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王永慶台朔在美國有幾個貿易公司
王永慶與王永在 兄弟建立的台塑集團是台灣最大的民營製造業集團,旗下有30多家分公司與海外公司,在台灣石化界及整個企業界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王永慶更是世界「塑膠大王」。王永慶不僅在台灣已經建立了龐大的家族事業及正在台灣投資3000億元台幣興建跨世紀的「六輕」工程,還在美國投資數10億美元,建立了龐大的石化工業基礎。王氏家族人員眾多,兒子、女兒、兒媳與女婿計數十人,位居家族事業要津。王家盡管未有人在政壇任職,但政商關系良好,對台灣經濟與政治都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力,是台灣新興大家族的典型代表。
6月5日,台塑集團在股東大會結束後宣布了自企業成立以來最重大的一次人事變動。擔任台塑集團董事長達半個世紀之久的王永慶卸任,職位由原台塑總經理李志村接任,王永慶弟弟王永在的長子王文淵升任總裁,副總裁一職則由王永慶的女兒王瑞華擔任。
今後,台塑集團將進入由職業經理人和王家第二代聯手管理的「同治時代」。但王永慶和王永在兄弟仍是台塑集團的精神領袖。
從米店小老闆到塑膠大王
1917年1月18日,台北縣新店的一個貧苦農家喜添新丁,這就是後來被尊為「經營之神」的王永慶。
當時,祖籍在福建省安溪縣的王家過著十分艱難的生活,幾代人都以種茶為生,只能勉強糊口。王永慶的父親王長庚整日照看茶園,微薄的收入勉強支撐著一個家庭的正常開銷。9歲那年,王長庚不幸患病只得卧床休養,王永慶開始用自己瘦小的肩膀幫助母親分擔生活的重擔。
15歲那年,王永慶小學畢業,先到茶園做雜工,後到台灣南部嘉義縣的一家小米店當了一年學徒。第二年,王永慶作出人生中第一個重要決定,開米店自己當老闆,啟動資金則是父親向別人借來的200塊錢。
問題隨之而來,王永慶的小店開張後沒有多少生意,原因是隔壁的日本米店具有競爭優勢,而城裡的其他米店又拴住了老顧客。不過,16歲的王永慶展現了超強的營銷能力,不僅挨家挨戶上門推銷自己的大米,而且還免費給居民掏陳米、洗米缸,照現在的話說,王永慶向嘉義縣老百姓提供的是針對性極強的個性化服務,在維系客戶關繫上逐漸佔了上風。此外,當時大米加工技術比較落後,出售的大米摻雜著米糠、沙粒和小石頭,買賣雙方都是見怪不怪。王永慶在每次賣米前都把米中雜物揀干凈,買主得到了實惠,一來二往便成了回頭客。有篇文章說,起初王永慶的米店一天賣米不到12斗,後來一天能賣100多斗。
幾年下來,米店生意越來越火,王永慶籌辦了一家碾米廠,同時完成了個人資本的原始積累。從那個時候起,王永慶的命運發生了變化。
抗日戰爭勝利後,台灣經濟開始發展,建築業勢頭最好。王永慶敏銳地發現了這一點,便抓住時機經營木材生意,結果獲利頗豐。這個普通農民的兒子,居然成了當地一個小有名氣的商人。這時,經營木材業的商家越來越多,競爭也越來越激烈。王永慶看到這一點,便毅然決定退出木材行業。
上世紀50年代初,台灣「工業局」推出一系列工業發展計劃,其中包括利用美國援助興建石化工業基本原料聚氯乙烯。時年38歲的王永慶大膽接手了當時這一無人看好的項目,成立了台灣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之後,在塑膠領域大獲成功的王永慶先後成立了南亞塑膠工廠、台灣化學纖維工業公司等一大批企業。
目前,台塑集團經營范圍十分廣泛,包括煉油、石化原料、塑料加工、纖維、紡織、電子材料、半導體、汽車、發電、機械、運輸、生物科技、教育與醫療事業等。尤其是在石化工業領域,建立起從原油進口、運輸、冶煉、裂解、加工製造到成品油零售等一體化的完整產業鏈,這在台灣是獨一無二的企業集團。台塑集團下轄9個公司、員工總數超過7萬,資產總額達1.5萬億新台幣。
根據台灣《天下雜志》近年對島內2000家大企業實力狀況的調查,台塑集團已經躍居台灣各企業集團的龍頭老大。王永慶也以54億美元的身價登上《福布斯》全球頂級富人榜。
2002年,盡管王永慶宣布退休,不再過問集團的具體經營事務,但仍是集團與主要企業的董事長,是台塑集團幕後的舵手與精神領袖。
經營之神崇尚樸素人生觀
幾十年來,全球化工行業一直把王永慶尊為「經營之神」,其經營之道更是備受推崇,很多台灣企業家都將王永慶的管理經驗當作最為實用的教科書。
有位叫郭泰的作家,研究王永慶其人其事20多年,搜集了近40年來王永慶的演講稿和報紙、雜志、電視等相關報導,寫出了一本書,名為《王永慶給年輕人的八堂課》。這本書歸納出王永慶做人做事的根本態度和起碼原則。有書評這樣寫到,「王永慶給年輕人的八堂課,道理雖然淺顯易懂,卻是他數十年從不斷挫敗中累積出來的寶貴心得,可謂句句珠璣,發人深省」。
第一堂課:刨根問底,也就是面對問題一定要追究到水落石出,否則絕不罷休。
第二堂課:務本精神,凡事只求根本,不問結果;事事追求點點滴滴的合理化。
第三堂課:瘦鵝理論,這是王永慶時常提及的人生奮斗理念,說的是學習瘦鵝忍飢挨餓,用刻苦耐勞的精神面對困境,並以堅毅態度等待機會到來。
第四堂課:基層做起,必須腳踏實地、按部就班、從基層做起,還必須在選定目標後咬住不放,全力以赴。
第五堂課:實力主義,學歷不等於實力,只有從實實在在的經驗才能培養出令人信服的實力。實務經驗愈豐富,成功機會就愈大。
第六堂課:切身感,企業的管理制度若能讓員工產生切身感,他們的潛能才可發揮到十成。王永慶經常對員工說:「雖是一分錢的東西,也要撿起來加以利用,這不是小氣,而是一種精神,是一種警覺,一種良好的習慣。」
第七堂課:價廉物美,只有建立在價廉物美的基礎上,企業才能夠蓬勃發展,在這一點上,王永慶堅持供應價廉物美的原料給下遊客戶。
第八堂課:客戶至上,買賣雙方唇齒相依,懂得維護客戶的利益,才能取得自己的最大利益。
還有文章指出,王永慶從多年的經營管理實踐中,總結出了一套實用理論,其中最為精闢的是「壓力管理」和「獎勵管理」兩件法寶。
所謂壓力管理,就是在人為壓力逼迫下的管理之道。具體地說,就是人為地造成企業整體及所有從業人員存在緊迫感。「一勤天下無難事」,王永慶始終對此深信不已,他認為承受適度的壓力,甚至主動迎接挑戰,更能充分體現出一個人的旺盛生命力,因此無論對人還是對己,王永慶都提倡嚴格要求。
據說,台塑集團的主管人員最怕「午餐匯報」。王永慶每天中午都在公司里吃一盒便飯,用餐後便在會議室里召見各單位主管,先聽他們的報告,然後提出很多犀利而又細微的問題。主管人員為應付這個「午餐匯報」,每周工作時間不少於70小時,他們必須對自己所管轄部門的大事小事十分清楚,對出現的問題做過真正的分析研究,才能順利「過堂」。王永慶本人每周工作100小時以上。由於堅持事無巨細的工作方針,再加上習慣於刨根問底,龐大的台塑集團完全在王永慶的掌握之中,他對企業運作過程的每一個細節都能了如指掌。
當然,獎懲分明是台塑集團的一貫作法,王永慶對員工的要求雖然苛刻,但對部屬的獎勵也極為慷慨。據報道,台塑的激勵方式有兩類:一類是物質的,即金錢獎勵;另一類是精神的。有關台塑的金錢獎勵以年終獎金與改善獎金最為有名。王永慶私下發給管理人員的獎金稱為「另一包」,即公開獎金之外的獎金。對於一般職員,則採取「創造利潤,員工分享」的做法。台塑員工都知道自己的努力會得到相應的報酬,因此都拚命地工作,王永慶的「獎勵管理」制度造成了「1+l=3」的效果。
王永慶曾在總結成功經驗時表示,他認為最有效同時也最有意義的做法,是選擇「永遠追求更大貢獻」作為企業的目標。他說:「我不但與別人競爭,對自己也是嚴之又嚴。」
龍兄虎弟紅花綠葉一個不少
王永在比哥哥王永慶小五歲,原任台塑集團副董事長,是陪伴王永慶時間最長的事業搭檔。媒體在評價兩個人幾十年的合作經歷時,經常使用的詞語是「珠聯璧合」與「相得益彰」。一家雜志的文章說,王永慶、王永在兄弟一靜一動,從年輕時代開始,王永慶負責規劃事業發展方向,弟弟王永在負責落實和執行。
在台塑老員工眼中,哥哥王永慶扮演著「抬頭看」的角色,思索規劃著台塑集團下一步發展方向,而弟弟王永在就是「低頭做」,一步步推動著台塑走向更高的階段,王永慶建立制度,王永在落實細節。而兩人的默契及信任更難能可貴,王永慶做了決策,王永在百分之百服從,而王永在執行過程擁有絕對的自主權,哥哥王永慶充分授權。有記者曾問王永在兩個人有沒有吵過架,王永在則委婉地說:「他講他的,我轉頭走掉就是了。」
在生活上,身為億萬富翁的王永慶,同樣對自己和家人嚴格要求,一貫奉行「勤勞朴實」,事事講究「合理化」。據說,王永慶的吃飯原則是「簡便」,最愛吃的是家常鹵肉飯;穿的原則是「整潔」,一雙運動鞋總要穿上好幾年。弟弟王永在則是隨遇而安,對任何事情都泰然處之,進退自如。
Ⅱ 美國有哪些著名的塑料公司
GE公司應該是最大的。
Ⅲ 誰知道美國塑料原料供應商有哪些以及提供哪些塑料
美國最大的就是杜邦塑料原料,這些牌號很多,我建議你去集萃塑料參考。
Ⅳ 美國最大塑料管材製造商是JM Eagle集團嗎它跟泉恩集團有什麼關系
泉恩集團有限公司主要經營:企業管理咨詢、投資咨詢、商務信息咨詢版,化工及新材料權、計算機軟硬體、網路技術的技術開發、技術服務、技術轉讓、技術咨詢,批發建築材料(不含鋼材)、化工產品(不含危險品)、機械設備、儀器儀表、計算機軟硬體、辦公用品、電子產品、五金交電,貨物進出口、技術進出口、代理進出口(不涉及國營貿易管理商品,涉及配額許可證管理商品的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申請手續)。等產品。
Ⅳ 做外貿的朋友誰知道國外比較知名的做ABS或是PP材料塑料密封箱的企業急需采購,國內品牌不考慮
上海有一家:美國哈丁(現以被pelican收購)在中國的工廠可以考慮一下的噢。叫Tricases,軍區供應商
Ⅵ 蘇州歐美特塑膠有限公司怎麼樣
蘇州歐美特塑膠有限公司是2010-06-19在江蘇省蘇州市崑山市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回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花橋答鎮光明路1359號中泰大廈141號房。
蘇州歐美特塑膠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20583557126137B,企業法人陳海斌,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蘇州歐美特塑膠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塑膠製品、化工原料(不含危險化學品及易制毒化學品)、電子產品、印刷材料、包裝材料、五金機電設備及零配件、勞保用品、辦公用品、倉儲設備、網版設備、環保設備銷售;道路普通貨物運輸(按有效《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核定范圍經營)。(前述經營項目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前置許可經營、禁止經營的除外)(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在江蘇省,相近經營范圍的公司總注冊資本為2908851萬元,主要資本集中在 100-1000萬 和 1000-5000萬 規模的企業中,共9598家。
通過愛企查查看蘇州歐美特塑膠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Ⅶ 美國高瑪塑料國際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怎麼樣
美國高瑪塑料國際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是2002-10-10在上海市長寧區注冊成立的外國(地區)企業常駐專代表機構,屬注冊地址位於上海市長寧區匯川路99號新時空國際商務廣場613室。
美國高瑪塑料國際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10611,企業法人周家明,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美國高瑪塑料國際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美國高瑪塑料國際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更多信息和資訊。
Ⅷ 今天去面試兩家外貿公司都讓我去上班,一家自有工廠做塑料包材主供美國市場,主做電商和展會,
在我看來,第二家比較好。現在南美市場生意好做,且很有發展前景。內收入應該相當穩定,容並且有繼續提高的可能。在這件事上千萬別糾結,跟著自己的心走,自己喜歡去哪家就去哪家,別人提的只是建議,做決定的是你自己,如果實在糾結,那就賭一把,採取抓鬮的辦法,抓住哪家是哪家,自己也不會後悔。
Ⅸ 怎樣在美國創辦塑料瓶廠
根據美國聯邦法律:要設立工廠一律由個別州政府進行商務接洽,
又塑料瓶涉及環保版議題需要聯邦權政府審議通過;
基於以上說法建議1.向美國商會駐在國(例如:北京美僑商會Beijing American Commerce Chamber ACC)接洽
2.尋找適當持牌商務環保律師咨詢
3.透過中國駐美國大使館商務專員接洽
4.要先確定在那一個州設廠 (非常關鍵)
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