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试述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的指导思想和经营观念。
(一)更新营业机构。要树立长远观念,对现有网点进行更新改造,坚持“高标准、高起点、高要求”,超前探索、超前决策,树立农村信用在我市的良好形象;要倡导优质服务,坚持“三声”服务、站立服务和上门服务,树立良好的“窗口”形象,打造金融服务“精品”。
(二)找准市场定位。金融市场需求的迅速变化,对农村信用社而言,既是一次难得的机遇,更是一次严峻的挑战。我们要本着“立足农村,服务三农”的经营理念,及时转换思路、调整战略。一是农业资金需求逐渐向商业资金需求转化,要加大对信誉高、效益好、有偿债能力的个体工商业主的信贷支持力度,最大限度地提高贷款回报率;二是由单一的金融服务需求向综合性金融服务需求发展,要加大对代收代付、保险等中间业务的开发力度,拓宽收入来源;三是由简单、低层次的服务需求向高质量的服务需求发展,要加快农村信用社电子化建设和网络投资,扭转农村信用社在设施上落后于商业银行的不利局面,助推我市农村信用社经济效益快速提升。
(三)转变经营观念。一是树立市场营销观念,特别是城区农村信用社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来看待和运用市场营销,要使营销观念根植于城区农村信用社的一切经营活动之中,时时处处体现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积极的深入市场、拓展市场,用营销的观念去挖掘市场,以争取更多的优良客户群体。二是牢固树立创新经营意识。城区农村信用社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要洞察市场行情,不断开发新兴业务品种,努力实施“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发展策略,抢占先机。并通过积极调研,不断开发出适合我市农村信用社经营的、广大城乡居民容易接受的业务品种。
(四)创新经营机制。一是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可以采取单位推荐脱产学习、举办专业培训班等多种方式,让思想素质好、业务技能强、有上进心的职工参加各种专业培训及学习,开展学习、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体职工综合素质,使之职工之间更加注重“以社为家”的主人翁意识,提高职工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改进工作作风,形成良好的社风,提高我市农村信用社的整体形象。二是继续推进用人机制改革,增强人力资源意识。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发展靠人才支撑,业绩靠人才创造,竞争靠人才优势。农村信用社最重要的资产是人,所以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人本管理,管理者必须懂得如何激励人和管理人,要善于发现人才,只有当好“伯乐”,重用德才兼备的基层职工,才能更好地发挥一线职工的主观能动作用,才能真正把“好钢”用到刀刃上,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农村信用社发展。三是继续深化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增强绩效分配意识。绩效分配就是按工作业绩和效益进行分配劳动成果,必须建立一套适应我市农村信用社特点的工效挂钩考核办法,大刀阔斧地调整收入分配机制,彻底打破论资行赏的“铁饭碗”,真正实行“保底工资保吃饭,效益工资凭实干,奖励工资靠贡献”的综合考核办法,推进我市农村信用社的快速、健康发展。四是增强服务创利,拓展中间业务。目前,由于受经营能力,服务对象等因素的制约,我市农村信用社的中间业务几乎是一片空白。中间业务与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一起,是现代银行业不可缺少的业务,并称“三架马车”。从系统内外发展中间业务的成功经验中看拓展中间业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使职工真正认识到发展中间业务既是展业增效的现实需要,更是完善服务功能,拓展赢利空间、降低经营风险、提高竞争能力的战略选择。讲策略,坚持“三个同步”,一要坚持与传统业务同步宣传,不仅要使广大客户知晓本部门有了新的服务品种,更要让广大客户认识到中间业务对大家带来的现实好处;二要坚持与自营业务一样同步上柜办理,特别是在发展代理业务时,不要在柜外协商、洽谈和办理,无形之中给了客户一个“人情业务、面子业务或搭车业务”的错误信息;三要坚持与主营业务同步考核,以消除部分职工的侥幸心理,有效调动广大职工发展中间业务的积极性,更进一步推进我市农村信用社的服务方式、服务工具、服务产品向着科技化、网络化的竞争能力。
② 山东省农村信用社的作风理念
倡导树来立“勤、快、严、实”的工源作作风:“勤”就是勤学习、勤思考、勤积累、勤锻炼。工作中要积极主动,不等不靠,勇于开拓。“快”就是要快节奏、高效率,尽快掌握情况,进入角色,做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严”就是严格要求自己,务求作风严谨、严密、严肃,力戒飘浮,力戒空谈,力戒弄虚作假。“实”就是在生活中做老实人,办老实事,实实在在,光明磊落;在工作中办实事、说实话、报实情,踏实努力,务实肯干,认真扎实地履行好自己的岗位职责。
③ 中和农信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的我们的理念
“给穷人一个机会,涵养他们的能力”——贫困人群并不缺乏生存和发展的智慧,一旦获得一定的信贷资金支持和相关服务,他们完全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生活
扶贫不应该成为一种资源消耗,而应将资源转换成可持续生产力。赠款的确可以救助贫困人群,但往往是一次性的,而且会增加被救助者的依赖性。中和农信通过小额贷款的扶贫方式激发了贫困人群自我发展、自我创造的动力,培养他们的理财观念与能力,发展信用文化,而从改变他们的一生。与生产方式,并赢得自尊和自强。
中和农信小额信贷的“四”是而非:
1、是扶贫,非传统扶贫
我们的宗旨是为贫困群体提供贷款支持,帮助穷人树立信心,提高自立与发展能力,但却是通过并不优惠的贷款来帮助穷人;而传统扶贫则往往认为穷人应该获得赠款或低利率的贷款。
2、是金融,非传统金融
我们目前所从事的活动当然属于金融活动,但我们的目标客户、操作流程和风险控制手段却与传统金融机构正好相反,我们不要抵押,只要一定的担保;传统金融机构嫌贫爱富,但我们却爱贫不嫌富。
3、是慈善,非一般慈善
我们强调高效传递爱心,对贫困人群提供有偿资助,让受援人有尊严地接受帮助;一般慈善活动则往往是无偿资助,甚至有附加条件,受援人更多的是一次性资助。
4、是企业,非营利企业
我们的机构是实行企业化管理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我们有产品和流程,但与营利性企业却有最大的不同:我们不以营利为目的,或者说,营利不是我们追求的主要目的;而营利性企业往往只追求利润最大化。
④ 河南省农村信用社的企业文化是什么
一、企业使命抄
服务三农袭,改变民生。
二、企业愿景
成为健康而富有活力的现代金融企业。
三、企业核心价值观
(一)敬业-人生在岗位上升华。
(二)诚信-宁可舍利,决不失信。
(三)高效-效率就是竞争力。
(四)创新-创新创造未来。
四、企业精神
勤奋尚德,务实怀远。
五、企业运营理念
(一)发展理念-效益、质量、规模协调发展。
(二)服务理念-用心服务,成就客户。
(三)风险理念-审慎致远,稳健久长。
(四)人本理念-以人为本,共同成长。
(五)用人理念-海纳百川,有为有位。
(六)薪酬理念-让实干者踏实,让能干者富足。
(七)廉洁理念-廉洁立身,正气兴业。
六、主人翁意识
农信靠我发展,我靠农信生存。
七、传播语
根系三农,相融共生。相知相伴,根系百年。
⑤ 农村信用社的服务宗旨是什么
农村信用社的宗旨是“农民在资金上互帮互助”
一.简介:
农村信用合作社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由社员入股组成、实行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提供金融服务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二.特点:
1、农民和农村的其他个人集资联合组成,以互助为主要宗旨的合作金融组织,其业务经营是在民主选举基础上由社员指定人员管理经营,并对社员负责。其最高权利机构是社员代表大会,负责具体事务的管理和业务经营的执行机构是理事会。
2、主要资金来源是合作社成员缴纳的股金、留存的公积金和吸收的存款;贷款主要用于解决其成员的资金需求。起初主要发放短期生产生活贷款和消费贷款,后随着经济发展,渐渐扩宽放款渠道,现在和商业银行贷款没有区别。
3、由于业务对象是合作社成员,因此业务手续简便灵活。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主要任务是:依照国家法律和金融政策的规定,组织和调节农村基金,支持农业生产和农村综合发展,支持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和社员家庭经济,限制和打击高利贷。
三.面临问题:
1、金融风险日渐累积,且缺乏迅速遏制的办法
2、产权不清、体制不顺是信用社难以从根本上改善其经营状况的重要原因
3、满足农村居民的基本金融服务,信用社已独木难支
⑥ 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的经营宗旨是什么
为穷,为农,为乡
⑦ 农村信用社是国营机构还是私企
农村信用社不属于私企也不属于国企,从所有制来讲属于集体所有。
农村信用合作社又是信用合作机构,所谓信用合作机构是由个人集资联合组成的以互助为主要宗旨的合作金融机构,简称“信用社”,以互助、自助为目的,在社员中开展存款、放款业务。信用社的建立与自然经济、小商品经济发展直接相关。
农村信用合作社是银行类金融机构,所谓银行类金融机构又叫做存款机构和存款货币银行,其共同特征是以吸收存款为主要负债,以发放贷款为主要资产,以办理转帐结算为主要中间业务,直接参与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
(7)农村信用社货款的宗旨扩展阅读
农村信用合作社特点
1、农民和农村的其他个人集资联合组成,以互助为主要宗旨的合作金融组织,其业务经营是在民主选举基础上由社员指定人员管理经营,并对社员负责。其最高权利机构是社员代表大会,负责具体事务的管理和业务经营的执行机构是理事会。
2、主要资金来源是合作社成员缴纳的股金、留存的公积金和吸收的存款;贷款主要用于解决其成员的资金需求。起初主要发放短期生产生活贷款和消费贷款,后随着经济发展,渐渐扩宽放款渠道,和商业银行贷款没有区别。
3、由于业务对象是合作社成员,因此业务手续简便灵活。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主要任务是:依照国家法律和金融政策的规定,组织和调节农村基金,支持农业生产和农村综合发展,支持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和社员家庭经济,限制和打击高利贷。
⑧ 四川省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理念
四川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于2005年6月28日挂牌成立,承担对全省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职能。自成立以来,在四川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人民银行、银监管理部门的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紧紧抓住改革带来的历史机遇,按照跳跃式,发挥优势、错位式和多元化发展战略,一手抓改革,一手抓发展,以“勇于肩负助农致富的历史使命,奋力开拓与农共舞的伟大事业”为己任,坚持立足农村,服务“三农”,立足社区,服务中小企业和县域经济的市场定位,着力服务创新,加大信贷投入,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农村信用社又好又快发展,被广大农民誉为“农民自己的银行”。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对农村信用社进行深化改革的重大决策,通过财政补贴、资金扶持、税收优惠等优惠政策对农村信用社进行扶持,壮大农村信用社实力。深化改革,使四川省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基本理顺,历史包袱得到初步消化,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助农致富工程成效显著,内控监管日益完善,金融服务水平逐步提高,经营状况明显好转,为农村信用社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07年6月末,全省农村信用社存款余额达1,875亿元,贷款余额达1,267亿元,市场份额逐步扩大,全省大部分市(县、区)的农村信用社经营规模已占据当地金融市场的相当比重,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四川农村信用社将继续充分发挥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作用,始终坚持“以农为本”的服务宗旨,紧紧围绕 “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战略目标,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励志创新,努力推进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和四川信合事业全面振兴。
⑨ 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的企业理念
“诚信、和谐、敬业、有为”是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的企业精神,是农村信用社版深化改革,权实现跨越式和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和希望所在。
“诚信”: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政府无信不威,社会无信则乱,农村信用社无信则衰;“诚信精神”旨在要求员工诚信为本,信用为金,忠诚事业,服务至上,言必信、行必果。
“和谐”:小康社会需要和谐,信用社发展必须和谐,此乃科学发展之要务;“和谐精神”旨在倡导信用社之间协调发展,员工之间和谐默契,银企之间融洽合作、发展共赢。
“敬业”:敬业乐业,无私奉献是农村信用社员工的基本操守;“敬业精神”旨在激发每位员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归属感,身体力行,尽心竭力,兢兢业业,履职尽责。
“有为”:有为才能实现发展,才能争创一流,才能更好地服务农村、农业、农民;“有为精神”旨在鼓励员工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开拓进取,追求卓越;鼓励各级信用社增加发展实力,提供一流服务,创造一流业绩。
⑩ 内蒙古自治区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的服务宗旨
贯彻执行国家来的金融方自针政策,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业务活动以为社员社提供服务,促进社员社的发展为宗旨。
基本职能:在自治区人民政府的领导和授权下,承担对全区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