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沧源岩帅团结大寨
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岩帅镇团结村委会永大寨自然村
② 云南省临沧市沧源县岩帅乡班奈村有多少人口
班奈村为行政村,隶来属于云南自省沧源佤族自治县岩帅镇,地处岩帅镇北边,距镇政府所在地28.00公里,到镇道路为弹石路,交通方便,距县90公里。东邻团结,南邻新寨,西邻下班奈,北邻坝邻。辖永里、老寨等10个村民小组,有农户311户,有乡村人口1164人,从事第一产业人数553人。全村国土面积4.26平方公里,海拔1,500.00米,年平均气温24.00℃,年降水量1,400.00毫米,适合种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另有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勐省镇班奈村等同名村子。
③ 沧源佤族自治县的历史沿革
沧源古时俗称佧佤山区或阿佤山区,部份地区称“葫芦王地”。
1937年设沧源设治局。回因在答澜沧江支流之源而得名。
西汉属古哀牢国地。东汉属永昌郡哀牢县。
三国蜀汉属益州哀牢县。西晋至南朝梁属宁州永昌郡。北朝州至隋属濮部。
唐南诏国属永昌节度望部。
宋大理国属永昌府。元朝时南部及东北部属木连路军民总管府,西部及中部属孟定路军民总管府。明初属孟连长官司,万历十三年(1585年)属耿马土司,上隶孟定府。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属镇边直隶厅,上隶顺宁府。
民国初年在勐角董土司地设沧源行政委员会,归迤南道管辖。
1934年初发生了震惊中外的“班洪抗英事件”,同年设置沧源设治局。
1949年4月,佤族武装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推翻国民党设治局,成立了沧源县临时人民政府,归普洱专区辖。
1951年成立县人民政府,驻地在现岩帅镇。
1952年,划归缅宁(临沧)专区辖,同年12月县政府机关迁驻勐董。
1958年9月24日,国务院批准成立“沧源佧佤族自治县”;1963年9月定名为“沧源佤族自治县”,于1964年2月28日正式宣布成立。
④ 临沧市沧源县岩帅镇有艾滋病历吗
艾滋病可以尝试在委中穴点刺放血:
患者,双手内扶墙,脚尖着地;医容生做好消毒,戴上手套,利用放血针(可以利用测血糖的放血针),在委中穴点刺放血,利用拔罐器把瘀血抽出来,直到见到新鲜血液为止。委中穴是解毒大穴。
中医强调治症不治病,虽然身体还有病毒,但是,只要症状能够解除,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就可以了。
需要强调:医生,一定要做好消毒、保护,防止病毒感染。
⑤ 沧源佤族自治县的行政区划
截至来2014年,沧源佤族自自治县辖勐董镇、岩帅镇、勐省镇、芒卡镇、单甲乡、糯良乡、勐来乡、勐角傣族彝族拉祜族乡、班洪乡、班老乡,6乡4镇,93个村民委员会,一个国营勐省农场。县政府驻勐董镇。 行政名称下辖地区勐董镇勐懂、白塔、永和;拢耐、芒摆、永冷、怕良、坝卡、刀董、芒回。岩帅镇岩帅、东勐、黄果、联合、岩丙、新华、建设、贺勐、中贺勐、贺南、新寨、团结、东米、班驮、班奈、公曼、贺科、赛弄、安海、安拐、昔勒、坝邻。勐省镇勐省、回珠、满坎、芒阳、永壤、下班奈、和平、农克。芒卡镇芒岗、海牙、扣勐、南腊、莱片、白岩、湖广、焦山、南景。单甲乡单甲、帕结、永改、安也、嘎多、永武。糯良乡糯良、贺岭、南撒、帕秋、翁不老、班考、帕迫、坝尾。勐来乡民良、永安、丁来、拱弄、英格、班列、勐来、公撒、曼来。勐角傣族彝族拉祜族乡勐角、莲花塘、控角、翁丁、勐卡、芒公、糯掌、控井、勐甘。班洪乡班洪、芒库、公坎、富公、班莫、南板。班老乡上班老、班搞、怕浪、营盘、新寨、下班老。
⑥ 云南省临沧沧源县岩帅镇团结乡从昆明怎么坐车
20:00 昆明 西部客运站 发车
到 双江 卧铺
全票 ¥232.00
双江 到 岩帅镇 72公里,乘坐 农村公交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