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考人大金融学研究生,初试考哪两门专业课
大二是不可以报考金融分析师的,cfa协会规定,在校本科大学生最早可在毕业前12个月参加金融分析师一级考试,大二虽然没有办法考金融分析师一级,但是许多在校大学生都在大一大二期间备考金融分析师。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在学期间只能考金融分析师一级,如果想考金融分析师二级、三级,需要取得毕业证以后才能考取。
金融分析师报考条件:
1.学历要求: A、4年制本科或以上学历者可直接报名参加考试
B、本科在校学生,报名时间到毕业最后一学年之内即可报名考试
C、3年制大专学历加上1年全职工作经验
D、2年制大专学历加上2年全职工作经验
2.基本的遵守职业道德规范,CFA考试中,道德与职业规划是很重要的课程,要从自身做起。
3.能够完成注册和报名以及支付费用;
4.能够用英语参加考试。
金融专业的或非该专业但是想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都是可以报名的。
大学生如何准备cfa考试
了解清楚cfa知识体系,cfa知识体系与大学里的知识体系要更加广泛,它是一个理论和实操相结合的课程,cfa考试出题的模式也更注重实践,都是从实用性考虑的,而这些在大学里都是不涉及的。
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因为教学和生活环境相对轻松,自制力较差;所以建议大家报班的原因是后面会有人不断地督促你;报班学习会为你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助于提高自制力,而且有老师的指导,学习起来不会感觉无从下手。
每年的寒暑假时间加起来足足有将近4个月的时间,这些时间如果不利用起来那就太浪费了。因为大家放假有多少人是,“起来大中午,手机玩一天”,所以建议大家用假期的时间来复习备考,也不要求大家一天24小时都在学习,每天腾出3-4个小时,小编觉得应该不难,少刷会儿手机,时间就腾出来了。
『贰』 人大的金融学都有哪些课程
1.高鸿业主编,人大出版社出版,<西方经济学>第四版
2.政治经济学(第4版)(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作者:逄锦聚洪银兴
林岗
刘伟
3.宋涛主编,人大出版社出版,《政治经济学教程》,第八版。
『叁』 人大金融学专业研究生,考研专业科目是什么
像这种好来学校,好专业的竞争还是源很激烈的。人大的金融不错的。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2017年硕士生招生专业目录》内容:
020204-金融学专业的考试科目为: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3-数学三;
802-经济学综合;
以上为中国人民大学该专业研究生考试科目,这些信息可以在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招生信息-招生简章-招生目录里面找到。
『肆』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本科,专业课程有哪些(急求)
经济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财政学 金融学 国民经济管理 贸易经济 保险 金融工程 信用管理 网络经济学 体育经济 投资学 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 房地产经营与估计 统计学 国际文化贸易 税务 税收
还有大学一些公共基础课程: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现代历史,毛邓三等
『伍』 人大本科金融专业所学教材是什么
1. 经济学 斯蒂格利茨 (上,下册) 人大出版社
2. 西方经济学 余永原 社科院研究生教材 经济科学出版社
3. 现代西方经济学 宋承先 (上,下册)复旦大学出版社
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集 (上,下册)复旦大学出版社
4. 宏观经济学(第6版) 多恩布什 费什尔 人大出版社
5. 货币金融学(第4版) 米什金 人大出版社
6. 货币银行学 黄达 2002 人大出版社
7. 国际金融学 陈雨露 2002 人大出版社
8.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 庄毓敏 2002 人大出版社
9. 博士生英语入学英语(阅读、词汇、反译)人大出版社
10. 刘毅词汇 基础、5000、10000、22000 磁带
11. Listen to This中级、高级 北京外国语大学 学生教师用书 磁带
12. 货币银行学,北京大学
『陆』 人大金融考研考什么
可以去人大研究生院网站看看
财政金融学院 金融学专业
00方向
考试科目
科目 名称 代码
科目一 政治 101
科目二(任选一) 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20德语或221法语
科目三 数学三 304
科目四 经济学综合(含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802
复试笔试科目 货币银行学、公司财务、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证券投资学
参考书目
序号 书名 主编 出版社 年版 备注
1 政治经济学教程 宋涛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年
2 政治经济学 逄锦聚、洪银兴、林岗、刘伟 高等教育出版社
3 西方经济学 高鸿业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四版
复试参考书:
1.罗斯著,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公司理财》,原书第八版
2.庄毓敏主编,人大出版社出版,《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
3.吴晓求主编,人大出版,《证券投资学》,第三版
4.黄达主编,人大出版,《金融学》,第二版
『柒』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系学啥
看到楼上的回答后,真有点犹豫还要不要说点什么,毕竟我从人大财金学院金融学本科毕业已近三年,可能有些东西已经改变了。我们那时候财金学院共有金融学、金融工程、财政学、保险学和信用管理五个专业。不知道现在怎么分的。你说的金融系应该指金融学专业吧,金融工程对数学的要求更高,理科生更合适。
说说金融学都学什么吧——学的课程很多,估计是人大各院课程最密集的学科之一。大一大二主要学习公共基础课(财金学院各专业学的都一样,区别在于金融工程学的是数一,我们学的是数三,差别很大啊= =),重点有微积分(包括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会计学(包括管理会计),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投资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重点中的重点)。
大三大四(大四第一学期还要学六门课,这在别的院是不可想象的= =)学的主要都是专业课了,五个专业这时候学的课程可能有所差别(实际上差别不大- -)。我们大三学的课程主要如下:计量经济学,证券投资学,统计学,财政学,国际金融,商业银行理论与实践,信用管理学概论,国际结算,税法,投资银行概论,公司财务,风险投资。大四第一学期我们还学了证券投资技术分析,金融工程学,固定收益证券,金融衍生工具,资产评估和银行会计。
这里要说明一点,大四第一学期我们学的那六门课其实很重要。但那些准备找工作的(包括本人在内)、出国的和考研的此时心思明显不在学习这些课程上面了。比如我只顾忙着投简历参加宣讲会什么的,这实际上是很大的损失,至少我这么认为。而且我们那些后来读金融学研究生的同学们,也为当时没有好好学那六门课而后悔。
说了这么多,不知道看了这些课程名称后对你有没有什么启发。人大金融学专业在几年前绝对是热门,我是内蒙古的,当时作为文科生在高考成绩名列全自治区前十名时才敢报考这个专业,因为那年此专业在内蒙古只招两个人。理科生的情况不清楚,但肯定也很困难。我不知道这两年的金融危机对报考金融学专业的热度有无影响,不过看楼上的回答好像没什么影响- -
我的建议是,这个专业好不好考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是否真的喜欢金融。我看了你的提问,觉得你学习金融只是想让以后的就业收入更高一些,地位更体面一些。这其实是个误区。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都有可能获得成功并得到理想的待遇,但前提是你喜欢你的工作并能适合它和做好它。否则,无论你是什么学校什么专业出身,在社会上都未必能达到你预想的目标。还有一个现实是,很多人对人大金融学毕业的前景期望过高了- - 楼上说得对,女生找好一点的工作要比男生困难,另一方面,投行还有大银行并不是那么好进的,你不仅要足够出色(包括专业知识和英语和为人处事),有时候还需要有很硬的关系或后台- -
而且那些地方收入虽然很高,压力也很大(四大国有银行应该除外- -),双刃剑吧。
当然,现实只是现实,有了理想,为此你努力付出了,无论结果如何,都是值得的。高考虽是人生的一次重大抉择,可毕竟不是全部。你人生的道路漫长着呢,会遇到很多也许更重大的事情,所以请保持一颗平常心,珍惜现在拥有的每一分钟。未来是可以改变的,路在自己脚下,要一步步来。马上要高考了,现在最重要的是安下心来准备考试,保证休息和睡眠,保持心情平静,报志愿的时候再去想选什么学校和专业吧。
祝你好运!
『捌』 中国人民大学本科课程教材 金融学
可以到“免费考研论坛”上面去看看。
也可以在“校内网”上面问一问他们学校的同学。
上“人大经济论坛”吧,这里比较权威和专业。http://www.pinggu.org/bbs/dispbbs.asp?boardid=18&id=270433
祝你成功。
『玖』 人大金融学考研科目
初试的确是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复试是货币银行学、公司财务、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证券投资学 。你说的那些会计,统计,保险的都不要看了,那些不考,银行法规什么的也不考。微观宏观都重要,就是西方经济学的下属两门,一个微观经济学,一个宏观经济学。它复试之所以没有国际金融,可能是因为人大的研究生研究方向没有国际金融方向。像金融联考的学校就要求有国际金融的。但人大后来都不指定书目了,所以你可能还要参考一些金融前沿的杂志,如《金融研究》、《国际金融研究》,因为人大以前指定过这两个杂志的。不过还是以书本为主。
『拾』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硕士研究生考试科目有哪些参考书目是什么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硕士研究生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
初试考试内容为政治,英语一,数学三,和802经济学综合
802经济学综合无指定参考书,初试参考书推荐: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
曼昆《宏观经济学》
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
逄锦聚版《政治经济学》
复试
参考书目推荐:
黄达《金融学》
罗斯《公司金融》
庄毓敏《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
吴晓求《证券投资学》
(10)人大金融专业课扩展阅读:
金融、金融学均为现代经济产物。古代主要是农耕、农业经济,主要是易货和简单的货币流通,根本不存在金融和金融学。如在中国,一些金融理论观点散见在论述“财货”问题的各种典籍中。它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最早形成于西方,叫“货币银行学”。近代中国的金融学,是从西方介绍来的,有从古典经济学直到现代经济学的各派货币银行学说。
20世纪50年代末期以后,“货币信用学”的名称逐渐被广泛采用。这时,开始注意对金融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一些理论问题加以探讨,如:人民币的性质问题,货币流通规律问题,银行的作用问题,财政收支、信贷收支和物资供求平衡问题等等。不过,总的说,在这期间,金融学没有受到重视。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的金融学建设进入了新阶段,一方面结合实际重新研究和阐明金融学说,另一方面则扭转了对待当代金融学的倾向,并展开了对它们的研究和评价;同时,随着经济生活中金融活动作用的日益增强,金融学科受到了广泛的重视;这就为以中国实际为背景的金融学创造了迅速发展的有利条件。
金融学研究的内容极其丰富。它不仅限于金融理论方面的研究,还包括金融史、金融学说史、当代东西方各派金融学说,以及对各国金融体制、金融政策的分别研究和比较研究,证券、信托、保险等理论也在金融学的研究范围内。
在金融理论方面主要研究课题有:货币的本质、职能及其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信用的形式、银行的职能以及它们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利息的性质和作用;在现代银行信用基础上组织起来的货币流通的特点和规律;通过货币对经济生活进行宏观控制的理论等等。
金融学是中国人民大学最火的专业,近几年一直是学校本科招生的最高分。人大的教师编著了我国第一部金融学教材《货币信用学》、第一部介绍西方货币银行体系的教材《资本主义国家货币的流通与信用》,奠定了我国金融学高等教育的基础。金融学专业汇集了一批著名学者,包括我国金融学的主要奠基人黄达、学界泰斗周升业,还有陈雨露、吴晓求等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人大的金融学专业整体实力全国最强,货币银行学、证券投资和国际金融实力比较平均,录取分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