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南塘新农村建设拆老房子补多少一平方
瞬间就可以成为百万富翁了 成为高富帅,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的巅峰。
不是商业拆迁是补不到什么钱的,最多够你在做一栋.
Ⅱ 2017赣县中考发生在比去年是否更低
1、2017年中考还没有开始,要在2017年6月中下旬进行。 江西省各市2017年中考的录取分数要到2017年7月份才会知道。
2、中考录取分数线只有在中考录取后才会公布,中考录取前是无法知道录取分数线的。
Ⅲ 于都富裕建材墙体
于都地处赣州市东部,距赣州65公里,南昌422公里;东邻瑞金,南接安远,西连赣县,北毗兴国和宁都;位于东经115°11'~115°49',北纬25°35'8"~26°20'53"之间;辖23个乡镇,357个行政村,总面积2893平方公里,南北长83.25公里,东西宽63.33公里;人口94.4万,其中非农业人口16.74万,人口密度326人/平方公里;县政府驻地在贡江镇,该镇面积154.65平方公里,辖28个村和8个居委会,总人口16.85万。改革开放以后,农业人口向城市化转移速度加快,仅2000-2005年就转移6.5万人;城区面积由改革开放初期3平方公里扩大到12平方公里;境内少数民族有畲族,占总人口的0.4%;境内通行客家方言。[编辑本段]历史沿革于都始建县于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以北有雩山,取名雩都,1957年改称“于都”。建县时幅员辽阔,所辖地域含现瑞金、会昌、石城、宁都、安远和寻乌诸县。素有“六县之母”和“闽、粤、湘三省往来之冲”之称。古时于都曾为赣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和军事要地,郡治设在于都近250年之久。苏区时期,先后分设于都、胜利、登贤、瑞西、兴胜、于西等县,中共赣南省委和省苏维埃政府驻于都县城。[编辑本段]地貌概况于都境内地貌复杂,有盆地、丘陵地、丘陵和绵延的山地,罗田岩为典型的丹霞地貌区,也有宽广的山间河谷堆积平原及岗地,整个地势由一系列平行山岭与许多大小不等、成因多样的盆地组成。总体上是南岭山系武夷山的余脉,属丘陵低山区,四周群山环抱,东、南、北三面地势较高些,逐渐向中、西部倾斜。位于靖石、盘古山、利村之间,主峰海拔1312米的屏坑山为境内最高峰;峡山与赣县交界处的贡水河床为县域最低处。境内河流属赣江水系,总长度1283公里,主要河流有贡水、梅江、濂江,其中贡水在境内的长度为66公里。出露地层以震旦纪、白垩纪为主,分布最广。全县耕地面积49.3万亩,有效灌溉面积34.2万亩,山地面积321万亩,丘陵面积212.6万亩,平原面积47.7万亩,江河水面16.2万亩,水力蕴藏量达38.7万千瓦。[编辑本段]自然资源于都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9.7℃。一月和七月平均气温分别是8.2℃和29.7℃,极端气温为39.9℃和-8℃,年均降水量1507毫米,4-5月降雨量约占全年的47%,年日照时数1621.9小时,年均无霜期305天。有寒潮、台风、高温干热和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影响。土壤类型主要为红壤,占全县总面积的67.8%,水稻土占11%。境内地下矿藏资源丰富,有钨、锡、铋、锌、金、银、铜、铁、锰、稀土、灰石、透闪石、耐火粘土等28种,是赣州市重要的矿产品基地。其中钨矿有大、中型矿区7处;煤、石灰石储量大,分布广。[编辑本段]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于都工业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2005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12.31亿元,比1978年(2829万元)增加了43.5倍。2005年主要产品产量:钨精矿年产量达2997.26吨、发电量722.8万度、齿轮845万件、原煤5.5万吨、水泥62.3万吨。而1978年65%钨精矿产量仅526吨,发电量71.17万度,水泥1591吨,石灰93204吨。目前于都已形成以有色冶金、新型建材、机械电子、现代轻纺和食品加工为主导的五大支柱产业。铁山垅钨矿、江铃齿轮有限公司、国兴集团东方红水泥有限公司、国兴集团东方红于都旋窑水泥、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和以泰电子厂为本县及省市知名企业。于都工业园区总面积6平方公里,已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31亿元,完成“三通一平”面积3700亩,引入县外资金29亿元,签约项目146个,动工建厂企业17家,投产企业42家,被评为省重点工业园区。于都现有220kV变电站一座,220kV线路3条,110kV变电站3座,110kV线路5条,35kV变电站11座,容量45830kVA,35kV线路15条,计168.34km。1978年以来,全县退耕还林面积3万亩,荒山开发利用面积5.2万亩(属退耕还林工程),控制水土流失面积52万亩,保护基本农田面积44.25万亩,森林覆盖率从26%提高到67.4%。同时完善了农田水利等基础措施,为农民增产增收、农业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条件。2005年农业生产总值15.7亿元,比1978年(6154万元)增加25.5倍;2005年晚稻总产11.33万吨,单产694斤,比1978年(晚稻种植面积37.4万亩,单产334斤)翻一翻。2005年油菜播种面积7.04万亩,总产6362吨,单产90公斤,与1978年相比,面积增加一倍,单产增加1.7倍。2005年瓜果总产量25340吨,其中脐橙产量14787吨;1978年水果产量23807担,其中柑桔8910担;果园面积2692亩,其中柑桔1081亩。2005年水产品养殖面积43195亩,总产量13309吨;1978年全县水产养殖面积仅17066亩,产量仅11677担。2005年肉类总产量为43333吨,生猪出栏288974头,家禽出笼118326百羽,黄牛出栏27750头,水牛存栏6615头,牛奶产量45080吨,奶牛存栏9016头;1978年畜牧产品以自给为主,全县生猪存栏140640头,家禽存栏7084百只,黄牛存栏25074头,水牛存栏13048头,牛奶产量仅169担。当前于都农业龙头企业规模不断壮大,新增省、市级龙头企业9家,带动该县农业经济稳定发展。[编辑本段]交通状况于都交通运输,古时以水运为主,1935年始有汽车运输。改革开放初期,全县仅有各级公路135条,总长836.46公里,公路密度27.67/百平方公里;目前,于都拥有各类公路里程2558.15公里,其中:国道91.45/2条(323线、319线),省道54.24公里/2条(银于线、庄黄线),省养县道93.8公里/3条(于盘线、利朱线、三门-金沙线),县道377.984公里/16条,乡道528.261公里/57条,村道1505.725公里/724条,有渡口32个,公路密度83公里/百平方公里。基本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以国道323线、319线、省道于银线为主骨架,县道为支架,乡村道为延伸的公路运输网络。实现市至县通二级公里水泥路,21个乡镇机关所在地通水泥(油)路和372个行政村通公路及134个行政村通水泥路,水泥砼(油)路面里程为605.79公里,占通车里程的25%。2001年12月开工建设赣龙铁路58公里,于2005年4月正式通车。境内航道2条,航线总里程123公里。有大型桥梁6座,即寒信大桥、水头大桥、红军大桥、长征大桥、三门大桥和新澄江大桥,总长2030.24米。中型水利枢纽工程2座,即渔翁埠水电站和下栏水库工程。[编辑本段]教育文化1949年全县有中学2所,公、私立小学146所,在校学生近万人,1978年全县有学校725所,其中高中18所,初中18所,小学689所,在校学生共计97871人,其中中学生21513人,小学生76358人,入学率为92.8%;教职工4272人,其中公教师1978人,民教师2297人。改革发展至今,全县已拥有各类学校451所,其中中等专业学校3所、普通中学46所、小学326所,幼儿园75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人数21.73万,教职工总数8012人,其中专任教师7210人。改革开放初期,全县有医疗卫生机构58个,其中县医院3所,即人民医院、中医院和皮肤病防治所,乡镇卫生院26所;床位484张,卫生技术人员437人。目前全县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142个,其中医院5所,卫生院23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112个,妇幼保健院1个,专科疾病防治机构1个;床位数1061张,医务人员1346人,其中技术人员1220人。县城设有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电影院、广播电视台等文化设施和采茶剧团;地方剧主要有赣南采茶戏,主要传统戏有《南山耕田》、《王三卖肉》、《才郎别店》、《妹子》、《补皮鞋》等,改革开放初期县采茶剧团排演的《茶童戏主》盛演不衰,后拍摄成同名戏曲艺术片,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编辑本段]万里长征第一渡被称为“长征第一渡”的“于都红军大桥”是于都县横跨于都河的第8座大桥,1934年,8.6万红军主力从于都河上8个渡口渡河,踏上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路。当时,河上没有一座桥,于都人民搭浮桥,摆渡船,把红军送上了漫漫征程。解放后,于都人民自强不息,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先后在当年红军渡河的渡口上,建起了于河大桥、寒信大桥、长征大桥、三门大桥等7座大桥,使两岸87万于都人民结束了摆渡的历史。[编辑本段]自然人文于都县“山明川秀,地丽物繁”,名胜古迹众多,旅游景点引人入胜。现已开发“红”、“绿”、“古”特色旅游景区10余处,如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纪念碑园――东门渡口、毛泽东旧居何屋、江西第一、江南第二大高山草场――屏山牧场、罗田岩摩崖石刻、宝塔公园等。另外,在全国新农村建设发源示范点――罗坳油槽下和梓山欧阳屋新开发的农家乐休闲旅游景点,吸引各地游客旅游观光。目前于都正计划组织筹备建立长征文化艺术旅游节和唢呐艺术旅游节;新开发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园、杨公坝、盘古茶场生态旅游等10个旅游景区。
Ⅳ 赣县区养猪需要怎样审批
到区农业农村局填表申报,区生态保护局进行环保评估。
Ⅳ 赣县三溪乡在哪
赣县三溪乡位于赣县东北边陲,东北面与兴国交界,南临于都县,西靠南塘镇。乡政府驻地三溪圩,距县城50公里。解放前为南塘乡四、五、六、七保和社富乡的古茂、西溪。解放初属南塘区三溪乡,1958年属红色人民公社(后改为南塘公社),1961年从南塘公社划出成立三溪公社,1968年并入南塘公社,1972年与南塘分开,恢复三溪至今。全乡总面积58.8平方公里。属丘陵地,境内大部分为低丘岗地,地势东高西低,最高点海拔820米,最低点海拔150米,有三条溪水自东往西流入平江。下辖新星、三溪、下浓、寨九坳、西溪、古茂、山头、里龙、土龙等9个行政村,78个村民小组,3342户,13918人,均系汉族。有耕地9095 亩,山地 56166 亩,经济作物以水稻为主,次为番薯、大豆、花生。乡有石灰厂、榨油厂、服装加工厂、水电站等。有初级中学1所,学生541 人。小学 8 所,学生 1791 人。卫生院1所,村医疗站12 个。境内有生态旅游景点---寨九坳,是一处典型的丹霞地貌景点,景点内沟壑纵横,丹霞壁立,"九狮拜象""将军寨""定光寺"等人文景光奇特。近年来,三溪乡党委、政府通过不懈努力,经济和社会发展较快,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为民办实事等方面取得较好成绩,得到上级的充分肯定。
Ⅵ 橙乡天使的相关新闻
2007年11月17日上午,首部反映赣州市新农村建设和脐橙产业发展的农村题材电影《赣南之恋》在寻乌开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陈东有,省文联副主席刘华,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彭光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刁德连,市政府副市长刘建平,市政协副主席满瑾出席开机仪式。彭光华在仪式上讲话。
电影《赣南之恋》由吉林省文联主席、著名作家张笑天创作剧本,张夷非执导。剧中主要人物由商蓉、艾东、刘颖、姚橹、刘之冰等担纲饰演。影片主要讲述女主人公硕士毕业后,作为选拔生报名到赣南农村锻炼任副镇长,期间,她带领乡亲们开展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脐橙产业,并在乡亲们和众选拔生的支持鼓励下,参加橙乡天使大赛,并最终夺冠的故事。
彭光华在讲话中表示,赣州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造性贯彻中央精神,在全国率先启动以“五新一好”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初步探索并形成了“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干部服务、社会参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橙乡天使经过在我市寻乌、安远、全南、定南、赣县等五个县26天的拍摄后,首部反映我市新农村建设和果业发展的电影——《橙乡天使》,2007年12月13日在赣县白鹭村顺利封镜。
据悉,该电影由著名剧作家张笑天撰写剧本,张夷非导演。
据介绍,电影拍摄过程非常顺利,预计剪辑和后期制作将于2008年2月中旬完成,3月初在北京举行首映式。
Ⅶ 赣县规划局领导成员
赣县规划局局长(主任)、总支书记晏剑坤:主持全面工作,负责储潭试验区工作。
副局长(副主任)廖晓忠:协助局长分管办公室(财务)、法规股、行政审批股、督查纠风办、人防综合股、人防指挥中心、城建档案、机关效能、普法、招商引资、信息网络管控、精神文明建设、治庸治懒治散、“两年”活动等工作。
副局长(副主任)谢琳:协助局长分管建管股、质监站、安全站、检测中心、造价站、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招标投标监管管理办公室、信访维稳、综治、和谐平安创建、节能减排等工作,负责联系经济开发区工作。
副局长(副主任)王明发:协助局长分管城乡建设股、乡镇规划分局、系统人武、新农村建设、“三送”、农村危房改造、治脏治乱治堵、老干部等工作。
副局长(副主任)陈健明:主持自来水公司全面工作,协助局长分管方圆公司工作,负责联系义源新区项目办工作。
副局长(副主任)刘桂章:协助局长分管城镇化办公室综合部、规划建设执法大队(建设市场督查站)、燃气管理、监理公司等工作
张景霖 副书记、县长
黄海军 县委副书记
李 雷 县委常委、宣传部长
陈贵周 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罗红梅 县委常委、副县长
申 云 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
丁振胜 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赖彦辰 县委常委、纪委书记
李晓东 县委常委、人武部政委
望采纳啊,具体可在赣县人民政府网查询
Ⅷ 大家知道赣县三溪乡的重大事件吗
赣县三溪乡位于赣县东北边陲,东北面与兴国交界,南临于都县,西靠南塘镇。乡政府驻地三溪圩,距县城公里。解放前为南塘乡四、五、六、七保和社富乡的古茂、西溪。解放初属南塘区三溪乡,1958年属红色人民公社(后改为南塘公社),1961年从南塘公社划出成立三溪公社,1968年并入南塘公社,1972年与南塘分开,恢复三溪至今。全乡总面积58.8平方公里。属丘陵地,境内大部分为低丘岗地,地势东高西低,最高点海拔820米,最低点海拔150米,有三条溪水自东往西流入平江。下辖新星、三溪、下浓、寨九坳、西溪、古茂、山头、里龙、土龙等9个行政村,78个村民小组,3342户,13918人,均系汉族。有耕地9095 亩,山地 56166 亩,经济作物以水稻为主,次为番薯、大豆、花生。乡有石灰厂、榨油厂、服装加工厂、水电站等。有初级中学1所,学生541 人。小学 8 所,学生 1791 人。卫生院1所,村医疗站12 个。境内有生态旅游景点---寨九坳,是一处典型的丹霞地貌景点,景点内沟壑纵横,丹霞壁立,"九狮拜象""将军寨""定光寺"等人文景光奇特。近年来,三溪乡党委、政府通过不懈努力,经济和社会发展较快,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为民办实事等方面取得较好成绩,得到上级的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