三年。 对我国跨境资本流动规模测算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的新兴市场经济体,中国经历的资本流动与新兴市场国家的趋势和特点大致相同。国际上测度跨境资本流动状况,主要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资本和金融项目,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不含储备资产变动)。
㈨ 我国跨境资金流动总体状态如何
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7月,我国跨境资金流动总体稳定,外汇市场供求基专本平衡。国际金融市场属上,美元指数与上月末基本持平,金融资产价格小幅波动,主要非美元货币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动等因素综合作用,外汇储备规模稳中有升。
“展望未来,国际经济金融环境复杂严峻,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持续升温,主要国家宏观政策出现分化,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但我国经济基本面和政策基本面依然稳健,跨境资金流动和外汇市场运行有条件保持总体平稳。国内外因素综合作用,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将在波动中保持总体稳定。”上述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