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陕西省农村信用社如何进行股权改造
一是股权结构优化。改革以来,一方面各农村信用社进行了多次增资扩股,股权设置和股本金结构不断优化。调查显示,按照《规范向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入股的若干意见》第十四条规定,辖内14家农村信用社,自然人持股总额均不少于股本总额的50%,其中,职工持股总额也未超过股本总额的25%;另一方面,根据《中国银监会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股权改造的指导意见》的精神,各县信用联社均成立了股改领导小组,稳步推进股权改革。入股起点进一步提高,自然人入股普遍从最低标准1000股提高到1万股。法人股普遍最低标准提高到10万股,股金来源真实,入股主体进一步合规,贷款入股、地方财政入股的问题基本得到杜绝。
二是资本充足率同比提高。全市农村信用社资本净额23.77亿元,核心资本净额14.41亿元,加权风险资产221.29亿元,核心资本充足率为6.51%,平均资本充足率为10.74%,较同期增长2.4个百分点,除正安县农村信用社资本充足率为7.22%外,其余13家农村信用社资本充足率全部达到8%的标准。同时,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同比提高。全市农村信用社贷款应提准备6.50亿元,实际计提专项准备6.14亿元,一般准备9.80亿元,按照专项准备/贷款应提准备计算的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为94.46%,按照(专项准备+一般准备)/贷款应提准备计算的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达245.23%,较去年同期159.38%的比例提高85.85个百分点。
资产质量有所改善
改革试点以来,通过央行票据置换等一系列国家政策扶持,信用社不良资产得到化解,历史包袱极大减轻,到2007年末,辖内14家农村信用社的历年亏损挂账已全部消化。近年来,各农村信用社不断加大不良贷款清收处置和防控新增力度,促使资产质量不断提高,不良贷款率逐步下降,辖内14家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余额9.18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46亿元;不良贷款率较2011年均有所下降,平均不良贷款率已降至6.07%,虽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47个百分点,但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6个百分点,资产质量总体来看有所改善(见表2)。
盈利能力提升
改革以来,辖内农村信用社在加强风险防范的同时,不断创新经营思路、调整经营策略,盈利能力逐年提升。到2007年末,辖内14家农村信用社已将历年亏损挂账的2.15亿元全部消化。当前,辖内14家农村信用社实现利润总额5.43亿元,同比增加2.08亿元,增幅达61.94%;净利润3.26亿元,同比增加1.18亿元,增幅达56.52%。
㈡ 农村信用社股权改造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情况
看看五部委股权改造指导意见,主要问题是资格股,法人股比例、法人股结构,内部职工股比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