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國際貿易形式發展新趨勢
以貿易全球化為首要內容的經濟全球化,對我國經濟和商務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當前國際貿易的發展趨勢和特點可以歸納為六個方面:1、國際貿易步入新一輪高速增長期,貿易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愈加明顯;2、以發達國家為中心的貿易格局保持不變,中國成為國際貿易增長的新生力量;3、多邊貿易體制面臨新的挑戰,全球范圍的區域經濟合作勢頭高漲;4、國際貿易結構走向高級化,服務貿易和技術貿易發展方興未艾;5、貿易投資一體化趨勢明顯,跨國公司對全球貿易的主導作用日益增強;6、貿易自由化和保護主義的斗爭愈演愈烈,各種貿易壁壘花樣迭出。 以貿易全球化為首要內容的經濟全球化,對我國經濟和商務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深入分析和把握當前國際貿易的發展趨勢和特點,對於我們科學決策,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和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把握好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各種機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國際貿易步入新一輪高速增長期,貿易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愈加明顯 伴隨世界經濟較快增長和經濟全球化的縱深發展,當前國際貿易增長明顯加速,已經進入新一輪高速增長期。2004年,全球貨物貿易名義增長21%,創下25年來的歷史新高。在世界經濟強勁增長、國際市場對能源原材料商品需求旺盛以及美元貶值因素的影響下,全球貨物和服務貿易呈現出高速增長態勢。全球貿易的高速增長既是科技進步、生產力提高、國際分工深化的共同結果,同時它又促進了世界生產。上世紀90年代以來,國際貿易的增長率連續超過世界生產的增長率,導致世界各國的外貿依存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二)以發達國家為中心的貿易格局保持不變,中國成為國際貿易增長的新生力量 美、歐、日三大經濟體既是世界經濟的主要力量,在國際貿易中也居於主導地位。目前,發達國家已經占據世界貨物出口70%以上的份額和服務貿易90%以上的份額,更為重要的是,發達國家通過開展區域貿易合作和控制多邊貿易體制來主宰國際貿易秩序,並在國際交換中獲得了大部分貿易利益。 中國是近年來國際貿易增長中顯眼的「亮點」,表現為中國不僅在全球貿易總量中的份額和排名不斷攀升,而且對全球貿易增量的貢獻也更為顯著。2004年,中國對外貿易額達到11548億美元,超過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德國的第三大貿易國,佔全球貨物貿易總額和增量的比重分別達6.4%和20%。
『貳』 可以幫忙分析一下當前國際貿易的形勢和發展趨勢嗎
我們分析一下當前國際貿易的形成發展趨勢嗎?可以可以,當前國際貿易的發展趨勢是以中國為核心的國際貿易
『叄』 國際貿易新形勢指的是
(一)與我國相關的貿易摩擦的總體情況
(1)我國運用貿易救濟措施情況
面對激烈的國際貿易摩擦形勢,貿易救濟手段也成為中國應對貿易摩擦的手段之一。截至目前,中國對進口產品共發起反傾銷調查43起,保障措施調查1起。案件涉及化工、鋼鐵、輕工、紡織、電子五大行業共35類產品,其中2/3以上的案件集中在化工行業。國內參與案件申請的企業已近200家,遍布全國25個省區市。在國際貿易摩擦中,我國政府和產業界以及中介組織等逐漸學會了運用國際通行規則,加強了對自身的合法保護,同時也有效地遏制了國外對我國發起的貿易摩擦。
(2)我國遭受國外貿易救濟措施情況
近10年來,中國已經連年成為全球遭受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而且一些國家還越來越多地利用技術壁壘、知識產權壁壘等貿易壁壘對中國出口商品設限。根據世貿組織統計,1995~2004年,中國始終是全球遭受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1979~2004年,已有30多個國家(地區)發起了700起涉及我國出口產品的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及特保調查案件,其中,反傾銷調查近600起,反補貼調查5起,保障措施調查50餘起,特保調查10餘起,涉及商品4000多種。2004年,共有17個國家(地區)對我國出口產品發起了59起「兩反一保」(包括反傾銷、反補貼和保障措施)調查。10年來,累計涉及我國出口近3000億美元,而且影響還在積累和擴大。
(二)我國2/3的機電出口產品將受到歐盟環保雙指令影響
2003年2月13日,歐盟頒布了ROHS指令和WEEE指令,並於2005年下半年和2006年下半年開始實施。歐盟雙指令的實施將對我國2/3的機電出口產品造成重大影響。我國政府也於2005年7月28日正式發布《電子電器產品中有毒有害物質檢測行業標准》,該系列標准於2006年1月18日起實施,以幫助我國企業盡快提高和適應新的國際貿易環境。這是國際上首批發布的應對歐盟兩指令的行業標准。該系列標準的發布,有利於規范我國出口產品的檢測工作,促進和優化電子電器產業的技術更新和產品出口結構。由於該系列指令的干預度不大,主要依靠企業自主應對,因此出口企業應聯合起來,集體委託歐盟特別是東歐國家的回收企業代理回收,以降低報廢設備回收成本。
(三)美國將收緊對華高科技產品出口
美國商務部透露,依照近期將出台的新出口法,美國將收緊對華高技術產品出口的禁運范圍,同時「出口許可證」的受限范圍也將從目前佔全部出口的1。5%升至10%以上。
(四)中美鋼鐵業爭端
中美紡織品貿易爭端剛結束,中國鋼鐵又因對美出口激增而被列入美國貿易「黑名單」。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前不久向中國鋼鐵企業發出美國可能採取「貿易保護措施」的預警。據美國商務部統計,2005年1~4月,中國對美鋼鐵出口同比增長247%。在中國等7個有「傾銷」嫌疑的國家中,巴西、加拿大已經受到傾銷指控。美國商務部開始就中國鋼材「擾亂」美國市場搜集證據。
(五)中美知識產權保護爭端
知識產權壁壘是阻礙中國產品出口的另一隻「攔路虎」。以打擊知識產權侵權為主的美國「337條款」已顯示出越來越大的威力,2005年上半年,已有7種中國產品被立案調查,包括DVD、拖拉機、葯品、汞電池、油墨列印機等。337調查耗時短、打擊面廣、應訴復雜、訴訟費用高(一般都在百萬美元以上),單個中國企業應訴難度較大。而不應訴就視為敗訴,產品將受阻於美國市場。
(六)反傾銷應訴不斷有新成果,這將增強我國企業反摩擦的信心
最近,歐盟對我國的鑄鐵產品,主要是井蓋類鑄鐵產品作出反傾銷終裁。我國河北等地有5家企業獲得了市場經濟地位並得到零稅率。另有5家企業獲得了18%~37%的單獨稅率。涉案企業積極應訴取得了良好效果。
(七)總體貿易摩擦態勢仍在加劇
在我國進出口貿易繼續快速發展的同時,與美、歐等主要貿易夥伴的貿易摩擦也越來越多。2005年上半年,我國遭受的貿易救濟措施已經超過了2004年同期。而且總體貿易摩擦態勢仍在加劇,形勢更加復雜化,花樣也不斷翻新。技術標准、檢驗檢疫、環保要求、社會責任、勞工福利、動物福利等都成為國外對我國產品設置貿易壁壘的借口。貿易摩擦除了針對產品及其價格外,已經開始涉及到中國的體制和制度,最突出的是美國對人民幣匯率的攻擊,體現出貿易摩擦有深入和升級的趨勢。這些摩擦從表面看是競爭激烈引起的貿易摩擦升級,深層次看則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受制約程度加深,因此,國內企業應有充分的思想准備。大環境並不完全是機遇,還有挑戰、遏制和限制。中國企業了解這種環境是非常必要的。
『肆』 請簡單談談當前國際貿易形勢,特別是我國的對外貿易形勢。急需要,要自己寫得哦!謝謝!
nhewzcwtds4265861807 美國金融危機後減少3進口u哦,特別是從3中2國進口d,中3國對外貿易形勢緊張。
『伍』 淺析國際貿易的當前形勢
1 客戶購買力下降
2 產品的原材料成本的增加
3 國內生產商的人工成本及資源消耗成本的增加
4 國際航運的運輸成本的增加
5 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例如歐盟和美國相繼對我國的緊固件產品及輪胎等相關產品的反傾銷政策)
6 國內個別商品出口退稅利率的減少
『陸』 國際貿易的主要形式是
國際貿易中的常用結算方式主要有:信用證,托收,匯款,區分標回志一般是對資金或貨物答的安全性的保障作用。
在具體操作中各種方式可以結合使用,這主要決定於貿易雙方簽訂的合同、進口的商品種類和貨值大小!
比如進口一台大型設備,先要預付款(定金),這是匯款,然後開立信用證,收到設備後要安裝驗收,然後還有尾款通過匯款匯出,中間的部分通過信用證結算!
比如進口方資金不充裕,出口方以托收方式發貨寄單,但是只要求支付50%的款項,剩餘50%等貨物處理完成在以匯款方式支付。
充分考慮貿易雙方簽訂的合同後,各種方式可以靈活結合,最終目的是在最好的信用條件下完成貿易過程!
『柒』 當前國際貿易的形勢
樓上很有新聞發言人的潛質,現在又要爆發世界性經濟危機了,股市下跌 ,石油金價上揚,美國國債瀕臨違約風險,中國鐵道部竟然3a等級,太可怕了,都在抽風啊,市場環境很不好
『捌』 未來幾年國際貿易形勢究竟如何
不容樂觀。首先是國內勞動力成本持續提升,國際競爭力下降。其次是政府低專效率運行,導屬致企業承擔稅負大幅上漲。三是以有中國社會主義特色的市場經濟原本是抄襲西方經濟體制,目前國內的體制與國際已接軌,所有有利的方面都已展現,但不利因素同樣束手無策,在中國未探索形成有效的經濟發展理論之前,很難繼續保持快速發展。四是當下政治體制,台上的未必是精英,應對復雜經濟的能力不強。五是中國企業缺乏做一流的勇氣和准備,在粗放經營狀況下,提升國際競爭力較難。六是中國經濟的配套基礎仍然落後,如物流業、金融業等。七是資源缺乏,容易受制於他國。往往出現麵粉價格高於麵包的現象。
『玖』 國際貿易中,反傾銷和反補貼是什麼意思
第一,概念不同:
反傾銷針對的是傾銷,傾銷是指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出口經營者以低於國內市場正常或平均價格甚至低於成本價格向另一國市場銷售其產品的行為。反傾銷針對的是來自特定國家或地區的某種存在傾銷行為產品進行對抗措施;
反補貼針對補貼行為,是針對某種由一成員方境內政府或任一公共機構給予的財政支持的產品;
而保障措施僅針對特定產品,而不針對具體國家、地區和公司;
向左轉|向右轉
第二,適用條件不同:
反傾銷措施實施的條件:以低價傾銷,對進口國造成了實質性的損害。適用對象:不公平貿易或不公平競爭具體實施形式:現金保證金、價格承諾、保函、以及最終加征相應的稅賦。實施期限:不超過4個月,特殊情況可延長至9個月。
反補貼措施實施的條件:因政府補貼而具有價格
競爭優勢,對進口國造成了實質性損害。適用對象:不公平貿易或不公平競爭。具體實施形式:現金保證金、價格承諾、保函、以及最終加征相應的稅賦。實施期限:不超過4個月(不能延長)。
保障措施實施的條件:進口產品的數量激增而擠占進口國的市場份額,並對進口國造成實質性的危害。適用對象:公平條件下數量猛增。具體實施形式:加征關稅、實施配額數量限制或者最終徵收關稅或實行關稅配額。實施期限:臨時保障措施不超過200天,一般不超過4年,最長可延至10年。
向左轉|向右轉
第三,依據的國際規則不同:
反傾銷制度:1994GATT第6條WTlO《反傾銷協議》;
反補貼制度:1994GATT第6條WTO《補貼和反補貼協議》;
保障措施制度:1994GATT第19條WTO《保障措施協議》;
第四,實施范圍不同:
反傾銷制度:屬於歧視性的,即僅對特定國家的特定產品反傾銷;
反補貼制度:發球歧視性的,即僅對特定國家的特定產品實施反補貼;
保障措施制度:屬於非歧視性的,應對所有國家出口的同一種產品都實施保障;
第五,發起調查不同:
反傾銷制度:必須有國內企業或企業聯合體的;
反補貼制度:申請必須有國內企業和企業聯合體的;
保障措施制度:申請可以有企事業申請,也可以在沒有企業申請時由政府直接進行調查;
『拾』 請簡單談談當前國際貿易形勢,特別是我國的對外貿易形勢。
對這方面的形勢分晰,網站上面都有好多的,你可以查下的: 隨著世界金融危機的進一步擴展,我國的經濟發展也受到了越來越嚴重的影響,特別是對外貿易領域所受到的影響更加嚴重,外貿對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明顯減弱。在此情形下,正確認識我國當前的外貿形勢,把握一切有利時機,採取有效措施推動我國外貿事業發展,已經成為刻不容緩的一件大事,筆者僅就此問題談一下自己的看法。一、我國對外貿易的形勢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對外貿易發展一直呈現出一個良好的發展態勢,進出口總額和外貿順差的增長速度很快,外匯儲備在2008年末已經達到了1.9萬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一位。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架馬車」之一的外貿,其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的地位日趨重要,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也在不斷提高。海關總署2008年10月13日發布的我國前三個季度的進出口貿易情況表明:2008年1至9月,我國對外貿易進出口總值達19671億美元,比2007年同期增長25.2%。其中出口10740億美元,增長22.3%;進口8931億美元,增長29%。累計貿易順差1809億美元,比2008年同期下降2.6%,凈減少49.2億美元。進入到2008年第四季度,世界金融危機對我國外貿的影響凸顯出來,進出口貿易形勢呈現惡化的趨勢。由於前三個季度形勢較好,因此,2008年全年的總體情況還可以。海關總署2009年1月13日公布的統計數據表明,2008年全年我國對外貿易進出口總值達到25,616.32億美元,同比增長17.8%。其中出口14,285.46億美元,增長17.2%;進口11,330.86億美元,增長18.5%。累計貿易順差2,954.59億美元。進入到2009年,金融危機的影響進一步加劇,外貿形勢進一步惡化。國家海關總署2009年3月11日公布的最新數據表明,2009年2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1249.48億美元,連續四個月同比下降,比一月份下降25.7%。2月份外貿順差為48.41億元,比1月份下降100多億美元。由於世界金融危機目前尚未到底,對實體經濟的影響還在繼續擴大,我國進出口貿易的這種下滑趨勢還將延續一段時期。具體什麼時候能終止下滑趨勢並轉為上升趨勢,目前還不能確定,筆者估計,2010年下半年的可能性最大。二、我國對外貿易中存在的問題我國對外貿易雖然取得了巨大成績,然而,在世界金融危機的打擊下,對外貿易領域也受到了較大沖擊,以前所固有的矛盾進一步激化,若干新問題也浮出水面,形成了諸多問題交織在一起的局面。筆者認為,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一)對外貿易增長速度趨緩,個別行業出現衰退趨勢自2008年11月份起中國外貿形勢急轉直下,月度進出口總值出現了加入世貿組織以來的首次負增長,此後逐月進出口總值持續負增長,且跌幅不斷加深。就行業來看,我國紡織與成衣產品所受到的打擊最為嚴重,出現了較為明顯的衰退跡象。國家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2008年前9個月,中國紡織服裝產品累計出口增幅同比下降10.8個百分點,出口增幅連續8個月回落。2008年1-9月紡織與成衣產品累計出口值約1,402.85億美元,同期成長8.03%,創2003年以來新低。9月份單月出口值為184.04億美元,較8月份有所下降。由於出口銳減,許多外貿紡織企業受其影響,開工不足,乃至倒閉。據統計僅2008年上半年就有超過1萬家紡織服裝廠倒閉,2008年1-5月全國紡織業實際就業人數減少4.6萬人,2008年下半年和2009年1-2月仍然延續了這種情況。進口方面,2008年1-9月進口141.94億美元產品,同期增長1.13%,增長速度趨緩。其中紡織品進口為124.26億美元,呈現-1.28%的負增長;成衣進口為17.67億美元,同期增長22.07%。(二)貿易保護主義重新抬頭,我國產品遭遇的反傾銷案件急劇增加隨著金融危機對世界各國經濟的不利影響的進一步加深,各國為了保護本國經濟,阻止外來的競爭,紛紛採取貿易保護主義政策,世界范圍內的貿易保護主義重新抬頭。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紛紛舉起了貿易保護主義的大旗。印度於2009年1月23日正式宣布在未來6個月內禁止進口中國玩具,禁令在2月份開始生效。日本已經頒布了相關的規定,在2009年3月1日起對出口到日本的醫療保健器械實行新的標准,不僅要求出口商具備ISO13485的認證,還需要進口商也要具備相應的資質。歐盟在2008年10月也出台了最新的玩具安全指令,該安全指令在玩具的設計、標識、生產、進口商責任、市場監管等方面提出了嚴格的要求。這些非關稅壁壘措施的實施阻礙了國際貿易的發展。隨著世界范圍內貿易保護主義的重新抬頭,我國的對外貿易發展又面臨著嚴峻考驗,一些發達國家為了保護國內市場,想方設法阻止中國低價產品的進入,無端指責中國產品的低成本與低價格是政府補貼的結果,要對這些產品徵收反傾銷稅,結果專門針對中國的反傾銷案件迅速增加。這使我國外貿企業產品的出口更加困難。(三)世界市場需求銳減,產品價格下跌,大大降低了我國出口企業的創匯能力 金融危機形勢下的各國經濟發展普遍放緩,有一些國家如英國、日本等還呈現出經濟衰退的趨勢。美國和歐盟的一些國家相當數量企業倒閉,還有大量企業經營萎縮,失業率上升,失業人數增加,國內外需求不足。由於世界范圍內需求不足現象的廣泛存在,使得世界市場產品和勞務價格也隨之大幅度下降,這給我國產品的出口和勞務的輸出帶來了嚴重困難,使我國企業的出口創匯能力大大削弱,嚴重影響了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