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際貿易 > 國內大型國際貿易公司

國內大型國際貿易公司

發布時間:2020-12-21 21:39:19

⑴ 目前國內最好的貿易公司

北京國際貿易公司原為中國技術進出口總公司北京市公司,1984年10月經國家商務部內(原國家外經貿部容)和北京市政府批准成立,專業從事技術引進、成套設備、高新技術商品和大宗原材料進出口貿易。1992年更名為北京國際貿易公司。

北京國際貿易公司是以進出口貿易、招投標代理、項目管理與咨詢服務等為主營業務的國有企業。公司於80年代初期開始承辦國家及北京市地區技術引進和成套設備進出口貿易;1986年開始承辦外國政府貸款項目、贈款項目的對外采購;1990年開始承辦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國際金融組織貸款項目的國際招標和對外采購;2002年開始承辦政府采購代理招標;2003年開始承辦工程項目代理招標。

近年來,北京國際貿易公司先後承辦了北京市奧運場館建設項目;城市地鐵1號線、5號線、4號線、10號線、奧運支線改造和建設項目;首鋼集團京唐鋼鐵廠建設項目;城市天然氣輸氣管線工程項目;城市集中採暖工程等項目的招標采購,是長期承辦技術、成套設備、儀器儀表和工農業原材料進出口貿易以及項目招投標代理的骨幹企業。

⑵ 國內最大的進出口國際貿易公司是哪幾家

這是中遠集團,中國最大的遠洋進出口貿易公司 中遠集團分布在廣州、上海、天津、青島、大連、廈門、香港等地的全資船公司經營管理著集裝箱、散裝、特種運輸和油輪等各類型遠洋運輸船隊;在海外,以日本、韓國、新加坡、北美、歐洲、澳大利亞、南非和西亞8大區域為輻射點,以船舶航線為紐帶,形成遍及世界各主要地區的跨國經營網路。標有「COSCO」 醒目標志的船舶和集裝箱在世界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300多個港口往來穿梭。

⑶ 有沒有著名的國際貿易公司

因為國際貿易不是一個行業,所謂"360行",比如:化工行業、醫療行業、電子行業、汽車行業等,都會涉及國際貿易領域!

而所謂國際貿易、國內貿易也僅僅是銷售區域不同,而產生的商品或勞務交換操作的不同!就中國大陸而言,「進出口代理」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因為它需要具有「進出口經營權」的企業才可以在中國從事國際貿易,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例如:中國五礦集團、中國機械進出口、中國兵器集團、保利集團、中糧集團等都是在中國從事國際貿易的大型公司,比起在國內的外資公司要做的大的多,因為他們掌控中國內的重要行業!

⑷ 中國著名外貿企業

中化集團。原來屬於對外經濟貿易部,主要做化工原料和產品的進出口工作。

現在許多大型國有公司都具備外貿資格。例如中國石化的國際事業公司等。

你可以查閱相關資料。

⑸ 國內的十大外貿平台排名是什麼

環球資源網、阿里巴巴 、Made-in-China.Com 、Ec21.Com和Ecplaza.Net 、ECVV.Com 、Tradekey.Com 、eBay 、iOffer.Com 、DHgate.com 。

⑹ 國內有沒有比較知名的國際貿易公司請列舉一二~:-)

每個省份都有自己的進出口公司,他們也是在當地國際貿易量最大的公司

⑺ 我國比較大的外貿公司有哪些

中國對外貿易企業列表:網頁鏈接

裡面有各省的外貿公司,每天實時更新。

⑻ 中國比較大的外貿公司有哪些~~

太多了復制不下來,可以查找 中國出口企業500強

⑼ 中國最大的外貿公司是哪家

中化國際是中國化工進出口總公司(位居《財富》雜志世界五百強綜合類第二百七十六名)控股的子公司,注冊資金三點七億元,去年主營業務收入達五十七億元,凈利潤一點三億元,入選去年滬市上市公司五十強。中化國際的橡膠、塑料原料、液體化工品、焦炭等主營商品業務在國際同行中處於領先地位。中化國際之前,已有寧波杉杉、四川希望集團、新疆德隆國際等二十多家國內大企業、大集團將總部移師浦東。
中化集團的前身中國進口公司是伴隨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而成立的新中國第一家國營對外貿易公司,1950年3月10日成立,首任經理盧緒章。 1951年3月1日,為沖破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我國實行的「封鎖禁運」,在周恩來總理親自部署下,中國進出口公司成立。從1951年起,中國進出口公司委託香港華潤公司作總代理,進口了大量國內急需的橡膠、化肥、農膜等物資。到1951年6月30日,中國進出口公司共搶運1.6億美元物資、搶購1.4億美元物資。 1952年4月3—12日在莫斯科召開的國際經濟會議,對反「封鎖」「禁運」產生了一定影響。中國代表團成員中國進出口公司盧緒章經理參會期間,同30個國家和地區的100餘位工商人士進行廣泛接觸,並與英、法、西德等11個國家和地區的客戶簽訂了總額達2億多美元的貿易協議和合同。同年夏天,公司在東柏林設立代表處,作為我國對外貿易的窗口,開始逐步建立與西歐國家的貿易關系。同年12月,中國與斯里蘭卡(舊稱錫蘭)政府簽訂第一個《中國與錫蘭關於橡膠和大米的五年貿易協定》(俗稱《米膠協議》),即我國每年以27萬噸大米換取錫蘭5萬噸橡膠。《米膠協定》的執行不僅為我國換得了急需的橡膠,支援了抗美援朝,同時也為打破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封鎖禁運發揮了積極作用。 1955年,中國進出口公司開始同時經營對蘇聯、東歐的進出口業務,轉入了「蘇、新、資合一,進、出口兼營」的軌道,業務從此面向整個世界。到1957年,公司與日本、印尼等40個國家和地區的數百家客戶建立了進出口貿易關系,出口金額增加到6000萬美元,出口品種增加到30多個。七年內共進口原油162萬噸、各種石油產品700萬噸、天然橡膠60萬噸。不僅彌補了新中國經濟建設對能源和原材料的進口需求,也開辟了國際石油和化工品的進口渠道,為成為石油、化工貿易的專業公司打下了基礎。

⑽ 全球五百強的國際貿易公司

這類大型貿易公司基本上都是日本的,比如三菱商事、伊藤忠、丸紅等等。

閱讀全文

與國內大型國際貿易公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