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雁荡山的地形、气候、民俗、河湖、交通方面情况简介
雁荡山是浙江省AAAA级的旅游景点,位于浙江温州乐清市东北境内(东径121°,北纬27°50’),背依莽莽的括苍山,面对浩瀚的乐清湾,是一座大型滨海山岳风景名胜区。包括苍山支脉,绵延数百公里,按地理位置不同可分为北雁荡山、中雁荡山、南雁荡山,通常所说的雁荡山风景区主要是指北雁荡山。 雁荡山又名雁岩、雁山,以山水奇秀闻名,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誉,史称中国“东南第一山”,因山顶有湖,芦苇茂密,结草为荡,南归秋雁多宿于此,故名雁荡。因主峰雁湖岗上有结满芦苇的湖荡,年年南飞的秋雁栖宿于此,因而得名“雁荡山”。北雁荡山原名芙蓉山,下有村曰芙蓉村,唐初,始名雁荡山,简称雁山。明朝陈仁锡据此题为“花村鸟山”,意指雁荡有村以花名,山以鸟名。雁荡开山始于南北朝,兴于唐,盛于宋,据记载,梁武帝大通元年,照明太子在芙蓉峰下建寺造塔,实为雁荡开山之始。
风景区内,山体构成多为流纹岩,富于垂直节理。它以其“峭拔险怪”、“不类他山”闻名于世。北宋沈括于公元1074年察访雁荡山时,曾对雁荡山的地形及其成因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深入的研究。他分析了雁荡诸峰的成因:“当是为谷中大冲激,沙土尽去,唯巨石岿然挺立耳”。据汉代地质考察,雁荡山在几千万年至一亿多年前原是火山地带。到了距今三四千万年前,它沉没在海中,岩体受到海水的侵蚀;又过了二千多万年,它逐渐露出海面;以后又遇冰川期,遭到冰川洪水的袭洗,岩体又进一步崩解和剥蚀,岩体裸露,形成众多的深谷、峰林,有“造型地貌博物馆”之称。古时,“雁荡荒凉落海陬,舆图却在东南僻”,因地处险僻,交通阻塞,湮没累代。
南北朝刘宋初年(公元422--423),爱好山水诗人谢灵运为永嘉(今温州)太守,曾到雁荡筋竹涧游览,写有《从筋竹涧越岭溪行》诗一首。也有说他到过谢公岭而落了登山屐,后人为之建“落屐亭”,因而传为佳话。西域高僧诺讵那(十六罗汉中的第五尊者),因慕雁荡“花村鸟山”之美名,率弟子三百来雁荡山兴建寺院、弘扬佛教,最后在大龙湫观瀑坐化,世传为雁荡开山祖师。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画天下山川为两戒,就有“南戒尽于雁荡”之语,此前未有雁荡之称。至宋代,山亭寺院相继兴建,当时雁荡就有十八古刹、十六亭、十院之称,香客、游客因之大盛。迨宋室南迁,建都临安(今杭州),雁荡被辟为温(温州)台(台州)驿路必经之处,于是“贵游辐臻,梵刹增新”,更使它处于全盛阶段。相传当时的能仁寺就已“日食游客千余人”。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于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和崇祯五年(1632)年三次来游雁荡,先后写下了游记两篇。那时雁荡“百二奇峰”的名称已全部形成,雁山“五珍”“雁茗、观音竹、香鱼、山乐宫、金星草”,在明朝朱谏的《雁山志》中已有记载。到了清朝,游客称盛,雁荡山的声誉就更加显著了。但雁荡成为广大人民的旅游胜地,却是在解放以后。尤其近十多年来,党和国 家十公重视旅游事业的发展,重新成立了雁荡山管理局,规划风景区的建设。近几年来修建了一些风景点、道路、饭店餐馆、商场、娱乐场所等,旅游设施有了进一步改善。
雁荡山风景区东起方山,西至锯板岭,南到筋竹洞口,北止六坪山,风景面积约四百五十平方公里。依风景分布情况,全山分灵峰、灵岩、大龙湫、雁湖、三折瀑、显胜门、仙桥、羊角洞这样八个景区。东南部风景较集中,灵峰、灵岩和大龙湫,简称“二灵一龙”,是全山的风景中心,古时称为 “雁荡风景三绝”。雁荡风景,以奇驰名,它与黄山的峭,泰山的雄,庐山的伟,峨嵋的秀相媲美。雁荡的奇,主要是奇峰怪石,飞瀑幽洞。雁荡地居深广,风景繁多,全山计有102峰、103岩、29石、66洞、25瀑(包括4湫)、22嶂、22潭、20寺、12亭、11门4阙、9谷8坑、8岭9泉、11溪1涧等五百余处胜景。因此明朝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旅游后感叹道:“欲穷雁荡之胜,非飞仙不能”。
雁荡风景以峰、洞、岩、石、瀑、潭、嶂最为奇观。奇峰怪石,悬崖叠嶂,崇耸嵯峨;古洞石室,茂林幽径,曲折迂回;飞瀑流泉,碧潭清涧,若带如练。故康有为于1924年来雁荡山时,竟称:“雁荡山水雄伟奇特,甲于全球”。北雁荡面海背山,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夏天凉爽,6-9月份月平均气温在2°C。可谓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年降水量为 1800亳升左右,以5至9月份降水量较多。春夏多雨雾,是看云海的好时机,也是观赏山花和飞瀑流泉的最佳季节。秋游雁荡,天高气爽,层峦叠嶂,一览无余,满山红叶,美不胜收。北雁荡山冬暖夏凉,气候调和,空气新鲜,泉水清澈,使人悦目快心,因此不仅是游览胜地,也是避暑休养的佳境。这里的物质特产是“雁山五珍”即雁茗,香鱼、观音竹、金星芹、山乐官,雁茗荼色、香、味俱佳,早在明朝就被列为贡品。山乐官是一种形似金雀的珍贵鸟类。雁荡山的药材、水产与水果也很出名,游客除了品尝海鲜外,还可以购习诸如鱼鲞、虾干、海带、海菜等干货带回。风光秀丽的中雁荡山,是雁荡山脉的趾部,位于乐清白石镇,距城关9公里,距温州市区35公里,南靠瓯江、七里港。中雁荡山总面积84.54平方公里,分玉甑、西祭、三湖、东祭、凤凰山、杨八洞、刘公谷等七大景区,300多处景观。景区内峰湖相映,瀑潭相叠,岩洞相连,素以峰雄嶂险、洞幽寺古,瀑美湖秀,潭碧林翠著称,层峰起伏烟云绕,峭壁嵯峨冰雪残。尤其是白石、钟前、龙山湖,水碧山青,波平如镜,倒影重叠,湖上风生,空气洁净,水中鱼跃,林间鸟鸣,秀色可餐,在浙南诸风景区中确系罕见。
玉甑峰上,路从飞鸟头上过,人在白云深处行;八折瀑中一潭碧水浮明月,八折飞泉舞玉龙;钟前湖中鱼欢跃,玉屏嶂上龙鹰翔,奇峰异石,古洞灵幽,金石碑刻漫山坡。这种湖山如画,峰奇谷幽的景色,倾倒无数文人骚客,早在南朝就有“千倾带远堤,万里泻长汀”的遗迹,宋朝的王十朋盛赞中雁荡山“千里湖山翠黛横,两溪 玉斗琮争”。中雁荡山人文景观亦极丰富,自宋进士李少和开山至今,揽胜者不绝,历代名人、学者、画家对此天然奇秀山景,称赞不已,留下许多诗篇画卷和摩崖题记。尤有白石镇“三月初十”盛大集市和端午节龙舟赛等浓厚乡土风情。南雁荡山风景区,位于平阳县西部,与北雁荡山遥遥相望。分东西洞、顺溪、东屿、畴溪、古城五大景区,总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东西洞景区有始建于五代的观音洞寺院、唐代的仙姑沿道观、宋代的会文书院。儒释道三教荟萃,全国罕见。南雁荡山开发始于五代。宋室南巡后,这里人文蔚起,冠盖络绎不绝。历代骚人墨客慕名而来,近况、朱熹、张九成、王十朋、袁枚、孙依言等,都在此留下了诗文或墨绩。境内峰峦蟠迥,溪壑交错,岩洞密布、努瀑飞奔。始载于中唐,开拓于五代,鼎盛于两宋。景观以峰洞为最,素有无山不洞,无峰不奇之美誉。全境分东西洞、东屿、畴溪、顺溪与石城五大景区,有六十七峰、二十八岩、二十四洞、十三潭、八瀑九石之胜,雄奇、幽、秀兼备,移步换形,各擅胜场。尤以雄伟壮观的云关峰、奇妙秀丽的锦屏峰、锋锷刺天的神剑峰、映日成虹的梅雨瀑、一柱擎天的华表峰、峥嵘突兀的龙角峰为著。“秋色平分南北雁”,南雁九溪汇集,奔流入海,山因水活,水随山转,山光水色,相映成趣。尤其是从顺溪至东西洞景区15公里的溪流,可供游客乘坐竹筏饱览沿溪山水奇观与别具一格的畲乡风情,令人陶醉,留恋忘返。
⑵ 雁荡山出发到崇仁经过九江吗
雁荡山出发到崇仁经过九江,如果不经过九江,你可以稍微绕路经过一下酒驾。
⑶ 温州分城市和农村吗
肯定分的么。温州城市没啥好玩,农村要好玩些,呵呵。。农村有山有水有好景。。专。
温州的市属中心是 鹿城区,鹿城区不大,如果你走马观花,打个车到处逛逛,一天也可以逛完。 市中心也没啥好玩的。鹿城区就有个江心屿,是一个在瓯江上的孤屿
温州周边的县 是有很多景致的。 比如温州永嘉的楠溪江,乐清的雁荡山,还有平阳苍南的海边,当然海边冬天去的话不是很适合。。
其实夏天去楠溪江是最好玩的。。
温州的小吃可多了,我一下子说不完,能想到的温州的馄饨,最好能吃到地道的永强馄饨,皮薄肉鲜,美味~ 还有灯盏糕, 还有温州鱼圆,这些都是温州的特色名小吃,来温州一定要吃
⑷ 雁荡山好玩吗怎么规划路线啊做高铁去景区有怎么坐车啊
看个人喜欢,不存在好不好玩的说法。雁荡山一般二日游最好,大龙湫,方洞,灵岩,晚上夜景灵峰为一日,灵峰日景,净名谷为一日,大概下午三点前就能玩好。高铁站下车有到景区的公交,不过末班车为5点钟。
⑸ 北白象镇前岸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谁知道
原北白象镇抄,是浙南地区的工贸重镇。该镇东连柳市镇,南濒七里港及温州发电厂,西邻永嘉县,北枕中雁荡山风景区。104国道和在建的沿海高速公路及规划建设的甬台温铁路三线横贯,温州大桥北桥墩正坐落在辖区管头,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十分优越。全镇总面积63.6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6815亩,总人口(常住)89984人。
新北白象镇位于乐清市西部,东邻柳市镇,南濒瓯江,西连温州市区,北枕中雁荡山,全镇区域面积83.2平方公里;经2011年6月1日行政区划调整后并入磐石镇,现下辖11个社区(办事处)、109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户籍总人口约12.4万人,外来人口约14万人;共有基层党组织329个,党员5425名。
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水陆交通,使北白象成为乐清经济的桥头堡,浙南地区的工贸重镇和浙江省电器工业专业区。2011年5月,温州在乐清设立北白象工贸区,功能定位为为乐清市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商贸集聚区和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区。随着柳白新城建设的全面推进,北白象的区位条件和发展优势日益明显。
⑹ 浅谈雁荡山旅游客源市场.1。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2。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要认真分析雁荡山所处的发展阶段和面临的主要任务,深刻剖析雁荡山旅游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提出,雁荡山在第三次跨越中,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打造“山水雁荡、神奇雁荡、文化雁荡、休闲雁荡”的目标,以科学规划为龙头,向环境整治要品位,向优质服务要品牌,向宣传促销要市场,向科学管理要效益,向队伍建设要活力,发展和谐旅游,建设和谐景区,努力推进雁荡山旅游产业在发展内涵上有新拓展,在发展层次有新提升,在发展水平上有新飞跃。
(一)做精规划。实现率先跨越,必须坚持规划先行,首先突破。要邀请重量级的专家和领导进行把脉,进行深层次的设计开发。要在综合考虑资源保护、合理开发、永续利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对雁荡山的旅游发展进行科学定位,高起点编制旅游详细规划和深度开发规划,使雁荡山在发展理念、目标定位、具体举措上实现新的突破。坚持长规划、短安排,分阶段实施,大力度推进。
(二)做实整治。雁荡山能否出新形象,关键要靠整治。雁荡山能否实现跨越发展,也要看整治力度。整治出形象,整治出生产力。要进一步加大整治建设进程,拉动景区快速发展。按照景物和谐的原则,强力推进景区环境综合整治。景区的一草一木,一石一山,一店一牌,都要严格按照规划,按照自然和谐的标准进行建设,使景区呈现到处是精品,到处是特色的效果。当前,按照规划的要求,重点抓好三线地埋、立面改造、游客集散中心、污水处理厂等工程,推进林曦明艺术馆等一批文化设施的建设,抓好一批富有时代特色的休闲旅游项目,改变景区老旧形象,确保实现一项工程,建设一个精品,不留丝毫遗憾,雁荡山的硬件更硬,形象脱胎换骨。
(三)做强产业。做强旅游产业,关键要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要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力度,搭建景区快速发展平台,旅游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今后三五年内,雁荡山要再打造2—3个像仙乐一样的全国百强旅游企业,培育5—10个华东区域旅游龙头企业,靠企业去拓展市场,占领市场。同时,要加强旅游营销攻势,保持雁荡山旅游持续升温态势,改变传统宣传促销思路,进一步细分旅游市场,以扩大旅游市场份额为目标,出台刺激客源市场的优惠政策,加强与旅游客源地大型企业的合作,挖掘一批、成熟一批、占领一批旅游市场。要进一步优化组合创新旅游产品,紧紧把握旅游市场脉搏,推出观光、休闲、娱乐、科普、益智等各类旅游产品,举办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营造雁荡山一个又一个的旅游热点亮点,确保雁荡山的各种旅游产品能满足不同旅游消费群众的需求,适应旅游市场需要,符合旅游发展方向。
(四)做细服务。大力推行景区精细化、人性化、档次化服务,积极推行ISO9001旅游服务质量体系标准,从细节入手,把游客身边的一些小事当作关系景区形象的大事去做,大力提升服务窗口和服务一线人员的素质,着重抓好导游、司乘、景区管理人员、饭店服务人员、景区经营户的服务水平,使他们都成为景区品牌形象的代言人和宣传者。大力完善雁荡山集散中心功能设置,提供咨询、导览、预订、投诉、购物等服务。
(五)做优管理。以数字化景区建设为契机,全方位提升雁荡山管理水平。建立景区监控指挥中心,完善景区监控系统建设,提高对景区管理工作的指挥调控和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加强改革和创新,争取上级支持,逐步建立起利于集中管理、利于统一管理的景区管理模式,建立起设置科学、权责分明、运转高效的“管理、服务、经营、执法”四大系统。不断加大对景区旅游市场经营秩序、旅游秩序的整治力度,实行经营户“景区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税务登记证”四证统一的管理办法。完善主景区门票一票制管理办法。探索下属企业转变经营方式新路子,支持其加强软硬件建设,增强造血功能。加快旅游行业协会建设,逐步建立完善的行业自律机制,提高市场监督和服务水平,促进行业公平竞争,健康发展。建立景区市场长效管理机制,严厉打击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
(六)做活机制。进一步更新管理理念,跳出雁荡山看雁荡山,用管理企业的理念管理雁荡山。要在全局上下开展“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干事创业、加快发展”大讨论,组织考察先进景区管理经验,举办各类理论、素质、技能培训班,切实增强全局上下“机遇、危机、大局、责任、开放、市场”六个意识,树立“高起点考虑、高标准要求、高效率工作、高质量完成”的四大工作准则,切实增强全山上下干事创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按照作风建设年的要求,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完善干部考核机制,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逐步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机制。着手理清机关编制和内部人事关系,引进一批急需的人才。
⑺ 雁荡山能仁书院和会文书院的资料(300一40O字) 好的加十分!
雁荡山能仁书院地抄处雁荡山能仁寺袭西的山谷中,距能仁寺和燕尾瀑仅一公里远,向北步行15分钟可到达雁荡大龙湫景区,向南则是著名的筋竹涧。书院由国内知名业余作家、旅者苏羊女士创办,外表看虽与普通民居无异,但内部装修却古朴典雅,简约时尚,处处尽现建造者的理念和匠心。实际上,书院的客栈只是书院整体规划的一部分,还有其他许多配套项目还在继续建设中,一旦建成,将为来此的驴友,特别是青年人和携儿童家庭提供一个广泛体验农村生活和现代教育 相结合的场所。 书院客栈部分分上下两层,一层为三个共二十个床位的多人间,二层为4个双人标间和两个大床间。客栈房间装修简洁、卫生、古朴、幽静,又不失雁荡乡土气息。
⑻ 南雁荡山的历史沿革
南雁开发始于唐代中期,盛于五代、两宋。唐宗室李皋任温州长史时,曾作《游南雁荡山》诗。五代时高僧愿齐结茅其间。吴越王钱氏“因建普照道场,尽以平阳一乡之赋赡之”。北宋时建会文阁,后称会文书院,南宋理学家朱熹曾来此讲学,一时人文荟萃。据史料记载,人文景观仅就古建筑而言,就有13古刹、18庵、12院、3亭8堂、2洞2楼、1庙1坛。儒、释、逍三教遗址四布,历代摩崖石刻碑记林立。
明人蔡芳《南雁荡山记》载:“东瓯雁荡,为天下名山。山有二,其南在平阳者出名尤蚤(早)……”南雁荡山开发史最早可追溯到1580多年前的南朝刘宋时期,中国山水诗鼻祖谢灵运任永嘉太守,曾经过平阳县岭门山(撰有《游岭门山诗》),并游览了现属南雁荡山五大景区内的赤岩山。清人张綦毋有诗记其事:“谢公遗迹想追攀,何处堪乘兴往还。栀子花开楼石渡,甘蕉林满赤岩山。”
到了771年(唐大历六年),温州李庭等人入山砍柴迷路,发现一处世外桃源式的地方。唐代诗人顾况在《仙游记》中有详细描述。明人姜准据该文中“约在瓯闽之间”等句,指出当为南雁荡山。唐人吴畦、李皋、路应、吴璋、薛正明等有相关诗文作品传世。
五代时期是南雁荡山正式开发之始。据《方舆胜览》所载,高僧愿齐“闻平阳明王峰顶有雁荡,天晴则钟梵相闻。杖锡往访,喜曰:‘此山水尽处,龙雁所居,岂非西域书所谓诺讵罗震旦雁荡龙湫者耶?’结茅其间。”吴越王钱俶资助他在南雁荡山建造普照道场等十八座庵寺,还划出平阳一县赋税供其使用。愿齐也就成了南雁荡山开山祖师。
到宋代,陈经正、陈经邦兄弟创办会文书院,文风大盛。南雁荡山也逐渐成为儒、释、道三教荟萃之地。张九成、王十朋、朱熹等名人都曾慕名来访,并留下题咏。
从元明至清初漫长的岁月里,由于战患、迁界等多种原因,南雁荡山遭冷落。直至清末光绪(清德宗年号,1875~1908)年间,“南雁主人”陈少文带头重建会文书院,后又建成棣萼世辉楼。仙姑洞与观音洞寺观建筑也经过整修。顺溪景区也得到进一步开发。从此,南雁荡山又开始复兴。
1918年,周喟总结了前人成果,编纂的《南雁荡山志》刊出,详细介绍了南雁荡山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掌故。南雁荡山的影响力得到了扩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南雁荡山受到了政府的重视与人民的喜爱。1985年8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将南雁荡山风景名胜区列为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后又将南雁荡山作为第二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推荐候选单位上报国务院。1989年5月,国务院在审批雁荡山总体规划时明确指出,雁荡山风景名胜区由北雁荡、中雁荡和南雁荡三大景区组成,同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后改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7年8月,南雁荡山顺利通过国家旅游局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等级评定。
⑼ 温州轻轨s2现在建到哪了雁荡山几时建呢能详细点明确点最好。
温州轨道交通S2线全来线已于源2019年全面开工,预计2023年完工。
雁荡山站属于S2线二期工程,暂未公布开工时间,个人预计8-12年之内开工。
注:温州S2线不是轻轨,是轨道交通中的市域铁路类型,温州从未有过轻轨的建设规划。
⑽ 我要知道雁荡山的概况
雁荡山概况:
景点关键字:国家级风景区 国家森林公园
包括苍山支脉,绵延数百公里,按地理位置不同可分为北雁荡山、中雁荡山、南雁荡山,通常所说的雁荡山风景区主要是指北雁荡山。 雁荡山又名雁岩、雁山,以山水奇秀闻名,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誉,史称中国“东南第一山”,因山顶有湖,芦苇茂密,结草为荡,南归秋雁多宿于此,故名雁荡。
北雁荡山位于浙江温州乐清市东北境内(东径121°,北纬27°50’),背依莽莽的括苍山,面对浩瀚的乐清湾,是一座大型滨海山岳风景名胜区。因主峰雁湖岗上有结满芦苇的湖荡,年年南飞的秋雁栖宿于此,因而得名“雁荡山”。北雁荡山原名芙蓉山,下有村曰芙蓉村,唐初,始名雁荡山,简称雁山。明朝陈仁锡据此题为“花村鸟山”,意指雁荡有村以花名,山以鸟名。雁荡开山始于南北朝,兴于唐,盛于宋,据记载,梁武帝大通元年,照明太子在芙蓉峰下建寺造塔,实为雁荡开山之始。风景区内,山体构成多为流纹岩,富于垂直节理。它以其“峭拔险怪”、“不类他山”闻名于世。北宋沈括于公元1074年察访雁荡山时,曾对雁荡山的地形及其成因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深入的研究。他分析了雁荡诸峰的成因:“当是为谷中大冲激,沙土尽去,唯巨石岿然挺立耳”。据汉代地质考察,雁荡山在几千万年至一亿多年前原是火山地带。到了距今三四千万年前,它沉没在海中,岩体受到海水的侵蚀;又过了二千多万年,它逐渐露出海面;以后又遇冰川期,遭到冰川洪水的袭洗,岩体又进一步崩解和剥蚀,岩体裸露,形成众多的深谷、峰林,有“造型地貌博物馆”之称。古时,“雁荡荒凉落海陬,舆图却在东南僻”,因地处险僻,交通阻塞,湮没累代。南北朝刘宋初年(公元422--423),爱好山水诗人谢灵运为永嘉(今温州)太守,曾到雁荡筋竹涧游览,写有《从筋竹涧越岭溪行》诗一首。也有说他到过谢公岭而落了登山屐,后人为之建“落屐亭”,因而传为佳话。西域高僧诺讵那(十六罗汉中的第五尊者),因慕雁荡“花村鸟山”之美名,率弟子三百来雁荡山兴建寺院、弘扬佛教,最后在大龙湫观瀑坐化,世传为雁荡开山祖师。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画天下山川为两戒,就有“南戒尽于雁荡”之语,此前未有雁荡之称。至宋代,山亭寺院相继兴建,当时雁荡就有十八古刹、十六亭、十院之称,香客、游客因之大盛。迨宋室南迁,建都临安(今杭州),雁荡被辟为温(温州)台(台州)驿路必经之处,于是“贵游辐臻,梵刹增新”,更使它处于全盛阶段。相传当时的能仁寺就已“日食游客千余人”。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于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和崇祯五年(1632)年三次来游雁荡,先后写下了游记两篇。那时雁荡“百二奇峰”的名称已全部形成,雁山“五珍”“雁茗、观音竹、香鱼、山乐宫、金星草”,在明朝朱谏的《雁山志》中已有记载。到了清朝,游客称盛,雁荡山的声誉就更加显著了。但雁荡成为广大人民的旅游胜地,却是在解放以后。尤其近十多年来,党和国家十公重视旅游事业的发展,重新成立了雁荡山管理局,规划风景区的建设。近几年来修建了一些风景点、道路、饭店餐馆、商场、娱乐场所等,旅游设施有了进一步改善。雁荡山风景区东起方山,西至锯板岭,南到筋竹洞口,北止六坪山,风景面积约四百五十平方公里。依风景分布情况,全山分灵峰、灵岩、大龙湫、雁湖、三折瀑、显胜门、仙桥、羊角洞这样八个景区。东南部风景较集中,灵峰、灵岩和大龙湫,简称“二灵一龙”,是全山的风景中心,古时称为“雁荡风景三绝”。雁荡风景,以奇驰名,它与黄山的峭,泰山的雄,庐山的伟,峨嵋的秀相媲美。雁荡的奇,主要是奇峰怪石,飞瀑幽洞。雁荡地居深广,风景繁多,全山计有102峰、103岩、29石、66洞、25瀑(包括4湫)、22嶂、22潭、20寺、12亭、11门4阙、9谷8坑、8岭9泉、11溪1涧等五百余处胜景。因此明朝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旅游后感叹道:“欲穷雁荡之胜,非飞仙不能”。雁荡风景以峰、洞、岩、石、瀑、潭、嶂最为奇观。奇峰怪石,悬崖叠嶂,崇耸嵯峨;古洞石室,茂林幽径,曲折迂回;飞瀑流泉,碧潭清涧,若带如练。故康有为于1924年来雁荡山时,竟称:“雁荡山水雄伟奇特,甲于全球”。北雁荡面海背山,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夏天凉爽,6-9月份月平均气温在2°C。可谓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年降水量为1800亳升左右,以5至9月份降水量较多。春夏多雨雾,是看云海的好时机,也是观赏山花和飞瀑流泉的最佳季节。秋游雁荡,天高气爽,层峦叠嶂,一览无余,满山红叶,美不胜收。北雁荡山冬暖夏凉,气候调和,空气新鲜,泉水清澈,使人悦目快心,因此不仅是游览胜地,也是避暑休养的佳境。这里的物质特产是“雁山五珍”即雁茗,香鱼、观音竹、金星芹、山乐官,雁茗荼色、香、味俱佳,早在明朝就被列为贡品。山乐官是一种形似金雀的珍贵鸟类。雁荡山的药材、水产与水果也很出名,游客除了品尝海鲜外,还可以购习诸如鱼鲞、虾干、海带、海菜等干货带回。
风光秀丽的中雁荡山,是雁荡山脉的趾部,位于乐清白石镇,距城关9公里,距温州市区35公里,南靠瓯江、七里港。中雁荡山总面积84.54平方公里,分玉甑、西祭、三湖、东祭、凤凰山、杨八洞、刘公谷等七大景区,300多处景观。景区内峰湖相映,瀑潭相叠,岩洞相连,素以峰雄嶂险、洞幽寺古,瀑美湖秀,潭碧林翠著称,层峰起伏烟云绕,峭壁嵯峨冰雪残。尤其是白石、钟前、龙山湖,水碧山青,波平如镜,倒影重叠,湖上风生,空气洁净,水中鱼跃,林间鸟鸣,秀色可餐,在浙南诸风景区中确系罕见。玉甑峰上,路从飞鸟头上过,人在白云深处行;八折瀑中一潭碧水浮明月,八折飞泉舞玉龙;钟前湖中鱼欢跃,玉屏嶂上龙鹰翔,奇峰异石,古洞灵幽,金石碑刻漫山坡。这种湖山如画,峰奇谷幽的景色,倾倒无数文人骚客,早在南朝就有“千倾带远堤,万里泻长汀”的遗迹,宋朝的王十朋盛赞中雁荡山“千里湖山翠黛横,两溪玉斗琮争”。中雁荡山人文景观亦极丰富,自宋进士李少和开山至今,揽胜者不绝,历代名人、学者、画家对此天然奇秀山景,称赞不已,留下许多诗篇画卷和摩崖题记。尤有白石镇“三月初十”盛大集市和端午节龙舟赛等浓厚乡土风情。
南雁荡山风景区,位于平阳县西部,与北雁荡山遥遥相望。分东西洞、顺溪、东屿、畴溪、古城五大景区,总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东西洞景区有始建于五代的观音洞寺院、唐代的仙姑沿道观、宋代的会文书院。儒释道三教荟萃,全国罕见。 南雁荡山开发始于五代。宋室南巡后,这里人文蔚起,冠盖络绎不绝。历代骚人墨客慕名而来,近况、朱熹、张九成、王十朋、袁枚、孙依言等,都在此留下了诗文或墨绩。境内峰峦蟠迥,溪壑交错,岩洞密布、努瀑飞奔。始载于中唐,开拓于五代,鼎盛于两宋。景观以峰洞为最,素有无山不洞,无峰不奇之美誉。全境分东西洞、东屿、畴溪、顺溪与石城五大景区,有六十七峰、二十八岩、二十四洞、十三潭、八瀑九石之胜,雄奇、幽、秀兼备,移步换形,各擅胜场。尤以雄伟壮观的云关峰、奇妙秀丽的锦屏峰、锋锷刺天的神剑峰、映日成虹的梅雨瀑、一柱擎天的华表峰、峥嵘突兀的龙角峰为著。“秋色平分南北雁”,南雁九溪汇集,奔流入海,山因水活,水随山转,山光水色,相映成趣。尤其是从顺溪至东西洞景区15公里的溪流,可供游客乘坐竹筏饱览沿溪山水奇观与别具一格的畲乡风情,令人陶醉,留恋忘返。
雁荡山景区:
通常所说的雁荡山风景区主要是指北雁荡山。雁荡山又名雁岩、雁山,以山水奇秀闻名,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誉,史称中国“东南第一山”,因山顶有湖,芦苇茂密,结草为荡,南归秋雁多宿于此,故名雁荡。北雁荡山位于浙江温州乐清市东北境内(东径121°,北纬27°50’),背依莽莽的括苍山,面对浩瀚的乐清湾,是一座大型滨海山岳风景名胜区。因主峰雁湖岗上有结满芦苇的湖荡,年年南飞的秋雁栖宿于此,因而得名“雁荡山”。北雁荡山原名芙蓉山,下有村曰芙蓉村,唐初,始名雁荡山,简称雁山。明朝陈仁...
区号:0577
邮编:乐清市325600
位置:位于浙东南沿海的乐清市中、北部,与楠溪江风景区毗邻。
区划:隶属于温州下辖的县级乐清市,雁荡山风景区中心响岭头距温州市区8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