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农村发展 > 赞美新农村建设的作文

赞美新农村建设的作文

发布时间:2020-12-11 00:49:18

『壹』 以改革开放新农村新生活新建设为主题写一篇作文3000字左右

1968年,按照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全国掀起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高潮,总共有1700万知识青年从城市涌向农村。改革开放的春风,新政策的出台,又使在农村的大部分知青回归城市。
从城市到农村,又从农村回到城市,这一轮回,改变了知青的命运,也留下了许多刻骨铭心的记忆。

从乡村的崎岖小路走来

1968年12月21日晚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新闻节目中播送了毛主席的最新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
当时有一些青年热血沸腾,咬破手指写血书,表示坚决响应毛主席号召;也有一小部分人,从种种渠道感觉到了城乡差别很大,不太想去。而我的态度既不十分积极也不推脱,我和大多数人一样——随大流,这是我内心深处真实的想法。
上山下乡的高潮是在1969年的春天。我就是在1969年3月31日出发去贵州农村插队的。我记得我坐上火车时,外面还穿着一件棉袄。“好儿女志在四方”人人都喊,喊的同时,我隐隐意识到:我们到农村去是扎根一辈子,不会再回来了。但那时更多的,是一腔热情去接受再教育,相信我们应该在农村广阔的天地里大有作为。那时我们年轻、虔诚,也很狂热,当然现在看来也有点盲目。
在贵州省的上海知青约有一万余人。
从现代大都市上海到闭塞、贫穷的贵州,路途遥远,一路上我们的热情也在疲劳打击下慢慢地冷却了。我们最先在贵州一个小城市贵定下了火车,在那里铺稻草睡了一晚。那是我生平第一次枕着稻草睡觉。
真正抵达我们插队所在的修文县,则是在第二天坐了整整一天的卡车之后了。如果说疲劳只是磨掉了我们的激情,那么真正可怕的是踏进山区、山寨的刹那间,面对和我们想象截然迥异的农村时内心的巨大落差。到修文县久长镇时,一些知青,尤其是女知青甚至不愿意下卡车。她们就在卡车上跺着脚叫道:“我们是听毛主席的话来的,是来建设新农村的,怎么跑到这寸土不生的山区来了。”
现实从一开始就残酷地颠覆了我们以前的一切美好想法。那些美好的想法即使不是我们十多年生活的全部,也是支持我们来到农村的最主要动力,而这里和我们从小接受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到处都在胜利前进的农村画面完全不同。
当时我们是6个年轻人一起插队落户在砂锅寨。记忆里,印象最深的就是我们住的泥墙茅草屋。第一次看到这座茅草屋时,用呆若木鸡来形容我们的表情并不为过。可生活还得继续。
然而,当十年下乡结束,要回归城市时,我已经和许多农民一样了。有时生产队派我到贵阳出差,买打米机之类的农具。我就穿件破棉袄挤火车,没有座位了,就席地而坐,和周围的人一起聊聊天气如何、收成如何。聊到天旱、洪水,我也会发愁,会想这青黄不接的日子大家都没粮食吃了。
十年七个月的插队生活教会我用农民的眼光看待都市、看待省城、看待上海,这是我人生经历中最大的一笔财富。我从小生活在上海,这10年则使我熟悉了最贫穷山乡的生活。也正是在这些日子里,我开始思考上山下乡知识青年这一代人的命运,了解到中国农民的真正生活。这段经历对我而言是弥足珍贵的。后来我在贵州的土地上成了作家,从乡村的崎岖小路走出来,这些都可说是得益于十年又七个月的农村生活。

1700万知青的回城心愿

“一拥而下”的1700万知识青年到农村之后,诸多涉及生计、生存的根本问题一并冒了出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之“文革”的复杂性,这些问题变得越来越现实,问题的堆积终究酿成了知青雪崩般的回城浪潮。1980年,中央作出决定:从当年暑假起,应届毕业生不再上山下乡,一律作为待业青年,根据实际需要统筹安排。上山下乡运动宣告结束。
10年中,我们可谓是身在农村,心向都市。当时惟一沟通的渠道就是给家里写信。我们6个人,无论谁家来信都能激起我们的兴趣。信里提及关于上海的消息,像是夏天天气有多热,冬天如何的冷,甚至黄浦江畔外滩流氓闹事,这些都让我们觉得我们的心是和城市联系在一起的。
在经历多年的农村插队生活后,知青共同的心愿就是上调。这并不是因为他们不听毛主席的话,而是因为他们真正了解到如果他们不回去,单靠天天劳动,是不能养活自己的。
我插队所在的砂锅寨是方圆二三十里最富裕的寨子,每天要跋山涉水,挑粪、挑灰、耙田、犁田、进洞挖煤。我身边有一个“抓革命、促生产”的典型的生产队,从早干到晚,每天劳动日值只有8分钱,是有名的“邮票队”。之所以被称作“邮票队”,是因为“文革”期间,中国所有的邮票票值都是8分钱。
1973年,毛主席收到了李庆霖写来的信。信中反映知青下乡中的诸多问题。毛主席作了“全国此类事甚多,容当统筹解决”的回复。而“文革”结束,思想松动,果然铸成了知识青年雪崩般的回归浪潮。云南西双版纳的知青回城潮、新疆阿克苏事件更是将回归浪潮推上了最高点。幸运的是当时党中央和国家领导重新恢复了实事求是的传统,开始认识到这个问题必须解决。
1975年,我当时正在耕读小学教书,师范院校来招生,有三大招生优待政策,特别优待上海知青中当了民办教师的人。我的条件都符合,但我没有报名。因为我当时在小学教书,我走了,200个学生就没有老师了。不过,更主要的是这个小学校课表是我排的,我有很大的自由。比如,下午我可以排一些其他农村老师也能教的体育、劳动、自修课,而我就能腾出时间写小说。可以说我是有些私心的。为了能够写小说,我选择了留下来。
第二次机会我也没有要。当时复旦大学到贵州招生,成绩只要求190分。我已经出了三本书了,招生的老师对我说只要你写一篇作文,我们把分数打得高些,其他五门分数加起来你还不用达到90分。我婉辞了他们的好意。那时我正在写《蹉跎岁月》。
我的情况和大多数知青不同。《蹉跎岁月》完成后,1979年10月,我被调到了贵州省作家协会,就这样,我在满脑子只有出书的情况下离开了农村。我连出了3本书,稿费是每千字2元至5元不等,总共拿到了400元。实事求是地说,我是1700万知识青年中运气较好的。
我真正回到上海是在1990年,是在上海领导关心下才调回的。当时贵州也想挽留我。后来我获知当时贵州领导曾有这样的表示:如果本人坚决要走,也不要硬卡。再加上我母亲年事已高,我便再次争取,终于得以调回上海。

『贰』 关于《新农村建设建议》的作文

新农村建设建议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只有近亿农民全员加入现代化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为此,中央审时度势,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构建和谐的农村社会与城市不同,应与农村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社会公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以发展为重、发展为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从而实现农村社会由温饱到小康。

以前写的,不是很好。。。。凑合着吧。。。

『叁』 新农村建设(村容村貌等)的作文100—200字 求作文

新农村新气象

记得几年前,家乡不少地方还是荒山野岭,野生动物希少,村民住的大多是土砖房,交通不发达,到处是烂泥路。
几年后,我回到家乡,家乡变化可真大。泥巴路变成了水泥路,荒山得到开发,变成了茂密的树林,野生动物也得到保护,国家还专门颁发了《野生动物保护法》。家乡的土房不见了,砖房拔地而起,家中已有电视机、空调、电脑,厨房不再烧木头,已经改用了液化气,过上了现代化的生活。
啊!家乡变化可真大,科技可真发达,我相信不久祖国会更强胜。

『肆』 关于新农村,新建设,新气象的作文素材

新农村,新气象
我们的老家---汤泉,以前是一个环境非常差的村子.那里居住的人们,生活一向都比较困难,所以,我很不想回那个村子.确切的说,是我不喜欢那个贫穷的地方!
然而一天,一个喜讯突然飞到了我们家:老家的表哥要结婚了!这的确是一个好消息,但是,我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因为我实在不想回到那个落后的村子!可是到了表哥结婚的那天,我还是被妈妈硬拉回了老家.到了老家,天啊,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呀!老家竟然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周围绿草如茵,绿色的卫兵梧桐树坚韧挺拔,还真有点"大侠"的风采呢!到了表哥家,只见里面摆满了豪华的大沙发,大彩电,墙上还挂满了美丽的中国结,真是令我瞠目结舌!表哥家的装饰简直比城里的人家还要漂亮!我开始对我的老家转变态度了~~
傍晚,我和妈妈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表哥家,现在,我再也不会不喜欢回我的老家了,相反地,我越来越喜欢我的老家了!在政府的帮助下,农村的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每个农村家庭也都在努力奔小康.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的老家一定还会有更新更大的变化!

『伍』 求一篇赞美农村发展和美好未来的一篇作文!!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脚步,我们镇的农村已经改头换面了,展现给我们的是一副全新的面孔。
你瞧,一条条宽敞平坦的水泥路通向每村每户,使我们大家的出行更方便,就那我们双丰村来说,就已经有城乡公交车通进村子。在村公路两旁,种植了大量的花草树木,一年四季鲜花盛开不断,尤其是到了暑假,路旁的紫薇花绽开了笑脸,有白的,有粉的,还有紫的,一大串一大串的挂在枝头,一阵微风吹过,带着淡淡地花香,摇晃着脑袋向行人问好。村公路两旁每隔几公里就有一个垃圾处理箱,位村都有专职人员上门收集垃圾,然后到这些垃圾点进行分类处理,使我们农村的卫生越来越好。

我们每个村都建有漂亮的公园和娱乐健身场所。在我们双丰村也有一个公园,虽然不大,但却建造得非常精致,有亭子、假山,有 各种各样的树,还有一个漂亮的池塘。地上铺满了草坪,有几条鹅卵石铺成的小径,把公园装扮得挺有那么点诗情画意的。公园旁边安装了许多健身器材,还有一个宽敞的篮球场。每逢晴朗的傍晚,就有许多人到这里散步和健身,有时还有村里的业余舞蹈队在这里排练舞蹈。人和景相应在一起,此时的景色真会让人留连忘返。

在公园旁的公路西边有我们村的工业园区,一座座标准厂房拔地而起,它象征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也象征着社会主义经济的腾飞。
秋高气爽,瓜果飘香、硕果累累,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秋天的菊花争相吐放,更有一番欣欣向荣的景象。
这便是幸福啊!所有的财富荣誉只有片刻的欢愉,惟有社会的美好才是最自然最真实的。农村的进步,即为社会的进步,社会的进步即为人民的进步,方方面面都进步了,社会就是美好的。俗话说:“少年进步则国进步”,生活在这美好社会中的我们定会不负这美好,努力学习,为祖国尽自己的一份力,展望祖国未来!

『陆』 新农村建设盛况作文600

又一次来到乡下,突然就觉得多了什么东西,看不到宽广的原野。哦,原来政府拆迁的破旧房屋的那一块地,竖起了一幢幢整齐的别墅,变成了一个崭新的农村!

门口的一条横幅,让所有的人感到欣慰,“欢迎你回家”,人们忍不住自发感慨:这是我们的家,我们等的几年,没有白费。我们终于回来了!是呀,原本贫穷的人们,家家都有了新车,一辆比一辆气派。摆酒庆贺,一家比一家大方。外婆、外公笑弯了眉毛,整天对我说:“宝贝哟,新房子装修好了,你一定要常来住住啊!”

如果你看到它的话,它已不再坑坑洼洼,呈现一副衰老的面孔,而是宽阔平整;它不再像以前那样沉寂,而是喧闹繁华;它不再土里土气,而是绿树相映。我相信当你看到这一切后,就一定能领略到“绿树村边”。那一棵棵高大的杨树、柳树、松树……都深深地弯着腰,向党和人民深深致谢;又像一个个士兵,站在路旁,欢迎来这观景的人们!

这里的新农村,虽说满地都是泥土,房门前堆满了垃圾,可我相信,这里的人们装修好了,就会成为一个又干净又漂亮的新房啦!

建设美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都是党的政策好。我现在要好好学习,长大后,为新农村的建设添砖加瓦,献上自己的一份力,争取把新农村建设得更加美好!

『柒』 为新农村建设唱赞歌叙事作文600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发展迅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90年代后期,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引起各界高度重视。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农村一直很落后,所以有些人一直瞧不起农村人。其实,农村也一直在默默的进步。不信,您瞧一一 (1)过去,人们去市场买些菜、肉什么的,家里离市场近的就步行去,要是家里离市场远的也只能骑自行车,除非经济好的家庭就买一辆贵些的自行车;但现在到市场去时,你会看见人们普遍使用的是摩托车,有的甚至用小车,除了一些家里离市场近的或者一些比较穷的家庭才会步行去市场。 (2)以前,农村里有村委文化室,里面只有一些少数的活动;而现在,文化室变为了文化站,里面的活动比以前多了许多。例如:有报纸、杂志、球类活动,还有一些棋类活动。这些活动既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又使人们扩大了自己的知识面,真是两全其美。与此同时,村委文化室还扩大了它的规模,使更多的人受益。 (3)从前,村委里的卫生室只有一间房子般大小,医疗设备也没那么好。到了现在,不仅规模扩大了,医疗设备比以前更完善了,人手也多了起来。不但使人们放心,而且让人们更加健康

『捌』 我为新农村建设增光添才作文

随着年级的升高,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笔者发现学生对电脑课有着极其浓厚的兴趣,浏览网页,学习打字……个个不亦乐乎。笔者豁然开朗,何不借着学生对网络的热衷,以学校新建的“班级网站”为载体,将信息技术教育与语文作文教学有机整合,把“班级网站”应用到作文教学中,为学生搭建一个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作文教学环境,提供一个精彩纷呈的生活画卷和生动活泼的知识长廊,来弥补常规写作环境中的“先天不足”,增强他们的习作兴趣,促进他们作文能力、鉴赏能力的提高,使他们喜欢作文,乐于动笔呢?
1 丰富资源,强化积累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米,再巧的妇也难以做出色、香、味俱佳的饭菜。因此,要切实有效地在课堂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指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有米可炊”,才能写出文质兼美的作文。笔者认为可以借助班级网站,建立“成长足迹”“美文欣赏”“日积月累”等栏目,利用信息时代超强的信息容量来展现大量的信息素材,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更广阔的天地。
积累素材,巧妇有米下炊 “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生活是习作的源泉,要引导学生善于用眼睛、用心去观察生活,同时转变观念,把课内与课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游览活动,让学生感受祖国河山之壮美;参加跑操比赛、课间游戏,让学生体验生活之乐……并把学生在活动中的精彩瞬间用相机或手机拍摄下来,配上点评,上传到班级网站中的“成长足迹”“美景欣赏”等栏目中。平常学生习作,靠的是对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的回忆,写作时已时过境迁,难以情真意切。此时有了班级网站上的照片,学生就会从这一系列的精彩、经典的画面中搜寻自己成长历程中的印迹,充分唤起内在的情感,形成较大的内驱力,打开了思路,激活思维,有感而发。
例如,在学校举行“感恩中国行”励志道德演讲活动后,让学生动笔写写,很多学生虽然当时泪流满面,感动万分,但是事后又无从下笔。这时,笔者把活动中的一张张照片通过班级网站“成长足迹”栏目再现出来,热情洋溢的演讲,真诚的鞠躬,哽咽的哭泣,深情的拥抱……看着这一个个感人的画面,一组组特写的镜头,学生感情的心弦再次被拨动了,感恩祖国,感恩父母,感恩老师,一句句真诚的话语在笔尖流淌……
小小荧屏,大大世界。班级网站使作文教学资源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学生作文素材丰富极了,作文自然水到渠成。
丰富语言,巧妇下炊如神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文章源于语言积累。只有语言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泉涌,笔下挥洒自如。因此,教师可利用班级网站,开辟各种栏目,以多种渠道扩大学生阅读量,丰富学生的语言,为学生的表达打下坚实的基础。
比如:设立“博览群书”栏目,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精心推荐审美、娱乐、认知、教育功能并重的不同风格、题材的书,引领学生兴趣盎然地走进文学的世界,在潜移默化中积累语言、陶冶情操,在愉快的阅读中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设立“日积月累”栏目,教师精心筛选,上传优美词句、谚语、格言、诗句等,引导学生读读背背,在日积月累中丰富学生的语汇;设立“美文欣赏”栏目,散文、小说、诗歌……让各种适合学生阅读的精美文章丰满他们的心灵,在美文欣赏中丰富语言,把握文章的思路、谋篇布局;设立“幽默驿站”栏目,一个个幽默的故事,不仅使人愉悦,更能使学生变得睿智、开朗,也使他们的文章更具魅力,更具吸引力。
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学生的阅读面广了,作文时的表达就丰富了,作文能力自然也会提高。

『玖』 关于“我为新农村建设增光添彩”的作文

秋风起来了,秋风起来了,小树叶离开了妈妈。它飘呀,飘呀,飘呀,飘到了远方,心里很害怕。
它飘到小河边,瞧,多大的船儿呀!一只急着过岸的小蚂蚁发现了它,把它当做船儿,轻轻一跳,上了小船。风儿一吹,小树叶载着小蚂蚁过了岸。
它飘到了草丛中,多好的小被子呀!蝈蝈妈妈把它当做小被子,给小蝈蝈盖上。小树叶发出“沙沙”的响声,好像是一首摇篮曲,小蝈蝈甜甜地入睡了。
它飘到了小松鼠家,哇,多好看的信纸呀!邮递员小松鼠把它当作信纸,给大雁写了一封信,通知它们快快起程去南方。风儿托着小树叶来到了大雁家。大雁看了信,连忙起程去南方。
它飘到小路边,咦,多可爱的发夹呀!一个小女孩看见了,把它捡起,戴在头上。风儿一吹,好像一只美丽的小蝴蝶在翩翩起舞。你瞧,多漂亮的呀!

『拾』 新农村新建设优秀作文

一眨眼间六年级的学习生活又将结束了。六年间,我与许许多多的同学结成了好朋友。其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要属林愈静了。提起林愈静,在我们班里谁都会翘起大拇指夸个不停。林愈静个子中等。小小的脸蛋上长着一张樱桃小嘴。高高的鼻梁架着一副蓝色边框的眼镜,她有着一头蓬松自然的短发。

林愈静是一个热爱集体,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一名好学生。她的爱好很广泛,喜欢运动,喜欢古筝,喜欢美术,也喜欢英语,她的英语成绩每次都是名列前茅的。而她其他

学科也很棒。因此被老师同学们一直推选她为学校的大队委与班里的英语课代表。她关心同学甚过关心自己。就说今天吧!数学试卷发下来之后,只有分数好的同学沾沾自喜,分数差的就垂头丧气。同学们都神态各异,面部表情就如同一张成绩单。在老师评卷的时候,讲了一些严厉的话,使我那本已经悲伤的心上又加多了几分罪孽。下课了,我愁眉苦恋地坐在座位上,看着老师在卷上所写的大大的分数,想着老师刚才说的话,鼻子一酸,想哭了。正在我处于痛苦的这段时间,林愈静走了过来,她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说道:“邱,别不开心拉!人总会做错事的,你还记得《桃花心木》这一课吗?你得经得起生活的考验,该把这次小小的过失当作人生中的考验,在下次的考验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别向着困难低头!”就这几句简短有力的话语,我深深地了解到了林愈静的为人。是呀!我要继续努力,做一个生活的强

者!

林愈静我为有你这样的朋友而自豪!

阅读全文

与赞美新农村建设的作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