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苏北大地上有一个省级贫困县沭阳县,最近却发生了一件让很多人都无语的事情, 在新农村建设的大潮中沭阳
沭阳什么时候变成贫困县了,你应该说她是苏北大地上一座新兴城市,发张速度非周边地区可比拟。
2. 农村所提倡的三生三美是啥样
1、乡村三美:指美丽乡村、美好乡村、美学乡村。
美丽乡村重在硬件建设,是美在环境。美好乡村重在经济建设,是美在生活。美学乡村重在文化回归,是美在价值传承。而美丽乡村、美好乡村、美学乡村是乡村振兴的层级递增和互为表里的一体融合。乡村最终导向生活态度的引领、生活方式的价值输出。
2、乡村三生:指生存、生活、乐活。
生存在物质层面,生活在精神层面、乐活在价值层面。分别指向和对应的是乡村经济、乡村文化、乡村价值三层面。
(2)新农村蓝天扩展阅读:
提倡“三美”的做法:
一是放大优势做精亮点,彰显美丽乡村“生态美”。
强化龙头示范带动。挖掘生态资源优势,实行“美丽乡村+旅游景区”联动建设模式。挖掘各村资源禀赋和乡土文化内涵,按照古色古香“石头村”、娴适田园“故乡”等定位,打造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节点,实现“望山见水,寻味乡愁”的“美丽境界”。
二是打响品牌做强产业,绽放美丽乡村“生产美”。
实施节庆带动工程。策划包装“美丽乡村游”、“生态养生游”、“休闲采摘游”等乡村游活动,提升美丽乡村片区的人气和知名度。
三是提升素质做优内涵,描绘美丽乡村“生活美”。搭建“百姓舞台”。配套建设村民休闲健身活动场所,引导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群众综合素质和精气神进一步提升,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3. 蓝天葛牌东沟村新农村建设到底的多少钱,原来说好村民最多只需要7-8万,国家补住5万。就可以盖好1
只要看这个国家“每平方公里平均有多少棵大树”...种一切最多只需要投产三五年然后就可受用二三十...我也用短信回答他说:“新农村建设正在给家乡...
4. 三生三美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什么
“三色”:底色、本色、特色;“三美”:生态环境美、社会和谐美、人的心灵专美。
用生态环境美描属绘新农村的底色。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蓝天白云、绿水青山、小桥流水、青砖黛瓦;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让新农村既有现代感,也更有农村味,能看得见青山、望得见绿水、留得住乡愁,这是新农建设不可或缺的底色。
用社会和谐美描绘新农村的本色。积极构建文明友善的新型人际关系,多渠道营造出社会和谐美,不能因为住进了新房而疏远了情感。
用生活富裕美描绘新农村的特色。建设社会主义农村仅仅只是环境整洁、外表漂亮、看起来养眼还远远不够,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经济必须大力发展起来要,要通过增加老百姓的就业渠道和创业门路,让经济富起来、生活美起来、日子好起来,这是新农村必须具备的特色。
5. 关于新农村的作文600安
新农村新变化
农村富足,人民开始了小康生活,
喜迎十八大征文:新农村新变化,
高楼大厦人人住,电灯电话人人有,
2012年的七月一日,是党的91岁华诞,
我们从不忘记党所受的苦难,
更不忘党所创建的辉煌的历史,
喜迎十八大征文:新农村新变化,
龙辰盛会国康泰,
凤沐朝阳披异彩,
喜迎党的十八大,
举旗奋进情澎湃,
百花绽放竞芳,
喜迎十八大征文:新农村新变化,
虽然现人民已开始了小康生活,
但绿水不绿,蓝天不蓝,
青草不青,红花也没了芳香,
虽大家开始小康生活,
但地球也走上了灭绝的道路,
喜迎十八大征文:新农村新变化,
6. 西安到阎良的地铁什么时候通车
这是城际铁路,不是地铁。
(转发)
进日,关于西安城际铁路西安—阎良段今年年底开工的消息公布后,在阎良站的位置问题争议越来越激烈,最终官方表态“西阎城际铁路自阎良航空基地西南侧进入阎良区,途径新农村、赵家村、新莱村、昌平村至富平境内,站场初步设置在蓝天路西端。阎良区交通局已将阎良区城市规划图和航空基地产业园规划图按要求报主管部门。目前,西阎城际铁路设计单位正在对照城市规划图进行精确布线和站场设置。”当本报记者对此问题进行采访时,却遭到了拒绝。
经记者实地考察后发现,蓝天路西端目前是几个村庄连成一片,东西南北4个方向都有建筑物所遮挡,只有一小片已经种上树的地块待开发。如果在蓝天路西端设站场,那么周围的村庄是不是要整体拆除或搬迁?因此,记者带着这个疑问查证了航空基地规划图,图中显示此处以后被用作工业用地,所以这几个村庄以后是要被拆除掉的。记者走进村中发现这里是才规划建设的新农村,甚至有的人搬进来不到三年,在无意中记者发现这个村子离西阎高速路也就100多米远。
由以上得出结论,蓝天路西端不合理,因为1. 离西阎高速路太近,过了高速路不远就不属于阎良辖区了,也就意味着城际铁路阎良站离老城区太远。2.周围都是农村以后或者拆除掉建站点都需要大量的时间,资金,人力物力等;城际铁路计划2017年开通,阎良等不起啊。3.假若将站点设在此地,但其后是工业区,环境差污染大,乘客下车出站后,所看到的是一片工厂,没有一点城市气象,作为西安的副中心城市给人的第一印象就如此吗?
经过记者多地考察,认为将站场设在蓝天路中段,即航空基地科技大厦对面最为合理,
1.科技大厦处在航空基地主轴线------蓝天路中段,交通网四通八达,是航空基地建设的核心区域,也是基地对外展示的窗口,周围有几个住宅小区,人员和车流动量大,还有即将建成的商业中心,并且离阎良区中心也不远。
2.科技大厦对面就是原航空基地管委会大楼(此楼建成于2007年,而在2012年底管委会人员全体搬到科技大厦办公,此楼空置至今),若稍微可加以改造,即能成三层的车站使用,并且里面的候车室和售票厅并不小。
3.原管委会周围是一个偌大的航空基地中央公园,平日里公园来往人员很少,我们可以把这个公园利用起来,当成车站广场使用,并且这个公园有卫生间、下面有停车场、地下通道等设施。
就这两处设施来说,就是一个现成的车站和广场,因此记者建议将阎良站设在此处最为合理。
希望相关部门能看到此建议并采纳,也希望广大群众予以支持。
本报记者:王文华
7. 兰考农村新农村建设政府出台的政策是什么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把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让农民安居乐业。
努力将全县农村建设成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让农民安居乐业。
兰考县委、县政府认真落实党中央指示精神和国家发改委批复的《黄河滩区移民迁建工程实施方案》.坚持以民为本.紧紧围绕永保滩区安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条主线自2004年3月5日正式启动了黄河滩区移民建设工程.
兰考移民新区高标准、高品位设计,先以试点先行,后以点带棋.管理一把尺.设施配套一条龙.把谷营乡移民新村建设成为一道靓丽风景.展示在世人面前新农村的规划与落成兰考县谷营乡移民新村占地面积为1988亩.该工程建设现已基本完成该移民新村四大板块的新式建筑群.设计规范.古朴典雅让人叹为观止。目前已有3486户、12305名农民迁入新村新村有主次街道15条.248盏路灯把移民新村装扮得更加精彩崭新的庭院.规划整齐.屋形别致,琉瓦耀眼:240米深水井7处.与自来水工程相配套:9公里地下排水管道1=程已全部完工:20公里的高低压输电网络正常运行.给移民新村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保障:2100平方米的新村中心医院.主体工程已经完工;投资260万元、占地20余亩的谷营乡移民新村中心小学已投入使用:占地42亩、投资320万元的谷营乡第二初级中学主体工程已经完工.新学期即可招收新生:移民新村还建成了1200平方米的敬老院.新村的老人可享受集健身娱乐为一体的田园新村生活移民新村的群众能同城里人比品位、比幸福,壮观和谐景象怡人,从高处俯视移民新村的全景.那里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卷,新村昌盛繁荣.十几家高、中、低档饭店.近百家商铺,生意兴隆.门庭若市移民新村的建成.有效地带动了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增长.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收入.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文化生活.提升了乡村建设的品位.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党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方针。
移民新村的典型意义
兰考县谷营乡移民新村的建成.是兰考县委、县政府竭力打造高品位、高质量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创举移民新村的建成必将激活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百姓同时.也给河南省及全国经济发展缓慢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做出了榜样.也给建设规划新农村展示了一个模式和范本。
新农村,大家盼;人有责,齐心建。党政策,为指南;众农民,是骨干。崇科学.新理念:倡民主.路广宽。依实情,据实办:尊民意,随民愿。生产事,莫偷闲:高效率.质精湛。重事业。德为先:人和谐.性向善。团结紧,心相连:互信任.诚为天民风正,处平安:生活富,富思源。‘‘III字经”报国恩,多奉献;焕村容,新庄园;家舍洁。无尘染。讲卫生,改厕圈;人健康,少病惠。修道路,出行便。言与行.文明间。环境美.心舒坦。栽草木,护蓝天;树有皮.人有脸;心灵纯,人喜欢;精神爽,力无边;与时进,高处攀,新农村,立实现。
8. !急求!我要在农村新年初五晚上为百姓主持欢庆晚会。急求主持串词,开场白。
女:各位朋友,各位来宾。
男:现场的父老乡亲们
合:大家好!
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描绘农村的新画卷,展望新农村的美好憧憬。
男:共创社会主义新农村,歌唱新农村的新变化,谱写新农村的新乐章。
女:我们的新农村,生活像花儿一样芬芳,岁月像花儿一样灿烂。
男:我们的新农村,歌声像花儿一样火红,美梦像花儿一样开放。
女:今天的演出得到了xx村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男:是啊,新农村的欢歌唱出了我们心中的喜悦,首先请欣赏舞蹈:
大雁飞向蓝天靠的是领头的雁,羊群奔向草原靠的是领头的羊,五星人民大步走,靠的是领军的火车头,请听
家乡的山最美,家乡的水最甜,家乡的人最亲(走过千山,涉过万水,最美的还是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和家乡的情)请欣赏
东瞅瞅,西看看,家乡如今大变样,迎来
。接下来请欣赏
接下来请继续欣赏由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朋友们:
大家晚上好!
男:乘着党的十七大的强劲东风,满怀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壮志豪情,我们在这里“集结”。
女:沐浴着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金色阳光,带着学习实践“三个代表”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决心。
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的迫切问题,是党中央着眼于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女:在新的一年里,我们五星镇在“
”执政理念的指引下,在“
”的强力推动下,用行动“富民强镇”的建设目标强力迈进。
男:首先,请允许我介绍一下,出席今天晚会的各位领导和嘉宾,他们是:XXXXXX等 。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对他们的到来表示欢迎!
女:今天,我们豪情满怀,共诉改革成就,
男:今夜,我们欢聚一堂,共唱建设之歌。
女:让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男:全面贯彻落实,掀起学习共青团十六大精神高潮,
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用我们的青春和智慧去浇灌新野大地辉煌灿烂的明天!有请欣赏——
(节目串词)
结束语:
1:“建功十一五”,号角已经吹响;“建设新农村”,战鼓已经擂鸣。农村广阔天地,农村大有作为,让我们倍加集中心智,倍加振奋精神,更好地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把五星建设成产业兴旺,城乡秀美,文化繁荣,民生殷实,社会和谐,走势强劲的集镇而努力奋斗拼搏!
2:歌声、笑声,声声唱出新农村日新月异的变化,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创村的美好明天!我们的演出到此结束,父老乡亲们,再见!
3:歌声、笑声,声声唱出新农村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的演出到这里就要和你说再见了。相逢是短暂的,而情谊却是永远的,在这里,祝愿所有的父老乡亲幸福安康,合家欢乐,万事如意!
9. 1、要大气,体现农村新发展,2、四句话,每句可以是一个成语,可以是五言绝句,可以是七言绝句,在线等
大地回春欣欣向荣,百业俱兴日新月异。
日进斗金腰缠万贯,精神振奋气冲霄汉。
(仅供参考)
1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我们做什么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简单地说,“新农村”包括五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范畴。
具体而言“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时期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主要包括: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范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住房改建、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建设、电信配套、村镇绿化等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文明。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办好农村义务教育,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加强农村养老和社会保障,统筹城乡就业,使广大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服务。四是培训农民,提高素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及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明生活,健全村级自治组织建设,使广大农民具备现代化素质,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使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下面就我区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谈几点粗浅思考。
一、建设新农村的有利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十五”发展时期以来,在发展农村经济和推进社会全面进步等方面采取多种有效途径,取得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年提高
近年来,中央和省、市、区一系列亲民惠农政策的出台和落实,极大调动了农民种粮和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农民收入逐年提高。“十五”末,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3.2亿元,人均GDP9182元,农业增加值达到23.48亿元,粮食总产量60.9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450元。
(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
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支持下,区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项目组织实施了农网改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人畜安全饮水建设、林业生态防护林建设、区乡道路建设、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小康住宅建设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同时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力度,通过农业综合开发,使一些中低产田得以改良,农村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农业发展有了后劲,可持续发展有了保证。
(三)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第三产业健康发展
“十五”以来,初步建成了年加工能力超过100万吨的面粉加工业、40万吨玉米淀粉加工业、27万吨啤酒加工业、2万吨葡萄酒酿造业、60万吨外销蔬菜业和7万吨制种业等产业体系,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34.88亿元,占到经济总量的37%。
(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农民素质不断提高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和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农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计划生育取得长足发展。尤其中小学校舍建设、远程教育网络建设、节水型社会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乡镇卫生院建设,加大了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培养了一批农村科技能人,农用新科技在农村得到广泛普及。
(五)民主法制不断健全,文化生活进一步改善
在国家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大环境下,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完善,在村党支部领导下,依法治村,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格局初步形成,普遍实行村民自治、村务公开、农村基层民主得到发展。随着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移动电话、计算机开始进入农户家庭,农村的信息水平不断提高。
二、建设新农村的制约因素
(一)农民增收后劲不足。我区是一个典型的人口大区,又是一个农业县区,农民收入大部分来自农业。近年来,农民收入虽然逐年增多,但城乡居民收入扩大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民增收渠道不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依然是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为突出的矛盾。
(二)农村基础设施改善投入不足。虽然国家一再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但由于地方政府财力有限,对农业基本建设的投入比重并没有提高,加之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的渠道变窄,与农业发展的需求已不相适应,如部分行政村灌溉设施老化,水资源浪费严重,没有文化、科技服务的场所,也没有生产和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
(三)、产业化经营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目前我区在农作物种植和畜牧业养殖过程中,更多的追求数量和增长,忽视了质量提高和品牌效益,虽有大户经营,多以零散种养为主,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体效应。农产品加工大多停留在初级生产加工上,精深加工不足,因而农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竞争力较弱。另外,农户与加工营销企业,没有结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订单履约率较低。
(四)村镇建设杂乱无章。我区大部分村组建设没有进行科学规划,农户住宅基本沿袭历史,比较凌乱。农户住宅约70%是土坯房,安全系数不高。同时农户基本没有环保意识,随意堆放农物副产品、肥料等,农村农巷脏、乱、差问题十分突出。
(五)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由于历史的原因,大多数农民受教育的年限短,文化程度比较低,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加之一些有文化、有技能的青壮劳力在外务工,留守人员多为年龄较大和年龄较小的老人和儿童,难以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的重担。
三、建设新农村模式选择
(一)城郊型新农村。地域上接近或高出城区,二、三产业发达。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如....镇引导农民向城镇聚集,加强资本和产业转移,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和城市基础设施优势,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形成新型的城乡产业结构和城镇体系的新农村。
(二)农业型新农村。就是发挥特有的农业、产业优势,农民纯收入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发展高效农业和畜牧业,重点放在沿线乡(镇),逐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新农村。
(三)平常型新农村。农业生产条件落后、资源贫乏、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农民收入大大低于全区水平,这些乡村分布在沿山一带,近期主要是理顺思路,搞好规划,调整结构,增加收入,中期以点带面全面开展。
四、建设新农村对策与建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认识是前提,规划是龙头,产业是支撑,投入是基础,政策是动力,农民是主体,领导是关键。在指导思想上,必须明确新农村建设中心任务是发展农村生产力,不能简单理解为新村庄建设,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这个根本指导方针,在符合农民意愿,带给农民实惠,得到农民拥护的基础上扎实稳步推进。在具体工作上,不仅注重改善农民的生产条件和居住环境,而且注重促进改善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不仅重视经济上保障农民物质利益,而且重视政治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力;不仅强调立足于促进农业和农民自身改革与发展,而且重视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带动农村;不仅强调政府的支持和引导,而且注重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提倡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不仅立足于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而且谋化长远,提出保障新农村建设持续进行的政策框架。
(一)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新农村建设,既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延及子孙的持久工程,中央提出的20字方针,内涵相当丰富,对全国各地都有普遍指导意义。我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结合实际,根据农村人口变动、土地治理、生产发展、物质文化需要、小康住宅建设等实际,进行科学规划,决不能单兵突出,急于求成,要将农村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结合在一起统筹规划,分阶段循序渐进地实施。尤其要注意将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园区建设,水利、电力、交通建设,林业、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起来进行规划,这样效果更佳。
(二)调整结构,增加收入。持续较快的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建设新农村要围绕龙头企业建设,调整农业内部结构,突出发展畜牧业和蔬菜产业,全面提升优质小麦、加工型玉米、啤酒大麦、酿造葡萄、制种、专用马铃薯基地建设。到2010年牛、羊、猪、鸡饲养量分别达到46.2万头、100万只、170万头、1000万只以上,优质瓜果蔬菜基地达到35万亩以上,日光温室面积达到5万亩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
(三)突出重点,狠抓基础。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建立多元化的基础设施投入机制,把农村基础设施纳入公共财政,鼓励各种投资主体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一是加快农村饮水工程建设,让农民喝上清洁、卫生安全的自来水。二是继续推进乡村道路建设,逐步把乡村公路延伸到规划的农民集中居住点,实现油路通村达户的目标。三是加强农村能源建设,积极推广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以民用沼气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切实改善农村群众的生活和居住环境。四是大力实施绿色生态,积极推进农田林网、道路林网、水系林网建设,实现农村巷道、田间道路和“四旁”绿树成荫。改善生活环境条件,逐步实现“蓝天碧水沃土”的乡村风貌。
(四)加强培训,提高素质。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将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要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充分发挥农业技术部门和科技人员的作用,分期分批对农民进行农业实用技术的培训,促进科学种田;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增强农民就业创业能力 ,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积极开展“文明家庭”、“和谐村组”等创建活动;加快探索农村保障体系建设步伐,将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带入实质性运行轨道,使城乡更加协调发展。
(五)加强领导,建好基层组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加强领导,关键是把农村党组织建设好,把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好,通过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要积极发动群众,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积极改革,大胆实践,调动他们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TD></TR></TBODY></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