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際貿易 > 貿易公司采購成本預算

貿易公司采購成本預算

發布時間:2020-12-23 15:01:36

❶ 我們是貿易公司,只有進貨成本,其它就是一些費用。

按毛利率也可以倒推計算

❷ 商貿企業,進貨品種多,規格多,成本計算用什麼方法好

可以用進價金來額核算。1、按實自物負責人或商品大類設明細賬。
2、購進商品只按進價金額及庫存商品賬,售出商品按實貨收款作為銷售收入。
3、月末通過實際盤點,按最後進價法或加權平均法算出庫存商品成本,再計算出已銷商品進價,結轉銷售成本。計算公式如下:月末盤存商品進價=∑(月末盤存商品數量*最後一次進貨單價或加權平均單價)
已銷商品進價=月初庫存商品進價+本月購進商品進價-月末盤存商品進價

❸ 商貿型企業的運輸費該如何入賬是不是要區分采購成本和銷售成本呢

如果金額小的話,直接記入費用;如果費用大的話,也可先進行歸集,月底分配

❹ 國內貿易企業的主營業務成本科目可以將采購過程中的采購費用也放進來核算嗎

當然可以。而且不止是貿易企業,就算是生產機器,采購費用也是直接計入生產材料成本的。

❺ 商貿公司進貨的成本里是否包括運輸費用和裝卸費用,書上說運輸費用計入日常銷售費用。

企業購入物資的采購成本由下列各項組成:
(一)買價;
(二)運雜費(包括運輸費、裝卸費、保專險費、包裝費、倉儲費等,不屬包括按規定根據運輸費的一定比例計算的可抵扣的增值稅額);
(三)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
(四)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用(包括挑選整理中發生的工、費支出和必要的損耗,並減去回收的下腳廢料價值);
(五)購入物資負擔的稅金(如關稅等)和其他費用。

因此,商貿公司進貨的成本里應否包括運輸費用和裝卸費用。書上說的運輸費不是采購環節的,是銷售環節。銷售環節運輸費記入「銷售費用」。

❻ 商貿企業的成本包括哪些可以直接是商品的采購進價嗎(進貨費用較少)

商貿企業指零售企業,一般不自產,雖然進貨費用少,但是沒有一個商家願以采購價內當作全部成本的。
所謂容的成本,企業中每個部門,每個人,每天都是有成本的,所以要是細說的話要好長時間,這里只說說全過程成本。
從企業的采購找供應商,到商品賣出的售後服務(還包括服務年限)全部是成本,中間的過程有,人力成本,質量成本,物流成本,管理成本,銷售成本等,其中有一部分是無形無法計算的,我們只能從減少內部流程,和對供應商的把控減少企業中產生的成本。那麼這一部分又叫做成本降低了。
不知道這么說你懂不懂,呵呵!

❼ 貿易企業退稅,成本問題

外貿企業在申報出口退稅時,退稅部門將出口企業出口退稅申報數據經過審核系統審核後,經常會出現換匯成本過高或過低的疑點,退稅人員在審核調整疑點時,核實換匯成本高於合理上限或低於合理下限的原因多種多樣,出口企業辦稅或業務人員感到審核系統計算的出口退稅換匯成本和出口企業自己計算的換匯成本不完全一致。因此退稅人員在核實換匯成本的高或低時或企業辦稅人員在配合退稅人員核實疑點的原因之前,必須從財務和業務的角度真正了解購進貨物的成本、所發生的費用、出口退稅的換匯成本、出口企業的換匯成本、外匯牌價等之間的關系,只有把這些基礎常識理解,才能對各種情況的疑點有一個正確的判斷。

一、商品成本

出口商品的成本可以包括生產成本、加工成本和采購成本三種。對於貿易型出口企業(外貿企業)而言,商品成本在一般情況下即為采購成本,是指外貿企業向供貨商采購商品的價格(增值稅發票上的計稅金額)。在出口價格中,正常采購成本所佔比例最大,因而成為價格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來講,供貨商所報的價格就是外貿企業的采購成本,但是由於增值稅是轉嫁稅,需要購買方負擔稅款,因此供貨商報出的價格包含增值稅,由於出口商品實行退稅政策,外貿企業因購買貨物所負擔的稅款由國家全額或按一定比例(有徵退稅率差的商品)退還。如果是全額退稅的商品,如:征稅率17%、退稅率17%的商品,商品成本即為不含稅的采購成本。因為購貨商所負擔的稅款,國家全額退付給企業,不需要企業承擔。這里另外需要強調的是,假如該商品用於內銷,商品成本也是不含稅的采購成本,因為購貨商所負擔的稅款,抵頂內銷的銷項稅金,轉嫁到下一家購貨企業或消費者來負擔。如果是按一定比例(有徵退稅率差的商品)退稅的出口商品,如:征稅率17%、退稅率13%的商品,商品成本應該是采購成本和征退稅率差部分,因為征退稅率差部分由企業負擔增加成本。換句話講:外貿出口企業購進出口退稅商品的實際采購成本應將出口退稅部分從含稅的采購成本中予以扣除,從而得出實際采購成本。
實際采購成本的計算程序如下:

含稅采購成本=購貨成本=貨價+增值稅額(增值稅額=貨價×增值稅率)
=貨價+貨價×增值稅率
=貨價×(1+增值稅率)
貨價=含稅采購成本/(1+增值稅率)
出口退稅額=貨價×出口退稅率
實際采購成本=含稅采購成本-出口退稅額
=貨價×(1+增值稅率)-貨價×出口退稅率
=貨價×(1+增值率-出口退稅率)
=含稅采購成本/(1+增值稅率)×(1+增值稅率-出口退稅率)
含稅采購成本=實際采購成本/(1+增值稅率-出口退稅率)×(1+增值稅率)

由此,得出如下公式:

含稅采購成本=實際采購成本/(1+增值稅率-出口退稅率)×(1+增值稅率)
實際采購成本=含稅采購成本/(1+增值稅率)×(1+增值稅率-出口退稅率)
退稅額=含稅采購成本/(1+增值稅率)×出口退稅率

財務核算是對業務過程的正確反映,結合財務核算對上述內容舉例說明。

例:一件產品的含稅采購成本(價稅合計)是117元人民幣,其中包括17%的增值稅,若該產品的退稅率為13%,那麼該產品的實際采購成本為:

實際采購成本=117/(1+17%)(1+17%-13%)=104元

財務核算:購進該產品應該記庫存商品借方增加額為100元,同時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金借方增加額17元。根據這個實例可能出現以下幾種情況:

1、假如該產品用於內銷,內銷後同時結轉成本,簡單說就是100元從庫存商品貸方結轉到主營業務成本,那麼該產品的實際采購成本是100元,進項稅金17元用於抵頂內銷的銷項稅,由下一購貨方或消費者負擔稅款。

2、假如該產品用於出口銷售,退稅率17%,簡單說就是100元從庫存商品貸方結轉到主營業務成本,那麼該產品的實際采購成本也是100元,進項稅金17元通過應交稅金貸方結轉到應收出口退稅科目,稅款由國家退付給出口企業。

3、假如該產品購進時取得的是增值稅發票,出口是免稅的(如:出口含金產品),進項稅金17元通過應交稅金貸方結轉到銷售成本,由該企業負擔稅款,那麼該產品的實際采購成本是117元。

4、假如該產品用於出口銷售,征稅率17%,退稅率13%,簡單說就是100元從庫存商品貸方結轉到主營業務成本,進項稅金17元通過應交稅金貸方結轉到應收出口退稅13元,4元結轉到銷售成本由該企業負擔,那麼該產品的實際采購成本是104元。

上述內容的介紹雖然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在這里並不是單純為了說明什麼是商品成本以及財務如何核算的問題,而是根據增值稅價稅分流的原理,來說明由於出口退稅的原因對商品成本的構成做一些基本分析,這樣才能對外貿企業出口退稅換匯成本、外貿企業的出口換匯成本有了正確的理解。二、 外貿企業出口退稅換匯成本

出口退稅換匯成本是指商品出口後的離岸價(FOB)每1美元所耗費的人民幣實際采購成本。計算公式為:

出口退稅換匯成本=實際采購成本(人民幣)/FOB出口外匯凈收入(美元)
實際采購成本=含稅采購成本/(1+增值稅率)×(1+增值稅率-出口退稅率)

出口退稅審核系統設置換匯成本高於合理上限或低於合理下限,目的是對出口退稅的是否合理起到監督檢查作用,因為它是目前唯一能在出口退稅審核系統中對進貨和出口起到關聯的指標。雖然這項指標在出口退稅審核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仍然對出口退稅的監督檢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換匯成本的合理上下限是根據高於或低於匯率來設置的。籠統地說,換匯成本的合理上限設置最高不能高於匯率,如果高於,企業出口就虧損。實際上,最高上限應和匯率保持一定的距離,以使企業具有一定得盈利,企業得以持續經營。換匯成本的合理下限是考慮出口業務合理性指標,除了高技術、高附加值和壟斷性產品外,企業出口普通商品的盈利具有一定空間,不可能是暴利,如果過低,則可能在購入環節稅收、或者出口環節的結匯存在一定問題。但是合理上下限的提出只是針對一般情況,有一定的局限性,有很多時候,換匯成本出現疑點是正常的,在這里就不具體列舉,具體問題需要稅務機關具體落實。如果要落實准確就必須真正掌握商品成本、換匯成本等基本概念及增值稅和出口退稅原理結合起來分析。

三、費用

從業務的角度來分析,進出口交易跨越國界,其間所發生的費用名目繁多,計算方法不盡相同,成為價格核算中復雜的一面,這些費用包括:國內廠家貨交外貿公司之前的國內段運費、保險費、倉儲費和經營費用等;外貿公司正式出運貨物之前的與商品相關的運雜費、包裝費、商品損耗費、倉儲保管費及經營管理費等;出運期間的商品質量認證費、商檢報關費、港區港雜費、稅金和銀行費用,還包含一旦交貨即開始計算的出口保險費。若買方為中間商,還須付傭金。

這些費用中,除出口運費、出口保險費和傭金的計算稍微復雜以外,其他可逐項相加,從業務的角度看,上述這些費用看起來比較直觀,但從財務角度來分析無非歸集為經營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期間費用)。由於在費用發生之前,需要計算企業換匯成本,來確定該筆業務的盈虧,因此需要預估該筆業務的費用。一般企業在采購成本的基礎上確定一個費用率,再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加減,費用率一般按(5%—10%)來計算,也有的企業加強管理降低費用,費用率稍低一些。

四、 出口企業的換匯成本

根據上面介紹的出口商品成本(實際采購成本)和費用,我們可計算出口退稅的出口商品總成本而根據商定的外幣報價(通常使用FOB價)我們可依照銀行買入價計算出出口銷售總收入與出口商品總成本按不同指標進行比較就可得出該筆交易的換匯成本與盈虧額。

出口換匯成本又稱換匯率,是指商品出口後凈收入每1美元所耗費的人民幣成本。通常把換匯成本與當時的外匯牌價進行對比,換匯成本低於牌價則可保本或盈利,高於牌價則意味著虧損。計算公式為:

出口換匯成本=出口商品總成本(人民幣)/FOB出口外匯凈收入(美元)

例如,當日的人民幣對美元的買入牌價是USD100=RMB811,若計算出換匯成本為8.05元,則可盈利,而另一商品出口換匯成本為8.15元,則會虧損。

上述例子只是反映通過換匯成本和外匯牌價的對比來計算盈虧的一種方法,實際上企業在按出口合同或信用證規定對外發貨並向銀行交單即體現了貨物所有權的轉移,確立了可按出口合同或信用證規定收取貨款的權利,因此,財會部門應把向銀行交單之日,作為確立出口銷售的依據,即根據出口發票及合同規定的其它內容,進行「出口銷售」及應收(付)外匯帳款的核算。這就意味著企業記銷售帳的時間並不是實際結匯的時間,而是按中間價或規定的牌價來記銷售帳,這樣就和實際的結匯額不完全一致,如果再和匯兌損益相加減,那麼計算的盈虧額和上面例子計算的完全一致。通過這個問題可說明一個問題,掌握這些基礎知識可以觸類旁通地分析每一項指標不一樣的原因。

五、 出口退稅的換匯成本和企業的換匯成本的區別

通過上述內容可以看出出口退稅換匯成本和企業的換匯成本有一定的區別,那就是出口退稅換匯成本沒有將費用提供到退稅管理系統當中,因為出口退稅審核系統是面向所有外貿企業,每個外貿企業的費用水平是不一致的,無法計算每一個企業的費用率,不能綜合考慮出口企業的實際狀況。另外也考慮到出口退稅設置換匯成本的目的和出口企業計算換匯成本的目的是不完全相同的,出口退稅設置換匯成本是為發現出口退稅存在的問題,如高報價問題、騙稅問題等。出口企業計算換匯成本,可以說是整個貿易的基礎,它決定了一筆交易是否可行、交易的盈利程度及報價水平,要做出准確合理的成本核算,首先須清楚地了解出口過程中所發生的各種國內外成本和費用,然後根據預期利潤做出正確的報價,最後根據報價所計算的收入與總成本的比較指標核算出該筆交易的盈利狀況。

正常情況退稅的換匯成本比企業的換匯成本低,低在費用上。如果退稅換匯成本等於外匯牌價也必然虧損,因為沒有考慮費用部分,那麼費用是多少就虧損多少,所以需對出口退稅換匯成本設定上下限。

上述介紹的內容是常識性的應掌握的問題,為了更清楚的理解其含義,沒有考慮消費稅貨物的出口退稅問題,如果是消費稅退稅貨物,根據上面介紹的原理可清楚的分析出應將退還的消費稅沖減商品成本。

❽ 外貿中成本利潤率計算公式中的成本是采購成本還是實際成本

成本費用利潤率的計算公式:?成本費用利潤率=利潤總額/成本費用總額*100%
?
一、成本費用利潤率是企業一定期間的利潤總額與成本、費用總額的比率。成本費用利潤率指標表明每付出一元成本費用可獲得多少利潤,體現了經營耗費所帶來的經營成果。該項指標越高,反映企業的經濟效益越好。
二、計算公式
成本費用利潤率的計算公式:成本費用利潤率=利潤總額÷成本費用總額×100%
式中的利潤總額和成本費用用總額來自企業的損益表。成本費用一般指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和三項期間費用。
註:如利潤中還包括其他業務利潤,而其他業務利潤與成本費用也沒有內在聯系,分析時,還可將其他業務利潤扣除。
?
?

❾ 商貿企業,在采購和銷售過程中發生的費用支出,會計應如何記賬

這要具體看你單位是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還是小規模納稅人而定,如果是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除采購和銷售過程中的增值稅就單獨核算,采購過程中的費用計入采購成本,銷售過程中的費用計入銷售費用;如果是小規模納稅人,因你單位是商貿企業,所以采購過程中產生的費用計入采購成本,銷售過程中的費用計入銷售費用;另外如果你單位是小企業,根據最新《小企業會計准則》全部計入銷售費用,具體也可以根據你單位的具體要求決定。供你參考!

❿ 您好。商貿型企業結轉成本金額是怎麼算出來的,是拿銷貨的數量乘以進貨的單價就是我的成本嗎

銷售成本=本月銷售數量*庫存商品平均單價(一般用全月一次加權平均法)

閱讀全文

與貿易公司采購成本預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