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解答國際貿易單證的時間順序 例如 合同簽訂是2.21 開證日期3.22 最遲裝運期5.20
國際貿易單證的時間順序 例如 合同簽訂是2.21 開證日期3.22 最遲裝運期5.20
其他單據的時間比如發票提單保單裝箱單等應該在開證日期後在裝運日期前。
⑵ 急!請問那些外貿單據的先後順序是哪樣的
任何單據都是通過交易進度逐一產生的,外貿也不例外。
在寫開發信的時候,會附有商品型錄。收到詢盤進行回復,就會告知客戶價格信息,自然會用到報價單及規格表(沒必須,建議附上)。
客戶感興趣,經過議價後會有收到訂單,形式多樣,叫法不同。具體名稱如下:Purchase order, Order, Contract.....
收到訂單後,接下來進入生產環節,各種內部采購指令,生產指令暫且不算。待備貨完成,裝箱後就會有形成箱單。
發貨前,需要請貨代租船訂艙,就會有Booking 和 Shipping advice。
出口通關一般由貨代跟進,會有報關單回復給企業申請出口退稅。
待船離港後,船公司會出提單,投保方可根據PL買保險會產生保單。
待船到崗後,會有到港通知單,請關務准備資料向海關申報進口清關即可。
PS:銀行結算部分產生的單據,不算在貿易業務單據,應由財務進行國際結算(LC除外)。
⑶ 進出口貿易中各種單據出單日期的先後順序
商業發票,裝箱單,報檢單,原產地證明書申請書,裝運通知,報關單
⑷ 國際貿易單證
這需等到丙銀行正式收到法院破產通知書並且有財產清算令下達後、托收銀行方可退回有關單證、因此要排期一段時間、請耐心等候。
⑸ 外貿過程中給各種單證排個先後順序,分都被我問完了,求好心路過的朋友回答一下,謝謝啦
如果是外貿過程的全流程的話,需要的單據如下:
1.取得訂單,繕制銷售合專同(sales contract)屬&形式發票(proforma invoice)
2.下委託給貨代訂艙,確認備貨情況,落實船期,准備商檢(合同、裝箱單、報檢委託書、質檢單)取得通關單,准備報關(報關委託書,許可證、核銷單、合同、發票、裝箱單、連同通關單一起)遞交給海關窗口。註:許可證和核銷單都是在相關的系統中錄入申領的。
3.走船後,船公司簽提單。如果是CIF項下,還需要買保險(需在走船期安排),走船後簽發海運保險單。
4.提交全套單據給客戶提示付款(有尾款情況)或交銀行(L/C 或D/P),單據包括(發票、裝箱單、質檢單、提單、保險單),到歐洲等過還需提交FORM A 。
希望對你有幫助。
⑹ 外貿中一系列單據的開立順序
外貿單據的時間一般都是以提單的時間為衡量的,合同是固定簽訂的,信用證則是合同規定的某個時間開出的,而信用證則規定了裝貨時間也就是提單時間:
1.匯票:等於或晚於發票日期;
2.商業發票:一般可以先於或等於提單日期,也可以遲於提單日期,但是不能超過信用證規定的交單日期或合理的交單日期。
3.海關發票:不應遲於提單日期。
4.形式發票:先於裝運日期。
5.領事發票:不應遲於匯票和提單日期。
6.提單:不得超過信用證規定裝運期,不能早於最早裝運期。
7.保險單:投保日期除信用證有特殊規定外,應先於或等於提單日期,如果日期在提單日期後,則要有信用證特別許可,並寫名保險責任及何時生效。
8.裝箱單、重量單:與發票日期相同或略遲於發票日期,不應早於發票日期。
9.一般產地證書:可以遲於發票日期,但不能遲於提單日期。
10.普惠制產地證書:普惠制產地證書發票上的號碼和日期必須按照正式商業發票填寫,簽證當局簽署日期和出口商簽署日期不得早於發票日期。
11.檢驗檢疫證書:不能遲於提單日期,但某些鮮活產品不能過分早於提單日期。
12.出口許可證:先於或早於提單日期。
13.受益人證明:晚於或等於提單日期。
14.電報、電傳或傳真抄本:等於或晚於提單日期3天內。但信用證規定早的,要按信用證。
15.船長收據或證明:等於或晚於提單日期。
16.船公司船證明:早於或等於提單日期。
17.運費收據:早於或等於提單日期。
⑺ 外貿業務員先後製作單據的順序是哪些
正規的外貿公司一般先由出口業務員向單證員提供備貨單和合同或者信用證,作為製作專單據的依據。
單證員屬首先需要製作的單據是「報關報檢訂艙委託單」,在艙位安排好之後,製作商業發票和裝箱單用於報關報檢,在貨物裝船期間,如果是信用證付款,就必須按照信用證的單據要求,備齊其他單據。
⑻ 國際貿易中各個單據的簽發順序及時間
在信用證下各種單據的簽發時間如下:1.商業發票:一般可以先於或等於提單日期內,也可以遲於提容單日期,但是不能超過信用證規定的交單日期或合理的交單日期。(堅持一原則,發票的簽發日期是最早的)2.提單:不得超過信用證規定裝運期,不能早於最早裝運期。
3.保險單:投保日期除信用證有特殊規定外,應先於或等於提單日期,如果日期在提單日期後,則要有信用證特別許可,並寫名保險責任及何時生效。
4.裝箱單、重量單:與發票日期相同或略遲於發票日期,不應早於發票日期。
5.一般產地證書:可以遲於發票日期,但不能遲於提單日期。
6.普惠制產地證書:普惠制產地證書發票上的號碼和日期必須按照正式商業發票填寫,簽證當局簽署日期和出口商簽署日期不得早於發票日期。
7.檢驗檢疫證書:不能遲於提單日期,但某些鮮活產品不能過分早於提單日期。
8.出口許可證:先於或早於提單日期。
9.受益人證明:晚於或等於提單日期。
10.匯票:等於或晚於發票日期。除非信用證另有規定,繕制匯票是出口制單的最後一個環節。
⑼ 請問外貿單證的具體操作流程
1、訂艙:貨物出口前,要預先租船訂艙。委託貨代公司向船公司訂艙,把訂艙的要求向貨代公司陳述清楚,比如,海運還是空運,貨物名稱,數量,船期,要定什麼船。
2、報關:訂艙後,要及時把報關資料(報關單,報關委託書,發票,裝箱單,寧波出口報關時還要提供報關合同),實際工作中一般是先空白寄到貨代那,報關前,發貨人得到實際出貨數據後做好發票,裝箱單,報關單的電子數據據發給貨代。
3、提單確認:開船前貨代公司的操作員還會向你最後確認提單的內容。他們會發一張提單確認格式給你,這次確認相當重要,以後提單的內容就按這次最後確認的內容來繕制。
4、預錄單:報關1-2天後,要向貨代公司要預錄單,預錄單的作用是,可及時給外貿公司的財務提供正確的開票數據,並作為製作供退稅和做帳的外銷發票的依據。預錄單是一報關就有的。
5、外銷發票: 及時把當月出口的做帳的外銷發票打好(國稅網上申請),以免誤了財務退稅。當月出口當月打好。如果隔月開,也不影響退稅。
6、 結匯資料:貨物出運後,要做結匯資料向客戶收錢。
7、 申報:貨款收到後需要在國家外匯管理局應用服務平台系統里進行申報。這個信息是報送到外管局的。
8、 結匯:在收到客戶的貨款後,及時結匯。
9、 報送: 電子口岸里出口退稅那選擇報送信息,報關出去N天後,有信息就選擇全體報送,不要等到紙質報關單退下來再弄。這個信息是發送到國稅局的。
10、 退單:報關後1個半月左右,貨代公司會把報關單,場站收據等一並寄還公司。單證需要並把報關單的「出口退稅專用」聯給財務退稅人員以便財務退稅申報之用。
11、 備案資料:做好資料的存檔工作和國稅局的備案資料。每月月底做好一次備案資料交財務。國稅局老師來查不查不一定,但是必須要有!
12、 歸檔:整套資料歸檔,以便以後查詢。
常見單證
1、資金單據:匯票、本票和支票
2、商業單據:商業發票、海關發票
3、貨運單據:海運提單、租船提單、多式運輸單據、空運單等
4、保險單據
5、其他單證:商檢單證、原產地證書、其他單據(寄單證明、寄樣證明、裝運通知、船齡證明等)
1.正確/准確(CORRECTNESS)。正確是所有單證工作的前提,要求製作的單據應首先滿足單單、單證一致,其次各種單據應符合國際貿易慣例、各國/行業法律和規則的要求,第三單據還應與所代表的貨物無出入。
2.完整(COMPLETENESS)。從某種意義上講主要指一筆業務所涉及全部單據的完整性。可從以下幾方面理解:第一、內容完整;第二、份數上完整;第三、種類的完整。憑單據買賣的合同/信用證都會明確要求出口方需提交哪些單據、提交幾份、有無正副本要求、需否背書及應在單據上標明的內容,所有這些都必須得到滿足。
⑽ 做外貿單證的基本流程是什麼
1、客戶詢盤:一般在客戶下purchase Order之前,都會有相關的Order Inquiry給業務部,做一些細節上的了解。專
2、報價:業務部及時回屬復客人查詢,確定貨物品名,型號,生產廠家,數量,交貨期,付款方式,包裝規格及櫃型等,Proforma Invoice給客戶做正式報價。
3、得到訂單:經過洽談,收到客戶正式的訂單purchase Order。
4、下生產訂單:得到客人的訂單確認後,給工廠下訂單,安排生產計劃。
5、業務審批:業務部收到訂單後,首先做出業務審核表。按「出口合同審核表」的項目如實填寫,盡可能將各種預計費用都列明。合同審批需附上客人訂單傳真件,與工廠的收購合同。審核表要由業務員簽名,部門經理審批,再交管理部人員審核後才能執行。
1、資金單據:匯票、本票和支票。
2、商業單據:商業發票、海關發票。
3、貨運單據:海運提單、租船提單、多式運輸單據、空運單等。
4、保險單據。
5、其他單證:商檢單證、原產地證書、其他單據(寄單證明、寄樣證明、裝運通知、船齡證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