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谁知道“全国新农村建设实施委员会”是什么机构
问一下农业部!
B. 中国城镇化促进会三农建设委员会是什么行政级别
“三农”问题是指农村、农业、农民这三大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居住地域、从事行业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 “三农”问题如果单独地描述是指:在广大乡村区域,以种(养)殖业为主,身份为农民的生存状态的改善、产业发展以及社会进步问题。如果系统地描述是指:21世纪的中国,在历史形成的二元社会中,城市不断现代化,第二第三产业不断发展,城市居民不断殷实,而农村的进步、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小康相对滞后的问题。 一、农村问题包括以下内容: 1、农村土地问题: (1)土地承包问题。土地承包如何合理,承包到户的土地究竟如何处置使用,土地承包如何与人口等因素的变动相适应,等等,许多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2)宅基地问题。宅基地不同于耕地,一直是农民的私产,现在似乎不明不白。宅基地究竟属于谁,农民对于宅基地的处置使用权究竟与承包地有什么不同,宅基地的管理分配怎样才合理,面临若干问题; (3)土地权属问题。在农地转为非农地过程中,农民作为土地所有者,他们的角色和权益应该如何体现,制度安排如何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和稳定农村社会,问题才刚刚受到重视。 2、基层政权问题:目前农村基层政权面临的问题很多,如执政能力弱化、形式主义泛滥、乡村两级债务沉重、干部作风漂浮、不作为和乱作为并存等等,以及农民对基层政权的信任危机问题。 二、农业问题包括以下内容: 1、粮食安全问题: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粮食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因素对粮食生产的约束日益突出,我国粮食供需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我国政府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粮食基本自给。 2、农业政策问题:二十一世纪初,农业养育工业政策向工业反哺农业政策转变。新世纪之初,我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开始步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同时,改革以来,特别是1994年以来,国家财政实力不断壮大,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的能力。在进入新的经济发展阶段之际,我国农业养育工业的政策开始向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转变。工业反哺农业政策的启动,其显著标志是中央明确提出“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从2004年开始至今,中央连续8个1号文件都是关注“三农”问题,逐步启动“多予少取”政策。 三、农民问题包括以下内容: 1、农民素质问题: (1)科技文化素质:一是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文化知识水平不适应。二是科技素质不适应,接受和应用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能力较低。由于种种原因,一部分农民接受新技术的主动性不强,农村科技力量薄弱,农技推广难度较大; (2)卫生健康素质:卫生健康素质普遍较低。农民缺乏基本的卫生生活常识,发病率高,健康状况比较差,农民预期寿命比城镇居民低2岁左右。医疗方面:国家在农村虽然说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但标准与城市居民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3)思想道德素质:一是精神空虚。二是诚信缺失。三是道德滑坡。四是农民的小农意识蔓延。五是农民拜金主义严重。六是部分农民心理失衡; (4)民主法制素质:一是法律制度不完善。二是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素质较低。 2、农民增收问题: (1)持续增收缓慢。一是资及涉农服务价格过高削弱了农民增收效果。二是农业内部增收乏力将影响农民持续增收的步伐。三是农村劳动力资源素质不高将影响农民持续增收; (2)城乡差距扩大。197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3元,农民人均收入134元,相对差距为2.56:1,绝对额差距为209元;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增速为8.4%,农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增速为11.4%,二者的相对差距为3.13:1,绝对额差距为14933元。与改革之初相比,城乡差距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
C. 村民委员会建设、法律法规、及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今年刚刚开始实施最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你可以查阅一下具体的法条。目前我国的村委会要设立,应当由乡、镇政府提出,村民会议讨论同意,报县政府批准。村委会成员中要有适当比例的妇女成员。可以根据需要,在村委会下设人民调解、社会治安、计划生育、公共卫生等委员会,村委会成员可兼任委员会职务。
村委会制度作为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起着重要的领导作用,也有利于本地村民当家作主,更好地制定适合本村发展的政策,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D.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的重要话题。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一部法
答案D
考查我国对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的问题。
E. 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关于这一块,村里谁负责! 村里的广告牌,是什么职务的村委会委员负责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农村的美怎么体现?重点体现在“外在美”与“内在美”。 各地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同时,紧紧围绕奔小康、建新村这个中心,多措并举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广泛深入地开展文明创建系列活动,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使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个轮子”相辅相成,并以文明村镇创建作为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抓手,健全机制,创新载体,狠抓落实,有力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发展。
F. 全国新农村建设实施委员会究竟是个什么性质的组织
这是个政府组织,任务是协同各政府机构对落实中央对三农的扶持政策。下挂在国务院,是一个综合协调机构。地方政府也有类似的机构。
听你说的是人员的素质问题,应该和这个机构的性质没有关系。
G. 全国新农村建设专业委员会是什么性质
2008年6月20日在北京成立。该委员会旨在积极整合国内外及社会各界优势资源,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全国新农村建设专业委员会组织机构:主任徐庆德
H. 全国新农村建设设施委员会副主任蒋玉松
全国新农村建设县域试点计划工作程序(暂行)全国新农村建设实施委员会(下称管委会主任由县分管领导兼任,常务副主任由农建委派员兼任。 3、确定工作模式,
I. 农村宅基地规划老百姓能不能查,邻居造房子的审批能不能查
除非遇到不可抗拒原因,否则宅基地就是横成排竖成列,以村里事先确定的宅基地为准,规划实地一看就知道,用不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