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农村合作医疗和社会医疗保险有什么区别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是国家针对农民实施的一项医疗保障制度,它的基本设计是每位参保农民个人每年交费20元,国家财政每人每年配套80元,构成医疗保险基金,主要用于农民生病住院的费用补助,报销比例为60-75%,最多可报销20000元。它不能报销门诊医疗费用,但参保人一年内没有住院,则可以返回一定的门诊费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以户为单位自愿参保,不能强迫参保,在一户中不能某些人参保而其他人不参保。
城镇职工个人基本医疗保险是针对城镇职工(包括农民工)实施的一项基本保险制度。它的缴费由个人和单位两部分构成,缴费标准为单位和个人各缴纳月工资的2%,共4%。保险费中一部分根据职工年龄及缴费年限等条件按一定比例划入职工个人医疗帐户,发给职工个人医保卡。个人帐户中的资金可用于指定医院门诊及指定药店购药费用,也可以用于交纳住院时个人交费部分。保险费的另一部分划入统筹帐户,用于职工住院费统筹。职工生病住院可在指定医院住院治疗,享受一定比例的报销。职工个人基本医疗保险为强制保险,用人单位必须为职工个人办理基本医疗保险。
相比来说,职工个人基本医疗保险保障能力强,是必须办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只能报销住院费,且保障能力有限。所以,有了职工个人基本医保,就不用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了。
另,两者都要求发票报销,如果两者都保就可能因发票问题而有一方报销不了。
2. 新农村合作医疗和社会医疗保险有什么区别
社会医疗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法规,为向保障范围内的劳回动者提供患病时基本答医疗需求保障而建立的社会保险制度。
农村合作医疗是由我国农民自己创造的互助共济的医疗保障制度,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农保和医保的区别在于,农保是一种养老保险,医保是医疗保险,两者是不同的保险项目,在保险待遇、参保缴费等等上面都有区别。此外,新农保和社保主要的区别就是保障对象不同:
1、新农合全称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有农民每人每年交一小部分钱,国家出大头组成的一个报销程序。_
2、社保是社会保险的简称,社会保险就是国家通过立法手段,在劳动者因为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以及死亡等原因,暂时或永久失去生活来源的时候由社会给予一定的物质帮助的社会保障制度。
3. 请问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买了是不是全家一张卡啊,就写户主的名字
不是,复一人一张医保卡,以哈尔制滨市为例。
《哈尔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对其有相应的规定:
第十一条参合人员应当以户为单位进行登记,办理参加新农合证(卡),持证(卡)就医和享受新农合待遇。参合人员享有以下权利:
(一)享受规定的报销补偿待遇;
(二)在统筹地区内自行选择定点医疗机构;
(三)免费查询就诊、医疗服务和收费情况;
(四)免费查询、核对个人缴费和领取待遇等记录;
(五)监督新农合基金的管理和使用。
(3)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卡扩展阅读
依据《哈尔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第十八条
农村居民参加新农合缴费实行按年度预收制,每年9月1日至12月20日为缴纳下一年度参加新农合费用时间。
缴费时间需要调整的,卫生行政部门报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
第十九条
各级政府财政补助资金、各类资助和捐赠资金按照规定的时间与程序办理。
第二十条
农村居民参加新农合费用由家庭和政府共同承担,筹资标准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一条
乡(镇)财政所应当向参合人员开具全省统一印制的基金专用收据。
4. 社保医疗和城镇医疗,新农村合作医疗的区别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抄和社保区别如下:袭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以没有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城镇未成年人和没有工作的居民为主要参保对象的医疗保险制度;社保社会保险是一种为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失去劳动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损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补偿的一种社会和经济制度。
两者从定义上来说就有很大的差别,保障的对象不同,保障的项目也不同,社保的范围明显要广一些,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城镇医保只是医疗保险。
一、享受范围不一样:
社保中医疗保险不能享受住院生育医疗报销,严重慢性病门诊(大病)职工享受17个病种,居民享受8个病种。
二、报销比例不一样:
一是住院报销比例不一样。职工医疗保险在职职工住院报销比例为甲类92%,乙类70-80%;退休职工住院报销比例为甲类92%,乙类70-80%;居民医疗保险住院报销比例为一级医院甲乙类分别为80%、70%,二级医院甲乙类分别为70%、60%,三级医院甲乙类分别为60%、50%。
二是严重慢性病门诊(大病)报销比例不一样:职工医保报销比例75%,城镇居民医保50%。
5. 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该怎么使用跨省就医需要带什么证明
异地就医,新农合需要经参保地批准,携带相关证明才能到指定报销医内院的医保结算窗口进行报销容。
需要携带的材料:住院病历、费用清单、住院发票、出院小结、疾病诊断书、身份证、户口本、合作医疗本(或证、卡)、转院手续或证明(单位打工证明或急诊证明)。
新农合医疗保险异地报销流程:
1、出院时要带的材料一般在快出院时要告知医生去复印,等材料送到病案室就要等归档后才能让你复印,这要等一到二个星期。
2、工作人员要把病人住院所发生所有费用时细录入电脑,才能得出这个患者的补偿金额,为了基金的安全,还要进行审核,所以到县外去要多些时间才能得到补偿款。
3、一般情况银行没权力不让拿钱,当然有的县市的农保中心有专门付钱的出纳。
6. 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如何购买
1、个人申请 :农村居民携带户口簿、二代居民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到户籍所在地村(居)委会提出参加新农保申请,选择缴费档次,填写《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登记表》(以下简称《参保登记表》)一式二份。
2、村协理员检查。 村协理员负责检查《参保登记表》、《农村户籍老年人家庭社会关系表》是否填写完整,填写的姓名、二代身份证号码等信息是否准确,是否有个人签字或盖章、按手印,检查参保人员提供的相关材料是否齐全。
检查无误后,在《参保登记表》上签字,加盖村委会公章,附上参保人员本人居民二代身份证和户口簿复印件等材料,然后上报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
3、乡镇初审 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对村里上报的参保登记有关材料进行初审,审核无误后,经办人员在《参保登记表》上签字,加盖乡镇保障所公章,及时将参保人员的基本信息录入新农保信息系统,将《参保登记表》、二代居民身份证和户口簿复印件等材料上报县农保中心。
4、县农保中心复核 县农保中心收到乡镇上报的参保登记有关材料及时进行复核,无误后,对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录入的参保人员基本信息进行确认,为参保人员建立个人账户;在《参保登记表》签字、盖章,将有关材料归档备案。
(6)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卡扩展阅读:
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保障内容
保障对象:大病保险保障对象为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的参保(合)人。
保障范围:大病保险的保障范围要与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相衔接。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应按政策规定提供基本医疗保障。在此基础上,大病保险主要在参保(合)人患大病发生高额医疗费用的情况下,对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补偿后需个人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给予保障。
高额医疗费用,可以个人年度累计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超过当地统计部门公布的上一年度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为判定标准,具体金额由地方政府确定。
合规医疗费用,指实际发生的、合理的医疗费用(可规定不予支付的事项),具体由地方政府确定。各地也可以从个人负担较重的疾病病种起步开展大病保险。
保障水平:以力争避免城乡居民发生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为目标,合理确定大病保险补偿政策,实际支付比例不低于50%;按医疗费用高低分段制定支付比例,原则上医疗费用越高支付比例越高。随着筹资、管理和保障水平的不断提高,逐步提高大病报销比例,最大限度地减轻个人医疗费用负担。
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与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的衔接,建立大病信息通报制度,及时掌握大病患者医保支付情况,强化政策联动,切实避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城乡医疗救助的定点医疗机构、用药和诊疗范围分别参照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的有关政策规定执行。
7. 你好,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该如何购买
1、个人申请 :农村居民携带户口簿、二代居民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到户籍所在地村(居)委会提出参加新农保申请,选择缴费档次,填写《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登记表》(以下简称《参保登记表》)一式二份。
2、村协理员检查。 村协理员负责检查《参保登记表》、《农村户籍老年人家庭社会关系表》是否填写完整,填写的姓名、二代身份证号码等信息是否准确,是否有个人签字或盖章、按手印,检查参保人员提供的相关材料是否齐全。
检查无误后,在《参保登记表》上签字,加盖村委会公章,附上参保人员本人居民二代身份证和户口簿复印件等材料,然后上报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
3、乡镇初审 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对村里上报的参保登记有关材料进行初审,审核无误后,经办人员在《参保登记表》上签字,加盖乡镇保障所公章,及时将参保人员的基本信息录入新农保信息系统,将《参保登记表》、二代居民身份证和户口簿复印件等材料上报县农保中心。
4、县农保中心复核 县农保中心收到乡镇上报的参保登记有关材料及时进行复核,无误后,对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录入的参保人员基本信息进行确认,为参保人员建立个人账户;在《参保登记表》签字、盖章,将有关材料归档备案。
(7)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卡扩展阅读:
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保障内容
保障对象:大病保险保障对象为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的参保(合)人。
保障范围:大病保险的保障范围要与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相衔接。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应按政策规定提供基本医疗保障。在此基础上,大病保险主要在参保(合)人患大病发生高额医疗费用的情况下,对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补偿后需个人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给予保障。
高额医疗费用,可以个人年度累计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超过当地统计部门公布的上一年度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为判定标准,具体金额由地方政府确定。
合规医疗费用,指实际发生的、合理的医疗费用(可规定不予支付的事项),具体由地方政府确定。各地也可以从个人负担较重的疾病病种起步开展大病保险。
保障水平:以力争避免城乡居民发生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为目标,合理确定大病保险补偿政策,实际支付比例不低于50%;按医疗费用高低分段制定支付比例,原则上医疗费用越高支付比例越高。随着筹资、管理和保障水平的不断提高,逐步提高大病报销比例,最大限度地减轻个人医疗费用负担。
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与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的衔接,建立大病信息通报制度,及时掌握大病患者医保支付情况,强化政策联动,切实避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城乡医疗救助的定点医疗机构、用药和诊疗范围分别参照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的有关政策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