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國際貿易公式運算的問題。銷售價格=實際成本+實際成本*利潤率
利潤額就是銷售額,也可以叫做毛利,包含了實際成本;
利潤就是撇開實際成本的純利潤。
❷ 外貿出口的成本換算怎麼算
具體看使用的貿易術語是什麼。
FOB就是指生產成本加上在國內運往指定裝運港之前這一段時間所有需要的費用加上你的利潤。
CFR指FOB價加上國際運輸費用。
CIF指CFR價加上國際 保險費。
還有很多貿易術語如:EXW(工廠交貨。)DDU/DDP/CPT/CIP等十三種。
出口商品總成本=原料成本+生產加工費+工人工資費+加工損耗費+管理費用+機器損耗費+國內運費+稅金+雜費-出口退稅
❸ 稅後成本計算問題
嚴格意義上的稅後成本,也包含企業所得稅後的成本,因為成本有抵稅作用(抵減所得稅),專看你的提問貌似不屬是稅後成本問題,而是退稅後收入是多少的問題呀。
我的意見是200000/(1+17%)*(1+5%)
200000/(1+17%)是銷售價格(不含增值稅)
*(1+5%)是退稅後的凈收入
❹ 國際貿易中常用的計算公式有那些
在我國進出口業務中,最常採用的貿易術語是FOB、CFR和CIF三種。這三種貿易術語僅適用於海上或內河運輸。在價格構成中,通常包括三方面的內容:生產或采購成本、各種費用和凈利潤。
FOB、CFR和CIF三種貿易術語的價格構成的計算公式如下:
FOB價=生產/采購成本價+國內費用+凈利潤
CFR價=生產/采購成本價+國內費用+國外運費+凈利潤,即FOB價+國外運費
CIF價=生產采購成本價+國內費用+國外運費+國外保險費+凈利潤,即FOB價+國外運費+國外保險費
(二)FCA、CPT和CIP三種貿易術語的價格構成
FCA、CPT和CIP三種貿易術語,是國際商會為適應國際貿易的新發展而制定的貿易術語。它們的適用范圍比較廣,其價格構成也有三部分:生產或采購成本、各種費用和凈利潤。由於採用的運輸方式不同,交貨地點和交貸方式不同,有關費用也有所不同。
FCA、CPT和CIP三種貿易術語的價格構成的計算公式如下:
FCA價=生產/采購成本價+國內費用+凈利潤
CPT價=生產/采購成本價+國內費用+國外運費+凈利潤,即FCA價十國外運費
CIP價=生產/采購成本價+國內運費+國外運費+國外保險費+凈利潤,即FCA價+國外運費+國外保險費
(三)主要貿易術語的價格換算
1.FOB、CFR和CIF三種價格的換算
(1)FOB價換算為其他價
CFR價=FOB價+國外運費
CIF價=(FOB價+國外運費)/(1―投保加成x保險費率)
(2)CFR價換算為其他價
FOB價=CFR價―國外運費
CIF價=CFR價/(1―投保加成x保險費率)
(3)CIF價換算為其他價
FOB價=CIF價x(1―投保加成X保險費率)―國外運費
CFR價=CIF價x(1―投保加成x保險費率)
2.FCA、CPT和CIP三種術語的換算
(1)FCA價換算為其他價
CPT價=FCA價+國外運費
CIP價=(FCA價+國外運費)/(1―投保加成x保險費率)
(2)CPT價換算為其他價
FCA價=CPT價―國外運費
CIP價=CPT價/(1―投保加成x保險費率)
(3)CIP價換算為其他價
FCA價=CIP價x(1―投保加成x保險費率)―國外運費
CPT價=CIP價x(1―投保加成x保險費率)
❺ 外貿最終成本價公式
出口貨物總成本:是指出口商品的進貨成本加上出口前的一切費用和稅金。版
實際成本權=購貨成本-退稅額
國內出口費用:
包裝費、國內運費、倉儲費、商檢、出口運費、認證費、港區港雜費、捐稅、報關港口費、墊款利息、業務費、銀行費用、保險費、其他雜費、傭金和預期利潤等。
❻ 國際貿易中出口總成本計算公式是什麼
出口總成本(退稅後)= 商品本身的成本 + 國內總費用 - 出口退稅收入
上式中的各項說明如下:
1、商品本身的成本
貨物本身的成本包括生產成本、加工成本和采購成本三種類型。
國內總費用
國內總費用是指貨物出口時所發生的除貨物購進價(或生產成本)和國外費用(國際貨物運費及其保險費等)之外的所有費用。
國內總費用通常包括:
1)貨物附加費用
如包裝費用(未包括在貨價中的);預計損耗(耗損、短損、漏損、破損、變質等);加工整體費用等。
2)國內儲運費用
國內運輸費用(卡車運輸費、內河運輸費、路橋費、過境費及裝卸費、港區雜費);保管費等。
3)辦證費
出口商辦證出口許可、配額、產地證明及其他證明和手續所支付的費用,如商檢費、公證費、領事簽證費、產地證費、許可證費、報關單費、核銷費用等。
4)稅金
國家對出口商品徵收、代收的有關稅費,通常有出口關稅、增值稅等。
5)利息和銀行費用
包括墊款利息、遠期收款利息和銀行費用等。
6)業務費用
出口商在經營中發生的有關費用,如通訊費、交通費、交際費、廣告費等。
2、出口退稅收入 = [ 出口商品購進價(含增值稅) /(1 + 增值稅率)] * 退稅率
(6)國際貿易稅後成本公式擴展閱讀:
出口換匯成本=出口商品總成本(人民幣)/FOB出口外匯凈收入(美元)
說明:
1.出口商品總成本(退稅後)=出口商品購進價格(含增值稅)+定額費用-出口退稅收入
2.定額費用:出口商品購進價格×費用定額率(5%-10%不等,由各外貿公司按不同的出口商品實際經驗情況自行核定。
定額費用一般包括銀行利息、工資支出、郵電通訊費用、交通費用、倉儲費用、碼頭費用以及其他的管理費用)
3.退稅收入=出口商品購進價(含增值稅)÷(1+增值稅率)×退稅率
出口盈虧額=(FOB出口外匯凈收入×銀行外匯買入價)-出口商品總成本(退稅後)
❼ 外貿出口 退稅申報中 換算成本計算方法
應是換匯成本吧。
換匯成本是指某出口商品換回一單位外匯需多少元人民幣專成本。換言之屬,即用多少元人民幣的「出口總成本」可換回單位外幣的「凈收入外匯」。
換匯成本=出口總成本(人民幣)/出口外匯凈收入(外幣)其中,出口外匯凈收入為FOB凈收入(扣除傭金、運保費等勞務費用後的外匯凈收入)。
❽ 關於外貿成本計算
你們公司有沒有進出口權?另外,這一票的總金額有多少?需要正式報關嗎?是否會從國家那邊去取得退稅?
1. 如果你們公司沒有進出口權,或者說你們這票貨沒打算正式報關的話,你就可以讓工廠報不含稅價格。一般工廠的開17個點增值稅票的稅點是6-10個點。如果工廠的稅點是10個,你又不報關,可以讓工廠報不含稅價格,即50/1.1=45.46元,取15個利潤點的報價為45.46*1.15=52.3元,再除以美金匯率,現在可以用6.1來算,所以美金報價為52.3/6.1=USD8.58
2.如果你們公司的這票貨數量比較大,需要從國家那邊退稅。既然工廠給你價格是含稅的,那你從國家那邊的退稅金額就是50/1.17 * 0.17=7.26元, 這個退稅金額差不多就快15個利潤點了。7.26/50=14.52%, 你如果要取利潤15個點,就是這么計算的:50*0.15=7.5元,再減去國家退稅金額7.5-7.26=0.24元,那你的報價就應該是50+0.24=50.24元,再除以匯率6.1 = 50.24 / 6.1=USD8.24
❾ 國際貿易CIF價計算
CIF凈價=FOB+運費+CIFx110%x保費費率=[10000x30x(1+15%)+30000]/6.1+20000+CIFx110%x2%,則CIF凈價={[10000x30x(1+15%)+30000]/6.1+20000}/(1-110%x2%)=USD83308.19,那麼,CIFD8%=USD83308.19/(1-8%)=USD90552.38,即該商品CIFD8%的美元總價格USD90552.38,單件=USD90552.38/10000=USD9.06/件,即該商品CIFD8%的美元單價為USD9.06/件。
❿ 糖進口成本計算
進口原糖加工成白砂糖成本價計算方法:
原糖到岸價(稅前)=離岸價+保險費+海運費+外貿代理費+銀行手續費+利息+勞務
原糖到岸價(稅後)=稅前到岸價+關稅+增值稅
白糖成本價=稅後原糖到岸價+加工費+損耗
從表中可見,當國際糖價高於10美分後,1美分/磅換算為人民幣約為262元/噸。
則若美國11號原糖期貨價格20美分/磅,對應國內白糖成本價格為:
國內對應含稅原糖價格:5682元/噸
關於進口成本的相關信息如下:
1、進口成本定義:
進口成本是指進口單位進口商品時所支出的全部費用。其中包括進口商品的外匯價款,稅收和其他費用。
2、進口成本計算方式
計算公式為:
進口成本=進口商品外匯價款×外匯牌價+稅收+其他費用
(1)進口商品外匯價款。進口商品外匯價款,就是CIF價格的外匯支出。簽訂合同時,若採用CFR價格,則外匯價款,除了包括CFR價格的外匯支出,還應加上保險費的外匯支出,若採用FOB價格成交,則外匯價款除包括FOB價格外匯支出外,應加上保險費和從國外運達我國口岸運費的外匯支出。進口商品無論採用哪種價格成交,計算進口商品外匯價款時,均要換算為按進口商品的到岸價格(CIF)計算外匯總支出。
如果採用CIF或FOB價格成交時,是在中國保險公司投保,並且是由我國國營輪船運輸的,其所交納的保險費和運費都是人民幣,應按下列兩種方法處理:
不把保險費和運費作為進口商品的價款;而是將其計算在其他費用之中。 將進口商品的外匯支出摺合為人民幣,再加上保險費和運費。 外匯牌價是影響進口成本的重要因素。它雖是國家外匯管理總局確定的,但進口商品以什麼外幣成交是可以選擇的。如果選擇硬幣成交,則外匯牌價上升,我方支付外匯時,就要多付,進口商品的成本增加;若選擇軟幣成交,則匯率下降,我方支付外匯時,就可少付,進口成本降低。
保險費和國外運費;也是影響成本的一個因素。保險和國外運費一般不要用外匯支付,而用人民幣支付,這樣可以降低進口商品的進口成本。進口商品應爭取以FOB價成交,並向中國保險公司投保,用我國國營輪船運輸,用人民幣來支付保險費和運費。這樣,可以節省外匯支出。
(2)稅收。稅收是指進口商品應交納的進口關稅與工商稅。其稅率是根據國家有關規定,按進口商品的類別計算,而完稅的價格,是按到岸價計算的。稅收是影響進口成本的一個因素。而稅收的多少,又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稅率的高低,進口商品稅率高,則進口商品的納稅額就多;反之,納稅額就少;二是進口商品的成交價。成交價低,進口商品的外匯價孰就少,在稅率一定的情況下,應交納的稅金就少;反之,稅金就多。進口稅率是國家統一確定的。所以,降低稅收的關鍵,是尋求合理的成交價。
(3)其他費用。其他費用是外貿部門經營進口商品所支付的費用。其他費用支出多,進口成本就上升;支出少,進口成本就降低。降低其他費用支出,也是降低進口成本的一個重要因素。為此,對外貿易企業應加強企業管理,進行經濟核算,節約管理費用及其他費用的開支,努力降低進口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