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参观美丽乡村后的感想
参观美丽乡村建设心得体会范文
金秋九月,我有幸来到了仙境般的荆门钟祥市彭墩村。这里是闻名全省的新农村建 设示范基地,组织上把这次培训安排在这里,我能体会到组织领导的一片苦心。
走进彭墩,一股农业新村的浓郁气息扑面而来,每到一处,统一规划建设的村民住 宅、 干净宽敞的村庄大道、 美如风景画的村庄绿化都使我们感觉到大开眼界, 获益匪浅, 心灵深处感受到一种震撼和冲击。近年来,彭墩村党总支以村企共建新农村为契机,以 统筹城乡基层党建为抓手,以创先争优为动力,坚持强班子、抓发展、惠民生,增强了 党组织的发展力、服务力和凝聚力,走出了一条强村富民的新路,先后被省委省政府授 予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省文明村等荣誉称号。2009 年,村 集体经济收入达到 63 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 9500 元。三天的培训时间虽短,但对新 农村建设有了更新更深入的了解,受到的启发也不少。
一是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是建设新农村的基本保障。俗话说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 带。选配好村"两委"班子是发展农村经济、引领农民增收致富的关键一环。要把想带领 农民增收致富并且有能力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人选到村领导岗位上来。 村民大会选举青 龙湖公司总经理、也是彭墩村人的张德华担任村民委员会主任,村党代会选举张德华担 任村党总支书记,大胆实行村企联姻,壮大村集体经济。由于村支部想干事,敢干事, 干实事,深受村民的拥护,大大增强了村支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是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是建设新农村的有效途径。农业龙头企业立足农村实际,利 用农业资源,延伸农业产业链,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作用明显。以湖北青龙湖农业发展 有限公司为龙头,彭墩村发展了养殖、种植、蔬菜三大特色板块六大品牌产业:水禽养 殖品牌,建立年产 2000 万只商品鸭苗的肉鸭养殖基地,带动周边 50 公里内的农民发展 养殖业;家禽养殖品牌,建立年存栏 10 万只的蛋鸡场;生猪养殖品牌,全村饲养生猪过 万头;渔业养殖品牌,年养殖特种水产品过百万斤;水稻种植品牌,无公害种植优质水稻 6000 亩;精品蔬菜品牌,建设蔬菜大棚 2000 亩。
三是规划村民新居是建设新农村的有效形式。 彭墩村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农户的新 居建设。村民统一住进小区,整齐划一的新楼房,宽敞明亮的村街道,如山水画般的村 庄绿化无不展示新农村建设的风采。规划好新村建设,整体搬迁老村落,既可以增加耕 地,又可以解决农村的脏乱差,促进村容整洁。
通过参观考察彭墩新农村建设活动, 我深刻认识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给农 村工作者提出的更新、 更高的要求, 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前景有了直观的了解, 进一步增强了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责任感,真实感受到落实科学发展 观,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意义。作为一名新时代的 大学生村官,本人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高自身素质,踏踏实实地干事创业,为老 河口农村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Ⅱ 怎么写走进新农村,体验农家乐的作文写几
今天,我和两位大姐姐一起去滕头村农家乐玩,一路上,我们说说笑笑。不一会儿,农家乐的大铁门便出现在眼前了,我们迫不及待地走进了大门。
第一站来到了孔雀笼前,里面住的不是孔雀一家人,你猜是什么?原来是一只雄孔雀和两只母鸡。我想,管理员想通过比较更加突出孔雀的美丽吧。我们用各种各样鲜艳的东西去引诱那只孔雀,让孔雀开屏,可就是毫无作用,孔雀宁死不理。我们没了耐心,就去下一站了。
第二站是手拉抽水车,那里陈列着古时候农民使用的抽水车,有脚踏的,有手拉的,还有用牛作动力的。我们来到一辆用手拉的抽水车旁边,大姐姐和我各拿了一根有钩的竹竿,勾住抽水车的一个小洞,两个人使劲地拉起来,哈哈,水顺着木槽哗哗地流了上来,没多久,就抽了一大桶水,我想,古代劳动人民可真聪明呀!
接着,我们来到了“人鸽凤祥”的广场,向一位饲养员伯伯要来了半桶玉米。两位大姐姐胆子可真大,她们拿一些玉米放在手心上,嘴里喊着“来吧…来吧…”。一大群白鸽就从各处飞了过来,有停在地上的,有停在手上的,更有几只停在了她们的头上,还发出“咕咕”的声音,好象在说“我要吃,我要吃”,我可没她们大胆,远远的躲在一边,眼巴巴地看着她们高兴……
最后,我们还去了造纸坊、音乐喷泉、小猪赛跑、斗羊斗牛场地、石窗群……
今天,真开心啊!!!!
Ⅲ 村支书参观新农村建设感言
参观新农村建设之心得体会
十月八日,作为“第二届鄱阳红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的一员,我很荣幸地和其他学员一起,参加了由校团委组织的参观和考察新农村建设的活动。 伴着午后朦胧的细雨,我们踏上了一段新鲜而又难忘的历程。 几番急切的期待后,我们到了熊万村。
( 熊万村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扬子洲乡,熊万村以优质精细高效藤果菜和以鱼类生产为主的田园合作社“一村一品”产业发展项目被市委农工部列为全市六个重点“一村一品”产业发展示范村。 熊万村自2006年以来,采取先村庄整治后发展的工作思路,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为抓手,不断探索村民增产增收的新途径新办法。村党支部始终把培训党员和农民作为一项基础工作来抓,确保培训效果,一大批从事种养的党员、干部、能人逐步富了起来,带动了全村产业的快速发展。
据初步统计,全村建了藤果菜西红柿300亩,热瓜260亩,葫子380亩,将20亩低洼田改造成特种水产养殖基地,现已培植10亩以上的鱼类生产大户30户,10亩以上的蔬菜种植户30户,200羽以上的养鸡养鸭专业户6户,年出栏100头以上的养猪大户12户,有力地促进了全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摘自网络---熊万村。
一下车,当地的村干部便充当起解说员,带着我们一行人环绕着村子参观了一番。从中,我了解到:熊万村是一个以种植蔬菜、渔业养殖为主的产业发展示范村。其中,最让我惊叹的是村中的绿化面积之大。在我们参观途中,目之所及处,必是绿意盎然、朝气蓬勃之景。真不愧为“青山湖区十万树木进农村的示范村”呀!
然而,在观察的途中,我却发现了一些与之不太协调的东西。比方说我们刚下车时闻到的那一股腐烂尸体的味道,着实是让人心情郁闷的。还有就是说我们参观途中有看到村民在焚烧秸秆,浓烈的白烟似乎在为雨中的我们增添一丝意境,可我们同学走过那的时候,几乎都是皱着眉头若有所思的。
参观的最后 ,我们在一个精致不错的地方留影作纪念。紧接着,我们收拾好行李,上了校车疾奔下一个目的地。
校车里,充满的是年轻的笑容和爽朗的谈话声,和车窗外阴沉沉的天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校车经过反复的几次左转弯、右转弯、“红灯停绿灯行”之后,我的身体感受到了一个微微向前倾的趋势。是的,进顺村到了。
(进顺村是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湖坊镇所辖的一个行政村。占地面积1.68平方公里、6个村民小组、419户、1441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过“盘活资产打基础、以地换地拓空间、招商引资谋发展”三个阶段,拥有“一个集团” 、“三家宾馆” 、“三个园区” 、“五大市场” 。创下了江西省的村级“六个率先”。荣获了 “全国文明村”、“中国十大名村”、“中国十佳小康村”、“全国敬老模范村”等荣誉称号。 2006年,进顺集体固定资产达5亿元,实现总产值20.5亿元,完成税利7309万元,实现村级收入2663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9547元。)摘自网络---进顺村。
作为江西省的首富村,进顺村确实给了我们眼前一亮的感觉。同学们纷纷惊呼:这哪是村啊?这简直比我们那一个镇还要强大! 的确,进顺,是一个村,一个都市里的村庄。 我看到的,是宣传栏上“文明进顺”、“实力进顺”、“炫彩进顺”、“阳光进顺”四个鲜活的板块,它有力地展示了进顺的魅力;是宣传栏上对进顺村历年来重大事件的记录,它记载着进顺成长的点点滴滴;是宣传栏上幅幅关于领导视察进顺的照片,它折射出了各级领导乃至整个名族人对进顺的夸耀;是宣传栏上关于进顺村党委书记、村主任罗玉英女士的介绍,以及她那句饱含深情的“我爱进顺,我爱这个都市里的村庄。”
解说员是一个漂亮大方的女生。她仿佛读懂了我们眼中不满足的暗示,随即又带着我们离开村委大楼,进村参观赫赫有名的“小康家园”。
“进顺小康家园”是2003年7月,进顺村投资1亿元在邻村购地并按“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要求建起的。与其说是村民的住房,它给我们的感觉更像是大城市里一个管理得当的富人小区。单单是房屋的风格、规模就够让我们咋舌的了,再加上那些正规公园才有的健身设施,停车位上各式的小汽车,都让我们有种想竖起大拇指的冲动。要知道,全村419户人家,家家都住这样的楼房,是一种多么难得的高度啊!
当然,进顺村会有这么好的发展,是离不开好的政治措施的。他们的股份集资,他们的优厚福利,他们的明主政策,他们的丰富活动,都是奠定他们富裕生活良好村风的基础。
这样的新农村面貌,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不论是熊万村还是进顺村,它们都有值得其他所有村庄学习的地方,当然,不足也是存在的。如何弥补不足,让强大变得更强大,是我们下一个要深思的问题。
材料学院:杨玲 2011/11/12
Ⅳ 新农村建设感受要短
社会主义新抄农村建设是一项对中袭国和中华民族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艰巨而复杂的伟大工程,必须不懈努力,要有打持久战的坚韧毅力,而绝不可有半点毕其功于一役的急战能胜幻想。中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各地农民生活习惯的千姿百态,这些客观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地新农村建设不可简单搞几种定型的模式让各地各村去套。
Ⅳ 走进焦溪新农村感受江苏发展的新成就写一篇200字作文
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以前脏兮兮的土路 ,如今变成了干干净净的水泥马路;一排排破烂不堪的砖瓦房,现在成了一幢幢华丽的小洋楼。
今年暑假,我回老家小住。第二天,我就参加了有趣的种毛豆的劳动。那天早上,天气格外晴朗,我和堂哥、婶婶一起到田里种毛豆。我们到达了目的地,开始分工。婶婶负责犁地和绑架,堂哥负责播种。而我呢?工作最简单,就是把堂哥没放好的种子重新安排个位置。婶婶利用她几年来的经验,很快就完成了的工作。于是,我和堂哥就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我跟在堂哥后面,一颗一颗地检查。我左等右等,还是没有等到。终于,第一个“猎物”送上门了。我高兴地喊了一声:“耶!”大家都对我投来诧异的目光。我急忙低下头,红着脸,不好意思地说:“我只是找到堂哥第一个放错的种子。”别人都做了一个无奈的手势。我把种子重新放好,又开始查找了……到了中午,我们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田地。
暑假结束了,我又重新回到了校园。学校举行了一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该怎么做”的征文活动,令我百思不得其解:我从小生长在县城,农村跟我有什么关系呢?回到家里,妈妈告诉我:“婶婶说,毛豆快要丰收了,我们周末再回去帮忙采收,好吗?”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周末又到了,我回到老家帮着收割毛豆。现在,毛豆已经长得一瓣一瓣,肥肥胖胖的了。风儿一吹,摇晃着,就像许多扁舟在暴风雨里飘荡。看到大家都在收割,我也迫不及待地下了车,帮忙收割。大家看到我这个城里的小小后生也来帮忙,都夸我真勤劳,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我弯下腰,拿起镰刀,把茎割断,捆成一捆,放在卡车上……听大伯说,那次的毛豆卖了许许多多钱,大伯一高兴,买了几瓶啤酒回家庆祝,大家都喝得痛痛快快!听他们说,毛豆还出口日本,为我们国家多创许多外汇呢!
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贡献了我小小的力量。我相信,新农村的明天会更美好!
简评:通过对比方式,展现了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体现了自己的欣喜自豪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