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存款利率呈现下降态势,未来会增加吗
经历过互联网金融高息理财产品的诱惑,储户普遍觉得现在银行的存款利率低,只在年初看到过6%的智能存款产品,且又转瞬即逝。但是感受归感受,未来存款利息发展趋势呢?
先说结论,如果从现在到未来比较长时间看,目前的存款利息已经是在高位了,未来估计还会逐步降低,人民银行基准利率不会做大的调整,但是商业银行的实际给付利率会下降。
为什么人民银行的存款基准利率不会做调整?而商业银行的给付利率会逐步下降?主要是受到以下三大方面影响。
我国的基准利率水平目前并不高,人民银行长期调整存款的基准利率的可能性不大。在人民银行自2015年最新调整了基准利率后,4年间再未做过调整。目前存款利率调整到活期的0.35%到定期3年的2.75%,与此同时,也放开了对于存款利率的指令性管理,商业银行在基准利率上可以自由定价,灵活竞争。
银行存款基准利率目前在最低位运行,但是实际利率比其高
我国存款基准利率长期看是逐步走低的,调整频繁性逐步降低
在过去的自1990年以来的29年时间内,我国存款基准利率总共调整了38次,但是自2015年开始,近4年时间,没有再做任何调整。同时以活期储蓄基准利率来看,从1990年最高的2.88%一路下滑,到目前的0.35%,这些说明了什么?
存款利率一直在下降,目前已经很低,未来呢?
1.随着我国经济的稳定性逐步增强,基准利率也在逐步走低。那么未来如果不出现大的经济波动,基准利率也不会轻易做改变,而且随着经济越来越发展,基准利率还会有向下的趋势。
2.过去人民银行平均不到1年调整一次基准利率,但是现在4年都未调整,除了存款利率自由波动影响之外,说明使用利率工具来影响经济发展的动机越来越弱,经济发展的内在主动性更强,更加不依赖利率调整来强刺激经济发展。
银保监会针对高息存款进行窗口指导
5月17日,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开展“巩固治乱象成果,促进合规建设”工作的通知》(23号文),要求排查银行结构性存款通过设置“假结构”变相高息揽储的情况。
5月21日,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召开会议,要求银行行业自律,清理按日均规模分档计息的活期存款产品。目前有大行的部分智能存款产品到期不再续约或者计划停售,多家股份行开始着手梳理或者收缩智能存款业务。
虽然不少民营银行的智能存款产品依然在售,不过有些高息存款已实行每日限额购买。
小结:高息存款创新产品在去年到今年第一季度达到了高潮,现在逐步潮水退去,存款利率又开始逐步走低。
未来利率长期看低,但是中短期还需要配合经济转型,储蓄支持经济发展的需要,维持一个逐步稳定的水平,那么会长期维持在什么水平呢?其实参考香港的利率水平更有建设意义。
香港存款一年期为2.28%
例如一年期定期存款会相对固定在2%左右,三年期定期存款会固定在4左右(即在目前大额存单利率低一些)。但是可能还会有个别创新存款产品和个别扶持发展的民营银行,会有相对利率比较高的产品出现,但是总体不会再出现年初的盛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