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农村发展 >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特征应该是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特征应该是

发布时间:2021-03-14 17:52:47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特征是什么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2)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重点是加强村镇建设规划和环境整治,建设新村镇;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培育新型农民;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倡导新风尚。
(3)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前提和基本保障。①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如取消农业税),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都要切实向“三农”倾斜。②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和领域,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③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各种限制,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伤事故缺乏保障等突出问题。④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⑤加大国家财政对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的投入力度,在农村建立大病、重病统筹机制。⑥建立城乡衔接、公平统一的社会福利制度,探索建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救济制度。

4、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的收入.(意义\措施)

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与基本特征是什么

社会主义新农村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社会主义”,一个是“新”。从“社会主义”这个关键词而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逐步缩小农村内部的贫富差距,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建设共同富裕的新农村;从“新”这个关键词而言,其内涵非常丰富,如新的理念、新的设施、新的环境、新的房舍、新的公共服务、新的社会保障系统、新的社会风貌等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包括“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素质、塑造农村新风尚、建设和谐农村”,涉及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经济上,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为支撑,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比较完善;农业科技水平、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显著提高;农村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基本实现工业化;农村人口的比重大幅度降低;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就业比较充分;农户家庭财产普遍增加,农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第二,在政治上,在党的领导下,农村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明显进步,基层民主进一步扩大和健全,广大农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村民自治更加完善,形成在村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干群关系密切,社会秩序良好,农民安居乐业。

第三,在文化上,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明显加强,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农村教育事业有较大的发展,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教育体系,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农村卫生、文化等设施比较完备,农民享有较好的卫生保健和较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第四,在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方面,表现为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人与自然更加和谐、更加相容。

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与基本特征是什么A

第一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2005年10月8日至11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
2008年10月9日至12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分析了形势与任务,系统回顾总结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明确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提出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
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历史背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不是最近提出来的,20世纪50年代就曾用过这一提法。改革开放以来,至少在1984年中央1号文件、1987年中央5号文件和1991年中央21号文件即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决定》中出现过这一提法。但这次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背景和含义与以前有很大不同。
“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要树立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概念。要跳出“就三农抓三农”的传统定势,打破城乡分割的体制障碍,把农业发展放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大格局中,把农村进步放到整个社会的进步中,把农民增收放到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中,进而统筹规划政策、公共资源、基础设施及产业布局。
首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难点和关键在农村。从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举步维艰,农民收入增长困难重重,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任务艰巨,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如果这些问题和矛盾不根治、不解决,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就很难赢得主动,并容易出现波折。
其次,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3万亿元,第二、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5%以上,财政收入达2.6万亿元,这对于建设新农村非常有利。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大对“三农”发展的支持力度,否则尽快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就会落空。
再次,巩固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有利于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加快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发展,不仅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是全社会的普遍共识,而且是应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挑战和参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客观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继续通过改革找出路、通过创新促发展,积极建立起既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又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体制机制,使农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最后,缓解农村发展的资源、市场、体制三大制约,缩小日渐拉大的城乡差距,可以加速实现共同富裕。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明显提升,工业化、城镇化速度加快,土地、资金等要素大量向城市集中,耕地在过去7年中减少了1亿亩,人均下降到1.2亩,相当于世界平均值的1/3,而农村人口却没有减少多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2.57 ∶1扩大到3.23 ∶1,农村积累下来的种种矛盾已经向国民经济发出了强烈的预警信号。因此,中央审时度势地提出了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所谓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以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为基础,通过协调推进经济与社会、文化、政治、环境和党的建设,从而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新的农村社会状态。首先,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一种新的农村社会状态,这里的关键在于“新”。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要达到一个新状态,实现经济繁荣;农民生活水平要达到一个新状态,实现生活富裕;农村环境要达到一个新状态,实现村容整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达到一个新状态,实现乡风文明和谐;农村社会管理要达到一个新状态,实现管理民主。如何达到这种新的农村社会状态,要以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为基础,而农业与农村发展的途径和手段是要通过协调推进经济与社会、文化、政治、环境和党的建设。在新农村之前加上社会主义,一是要强调我国的新农村建设是在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进行的;二是指我国新农村的最终目标要实现共同富裕。
进一步分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体现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共同发展,体现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环境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统一的发展要求。这些建设内容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统一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和系统,是多元一体化的综合建设和全面发展。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在科学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阶段性发展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和战略决策;是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扩大内需、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更是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必然选择;是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共同富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3.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与时俱进提出来的一个概念,具有内涵与建设背景上的时代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虽然在战略思想上与我们党改革开放以来提出的农村改革发展目标是一脉相承的,但却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科学发展观在中国农村大地上的具体实践;建设新农村的宏伟目标,集中代表了亿万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具有极大的动员性和鼓舞性,将高度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将指引亿万农民走上一条全面发展的幸福大道。
5.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动态的建设过程,具有时间上的长期性。一方面,农村落后是历史形成的,彻底改变农村面貌,建成繁荣、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是一个长期的目标;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即使在实现了全面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之后,“三农”问题依然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必须坚持长期作战的思想,坚持不懈地做好“三农”工作。

4.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特征是什么

强调建来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源,从思路上看,是要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农村全面小康建设进程,指导方针更明确;从背景上看,是在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农村生产力持续发展和农村经营体制日趋完善的新形势下提出的,发展起点更高;从目标上看,体现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统一的发展要求,工作布局更全;从方式上看,明确要加大国家投入,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并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扶持力度更大

5. 我们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具备哪些特征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经济上,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为支撑,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比较完善;农业科技水平、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显著提高;农村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基本实现工业化;农村人口的比重大幅度降低;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就业比较充分;农户家庭财产普遍增加,农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第二,在政治上,在党的领导下,农村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明显进步,基层民主进一步扩大和健全,广大农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村民自治更加完善,形成在村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干群关系密切,社会秩序良好,农民安居乐业。

第三,在文化上,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明显加强,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农村教育事业有较大的发展,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教育体系,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农村卫生、文化等设施比较完备,农民享有较好的卫生保健和较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第四,在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方面,表现为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人与自然更加和谐、更加相容。

6. 新农村的特点和内容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内涵。
十六届五中全会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描绘出一幅新农村的美好蓝图。这20字方针,既是我国新农村建设长期的奋斗目标,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各个方面相互联系、互为因果,主要包括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构筑新设施、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等方面的丰富内涵。发展新产业,就是要打牢物质基础,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这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着力点。建设新村镇,就是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使农村的发展得到合理规划。构筑新设施,就是要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包括清洁安全饮水、道路交通、电力、信息网络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培育新农民,就是要加强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推进农村科技推广和医疗卫生体系等,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讲文明”的新型农民。树立新风尚,就是要加强和完善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创造和谐的发展环境,倡导新风尚。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特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具有五个鲜明的特征。一是时代特征。这次新农村概念的提出,是在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三大理念引领下的创新,是新农村最富时代特色的标志。二是综合特征。新农村不仅仅局限于某个生产领域或者某个环节,而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个文明建设有机结合、综合协调的发展。三是联动特征。新农村建设的含义和工作部署,是城乡融为一体、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考虑的,而不是就农村论农村、就农业抓农业。四是渐进特征。新农村的建设决不可能一蹴而就,各地的情况和状况都不一样,新农村建设必须通过科学制定规划来推进永续实施,有效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连续性和持续性。五是动态特征。新农村建设立意十分高远、内容非常丰富,随着时代的发展,还将

7. 中国的社会主义现在的新农村是什么样子的或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请各位有关人士给详细解答一 下)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短短20字的定位,涵盖了多方面意义。其中的重中之重,是增加农民收入。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只有近8亿农民全员加入现代化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为此,中央审时度势,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要办好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受到基本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四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
具体而言,所谓“新农村”包括5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即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文明;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尤其是在环境卫生的处理能力上要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使农民具备现代化素质,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历史背景
早在上世纪50年代,我国就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当时,我国农村社会生产力低,广大农民的温饱还难以保障,发展农业生产主要是解决农民的穿衣吃饭和粮食需求问题,建设新农村就是要维持农村和全社会的安定。正当几亿农民所关心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时,文化大革命爆发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农业生产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改革开放之后,农村生产力获得了空前解放,农村各项事业都获得了飞速进步,农民一直盼望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都成了现实。这个时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两个文明一齐抓。这是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适应时代进步的要求而提出来的。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又提出“小康社会”概念,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此次五中全会所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中,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
<一>是基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难点和关键在农村。从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举步维艰、农民收入增长困难重重、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任务艰巨,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如果这些问题和矛盾不根治、不解决,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就很难赢得主动、就容易出现波折。
<二>是基于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3万亿元,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5%以上,财政收入达2.6万亿元,这对于建设新农村非常有利,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大对“三农”发展的支持力度。否则,尽快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就会落空。
<三>是基于巩固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加快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发展,不仅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是全社会的普遍共识,而且是应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挑战和参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客观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继续通过改革找出路、通过创新促发展,积极建立起既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又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体制机制,使农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四是基于缓解农村发展的资源、市场、体制三大制约,缩小日渐拉大的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一个基本事实是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明显提升,工业化、城镇化速度加快,土地、资金等要素大量向城市集中,耕地在过去7年中减少了1亿亩,人均下降到1.2亩,相当于世界平均值的1/3,而农村人口却没有减少多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2.57∶1扩大到3.23∶1;农村积累下来的种种矛盾,已经向国民经济发出了强烈的预警信号。因此,中央审时度势的提出,要下决心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构建和谐的农村社会与城市不同,应与农村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社会公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以发展为重、发展为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从而实现农村社会由温饱到小康,由局部小康到全面小康的跨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可靠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对农村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也包括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既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形势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改变我国农村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径,是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综合性措施。
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十五"发展期间以来,我区在发展农村经济和推进社会全面进步等方面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取得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
近年来,中央和自治区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和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和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04年,我区农业增加值由达到67.2亿元、粮食总产量达到290.5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20元。
(二)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
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区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项目,组织实施了农网改造、林业生态建设、人畜饮水改造、县乡道路建设、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小康住宅建设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同时不断加大农田土地的改造力度,使一些中低产田得以改良,农村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农业发展有了后劲,可持续发展有了保证。
(三)科技教育加快发展,农民素质不断提高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和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我区逐年加大了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中小学校舍建设、远程教育网络建设、电化教育设施投入成为各地农村投资的重点。与此同时,各地不断加大对农民科技培训,培养农村科技能人。广大农民积极学用新型科技,农用新科技在农村得到广泛普及。
(四)民主法制不断健全,文化生活进一步改善

在国家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大环境下,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也取得了很大成绩,广大干部群众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普遍增强,以宪法为核心,农业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重点的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广泛普及;依法治村活动广泛开展,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普遍实行村民自治,村务公开,农村基层民主得到发展。与此同时,农村居民文化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新的提高。随着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农民更加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在文化、服务、娱乐等方面的支出不断增加。移动电话、计算机开始进入农户家庭,扩大了农户接受外界信息的能力和渠道,农村居民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8. 什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该怎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找到一些,不知能不能帮上你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只有近8亿农民全员加入现代化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为此,中央审时度势,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要办好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受到基本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四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
具体而言,所谓“新农村”包括5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即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文明;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尤其是在环境卫生的处理能力上要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使农民具备现代化素质,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历史背景
早在上世纪50年代,我国就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当时,我国农村社会生产力低,广大农民的温饱还难以保障,发展农业生产主要是解决农民的穿衣吃饭和粮食需求问题,建设新农村就是要维持农村和全社会的安定。正当几亿农民所关心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时,文化大革命爆发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农业生产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改革开放之后,农村生产力获得了空前解放,农村各项事业都获得了飞速进步,农民一直盼望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都成了现实。这个时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两个文明一齐抓。这是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适应时代进步的要求而提出来的。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又提出“小康社会”概念,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此次五中全会所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中,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
<一>是基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难点和关键在农村。从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举步维艰、农民收入增长困难重重、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任务艰巨,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如果这些问题和矛盾不根治、不解决,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就很难赢得主动、就容易出现波折。
<二>是基于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3万亿元,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5%以上,财政收入达2.6万亿元,这对于建设新农村非常有利,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大对“三农”发展的支持力度。否则,尽快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就会落空。
<三>是基于巩固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加快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发展,不仅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是全社会的普遍共识,而且是应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挑战和参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客观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继续通过改革找出路、通过创新促发展,积极建立起既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又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体制机制,使农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四是基于缓解农村发展的资源、市场、体制三大制约,缩小日渐拉大的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一个基本事实是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明显提升,工业化、城镇化速度加快,土地、资金等要素大量向城市集中,耕地在过去7年中减少了1亿亩,人均下降到1.2亩,相当于世界平均值的1/3,而农村人口却没有减少多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2.57∶1扩大到3.23∶1;农村积累下来的种种矛盾,已经向国民经济发出了强烈的预警信号。因此,中央审时度势的提出,要下决心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构建和谐的农村社会与城市不同,应与农村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社会公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以发展为重、发展为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从而实现农村社会由温饱到小康,由局部小康到全面小康的跨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可靠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对农村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也包括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既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形势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改变我国农村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径,是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综合性措施。
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十五"发展期间以来,我区在发展农村经济和推进社会全面进步等方面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取得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
近年来,中央和自治区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和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和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04年,我区农业增加值由达到67.2亿元、粮食总产量达到290.5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20元。
(二)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
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区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项目,组织实施了农网改造、林业生态建设、人畜饮水改造、县乡道路建设、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小康住宅建设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同时不断加大农田土地的改造力度,使一些中低产田得以改良,农村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农业发展有了后劲,可持续发展有了保证。
(三)科技教育加快发展,农民素质不断提高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和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我区逐年加大了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中小学校舍建设、远程教育网络建设、电化教育设施投入成为各地农村投资的重点。与此同时,各地不断加大对农民科技培训,培养农村科技能人。广大农民积极学用新型科技,农用新科技在农村得到广泛普及。
(四)民主法制不断健全,文化生活进一步改善
在国家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大环境下,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也取得了很大成绩,广大干部群众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普遍增强,以宪法为核心,农业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重点的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广泛普及;依法治村活动广泛开展,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普遍实行村民自治,村务公开,农村基层民主得到发展。与此同时,农村居民文化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新的提高。随着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农民更加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在文化、服务、娱乐等方面的支出不断增加。移动电话、计算机开始进入农户家庭,扩大了农户接受外界信息的能力和渠道,农村居民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新阶段的重大历史任务。作为贫困地区要从农民最关心、要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行动最易见效的事情抓起,从农民最积极、干部最主动、条件最成熟的地方抓起,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满足农民需求,发挥农民作用,代表农民利益,让农民得到实惠,调动农民积极性,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是发展现代化农业,形成产业发展新格局。“生产发展”是新农村的要义之首,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贫困地区农村集体经济普遍比较薄弱,农民集体化程度不高,现代化农业发展步伐缓慢,应全面加强农村生产力建设,针对制约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突出问题,抓住支柱产业培育、特色基地壮大、龙头产业经营、科学技术长入、基础建设完善等关键环节,采取综合措施,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南召的“三村”(移民新村、特色经济专业村、文明新村)建设已走在全省新农村建设的前列,可资借鉴,就是紧紧抓住上级政策机遇,对以工代赈、人畜安全用水、国债沼气、退耕还林等重点项目,集中捆绑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发展现代化农业夯实基础。应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广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途径,形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尤其是既要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现代化农业,又要敢于“无中生有”,跳出资源依附圈子,大力开发绿色产品、有机产品,把经济触角延伸到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

二是大力推进文化建设,实现农民生活水平新提高。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改善消费结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标。“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丰富内涵在于,除群众的特质需求得到满足后,更要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偏低,物质文化生活相对贫乏,应用组织经济工作的理念和思路,组织好文化事业发展。近年来,南召县采取了招商引资的方式,建成了县综合文化中心,改建了县电影院、县剧院,辐射带动全县镇、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蓬勃发展。应坚持以项目为支撑,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筑牢文化阵地,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和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应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强政策调控,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培育特色文化产业,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农村文化建设,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应加强县、乡、村各级文化大院建设,深入开展文化下乡、广场文化、文化进社区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充分挖掘、整理、利用民间艺术项目和民间传统工艺。应完善配套县乡广电光缆联网,实现村村通广播电视,扩大广播电视覆盖面,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三是加强宣传教育引导,促成乡风民俗新风尚。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造就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贫困地区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多子多福等传统观念和聚众赌博、大操大办、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俗,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计划生育、社会稳定等工作难度,必须尽快破解,加快“乡风文明”趋向步伐。应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文化事业,倡导健康文明的新风尚,提高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培育造就新型农民。应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倡导科学、文明,克服愚昧、落后,并采取建立健全红白理事会、民间协会等多种措施和机制,把政府疏于管理又管不好的事情交给民间组织管理,营造人人讲文明、自觉树新风的浓厚氛围,促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四是加大资金投入,催生乡村面貌新变化。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贫困地区农村公益事业投入普遍不足,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和环境、医疗、村容村貌等状况相对落后。应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卫生、教育、医疗等公共基础设施;加大对农村道路、安全饮水、农村能源、改厨改厕等设施的投入;完善电力、广播、通讯、电力等配套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环境建设,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沟渠水塘、院落畜圈的整治,加强危旧房屋更新改造,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生活环境,为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富裕奠定物质基础。在村镇发展上应坚持规划先行,既要认真规划好新农村试点,做到典型示范带动,又要规划好每一个新农村的发展规划,努力实现统筹发展。在资金投入上,既应加大政府投入,还应采取在外老乡捐助、大企业赞助、对口单位帮扶等多种形式注入资金,更应调动广大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激情和热情,挖掘潜力,踊跃投资投劳,从绿化、美化、亮化等具体环节入手,改变农村面貌。

五是实施民主管理,健全乡村治理新机制。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加强基层民主和基层组织建设,创建平安乡村、和谐乡村,是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障。部分农村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强,加上农民自身素质较低等方面的限制,基层民主管理意识不强,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困扰。应扩大农村基层民主,搞好村民自治,健全村务公开制度,开展普法教育,确保广大农民群众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应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体制,统筹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充分尊重广大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全面增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活力。特别应注重实效,杜绝形式主义,在制定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时,既要按照新农村的标准严格要求,又要切合实际,切实可行,不增加农民负担,不搞强行摊派,不搞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在方式方法上,先易后难,分步实施,不搞齐步走、一刀切;因势利导,抓好典型引路,抓好示范带动,做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扎实推进,务求实效。

下面有几个公务员的网站,里面有很都东西,看看吧,也学对你有帮助http://www.gwy8.com/XSLW/GLL/200604/25628.html
http://www.jinxiyu.com/
http://www.91fw.cn/Article/ShowSpecial.Asp?SpecialID=2
不知能不能帮上你

9. 社会主义新农村特征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柯炳生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包括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5方面: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要求;完善基础设施,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尤其在环境卫生处理能力上要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新农民是指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新风尚就是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概括一些经济学家的观点,国家应重点加大五方面的扶持力度:一是建设包括道路交通、信息网络在内的农村基础设施,二是治理和保护农村自然环境,三是重点发展医疗、养老等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四是支持农业生产,五是发展教育事业。

阅读全文

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特征应该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