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貿易交易環節的翻譯
Letter from Takata Corporation February 20th.We are interested in your woollen plush toys, provide us a price sheet. Letter from Shang Hai Import & Export Corporation February 28th., quotation as followwoollen plush toys:$20 perTeddy bear, $30 per cat, CIP Osaka Irrevocable At Sight Letter of Credit.each toy will be packed in a plastic bag, 20 bags per carton.if you place an order right now, she shipment will be made at the end of July 2004. Letter form Takata Corporation March 10th. We found interesting in the woollen plush toys and accept the trade terms but the price is too expensive. if you are pleased the lower the price at $5 Per toy on the unit price, we will plce an order of 10,000 pieces each of your woollen plush series. Letter from Shang Hai Import & Export Corporation March 10th.We accept the amended price, and the trade terms will not change.
Ⅱ 本人經營一家箱包加工廠,有47人。想與箱包外貿公司合作,怎麼樣能聯繫到做包的外貿公司
對出口退稅率進行結構性調整,適當降低出口退稅率。即:對國家鼓勵出口的產品退稅率不降或少降,對一般性出口產品退稅率適當降低,對國家限制出口的產品和一些資源性產品多降或取消退稅。調整後的出口退稅率共分為17%、13%、11%、8%、5%等五檔。按現行出口產品結構,出口退稅率的平均水平降低了3個百分點左右。 加大中央財政對出口退稅的支持力度。從2003年起,中央進口環節增值稅和消費稅收入增量部分首先用於出口退稅。
建立中央和地方財政共同負擔出口退稅的新機制,中央財政承擔75%,地方財政承擔25%。
推進外貿體制改革。加快推進生產企業自營出口和外貿出口代理制,優化出口產品結構,降低出口成本,增加出口產品整體效益。
往年累計欠退稅由中央財政負擔。
調整出口退稅政策是當今全球通行的、世界貿易組織規則允許的支持外貿出口的重要手段,是我國加入WTO後與國際經濟接軌的一項重大舉措,它對調整出口商品結構,提高對外貿易效益,減緩國家財政支出和人民幣升值壓力起到了積極作用。從我市對外貿易情況看,出口退稅政策調整和機制改革,既給我市出口企業帶來了加快調整的機遇,同時也帶來了如何應對的嚴峻挑戰。
一、新政策給對外貿易帶來了新的調整機遇
據對我市2003年1-9月份對外貿易情況分析,我市出口貿易的大致特點是:按出口實績排序,可分為外商投資企業、外貿流通企業和獲權生產性企業等三類;按貿易方式排序,可分為一般貿易和加工貿易兩種;按重點行業排序分為機械、化工、電子、紡織和輕工;按重點產品排序,可分為干、冷式集裝箱、填充類長毛絨玩具,初級化學原料,箱包及旅遊用品,工具類機電產品,針織類紡織物等。本次出口退稅機制改革和政策調整給出口企業可能帶來三大機遇:
1、有利於促進對外貿易結構多元化。今年1-9月份,我市一般貿易出口額達4.8億美元,佔全市出口總額的62%。多年來,我市一般貿易出口比重過高,不僅導致了企業對出口退稅的過分依賴,還隱藏著巨大的匯率風險。一般貿易出口以「粗放、大宗、傳統、資源性、利潤空間小、低技術含量、低附加值、非自主知識產權」為特徵,如:填充類長毛絨玩具、初級化學原料、箱包及旅遊用品、工具類機電產品等,這些出口產品的平均利潤率在4-10%之間,而產品利潤幾乎全部來自於國家現有14-17%的出口退稅,預計新出口退稅政策將使這些出口產品的出口退稅率平均調低2-4個百分點(見表)。在出口退稅率政策調整後,這類出口產品成本勢必上升,必然促使一些出口企業採取多種方法,調整對外貿易方式,特別是對以量取勝的勞動密集型微利的行業和企業而言,傳統的經營模式受到沖擊,更需要主動應對國際市場需求和國內政策調整。因此,新的出口退稅政策對我市加快外向型經濟步伐和貿易結構多元化調整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與我市相關的出口貨物退稅率調整情況一覽表
出口貨物名稱
在我市出口商品中佔比
現行退稅率
調整後退稅率
紡織品、服裝、機電產品等
41.2%
17%
13%
五金、工具、化工原料、塑料製品、鞋類、玩具、食品等
49.6%
15%
13%
汽車及零部件、程式控制電話、醫療儀器及設備等
3.9%
17%
17%
小麥粉、分割鴨、分割兔等
1.7%
5%
13%
2、有利於我市改善出口產品的結構。出口產品退稅率的調整,實際上是國家利用稅收這一經濟杠桿調節出口產品結構的舉措。長期以來,我市的出口產品以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如我市現有各類填充類長毛絨玩具出口企業近百家,加工廠(點)160多家(個),箱包及旅遊用品出口企業50多家,由於產業相對集中,產品相對雷同,企業和產品的競爭十分激烈,並會出現遭受反傾銷起訴傾向的現象。調低傳統產業產品的退稅率後,將迫使一些技術水平低,產品質量差、甚至低價競銷的企業主動退出部分行業和市場,這有利於促進企業提高產品技術含量,走技術改造、技術引進和品牌經營的路子,從而提高出口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3、有利於減緩出口企業資金緊張狀況。出口退稅機制改革和政策調整,國家將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做到「新帳不欠,老帳要還」。這樣,出口企業可及時拿到出口退稅額,從而加速企業資金周轉並大大減低企業的融資成本。可以預見,隨著「中央、地方共同負擔」新機制的實施,我市出口企業資金緊張的狀況將得到有效緩解。據統計,截止今年9月底,全市累計欠退稅7.5億元。全市重點出口企業中應退未退的出口稅額較去年同期均有大幅度的增長。如:揚州通利和揚州通運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倍左右,通裕集團外貿公司增加了75%,保來得公司增加了54%。國家採取及時退稅政策,不僅減少了市級財政承擔的退稅質押貸款貼息的負擔,同時也降低了廣大外貿企業資金佔用和周轉的困難。國家逐步還清欠退稅後,企業資金周轉困難的局面將有所或大為改觀,有利於企業進一步拓展業務和市場。
二、新政策給出口企業帶來了新的嚴峻挑戰
本次出口退稅機制改革和政策調整給我們帶來的影響,可簡單概括為「五大五小」:即:對自營出口業務影響較大,對代理出口業務影響較小;對一般貿易出口影響較大,對進料加工業務影響較小;對附加值低的傳統產品影響較大,對附加值較高的產品影響較小;對非洲、中東、拉美等一些中低檔產品需求較多的地區影響較大,對歐盟、美國、日本等地區影響較小。針對揚州出口企業的實際情況,「五大五小」給一些企業帶來了不利因素:
1、給擴大對外貿易帶來一定影響。由於我市出口商品中屬勞動密集型的傳統產品約佔85%以上,而本次出台的退稅政策恰恰旨在「對傳統、資源性產品多降或取消退稅」,這無疑將對我市今後的對外貿易產生一定影響。據國家權威部門測算,出口退稅率每下調1個百分點,相當於出口成本提高1個百分點。據筆者初步估計,在我市出口產品中,除汽車及零部件(如:罐式車、水箱)和部分農產品(如:家禽類、小麥粉等)外,約有占出口總額90%的產品不同程度地受到影響,而出口產品退稅率調低3個百分點,將會影響我市出口增幅5-6個百分點。
2、出口企業雖近憂解除但遠慮尚存。剛剛結束的第94屆廣交會上,不少企業在對外簽約時附加了「價格將隨退稅率的變化而做相應調整」的條款。客觀上講,出口商品退稅率降低後,企業雖有可能及時得到所欠的稅款,但商品的價格和經營成本在稅率調整後,將會成為企業的又一道難題,加上近期國內金屬、棉花、糧食等原材料價格上揚,企業生產經營成本提高時,出口商品價格也會上調,這對擠占國際市場面臨著價格與市場的兩難選擇。我們所面臨的困境,客觀上要求企業必須將調整出口商品結構提升到戰略高度來考慮,並且在調整出口商品結構的同時要調整出口市場。多年來,企業通過經營已經形成了自己相對穩定的商品、相對穩定的市場、相對穩定的供貨渠道,而隨著新政策的實施,這些相對穩定的商品、市場和渠道都將發生新的變化,一些已投資建立的出口生產基地的作用也將逐步弱化,這對中小企業而言面臨著新的考驗。
3、外貿公司跨省收購和代理出口帶來不便。據外經貿專家預測:實行新的退稅政策,將可能形成新的市場分割。國家和地方分級負擔出口增量應退稅款後,無疑會為專業外貿公司(外貿流通企業)跨省收購和出口代理帶來不便。比如,我市一家外貿公司在外地采購產品,在揚州出口,該產品增值稅收入被當地政府獲得,而出口退稅的25%卻要揚州市財政來承擔。今年1-9月,我市外貿流通企業累計出口達1.95億美元,佔全市出口總量的1/4強,其中有近4-5%的產品屬於收購外地產品出口。在新的退稅政策實施前,如省際間相關配套政策不能及時到位,專業外貿公司有可能得不到出口退稅,而且又增加了地方財政的負擔,從而影響我市眾多中小企業的跨省尋找代理出口和外貿收購,也會大大挫傷專業外貿公司的積極性。
三、面對出口退稅政策調整應採取的對策
1、適時推進多元化貿易方式。當前在做好適當提高售價,轉嫁部分負擔的同時,外貿生產企業應加快發展包括一般貿易在內的加工貿易、三來一補等多種形式的對外貿易方式,特別應努力實施「走出去」發展的戰略,通過境外加工貿易和在境外設立直銷點、生產車間和工廠,大力發展加工貿易,延伸產品生產鏈和價值鏈,增加利潤環節,減少和規避在對外貿易中的風險。
2、加快實行市場差別化競爭。外貿生產企業應合理劃分產品內外銷比例,進一步優化出口產品結構,提高產品技術含量,走技術改造、技術引進、智力引進和品牌創新的路子,在企業內部管理、產品售後服務和市場信譽等方面下功夫,切實從低價競爭甚至競相壓價轉到產品多元化、市場差別化競爭上來,同時,企業應適時轉向投資高新技術產品和行業,以增強並保持出口產品的競爭力。外貿流通企業應在深化企業內部改革的同時,及時調整貿易方式,從收購制向代理制轉變,加大出口生產基地的投入和建設力度,堅持走技、工、貿一體化的道路。
3、趨利避害調整產品結構。企業要正視出口退稅政策調整後的新情況、新特點,結合企業產品實際,主動適應市場需求,國內外兩個市場並舉,把注意力放在調整經營策略和方法上。各級政府應敢於讓「視價格戰為唯一法寶」的部分小企業自動被淘汰,並加強新產品的研發工作和鼓勵附加值高的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擴大出口,同時,積極引導農業出口產品的深度加工,延長產業鏈,提高產品出口的附加值。
4、創造寬松的對外貿易環境。政府對出口企業適時調整市場銷售和生產方案的行為應給予充分理解;要把引進上下游配套、高新技術類、以內銷為主的產品和產業作為今後招商引資的重點;加大我市出口加工區的申報力度,充分利用出口加工區這一有力武器,「抵禦」因出口退稅機制改革和政策調整而帶來的不利影響。另外,政府應制定更為積極的鼓勵政策,建立並完善出口貼息優惠和外經貿融資擔保機制,盡早出台相關配套政策,同時,應迅速評估對我市今後利用外資工作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