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的企业理念
“诚信、和谐、敬业、有为”是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的企业精神,是农村信用社版深化改革,权实现跨越式和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和希望所在。
“诚信”: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政府无信不威,社会无信则乱,农村信用社无信则衰;“诚信精神”旨在要求员工诚信为本,信用为金,忠诚事业,服务至上,言必信、行必果。
“和谐”:小康社会需要和谐,信用社发展必须和谐,此乃科学发展之要务;“和谐精神”旨在倡导信用社之间协调发展,员工之间和谐默契,银企之间融洽合作、发展共赢。
“敬业”:敬业乐业,无私奉献是农村信用社员工的基本操守;“敬业精神”旨在激发每位员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归属感,身体力行,尽心竭力,兢兢业业,履职尽责。
“有为”:有为才能实现发展,才能争创一流,才能更好地服务农村、农业、农民;“有为精神”旨在鼓励员工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开拓进取,追求卓越;鼓励各级信用社增加发展实力,提供一流服务,创造一流业绩。
② 山东省农村信用社的作风理念
倡导树来立“勤、快、严、实”的工源作作风:“勤”就是勤学习、勤思考、勤积累、勤锻炼。工作中要积极主动,不等不靠,勇于开拓。“快”就是要快节奏、高效率,尽快掌握情况,进入角色,做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严”就是严格要求自己,务求作风严谨、严密、严肃,力戒飘浮,力戒空谈,力戒弄虚作假。“实”就是在生活中做老实人,办老实事,实实在在,光明磊落;在工作中办实事、说实话、报实情,踏实努力,务实肯干,认真扎实地履行好自己的岗位职责。
③ 试述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的指导思想和经营观念。
(一)更新营业机构。要树立长远观念,对现有网点进行更新改造,坚持“高标准、高起点、高要求”,超前探索、超前决策,树立农村信用在我市的良好形象;要倡导优质服务,坚持“三声”服务、站立服务和上门服务,树立良好的“窗口”形象,打造金融服务“精品”。
(二)找准市场定位。金融市场需求的迅速变化,对农村信用社而言,既是一次难得的机遇,更是一次严峻的挑战。我们要本着“立足农村,服务三农”的经营理念,及时转换思路、调整战略。一是农业资金需求逐渐向商业资金需求转化,要加大对信誉高、效益好、有偿债能力的个体工商业主的信贷支持力度,最大限度地提高贷款回报率;二是由单一的金融服务需求向综合性金融服务需求发展,要加大对代收代付、保险等中间业务的开发力度,拓宽收入来源;三是由简单、低层次的服务需求向高质量的服务需求发展,要加快农村信用社电子化建设和网络投资,扭转农村信用社在设施上落后于商业银行的不利局面,助推我市农村信用社经济效益快速提升。
(三)转变经营观念。一是树立市场营销观念,特别是城区农村信用社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来看待和运用市场营销,要使营销观念根植于城区农村信用社的一切经营活动之中,时时处处体现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积极的深入市场、拓展市场,用营销的观念去挖掘市场,以争取更多的优良客户群体。二是牢固树立创新经营意识。城区农村信用社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要洞察市场行情,不断开发新兴业务品种,努力实施“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发展策略,抢占先机。并通过积极调研,不断开发出适合我市农村信用社经营的、广大城乡居民容易接受的业务品种。
(四)创新经营机制。一是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可以采取单位推荐脱产学习、举办专业培训班等多种方式,让思想素质好、业务技能强、有上进心的职工参加各种专业培训及学习,开展学习、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体职工综合素质,使之职工之间更加注重“以社为家”的主人翁意识,提高职工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改进工作作风,形成良好的社风,提高我市农村信用社的整体形象。二是继续推进用人机制改革,增强人力资源意识。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发展靠人才支撑,业绩靠人才创造,竞争靠人才优势。农村信用社最重要的资产是人,所以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人本管理,管理者必须懂得如何激励人和管理人,要善于发现人才,只有当好“伯乐”,重用德才兼备的基层职工,才能更好地发挥一线职工的主观能动作用,才能真正把“好钢”用到刀刃上,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农村信用社发展。三是继续深化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增强绩效分配意识。绩效分配就是按工作业绩和效益进行分配劳动成果,必须建立一套适应我市农村信用社特点的工效挂钩考核办法,大刀阔斧地调整收入分配机制,彻底打破论资行赏的“铁饭碗”,真正实行“保底工资保吃饭,效益工资凭实干,奖励工资靠贡献”的综合考核办法,推进我市农村信用社的快速、健康发展。四是增强服务创利,拓展中间业务。目前,由于受经营能力,服务对象等因素的制约,我市农村信用社的中间业务几乎是一片空白。中间业务与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一起,是现代银行业不可缺少的业务,并称“三架马车”。从系统内外发展中间业务的成功经验中看拓展中间业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使职工真正认识到发展中间业务既是展业增效的现实需要,更是完善服务功能,拓展赢利空间、降低经营风险、提高竞争能力的战略选择。讲策略,坚持“三个同步”,一要坚持与传统业务同步宣传,不仅要使广大客户知晓本部门有了新的服务品种,更要让广大客户认识到中间业务对大家带来的现实好处;二要坚持与自营业务一样同步上柜办理,特别是在发展代理业务时,不要在柜外协商、洽谈和办理,无形之中给了客户一个“人情业务、面子业务或搭车业务”的错误信息;三要坚持与主营业务同步考核,以消除部分职工的侥幸心理,有效调动广大职工发展中间业务的积极性,更进一步推进我市农村信用社的服务方式、服务工具、服务产品向着科技化、网络化的竞争能力。
④ 四川省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理念
四川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于2005年6月28日挂牌成立,承担对全省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职能。自成立以来,在四川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人民银行、银监管理部门的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紧紧抓住改革带来的历史机遇,按照跳跃式,发挥优势、错位式和多元化发展战略,一手抓改革,一手抓发展,以“勇于肩负助农致富的历史使命,奋力开拓与农共舞的伟大事业”为己任,坚持立足农村,服务“三农”,立足社区,服务中小企业和县域经济的市场定位,着力服务创新,加大信贷投入,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农村信用社又好又快发展,被广大农民誉为“农民自己的银行”。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对农村信用社进行深化改革的重大决策,通过财政补贴、资金扶持、税收优惠等优惠政策对农村信用社进行扶持,壮大农村信用社实力。深化改革,使四川省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基本理顺,历史包袱得到初步消化,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助农致富工程成效显著,内控监管日益完善,金融服务水平逐步提高,经营状况明显好转,为农村信用社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07年6月末,全省农村信用社存款余额达1,875亿元,贷款余额达1,267亿元,市场份额逐步扩大,全省大部分市(县、区)的农村信用社经营规模已占据当地金融市场的相当比重,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四川农村信用社将继续充分发挥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作用,始终坚持“以农为本”的服务宗旨,紧紧围绕 “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战略目标,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励志创新,努力推进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和四川信合事业全面振兴。
⑤ 河南省农村信用社的企业文化是什么
一、企业使命抄
服务三农袭,改变民生。
二、企业愿景
成为健康而富有活力的现代金融企业。
三、企业核心价值观
(一)敬业-人生在岗位上升华。
(二)诚信-宁可舍利,决不失信。
(三)高效-效率就是竞争力。
(四)创新-创新创造未来。
四、企业精神
勤奋尚德,务实怀远。
五、企业运营理念
(一)发展理念-效益、质量、规模协调发展。
(二)服务理念-用心服务,成就客户。
(三)风险理念-审慎致远,稳健久长。
(四)人本理念-以人为本,共同成长。
(五)用人理念-海纳百川,有为有位。
(六)薪酬理念-让实干者踏实,让能干者富足。
(七)廉洁理念-廉洁立身,正气兴业。
六、主人翁意识
农信靠我发展,我靠农信生存。
七、传播语
根系三农,相融共生。相知相伴,根系百年。
⑥ 广西区农村信用联社党委提出的“一个坚定,三个结合”的经营发展理念具体指什么
“一个坚定,三个结合”即是:坚定不移地把发展作为最大的政治、最硬的回道理、最紧迫的任务答,坚持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发展壮大自身与贯彻有关政策、规定相结合,坚持加强信贷营销与强化信贷管理相结合,坚持推进各项工作与加强外防内控相结合。
⑦ 山东省农村信用社的道德理念
积极弘来扬“爱岗、敬业、无私、奉自献”的职业道德:爱岗是敬业的前提,敬业是爱岗情感的进一步升华,引导员工把个人的成长和价值的实现,同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无私是淡泊名利,始终把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放在首位,不论在什么岗位,都干一行,爱一行,把主要精力用到工作上;奉献是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地干好本职工作,更加主动地参与改革,为发展贡献个人的聪明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