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新农村建设中,拆迁有补偿吗没补偿能拒绝吗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在国家都在讲究城乡一体化,所以在新农村建设当中,会牵扯到拆迁和补偿。而拆迁和补偿也会根据省份不同地域不同给予的补偿金额不同。那么在拆迁的过程中没有补偿,农民是否能够拒绝拆迁呢?
第三、农民的宅基地是农民,固有的个人财产,也是身份象征,不管是新村建设还是城乡一体化,都必须要得到相应的房屋以及货币补偿。但是这其中不包括农民的宅基地,已经空闲了两年以上,而且房屋已经出现了倒塌或者是拆除。
所以在新农村建设当中,不管是哪一种拆迁,农民都会得到相应的补偿,而补偿方式也许是房屋补偿,也许是货币补偿,也许是两种补偿同时都有。
2. 中央政府的新农村建设拆迁政策是什么
1、被征地的村或者村民小组建制撤销的,以及建制虽然不撤销,但不具备易地建房条专件的,属被拆迁人可以选择货币补偿,也可以选择与货币补偿金额问等价值的产权房屋调换。
2、被征地的村或者村民小组建制不撤销的,具备易地建房条件的,被拆迁人可以在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中心村或居民点范围内申请宅基地新建住房,并获得相应的货币补偿。
3、具体情况应当依照《土地管理法》及各地集体土地上房屋拆迁办法执行。拆迁的赔偿标准依据当地的政策为准。
3. 新农村建设要拆迁,农民不想搬迁不想拆,该怎么办
新农村扶贫搬迁和宅基地征用搬迁是两个不同的项目。新农村搬迁是国家通过项目帮助不适宜居住地区的群众搬迁到生产生活条件好的地区的一项政策。它是建立在人民自愿原则的基础上的。不愿搬迁的农民不会被迫搬迁。你可以选择继续住在老地方。主要是易发生自然灾害、生活分散、环境恶劣、道路、电力、饮用水等基础设施建设难以实施的地方,是搬迁的重点,即一方水土不能再养一方人的地方。因此,并不是所有地方都能实行新农村搬迁。
当一个村庄整体搬迁到镇上的一个大社区时,它会把原来的村庄拆掉,变成农田供农民重新划分。此时,可能出现未搬迁农民断水、停电、断路的情况。毕竟没有村庄,所以没有必要保留这些配套服务。因此,那些“钉子户”也会自动离开原来的村庄,也许以后会。我们会和镇上的人达成协议的!毕竟,如果村里只有少数农民不愿意搬迁,往往是因为补偿要求不符合或过高。在农村,这样的钉子户可能没有那么好的脾气。毕竟,村里的决定通常是在村集体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同意的情况下执行的,不可能服从极端个人的反对。因此,我觉得这种农户不愿意搬家很可能面临“强制”模式!
4. 新农村搬迁
新农村改造是国家扶农的一大政策,终有一天会全面实施。你说的是搬迁流程。在新房没有建成或者入住前,政府会给租房补助的。
5. 新农村建设房屋拆迁补偿标准是多少
(一)房屋拆迁补偿计算标准
(1)房屋拆迁货币补偿=合法拥有房产评估价格+房屋装修装饰商定补偿金额(或经评估确定的房屋装修装饰补偿金额)
(2)房屋拆迁补偿差价=合法拥有房产评估价格+房屋装修装饰商定补偿金额或经评估确定的房屋装修装饰补偿金额)-被拆迁人获得调换产权的房屋的评估价格
(二)房屋拆迁安置费计算标准
(被拆迁人或承租人)房屋拆迁安置费=搬迁补助费+没有提供周转房情况下的临时安置补助费+超过过渡期限的临时安置补助费+非住宅房屋因停产、停业造成的损失赔偿费
注:1、如果拆迁人提供周转房且拆迁房屋使用人居住,则公式第二项补助费为0;
2、如果拆迁房屋属住宅房屋,则公式第四项赔偿费为0。
(5)新农村搬迁政策扩展阅读:
拆建单位依照规定标准向被拆迁房屋的所有权人或使用人支付的各种补偿金。一般有:
(1)房屋补偿费(房屋重置费),用于补偿被拆迁房屋所有权人的损失,以被拆迁房屋的结构和折旧程度划档,按平方米单价计算。
(2)周转补偿费,用于补偿被拆迁房屋住户临时居住房或自找临时住处的不便,以临时居住条件划档,按被拆迁房屋住户的人口每月予以补贴。
(3)奖励性补偿费,用于鼓励被拆迁房屋住户积极协助房屋拆迁或主动放弃一些权利如自愿迁往郊区或不要求拆迁单位安置住房,房屋拆迁补偿费的各项标准由当地人民政府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和国家有关法律政策加以确定。
由宅基地区位补偿价、被拆迁房屋重置成新价构计算公式为:房屋拆迁补偿价=宅基地区位补偿价×宅基地面积+被拆迁房屋重置成新价。
6. 新农村规划旧房拆迁如何赔偿
1、房屋拆迁货币补偿=合法拥有房产评估价格+房屋装修装饰商定补偿金额(或经评估确定的房屋装修装饰补偿金额)
2、房屋拆迁补偿差价=合法拥有房产评估价格+房屋装修装饰商定补偿金额(或经评估确定的房屋装修装饰补偿金额)-被拆迁人获得调换产权的房屋的评估价格
(6)新农村搬迁政策扩展阅读: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相关规定
第十八条征收个人住宅,被征收人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优先给予住房保障。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
第十九条对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不得低于房屋征收决定公告之日被征收房屋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被征收房屋的价值,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按照房屋征收评估办法评估确定。
对评估确定的被征收房屋价值有异议的,可以向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申请复核评估。对复核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向房地产价格评估专家委员会申请鉴定。
房屋征收评估办法由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制定,制定过程中,应当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第二十条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由被征收人协商选定;协商不成的,通过多数决定、随机选定等方式确定,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
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应当独立、客观、公正地开展房屋征收评估工作,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预。
第二十一条被征收人可以选择货币补偿,也可以选择房屋产权调换。
被征收人选择房屋产权调换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提供用于产权调换的房屋,并与被征收人计算、结清被征收房屋价值与用于产权调换房屋价值的差价。
因旧城区改建征收个人住宅,被征收人选择在改建地段进行房屋产权调换的,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提供改建地段或者就近地段的房屋。
7. 新农村建设搬迁属于自愿,不愿意搬迁的该怎么处理
新农村建设搬迁属于自愿,这是国家政策,不愿意搬迁的居民最好的处理办法就是不处理。不处理并不等于不解决问题,在大部分农民搬出村庄之后这里就会这里的基础设施也会移走,村庄的水电,网络等等基础设施都不会再由国家提供,这里的用户基本生活都要靠自己,短时间内可以自己自足,但是长时间在这么荒无人烟的地方生存,没有水电,不能供暖,日常生活的需求都无法满足,最后居民还是会自动搬离这里。
农民不愿意搬迁的原因之一就是有后顾之忧。他们搬到楼房之上没有其他的经济收入,无法供养房子的开销,所以在解决农民住房问题之后,还要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增加他们经济收入,维持正常生活的开销。
8. 农村异地搬迁政策具体有哪些好处和坏处
好处:
1、在异地搬迁的政策框架下,移民得到了政府在土地、房屋、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就业等多方面的财政支持,这些支持的提供是基于扶贫,而非生态补偿。而移民原有的土地、宅基地和山林,这些资源大部分被转为生态用途,提供生态服务。
2、保护了迁出地的生态环境,增强了就地扶贫开发的力度,易地扶贫搬迁减少了迁出地的人口数量,减轻了人口对土地的压力,缓解了人地矛盾,提高了土地承载能力;使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环境得到了保护,实现了人口、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
3、改善了搬迁群众的生存环境,提高了他们的收入水平和综合素质,易地扶贫搬迁不仅有效改善了搬迁群众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环境,而且增强了他们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搬迁群众由以农业、种植业为主的传统发展方式转变为兼业乃至多业经营的现代发展方式。
4、加快了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新农村建设步伐,提高了当地的公共服务水平,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为社区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社会保障日益增强,不仅将贫困群众纳入低保范畴,还鼓励群众积极参加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险。
5、提高了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加快了区域协调发展进程,易地扶贫搬迁开发了迁入地的土地资源,以就业安置为主和以开发利用土地为主的移民社区建设,都加快了城镇化发展步伐。
弊端:
1、部分搬迁居民在新环境中因缺少就业机会而再次陷入贫困。
2、可供安置移民搬迁的未开垦土地越来越少,大量安置异地搬迁居民也越来越困难,土地面积、房基地的面积都比较小,农业比较效益低,再加上移民的农业生产条件相对较差,通过有土安置,也就是提供住房和耕地的方式在新地方复制一个农业村庄来帮助移民脱贫,其难度越来越大。
有的安置移民的地区也是生态较为脆弱的地区,大量人口定居从事农业生产以后,有可能会导致移民区的生态退化。
3、非农就业对生态脆弱的贫困地区的贫困人群有更强的吸引力。许多农民将异地搬迁与外出打工结合起来,他们希望搬迁到距离城市更近、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公共服务更加便捷且便于非农就业的地方。
4、很多移民并不是被安置以后就会稳定地定居下来,一些人会选择新的地方再次搬迁,也有一些人可能回到原籍。被统一安置的移民离开以后,他们的房屋和土地或者出售给没有规划的自发移民,或者空置。
(8)新农村搬迁政策扩展阅读:
异地搬迁在中国反贫困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仅在“十二五”期间,在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支持下,就有1171万人通过异地搬迁改善了生活条件。在“十三五”期间,计划有近1000万的农村贫困人口通过异地搬迁实现脱贫。
异地搬迁对于实现精准扶贫的目标意义重大,充分体现了中国在反贫困中的制度优势。“十三五”期间是中国实现全面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的关键时期,异地搬迁扶贫承担了近20%的扶贫攻坚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