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外貿裝船期問題
提單上顯示的都是船開的日期的,這個就叫提單日
你裝箱之後會有個綠色的裝箱單的內,那上面有個裝箱日的
一般容出貨的話,每艘船都會有個截港時間的,你要在船開的2天前送到碼頭
像有的信用證上會有說最晚裝船期的,這個日期是以你的提單日為准,打個比方有的徵文比賽會說明截稿日是10月10號(以當地郵戳為准)這2個差不多是以個意思的
綜上所述,不管你是4號裝船還是5號還是6號,只要船是6號23:59開的,提單日也是6號
B. 外貿出口,裝船時多裝貨物了怎麼辦
報關數量是和提單數量一致的,提貨時也是根據提單上的數量提貨的。
銀行接受的提單只要與信用證的要求一致,你實際裝多少銀行是不管的。
C. 國際貿易術語中CFR和CIF合同中,為什麼不討論裝船費由誰負擔
貿易術語
fob
cif
cfr的區別:fob價也稱離岸價,賣家只承擔貨物運到裝運港船舷的費用和責任專,cfr價格是賣家要承擔成本加運費屬,cif價格是成本,保險加運費。
fob(free
on
board,insert
named
port
of
shipment),也稱「船上交貨價」
,是國際貿易中常用的貿易術語之一。按離岸價進行的交易,買方負責派船接運貨物,賣方應在合同規定的裝運港和規定的期限內將貨物裝上買方指定的船隻,並及時通知買方。貨物在裝運港被裝上指定船時,風險即由賣方轉移至買方。
D. 做外貿,關於貨物裝船事宜。客戶會說要裝船,雙方該做什麼呢
首先跟客戶確定貿易條款(FOB/CIF/CFR 等等),看是散貨還是櫃貨,由哪方提供貨代,再根據條款來裝船,條款中有表明雙方要付哪些費用的。
E. 國際貿易中,貨物上船和越過船舷有什麼區別
船舷是個抽象的東西,是個什麼投影之類的。
但是其實貨物上船類似於越過船舷,就是相當越過船的兩個邊。
F. 對外貿易統計里,有一個「到港量」和「裝船量」,這兩個是什麼關系先到港還是先裝船
到港量相當於是進來口量,源裝船量相當於是出口量。對於同條船來說,只能是先到港卸貨,再把出口貨物裝運上船,但對於不同的船隻來說,有些船可能只卸不裝,而有些船可能只裝不卸。
數據從進口商匯總而來,這樣反而更容易理解了,裝船量是當月實際裝船的數量,即國外的出口量,也就是中國有可能進口的數量。而到港量是指當月實際到中國港口准備進口清關或已經進口清關完畢的數量,即中國的進口量。而且這樣的話,當然是先裝船後到港。
G. 請問貿易術語中,CFR的裝船通知有何含義!
按照CFR條件達成的交易,賣方在貨物裝船後必須及時向買方發出裝船通知,以便買方版辦理投保手續權。
因為一般的國際貿易慣例以及有些國家的法律,如英國《1893年貨物買賣法》(1979年修訂)中規定:「如果賣方未向買方發出裝船通知,致使買方未能辦理貨物保險,那麼,貨物在海運途中的風險被視為賣方負擔。」這就是說,
如果貨物在運輸途中遭受損失或滅失,由於賣方未發出通知而使買方漏保,那麼賣方就不能以風險在船舷轉移為由免除責任。
由此可見,盡管在FOB和CIF務件下,賣方裝船後也應向買方發出通知,但CFR條件下的裝船通知,具有更為重要的意義。
H. 請問在國際貿易中 貨物在碼頭裝船和買保險需要注意什麼 (FOB條件下) 詳細一點
你好,既然你復提到是裝船,那制我猜你肯定是賣方,FOB條件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風險劃分的界限是船舷:貨物在碼頭裝船時,千萬別掉到水裡;叉車搬運工是碼頭安排滴,這個我們不用管,裝貨是需要我們交錢滴,不過貨代基本都給墊上了,你只是可以在那裡看一下或者乾脆交給代理就行了
第二,單據。單據有船舶作業計劃以及提單等,這個你管不了,出口的事情你還是聯系代理的好,你可以跟代理學習一下。
以上供參考,祝你好運!
I. 國際貿易 T/T 先裝船再付款有什麼風險
兩個風險:
一是買方拒絕接收貨物,或者直接跟你說這批貨不要了,這時你也沒專辦法再把船叫屬回來,把貨卸下來,到時候處理起來比較麻煩。
二是船公司跟買方勾結,你先裝船後,會拿到提單正本,本來是要買方付款後你把提單正本寄給他或者電放提單,以此來要求買方付款。但一旦買方跟船公司勾結,那貨到了船上,就等於把貨交給了買方,你已經失去了貨物的實際控制權。
就這兩個風險,其他什麼海上的運輸風險之類的就不用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