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正确认识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原则 分析题
商业银行的经抄营原则一般有袭三条,即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其中,盈利性是商业银行经营目标的要求,占有核心地位;流动性是清偿力问题,即银行能随时满足客户提款等方面的要求的能力;安全性是指银行管理经营风险,保证资金安全的要求。这三性要求有统一性又有矛盾,比如流动性强、安全性高但盈利能力弱。只能从现实出发,统一协调寻求最佳的均衡点。我国在银行法中明确规定商业银行是以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为经营原则,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
B. 如何分析农村商业银行行业发展趋势数据方法
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农村商业银行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第1章:中国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概况
1.1 农村商业银行相关概述
1.1.1 农村金融机构主要类型
(1)政策性银行
(2)大型商业银行
(3)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4)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1.1.2 农村商业银行与其他农村金融机构的比较
1.1.3 农村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和业务
(1)农村商业银行的定位
(2)农村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1.2 农村商业银行发展背景分析
1.2.1 农村商业银行成立背景与条件
(1)农村商业银行的成立条件分析
(2)农村商业银行成立的宏观经济基础
(3)农村商业银行成立的微观动力分析
1.2.2 农村商业银行发展历程分析
(1)农信社体制改革试点阶段
(2)深化体制改革试点阶段
(3)农村商业银行快速发展阶段
第2章:中国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环境分析
2.1 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及其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2.1.1 国内宏观经济及金融环境分析
(1)国内宏观经济发展分析
1)GDP增长情况
2)国内宏观经济预测
(2)国内财政政策分析
(3)国内货币政策分析
1)央行货币政策分析
2)2015年货币政策前瞻
(4)国内金融市场形势分析
2.1.2 中国经济新常态分析
(1)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概念与特征
(2)经济新常态下金融机构的发展机会
1)经济新常态下保险业的发展机会分析
2)经济新常态下证券业的发展机会分析
3)经济新常态下银行业的发展机会分析
2.1.3 新常态对金融机构的挑战
(1)对创新能力的要求
(2)对信息化能力的要求
(3)对风险控制能力的要求
2.2 中国农村商业银行政策环境分析
2.2.1 商业银行监管现状
(1)银行业监管机构
(2)银行业监管内容
(3)银行业相关监管法规
2.2.2 巴塞尔协议III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
2.2.3 金融改革政策影响分析
(1)近期金融改革政策分析
(2)人民币国际化影响分析
(3)利率市场化改革影响分析
(4)金融改革形势下银行风险防控策略
2.2.4 农村商业银行相关法规和政策
2.3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环境分析
2.3.1 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现状分析
2.3.2 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分析
2.3.3 中国农村金融供需分析
(1)农村金融供给现状分析
1)农村金融供给体系分析
2)农村正规金融供给现状分析
3)农村非正规金融补充现状分析
(2)农村金融需求现状分析
1)农村多元化金融需求分析
2)农村金融区域需求差异分析
3)农村金融需求发展趋势分析
(3)农村融资渠道及用途分析
1)农户融资渠道及用途分析
2)农村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与用途
(4)农村金融发展趋势分析
第3章:中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制分析
3.1 农村信用合作社改制的背景与原因分析
3.1.1 农信社的发展历程
3.1.2 农信社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1)农信社的产权制度和发展模式
(2)农信社的资金运营情况分析
(3)农信社内部治理结构及存在的问题
(4)农信社监管状况
3.1.3 农信社改革为农村商业银行的原因分析
3.2 农村信用合作社改制的策略分析
3.2.1 农信社改制中存在的问题
3.2.2 完善农信社改制的策略分析
(1)营造良好的农村合作金融发展外部环境
(2)加强与外部合作
(3)明晰产权关系,实行股份制改革
(4)加强农村信用社的职工队伍建设
(5)千方百计压降不良货款
3.3 农村合作银行改制分析
3.3.1 农村合作银行的发展历程
3.3.2 农村合作银行发展现状及问题
3.3.3 农村合作银行的发展策略分析
3.3.4 农村合作银行改制的案例分析
第4章: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格局与农村商业银行竞争策略分析
4.1 中国农村金融机构总体发展状况分析
4.1.1 各类农村金融机构数量情况
4.1.2 各类涉农金融机构网点分布情况
4.1.3 各类涉农金融机构涉农贷款情况
4.2 主要农村金融机构竞争优劣势分析
4.2.1 国家开发银行
(1)国家开发银行农村金融布局分析
(2)国家开发银行服务“三农”融资模式分析
(3)国家开发银行竞争优劣势分析
4.2.2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1)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农村金融布局分析
(2)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农村金融业务分析
(3)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竞争优劣势分析
4.2.3 中国农业银行
(1)中国农业银行农村金融布局分析
(2)中国农业银行县域金融业务分析
(3)中国农业银行竞争优劣势分析
4.2.4 邮政储蓄银行
(1)邮政储蓄银行农村金融布局分析
(2)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贷款业务分析
(3)邮政储蓄银行竞争优劣势分析
4.2.5 小额贷款公司
(1)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概况
(2)小额贷款公司业务发展分析
(3)小额贷款公司竞争优劣势分析
4.2.6 农村资金互助社
(1)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概况
(2)农村资金互助社业务发展分析
(3)农村资金互助社竞争优劣势分析
4.3 互联网金融对农村金融格局的影响
4.3.1 互联网金融在农村的发展基础
(1)农村宽带网络建设情况
(2)农村移动互联网发展情况
(3)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发展情况
4.3.2 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情况
(1)银行信息化建设情况
(2)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开展情况
(3)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优劣势分析
4.3.3 互联网金融在农村的发展前景分析
4.4 农村商业银行竞争策略分析
4.4.1 农村商业银行战略升级的发展模式
(1)扩张模式——大型区域银行
(2)深耕模式——社区零售银行
(3)区域合作模式
(4)智慧银行模式
4.4.2 农村商业银行竞争策略的实施路径
(1)找准自身定位
(2)转变服务理念和方式
(3)升级业务结构和盈利模式
(4)优化公司治理机制
第5章:中国农村商业银行业务拓展分析
5.1 农村商业银行传统业务分析
5.1.1 农村商业银行资产业务分析
(1)贷款业务分析
(2)贷款对象分析
5.1.2 农村商业银行存款业务分析
(1)存款规模分析
(2)客户存款结构分析
(3)存款期限结构分析
5.2 农村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分析
5.2.1 农村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1)农商行中间业务发展情况
(2)农商行中间业务发展机会分析
5.2.2 农村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对策分析
5.2.3 农村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拓展分析
(1)电子银行业务开展的必要性
(2)电子银行业务发展主要障碍
(3)电子银行业务加速发展建议
5.2.4 农村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拓展分析
(1)信用卡业务开展的必要性
(2)信用卡业务发展主要障碍
(3)信用卡业务加速发展建议
5.2.5 农村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分析
(1)农商行理财产品市场分析
(2)农商行理财产品收益分析
(3)农商行理财业务发展策略
5.2.6 农村商业银行委托代理业务分析
(1)农商行代理保险业务发展分析
(2)农商行代理证券业务发展分析
(3)农商行代理外汇业务发展分析
5.3 农村商业银行业务拓展分析
5.3.1 农商行设立村镇银行分析
(1)村镇银行发展现状
(2)村镇银行竞争格局分析
(3)农商行设立村镇银行SWOT分析
5.3.2 农商行设立社区银行分析
(1)社区银行发展现状
(2)社区银行竞争格局分析
(3)农商行设立社区银行SWOT分析
5.3.3 农商行设立融资租赁公司分析
(1)融资租赁业务发展概况
(2)农商行设立融资租赁公司的可行性分析
(3)农商行设立融资租赁公司的案例分析
5.3.4 其他业务拓展分析
(1)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分析
(2)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分析
(3)网上商城业务发展分析
第6章:中国农村商业银行标杆企业经营与发展分析
6.1 农村商业银行总体经营状况分析
6.1.1 总体资产状况分析
6.1.2 总体盈利状况分析
6.2 农村商业银行标杆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6.2.1 北京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发展简况分析
(2)经营情况分析
(3)股权结构分析
(4)组织结构分析
(5)业务拓展分析
(6)竞争优劣势分析
(7)发展战略分析
(8)发展动向分析
6.2.2 上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发展简况分析
(2)经营情况分析
(3)组织结构分析
(4)业务拓展分析
(5)竞争优劣势分析
(6)发展战略分析
(7)发展动向分析
6.2.3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发展简况分析
(2)经营情况分析
(3)股权结构分析
(4)业务拓展分析
(5)竞争优劣势分析
(6)发展战略分析
6.2.4 深圳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发展简况分析
(2)经营情况分析
(3)组织结构分析
(4)业务拓展分析
(5)竞争优劣势分析
6.2.5 江苏江阴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发展简况分析
(2)经营情况分析
(3)股权结构分析
(4)组织结构分析
(5)业务拓展分析
(6)竞争优劣势分析
(7)发展动向分析
6.2.6 江苏常熟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发展简况分析
(2)经营情况分析
(3)股权结构分析
(4)组织结构分析
(5)业务拓展分析
(6)竞争优劣势分析
6.2.7 江苏江南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发展简况分析
(2)经营情况分析
(3)股权结构分析
(4)组织结构分析
(5)业务拓展分析
(6)竞争优劣势分析
(7)发展战略分析
(8)发展动向分析
6.2.8 无锡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发展简况分析
(2)经营情况分析
(3)股权结构分析
(4)组织结构分析
(5)业务拓展分析
(6)竞争优劣势分析
(7)发展动向分析
6.2.9 江苏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发展简况分析
(2)经营情况分析
(3)股权结构分析
(4)组织结构分析
(5)业务拓展分析
(6)竞争优劣势分析
6.2.10 天津滨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发展简况分析
(2)经营情况分析
(3)组织结构分析
(4)业务拓展分析
(5)竞争优劣势分析
(6)发展战略分析
6.2.11 合肥科技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发展简况分析
(2)经营情况分析
(3)股权结构分析
(4)组织结构分析
(5)业务拓展分析
(6)竞争优劣势分析
6.2.12 芜湖扬子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发展简况分析
(2)经营情况分析
(3)股权结构分析
(4)组织结构分析
(5)业务拓展分析
(6)竞争优劣势分析
(7)发展动向分析
6.2.13 鄂尔多斯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发展简况分析
(2)经营情况分析
(3)组织结构分析
(4)业务拓展分析
(5)竞争优劣势分析
6.2.14 吉林九台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发展简况分析
(2)经营情况分析
(3)股权结构分析
(4)组织结构分析
(5)业务拓展分析
(6)竞争优劣势分析
6.2.15 沧州融信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发展简况分析
(2)经营情况分析
(3)组织结构分析
(4)业务拓展分析
(5)竞争优劣势分析
6.2.16 杭州联合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发展简况分析
(2)经营情况分析
(3)股权结构分析
(4)组织结构分析
(5)业务拓展分析
(6)竞争优劣势分析
6.2.17 安徽马鞍山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发展简况分析
(2)经营情况分析
(3)股权结构分析
(4)组织结构分析
(5)业务拓展分析
(6)竞争优劣势分析
6.2.18 东莞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发展简况分析
(2)经营情况分析
(3)业务拓展分析
(4)竞争优劣势分析
6.2.19 广东顺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发展简况分析
(2)经营情况分析
(3)股权结构分析
(4)组织结构分析
(5)业务拓展分析
(6)竞争优劣势分析
(7)发展战略分析
C. 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果分析包括哪些方面
包括利差收入、中间业务收入、拨备前利润、拨备后利润、经济资本指标、业务费用率等大项。小项就不一一列举了。
D. 给出一张具体的银行资产负债表,如何分析商业银行的各个方面的状况(利润,亏损,偿还能力等)
资产和负债
资产:是指银行的贷款和投资。贷款包括短、中、长期贷款,信用贷款,担保贷款,委托贷款等;投资包括公司证券投资,政府证券投资,地方政府证券投资等。
负债:是指银行的自有资本、存款负债、同业借款、向中央银行借款、发行金融证券等。
其中银行固定资产,经营准备金是不能参与流动的,经营准备金是维持银行最低运营的基础,是不能动的。银行赢利主要是靠能生息的那部分资产和负债,即高息的现金、有价证券投资与低息吸收储蓄的差额。因此,资产负债结构分析就是对这部分有价的、可流动的资产和负债进行分析。
§2.2效益性分析
效益性是银行最为重要的经营指标,传统上银行是通过计帐方式记录银行的收益,即使现在采用计算机管理系统也只是将手工记录过程计算机化,并没有从系统的角度出发,真正地解决资产和负债的联带关系,并没有考虑资产负债结构对效益性的影响。
因此,效益性分析就是通过建立与资产和负债相关的数学模型,定量地将每日、每月、每季、每年银行的盈利、或亏损状况以数据的形式显示给银行经营管理者,使管理者们在决策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避免决策的失误。
效益性分析是通过现金折现率,确定银行投资收益现值、融资成本现值、利润现值,来反映银行的收益、成本和利润与资产总量、资产结构、负债总量和负债结构之间的数量关系。
§2.3流动性分析
商业银行的经营者所关心的流动性就是银行资金的筹集和运用,资产在不发生损失的前提下迅速变现的能力。流动性的好坏可以向市场证明该银行是安全的,有能力偿还它的负债,可以避免资产售让而产生的损失,可以降低购买资金所必须承受的风险贴水等。
在这里,我们用"资产加权平均到期日"来表示资产的运用,用"负债加权平均到期日"来表示负债的运用,再用"资产加权平均到期日"和"负债加权平均到期日"的比来表述资产和负债的流动关系,定义为"资产负债平均流动比率",用d表示,它反应了资产投资期和负债的偿还期的对称关系。
d>1表明资产运用不足,银行可以延长资产的运用期限。
d<1表明资产的运用期限超过了负债的来源期限,银行应当减少长期资产或增加长期负债。
d=1表明投资期和负债的偿还期基本对称
§2.4安全性分析
安全性是指商业银行如何避免经营风险,保障资产安全。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包括许多方面,这里所指出的是动态投机风险,它与银行利率密切相关。当利率变化银行可能损失,也可能收益,所引起的结果难以估计,但是这种风险是可以避免的,通过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来实现银行利率风险的管理和控制,使银行的经营管理者在利率风险面前处于主动地位。
§2.5资产负债结构分析
以上分析的效益性、流动性、安全性只是对当前系统进行评估,通过评估来了解银行当前经营的状态好坏,如果状态好那么好在哪里,是不是最好?如果状态不好那么坏在哪里,如何进行提高?这就需要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进行最优化。
为了实现效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三个目标最优,对其资产和负债重新组合配置,可以建立资产负债结构最优化模型。但是,在银行经营中考虑到效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是相互矛盾、相互冲突的三个目标,同时保证三个目标达到最优化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在这里通过建立一个多目标规划的数学模型,在非劣解解集中找出一个近似最优解的解,给出一个资产负债的最佳配置方案,为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者进行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E. 如何利用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来分析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 金融学简答题
1.
从资产部分,可以看出商业银行资金运用的结构和规模
2.
从负债部回分,可以看出商业银答行资金来源和负债规模
3.
从资产负债比,可以看出商业银行的负债率
4.
从所有者权益部分,可以看出商业银行的所有者权益构成,盈利情况等。
F. 悬赏:商业银行经营效益分析采取什么指标
商业银行一般从收益水平和风险控制来衡量效益。收益水平可以通过ROE、ROA、净专息差衡量。属风险可以从风险迁徙、风险水平和风险抵补三方面来衡量,每一类都有很多指标,可以查一下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水平指标就可以啦
G. 银行经营分析会管理方面存在哪些不足
你好,我来认为我国商业银行源资本管理中存在以下四方面的问题
(一)核心资本充足率低
(二)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低下
(三)商业银行存在庞大不良资产
(四)较高的坏账率
言而总之,资本管理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工作,是与银行的战略规划和日常经营管理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商业银行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把资本约束转化成内在动力,构建一个与总体风险战略和股东目标相一致的资本管理体系,这样才能既满足监管者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又能优化资本结构以实现股东权益最大化,从而实现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你能够采纳
H. 商业性评估方法主要从哪些方面来研究商业银行的经营情况
主要从以下7个方面分析研究银行的经营情况:
(1)经营环境。经营环境主要包括:分析一国的整体经济和金融状况,该国银行在该国经济及金融界中扮演的角色、监管当局的素质、未来监管趋势的转变及银行与监管当局的关系、银行从中央或地方政府部门获得支持的可能性、企业倒闭对金融体制健全性的影响等。
(2)所有制及经营权。所有制不同,银行的经营方式、管理方式不同,政府对其干预的程度和支持程度也不同。因此在对银行进行评级时要充分考虑所有制因素
3)管理水平。首先是分析管理层是否制定明确的战略目标,即能否找出并能有效、持续达到风险与回报的最佳投资组合;能否沿着这条最佳风险回报投资组合曲线发展。其次是对管理层的能力、经验、直觉、承担风险的意识及交易系统的可靠性和精密程度、银行内部风气等进行分析研究。
(4)营运价值。分析银行的营运价值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银行系统的营运价值。主要是分析银行受保护的程度、营业地盘及市场准入情况;二是银行本身的营运价值。这主要是分析银行的经营效率(如电子化水平、商品种类和行员数量等)、银行实力(资产规模、市场占有率)、管理层的知识水平、经营策略、目标及经营的一贯性、各种业务的发展潜力等。
(5)盈利能力。盈利能力是衡量银行创造价值及通过增加收益,提高风险保障的能力。分析银行的盈利能力时采用定量和定性两种方法。
定量分析主要采用以下几个指标进行分析:平均盈利资产收益率、利息增长率、净利息变动率、呆账准备金与税前利润的比率、税前利润与加权风险资产的比率、成本与收益的比率、支付股息增长率、营业支出与平均资产的比率等。定性分析是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它主要分析收入的来源及趋势、工资及其他管理费用支出情况、信贷情况、盈利及亏损的异常变化情况、净利息收入增长情况、净利差变动情况及其他业务盈利情况。
(6)风险程度与风险管理。
风险是银行业务的有机部分,风险程度的高低是衡量一家银行稳健与否的最重要内容。在分析银行风险时,采用定量和定性两种方法。定量分析采取以下数量指标:呆滞贷款与贷款总额比例、准备金与呆滞贷款比例。(资本金加准备金)与呆滞贷款比例、贷存款比例、流动性资产与总资产比例(资本金加长期存款)与长期资产比例、稳定资金来源与贷款总额比例等。定性分析主要分析银行现在与未来的资产结构及质量,分析信用风险管理质量及流动性等。
(7)经济资本。
分析银行的资本状况时,主要对银行的法定资本水平、经济资本水平、经济资本与整体风险的相关性、银行盈利能力、发行新股的能力。内部资本分配情况等进行分析。在分析资本充足情况时,主要采取以下数量指标:一级资本比率、加权风险资本充足率、股东股本与总资产的比率、权益性股本与股东股本比率等。这一方法有利于外部关系人增加对银行的了解,因此在银行发行新股上市、发行债券时用的较多;有时中央银行也用它来衡量个商业银行的业绩,多见于新兴市场经济中。 三、商业银行管理层对自身业绩的评估方法
商业银行对自身业绩进行评估,主要侧重点是盈利性,其次是衡量自身的在经营中面临的风险。
I. 高分急求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绩效分析模板!
尽管面临利率市场化与流动性过剩的趋势,近两年,为适应我国全面开放金融业而进行股改上市的要求,与国内其他银行的扩张相比,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增速明显较低,基本控制在10%左右的水平,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其处于股份制改革重组阶段放贷行为谨慎有关。但随着国有商业银行的体制改革深入或改制完成上市,流动性过高可能获得较大扭转,上市后的国有银行贷款投放有望增速。其原因在于通过上市募集资金补充资本,使得资本约束对信贷行为的影响降低,相应的作为公众银行,将具有更大的盈利压力,投资者不可能长期容忍上市商业银行把资金持续用于低收益的货币市场投资,也不会容忍持续过高的资本充足率和过低的资本回报率。可以预计,国有商业银行在完成股份制改革上市之后,充足的流动性以及相对较为充足的资本金,必然会推动商业银行更为积极地发放贷款。资料显示,仅2006年上半年,中国银行贷款增加了1705亿元,增幅7.6%;中国建设银行更为典型,贷款增加3570亿元,增幅达14.5%,贷款总额占总资产的比重达到54.5%。
在当前我国利率市场化趋势明朗、经济结构加快调整带来的流动性相对过剩的形势下,如何实现信贷市场的有效投放并严格控制和规避风险,做好信贷规模增长与经营绩效之间的良好平衡,则是上市后面临的巨大挑战。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应该努力创建良好的机制以控制新增贷款出现新的不良贷款;另一方面,要努力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切实提高经营绩效与盈利能力,增强竞争能力与竞争意识。若没有银行自身经营绩效的提高,就无法从根本上控制和消化潜在的新增不良贷款,从而满足监管机构规定的拨备覆盖率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