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際貿易 > 世貿組織規則國際貿易

世貿組織規則國際貿易

發布時間:2020-12-22 03:25:38

❶ 世界貿易組織制定農產品貿易規則的目的是什麼

世界貿易組織制定農產品貿易規則的目的是為了消除農產品國際貿易中的扭曲現象,實現農產品貿易自由化,保證農產品貿易在公平公正的國際市場競爭環境中運行。

❷ 中國什麼時候加入世貿組織,誰帶領的,有什麼規定

世界貿易組織,即全球性的世界貿易組織,成立於1995年1月1日,是全球性的獨立於聯合國的永久性國際組織,被稱為「經濟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是當代最重要的國際經濟組織之一,擁有158個成員國,成員國貿易總額達到全球的97%。該組織的主要職能是管理、組織、協調、調節和提供成員國貿易之間所產生的各種問題。其宗旨是處理成員國之間貿易和經濟事業的關系、提高生活水平、保證充分就業、保障實際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巨大持續增長,擴大世界資源的充分利用以及發展商品生產與交換為目的,努力達成互惠互利協議,大幅度削減關稅及其他貿易障礙和政治國際貿易中的歧視待遇。

中國入世


加入過程


1995年7月11日,世貿組織總理事會會議決定接納中國為該組織的觀察員。中國自1986年申請重返關貿總協定以來,為復關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已進行了長達15年的努力。


2001年12月11日,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成為其第143個成員。


注意:中國曾是世貿的前身,關貿總協定的創建國之一,但西方國家卻因為政治利益原因,拒絕承認,中國被迫放棄締約國成員的身份,以普通新成員身份加入,所以締約國成員的一些特權是無權使用的。


利弊分析


利:①它有利於中國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國際分工,促進經濟發展


②有利於擴大出口和利用外資,並在平等條件下參與國際競爭;


③有利於促進技術進步、產業升級和世界貿易組織經濟結構調整,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④有利於改革開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⑤有利於促進世界經濟的增長;


⑥也有利於直接參與21世紀國際貿易規則的決策過程,擺脫別人制定規則而中國被動接受的不利狀況,從而維護合法權益。


弊:加入世貿組織對中國的弱勢產業也是一個嚴峻的挑戰。如果不加快改革的步伐,這些產業將面臨被淘汰的危險。隨著市場的進一步擴大,關稅的大幅度減讓,外國產品、服務和投資有可能更多地進入中國市場,國內一些產品、企業和產業免不了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


中國世貿訴歐盟第一案勝訴


世貿組織上訴機構2011年7月15日發布報告,最終裁定中國在與歐盟關於緊固件的貿易爭端中勝訴。商務部條約法律司負責人稱此案中方勝訴具有重大意義,將有助於改善中國企業在包括歐盟在內的國際市場的競爭環境,也將增強世貿成員對世貿規則和多邊貿易體制的信心。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螺絲、螺母和螺栓等碳鋼緊固件生產國,歐盟是這些產品的主


世界貿易組織要市場。2009年1月,歐盟決定對中國碳鋼緊固件產品徵收26.5%至85%的反傾銷稅。2009年7月31日,中國將歐盟有關立法及反傾銷措施訴諸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此案成為中國在世貿組織起訴歐盟的第一案。


高層論壇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十周年高層論壇於2011年12月11日上午10時在人民大會堂三樓金色大廳舉行。國家主席胡錦濤、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世界貿易組織總幹事拉米、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秘書長素帕猜、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副總裁筱原尚之、世界銀行副行長出席。這是中國紀念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規格最高的一次論壇。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出席並發表講話。

❸ 闡述WTO國際貿易爭端解決機制的基本程序及執行

1、磋商

DSU規定,爭議各方首先要通過磋商解決爭議。當一成員認為另一成員違反或不符合馬拉喀什協議(WTO規則),從而使自己遭受損害時,可要求對方進行磋商,同時應通知DSB和有關理事會或委員會。被要求磋商的成員應在接到磋商請求之日後的10天內作出答復,並應在接到請求之日後不超過30天的時間進行磋商。

2、成立專家小組

專家小組的成立申請在被提出後,最遲應在該申請被首次列入DSB議程後的會議上設立。專家小組提出裁決報告的期限一般是6個月,可以延長但無論如何不能超過9個月。

3、上訴

如果某一當事方向DSB正式通知其將進行上訴,則爭端解決進入上訴程序。上訴的范圍僅限於專家小組報告所涉及的法律問題及由該專家小組所作的法律解釋。上訴機構有60天的時間處理上訴事宜,並通過報告。該期限可以延長但無論如何不得超過90天。上訴機構的報告應在發出後30天內經DSB通過,除非經協商一致不通過。

4、執行

解決爭端機構通過專家小組或上訴機構的報告後,當事各方應予執行。在報告通過後30天內,當事方應通知DSB其履行DSB建議或裁決的意願和改正的具體措施及期限。若不能立即執行,也可以要求在一段"合理期限"內執行。如果DSB及爭端各方對合理期限都未能達成協議,則可通過仲裁確定。

合理期限一般為90天,實際操作中最長可給予15個月。如果在合理期限內,被訴方不能改正其違法做法,申訴方應在此合理期限屆滿前與被訴方開始談判,以求得雙方都能接受的補償辦法。若合理期限到期後20天內,爭議各方就補償問題達不成一致。申訴方可請求DSB授權其對被訴方進行報復或交叉報復。

5、報復

DSU制定了報復和交叉報復的程序。如果被訴方沒有在"合理期限內執行裁決,或爭端各方沒有就補償問題達成協議,投訴方可向DSB申請批准其對被訴方中止依照所適用協議應承擔的減讓或其他義務,取消給予MFN待遇,開始實施報復。

DSB應在合理期限屆滿後30天內,批准授權,除非DSB一致同意拒絕該項請求。若被訴方對申訴方的中止減讓水平(報復措施)表示反對,或認為投訴方在要求報復中未遵守有關原則和程序,則可以提請仲裁。仲裁應在合理寬限期結束前60天內完成。仲裁裁決是終局的。



(3)世貿組織規則國際貿易擴展閱讀

中國加入WTO已經17年,中國企業應進一步熟悉WTO爭端的解決機制並熟練掌握WTO爭端解決機制規則,為抑制貿易戰、打贏貿易戰做好准備。具體而言,發生貿易爭端時,解決貿易爭端、平息貿易摩擦的辦法之一就是拿起世界貿易組織爭端機制這個武器,爭取以磋商方式解決爭端。

而大力實施品牌戰略,提高企業競爭力,從提高產品檔次,形成產品的個性化競爭優勢入手,打造產品國際品牌,這是解決貿易摩擦的根本途徑。積極實施走出去的戰略,不僅可以使東道國對進口的保護措施失去原有的威力,而且還可以打開新的市場,將發生貿易摩擦的風險降至最低。

❹ 世界貿易組織在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和知識產權等領域的國際規則主要包括哪些內

知識產權是關於人類在社會實踐中創造的智力勞動成果的專有權利。隨著科技的發展,為了更好保護產權人的利益,知識產權制度應運而生並不斷完善。發明專利、商標以及工業品外觀設計等方面組成工業產權。工業產權包括專利、商標、服務標志、廠商名稱、原產地名稱,以及植物新品種權和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等。

❺ .世貿組織規則,要求所有成員對來自某一成員的產品所給予的利益、優待、特權和豁免

A【解析】A項中的「最惠國待遇」,是國際經濟貿易關系中常用的一項制度,又稱「無歧視待遇」。它通常指的是締約國雙方在通商、航海、關稅、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相互給予的不低於現時或將來給予任何第三國的優惠、特權或豁免待遇;B項中的「國民待遇」是最惠國待遇的有益補充,在實現所有世貿組織成員平等待遇基礎上,世貿組織成員的商品或服務進入另一成員領土後,也應該享受與該國的商品或服務相同的待遇;C項中世界貿易組織的互惠原則是建立WTO共同行為規范、准則過程中的基本要求;D項中貿易政策透明度原則要求成員國保持其法律、法規制定及實施的透明度。

❻ 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則是什麼

)決策 GATT與WTO爭端解決規則最重要的區別是有關決策程序的改變。在GATT框架內,重要的決定經協商一致作出。意味著如果爭端一方不願意設立專家組,或反對其成員組成、職權范圍或不接受專家組的結論,就可以不提供支持,從而阻止協商一致或取得進展。而在世界貿易組織規則中,不能阻止取得進展,如果一爭端方請求設立專家組,且有關請求已列入DSB會議的議題,那麼DSB就必須最遲在隨後的DSB會議上設立專家組。專家組報告交由DSB批准,除非提出上訴或DSB經過協商一致決定不通過該報告。在提出上訴的情況下,上訴機構報告必須由DSB通過,除非DSB經協商一致不這么做。這些規定有效消除了GATT程序中存在的阻止多邊爭端解決進程的可能性。 d)報復 爭端解決的首要目標是達成雙方同意的解決方法;如果未達成,就應撤消被認定不符合世界貿易組織某一協議的措施;第三個解決辦法是使違反協議的成員對造成的損害作出賠償。在實際中,這三種選擇是GATT爭端的正常結果,但還有第四種情況是報復,即可以歧視性地針對另一成員暫停實施適用協議下的減讓或其他義務。對於被認定在爭端中犯錯誤的政府,這種選擇會迫使它接受撤消違反協議或給予補償來解決爭端。 如通過專家組認定或上訴機構報告認定,一成員違反協議,該成員被給予一定期限來執行裁決。如DSB或爭端各方未達成協議,那麼合理期限須裁決來確定,一般不超過15個月。如雙方未能就補償問題達成協議,則受損害方可以請求進行報復,此時,這項請求應該得到滿足。如果最終受到影響的國家反對,那麼這個國家可以請原專家組成員或其中獨立仲裁人進行仲裁,仲裁的決定是最終的。 e)仲裁、斡旋、調解和調停 當爭端發生時,爭端方也可以求助於仲裁,但必須接受仲裁結果。除仲裁外,另一種不使用專家組和上訴程序的辦法是請求第三方進行斡旋、調解和調停。總幹事可以在其職權范圍內提供斡旋、調解和調停。如爭端涉及的最不發達國家提出請求,總幹事要與DSB主席一起提供幫助。新的爭端解決規則重申,有可能要請總幹事在涉及發展中國家的任何爭端中進行斡旋,斡旋採用GATT在1996年制定的程序。 f)非違反起訴 GATT之中的大多數起訴是違反起訴,但在沒有違反規則時,也可以提出起訴,這就是非違反起訴。如果被起訴政府採取的行動使得起訴方的利益喪失或減損,而且起訴方有理由期望依據世界貿易組織的某個協議獲得這一利益,在這種情況下,就要適用正常的爭端解決規則,作出包括補償在內的雙方滿意的調整。
希望採納

❼ 面對世界貿易組織制定的貿易規則,我國應如何應對

WTO是世界上唯一的多邊貿易組織,目前已有134個國家和地區參加。中國加入究竟有何利弊得失?怎樣正確認識?如何趨利與除弊?

一、加入WTO的利弊得失

加入WTO是我國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和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內在要求,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需要。以發展中國家身份加入WTO,對我國經濟發展有利有弊,但總的看,利大於弊。

有利於進一步擴大出口和吸引外資。加入WTO後,我國將享受成員國擁有的最惠國待遇。這不僅能享受其他國家和地區開放市場的好處,使主要貿易大國對我國的歧視性做法逐步取消,而且會使我國產品擁有比過去更為有利的競爭條件,從而可以促進我國出口貿易特別是我國具有比較優勢產業出口的發展。加入WTO後,我國要履行WTO規定的義務,逐步開放國內市場,這將進一步改善外商投資環境,增強我國市場對外商的吸引力,有利於更多地引進外國資本、技術和管理經驗。

有利於加快國內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加入WTO,將為實施這一戰略任務營造一個有利的國際環境。通過WTO其他成員方對我國開放市場,可以將我國一些長線產品和產業轉移出去;通過我國對其他成員方開放市場,可以利用外國資金、技術改造我國傳統產業,加快高新技術產業和服務業的發展,提升我國產業發展的整體水平。

有利於繼續深化我國經濟體制改革。世貿組織的規則實質上是市場經濟規則在世界范圍內的運用和發展。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它的基本要求是充分發揮市場競爭機制的作用。加入世貿組織,將會推動我國改革的進程。同時,將推動國有企業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還將推動外貿、銀行、保險、證券、商業等方面深化體制改革,以適應這些領域逐步開放的需要。

有利於我國參與國際貿易新規則的制定,維護我國的正當權益,提升我國的國際地位。我國作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成員,加入WTO,參與多邊貿易規則的制定,可以充分表達和反映我國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意見和要求,進一步發揮我國在國際經濟事務中的作用,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同時,我國還可以利用多邊爭端解決機制,減少與其他國家發生正面摩擦和沖突,有效維護我國的正當權益。

有利於中國參與世界經濟全球化進程。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避免的歷史潮流,而經濟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來說,既有機遇,也有嚴峻的挑戰。為了適應經濟全球化的新形勢,我們需要尋求穩定、透明、可預見的多邊貿易機制的保障,在參與經濟全球化過程中更好地趨利避害,保護和壯大自己。加入WTO,我國與其他成員方均須嚴格按照國際規則辦事,相互開放市場。這將有利於我國全面參與國際競爭和國際合作,充分發揮我國的比較優勢。同時,加入WTO還有利於我國與跨國公司進行廣泛合作,引進跨國公司的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利用跨國公司的銷售渠道和網路,擴大出口。加入WTO也有利於建立我國自己的跨國公司,走出國門,到其他國家設廠辦企業,提高中國經濟的國際競爭力。

當然,加入WTO,我們既要享受應有的權利,又要承擔相應的義務,這就免不了給我們帶來一定的壓力和挑戰。首先,進一步開放市場會使國內一些產品、企業和產業面臨更為激烈的競爭。過去在市場開放方面,我國根據經濟發展的要求和經濟體制改革的進程,自主地決定市場准入、削減關稅和取消非關稅施。加入WTO後,我國必須遵守WTO關於市場開放的規定,這對我們開放市場的速度和步驟會形成一定壓力。隨著市場准入的擴大、關稅的削減和非關稅措施的取消,外國產品、服務和投資有可能更多地進入我國市場,國內企業將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特別是那些成本高、技術水平低和管理落後的企業,程度上受到WTO規則的制約。我國現行有關涉外經濟法律、法規和政策還不完全符合WTO規則的規定,雖然這也是我國深化對外經貿管理改革的重要任務,但目前我們在觀念和體制上都存在許多不太適應的地方,政府機關和企業管理人員的工作方式也有相當大的差距。再次,多邊爭端解決的裁決也可能出現對我不利的結果。世貿組織的多邊爭端解決機制是一把雙刃劍,利用得好,受其惠;利用得不好,則受其損。由於我國市場經濟有待完善,還有一些政策規定和企業行為與WTO規則不一致,再加上對WTO規則了解不夠,經驗不足,即使投入相當多的人力和物力,我們還是有可能在WTO的爭端解決機制中「打輸官司」。

二、辯證看待利弊得失

怎樣看待我國加入WTO的利弊得失?我們要用全面的、發展的、辯證的觀點看待這個問題,要站在改革開放、經濟發展和現代化建設事業的全局和戰略高度來分析我國加入WTO的利弊得失。既要看單個產業,又要看整個產業;既要看當前,又要看長遠。

分析我國加入WTO的利弊得失,不能只以某一個或幾個產業,而應著眼於整個經濟發展。從單個產業看,加入WTO會給一些有比較優勢的產業帶來發展機遇,如農業中的水果、肉類和蔬菜等,工業中的一般機電產品、輕工產品、紡織品、消費類電子產品,服務業中的建築、旅遊等,都將獲得更大的國際市場份額。但是,加入WTO也會給國內一些產業帶來一定沖擊與壓力,如農業中的糧食,工業中的汽車,服務業中的銀行、保險等,均將面臨來自發達國家的競爭壓力。從整體產業看,加入WTO給我國產業帶來的機遇要大於造成的沖擊,我國多數產業將獲得更多的發展機遇。

加入WTO,不僅對近期經濟增長有積極意義,而且對長期經濟發展具有深遠影響。從近期看,加入WTO可以擴大我國具有比較優勢的紡織品、機電產品的生產和出口,可以吸引更多的外資特別是跨國公司,從而有利於經濟增長和擴大就業;加入WTO雖然暫時會對一些沒有比較優勢的產業形成一定的競爭壓力,甚至造成一些沖擊,但只要我們應對得當,這些產業也是可以在競爭中求發展的。從長遠看,加入WTO對我國經濟體制改革、調整產業結構、增強國際競爭力和提高國際地位都將產生積極的影響。

我們還要辯證地看待加入WTO的利弊得失。如果對WTO賦予我們的權利利用得好,我們就可以進一步擴大出口,更多地吸引外資,更恰當地保護和支持國內產品和產業,更有力地對付某些國家的貿易歧視;如果利用得不好,上述利益就難以充分獲得,有的甚至會喪失。同樣,如果我們在履行世貿組織規定的義務時,變壓力為動力,變挑戰為機遇,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提高政府管理水平,不斷提高企業的生產技術與經營管理水平,提高產品質量檔次,進一步增強我國的國際競爭力,就可以減失增得,變弊為利。

三、迎接挑戰,興利除弊

加入WTO對我國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我們要抓住機遇,迎接挑戰。要積極推進經濟體制和經濟增長方式兩個根本性轉變,推進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加快調整產業結構,發揮比較優勢,努力提高國民經濟整體素質。這是增強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能力的重要保證,也是我國參與多邊貿易體制興利除弊、趨利避害的根本途徑。我們要統一思想,未雨綢繆,努力工作,做好各方面的充分准備。

提高認識,統一思想。加入WTO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進程中的一件大事,對中國經濟在新世紀的發展具有深遠影響。全國上下特別是各級幹部要對加入WTO的戰略意義有充分認識,對可能帶來的壓力和挑戰要有足夠的思想准備。要把加入WTO與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促進經濟發展有機結合起來,通盤考慮,統一部署。

採取積極措施,主動迎接挑戰。各行各業要根據WTO的要求和我國的承諾,研究和提出有針對性的、可操作的應對措施,迎接WTO給我國帶來的壓力與挑戰。首先,要對農業提供合理的保護和支持。根據WTO《農產品協議》的規定,合理保護國內農業生產,防範和減輕進口農產品的沖擊。要調整農業生產結構,優化資源配置,加快農業科技進步,擴大名特優稀農產品的比重,提高我國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加快建立完整的農產品質量標准體系,完善動植物檢疫標准,加強對國內外疫情的監測和檢疫。其次,要努力提高工業企業的國際競爭能力。深化企業改革,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現代企業制度和經營機制,使企業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法人實體和市場競爭主體。加快企業戰略性改組,形成合理的經濟規模,發展一批實力雄厚的大企業和大集團。加強企業管理,採取現代管理技術、方法和手段,加強成本管理、資金管理和質量管理。同時,合理運用世貿組織允許的貿易補救措施,如緊急進口保障措施和反傾銷措施,確保關系我國經濟安全和重大利益的產業健康穩定發展。第三,有步驟地開放服務貿易市場。按照我加入WTO的承諾,有選擇地逐步地擴大電信、銀行、證券、保險、商業等服務領域的對外開放,積極推進服務行業的管理體制改革,加強管理,改善服務,提高服務行業的競爭能力。同時,要依照中國法律,嚴格審批程序,加強服務行業監督管理。第四,改進文化產品管理。要加強文化產品相關的法規建設,改進和完善行業管理,擴大與各國的文化交流與合作,積極對外宣傳中國的優秀文化,歡迎國外優秀的文化產品進入中國。同時,對國外文化產品的進口要嚴格審批,防止不良文化的侵入。在國內要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繁榮優秀的民族文化,豐富群眾的精神生活,按照經濟規律辦事,提高國產文化商品的市場競爭能力。

轉變觀念,轉換機制。WTO的行為規則和運作機制的很多內容對我們來說都是新的,我們必須轉變觀念、轉換機制,才能適應WTO的要求。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各類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要以市場經濟觀念取代傳統計劃經濟觀念,遵守市場規則,講究商業信譽,堅決克服尋求行政保護、追求壟斷特權的觀念。要盡快建立既適應WTO運作機制要求、又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特點的政府運行機制和企業經營機制,特別是在人事勞動管理、工資收入分配、生產要素流動等方面,要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和嚴格的約束機制。

加強立法,嚴格執法。依法治國是我們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我們要以加入WTO為契機,進一步加強立法和執法工作,推進社會主義法制建設。要深入研究WTO規則,對我國現行的涉外經濟法律、法規和政策進行充實、調整和完善,加快建立健全我國經濟貿易法律體系,充分運用法律手段維護我國的正當權益。要做到有法必依、違法必究、執法必嚴,全面提高執法水平。總之,要善於運用法律手段維護我國在對外開放過程中的主動權,提高自我保護、自我發展的能力。

培養WTO專門人才,掌握國際規則。加快培養一大批熟悉我國國情,具有很好的外語水平、豐富的專業知識、精通WTO規則和國際經濟法律的專門人才,掌握和運用有關WTO的基本知識和規則,有效參與國際經貿規則的制定,充分利用多邊規則和國際通行手段發展我國對外貿易,維護我國的正當權益。同時還要大力培訓國內企業經營管理者,使他們盡快熟悉國際經貿活動的規則,增強開拓國際市場的能力。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要適應加入WTO以後的新形勢,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積極轉變政府職能,改變管理方式,大力推進政企分開,減少直接的行政干預,改進工作作風,增強政府服務意識,簡化機關辦事手續,全面提高辦事效率和管理水平。

❽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有什麼壞處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弊端:首先是我國壟斷產業,不可避免的要受到外來的沖擊。汽車,通信,石油等國有企業(也可以叫民族產業),會面臨外來的競爭,其中一些會不可避免的倒掉。
其次,WTO帶來的不僅是經濟上的競爭,還有思潮。國外的一些腐朽思潮不可避免的會侵入。

世貿組織的宗旨:

提高生活水平,保證充分就業和大幅度、穩步提高實際收入和有效需求;擴大貨物和服務的生產與貿易;

堅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各成員方應促進對世界資源的最優利用、保護和維護環境,並以符合不同經濟發展水平下各成員需要的方式,加強採取各種相應的措施;

積極努力確保發展中國家,尤其是最不發達國家在國際貿易增長中獲得與其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份額和利益;建立一體化的多邊貿易體制;

通過實質性削減關稅等措施,建立一個完整的、更具活力的、持久的多邊貿易體制;以開放、平等、互惠的原則,逐步調降各會員國關稅與非關稅貿易障礙,並消除各會員國在國際貿易上的歧視待遇。

在處理該組織成員之間的貿易和經濟事業的關系方面,以提高生活水平、保證充分就業、保障實際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巨大持續增長,擴大世界資源的充分利用以及發展商品生產與交換為目的,努力達成互惠互利協議,大幅度削減關稅及其他貿易障礙和政治國際貿易中的歧視待遇。

(8)世貿組織規則國際貿易擴展閱讀:

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基本義務

(1)在貨物、服務、知識產權等方面,依世貿組織規定,給予其他成員最惠國待遇、國民待遇;

(2)依世貿組織相關協議規定,擴大貨物、服務的市場准入程度,即具體要求降低關稅和規范非關稅措施,逐步擴大服務貿易市場開放;

(3)按《知識產權協定》規定進一步規范知識產權保護;

(4)按爭端解決機制與其他成員公正地解決貿易摩擦,不能搞單邊報復;

(5)增加貿易政策、法規的透明度;

(6)規范貨物貿易中對外資的投資措施;

(7)按在世界出口中所佔比例繳納一定會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世界貿易組織

閱讀全文

與世貿組織規則國際貿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