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際貿易 > 國際貿易例題大一

國際貿易例題大一

發布時間:2020-12-19 00:22:38

1. 一道國貿實務的例題,急解解題過程和答案....!!!!!

健身椅換匯成本 = ¥117000+(¥117000*10%)—[¥117000÷(1+17%)*13%]/US$17300—US$2160—US$112=算出結果

出口健身椅內1000隻盈虧情況 =(US$15028*¥容8)—¥119700=算出結果。

2. 國際貿易習題 英文 求大神解答啊 跪求

硬翻譯啊,大概意思應該對:根據已收集的關稅表的方法,關稅限制有多少不同專的種類?它們是什麼?屬大洋運輸的優點和缺點?關於放貨區的貨物應該考慮些什麼?什麼是四條班機的本質?明顯的要求是什麼?給出五條航海圖類型和它們對應的中文版本。運輸條款應該包括什麼?預防原則是什麼?寫下進口附加稅的三種格式。給出文檔收集的部分和它們的中文版本。 望採納!!!

3. 國際貿易 CFR 例題 解析 案例分析 保險

區別:三種條件下「倉至倉」
某外貿公司分別以FOB、CFR、CIF價格簽訂三筆出口合同。有關保險均投保「倉至倉」條款的一切險。貨物向起運地倉庫運往裝運港途中均遭受承保范圍內的損失。憑保險單向保險公司索賠,但結果只有CIF合同項下的貨物索賠才未被保險公司拒絕。其原因就在於FOB和CFR合同下的索賠條件不夠,其中主要源於可保利益。

FOB、CFR條件下,賣方在貨物發生意外時,對該保險標的享有可保利益,但不是保險單的被保險人(買方)或合法的受讓人,因而與保險公司之間不存在合法有效的合同關系,因此賣方沒有索賠權。

緣何買方索賠也遭拒絕呢?因為是買方雖然是保險單的被保險人或持有人,與保險公司存在合法有效的合同關系,但他當時對該單還尚未取得所有權,故對貨物裝船前發生的風險損失不負任何責任。因此,他對裝船前的標的不具有可保利益,所以同樣不具備索賠條件。

CIF條件下,由賣方投保,與保險公司間存在合法有效的合同關系。而且,裝船前的風險由賣方承擔,具有可保利益,所以保險公司才給予賠償。

可見,在不同的貿易術語下,並不是說只要貨損發生在「倉至倉」條款所涵蓋的運輸途中,且為承保責任范圍內的風險所造成的,保險公司就會賠償。關鍵是要看損失發生時,被保險人是否對貨物具有可保利益。

人們對「倉至倉」理解上的錯誤關鍵就在於此。與保險公司之間不存在合法有效的合同關系就無權行使索賠權,這一點大家都很明白。而我們判斷某一時刻誰對貨物享有可保利益時,標准就是在該階段誰承擔貨物的風險。這也是依可保利益的含義而做的。

比如,在FOB、CFR條件下。海運貨物保險由買方辦理,買賣雙方風險、責任劃分均以裝運港船舷為界。雖然根據「倉至倉」條款,貨損發生在其涵蓋的運輸途中,但是,買方對此段的貨損不負責,對貨物不具可保利益,就不能要求索賠。

由此可見,在FOB和CFR條件下,保險責任起訖實際上是「船」至「倉」。因為雖由買方投保,但依照風險劃分界限,買方一般不會辦理貨物裝船前的保險。只有在CIF價格術語下,保險責任起訖才是真正的「倉」至「倉」。因為,此時保險由賣方辦理,自貨物運離起運地倉庫到越過船舷為止,貨損是由賣方承擔的(擁有可保利益);賣方在貨物裝船後交單結匯時,將這種可保利益通過對提單和保險單的背書轉讓給銀行,買方付款贖單後,可保利益也隨即轉讓到其手中。這樣看來,從起運港發貨人倉庫開始一直抵達目的港收貨人倉庫為止,整個過程中如果發生保險責任范圍內的風險,被保險人都能從保險公司獲得賠償。

建議:三種條件下「倉至倉」的風險防範

在FOB、CFR條件下,賣方怎樣解決裝船前的風險呢?由於是買方投保,如果由於某些原因貨物遭拒收或拒付,賣方又該怎麼辦呢?在CIF條件下,賣方投保是否完全是為了買方利益,該怎樣選擇投保的險種呢?

貨物裝船前,在FOB、CFR條件下,因是買方投保,賣方無法持有保險單;又由於買方投保時不具備可保利益,即沒有貨物所有權,因此無法將保單轉讓給賣方,所以賣方也無法成為保單收讓人。

所以,賣方無法向保險公司索賠。為此,在這種情況下,賣方一定要自行投保從倉庫至裝運港這一距離的「路運險」,來規避可能發生的風險。FOB和CFR條件下,由買方辦理保險,貨物裝上船後,風險責任也一並轉移給買方。

但如果由於某些原因,包括買方無力支付貨款、不可抗力或貨物與樣品不符等等,導致貨物收或拒付,此時賣方若採用出口轉內銷的種種方案的話,或在運輸途中受損,本已轉移的風險現在卻又轉回來了。像這樣由於買方意外據收貨物而產生的賣方對貨物的利害關系,海上叫做「或有利益」。

海上保險業對此開辦了一種賣方或有利益保險。主要就是針對採用FOB、CFR兩種價格術語而且又是採用托收付款方式時,作為出口商因沒有銀行信用保障,又無海運保險的保障。如果賣方在貨物裝船前投保此險,對於買方拒收且貨物遭受承保責任范圍內的風險,賣方可從保險人那裡獲得賠償。當然為保險起見,CIF條件下也可投保此險。

在CIF條件下,賣方投保並不完全是代辦性質的,如本案,至少貨物裝船前這一段是為自己利益投保的。所以賣方必須根據自己產品的特點,投相應的保險,不可疏忽大意。實踐中,不論「倉至倉」條款是否完整,賣方都應做好裝船前的風險防範。

4. 國際貿易實務習題,求解

一:出口收回:1200×20=24000

出口成本:9000/8.3×20+(42.37+8.58+36)20=21860.64699
出口盈虧率:出口收回回/出口成本-1=1.0979-1=9.79%
換匯成本:出口成本×8.3/24000=7.56
二:因為答運費的計收標准為W/M,根據題意,該批商品的運費應按體積計收。每單位運費=計收標准×基本運費(1+各種附加費)=0.03×52=1.56(美元)
(1) FOB價=CFR-運費=120-1.56=118.44(美元)
(2) 已知公式:
出口商品盈虧率=(出口銷售人民幣凈收入-出口總成本)/ 出口總成本×100%
代入公式得:出口商品盈虧率=(118.44×8.2736-999)/999×100%=-1.9%
(3) 已知公式:出口商品換匯成本=出口總成本/出口銷售外匯凈收入
代入公式:出口商品換匯成本=999/118.44=8.43(人民幣元/美元)
盈虧率為-1.9%,換匯成本為8.43

5. 國際貿易練習題

填空
1. 補償貿易中補償的目標不同,則有:補償貿易協議、設備進口合同、補償產品出口合同。
2. 交易中達成合同不可缺少的環節是:發盤、接受。
3. 合同中不可抗力的范圍的規定方法:概括式、列舉式、綜合式。
4. 按代理人的職權大小可分為:總代理、一般代理、獨家代理。
5. 提單按有無不良批註可分為:清潔提單、不清潔提單。
6. 平衡:是以信用證為對象,力求做到:貨、證、船三方面的銜接和綜合平衡,以保證出口合同的順利履行。
7. 我國對外貿易三種結匯方式:收妥結匯、押匯、定期結匯。
8.國際貿易術語的三個慣例: 1932年華沙—牛津規則、1941年美國對外貿易定義修訂本、2000年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
9.英美法把違約金區分為:懲罰性賠償、清償性賠償。
10.套期保值根據貿易商所處地位不同,存在:賣期保值、買期保值。
名詞
1交易的一方為了銷售或購買一批商品,向對方提出有關的交易條件,並表示願按這些條件達成一筆交易,這種意思表示的行為稱作發盤。
2托收(Collecting) 是出口人在貨物裝運後,開具以進口方為付款人的匯票(隨附或不隨付貨運單據),委託出口地銀行通過它在進口地的分行或代理行代出口人收取貨款一種結算方式。屬於商業信用,採用的是逆匯法。
3國際貿易慣例(International Trade Custom) 指在國際貿易實踐中逐漸自發形成的,某一地區、某一行業中普遍接受和經常遵守的任意性行為規范。
4信用證(Letter of Credit,L/C),是指開證銀行應申請人的要求並按其指示向第三方開立的載有一定金額的,在一定的期限內憑符合規定的單據付款的書面保證文件。信用證是國際貿易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支付方式。
5索賠是指國際貿易業務的一方違反合同的規定,直接或間接地給另一方造成損害,受損方向 違約方提出損害賠償要求.
6商標是商品的生產者、經營者在其生產、製造、加工、揀選或者經銷的商品上或者服務的提供者在其提供的服務上採用的,用於區別商品或者服務來源的,由文字、圖形、字母、數字、三維標志、顏色組合,或者上述要素的組合,具有顯著特徵的標志,是現代經濟的產物。
7貨運代理行業在國際貨運市場上,處於貨主與承運人之間,接受貨主委託,代辦租船、訂艙、配 載、繕制有關證件、報關、報驗、保險、集裝箱運輸、拆裝箱、簽發提單、結算運雜費,乃至交單議付和結匯。
8FOB按此術語成交,由買方負責派船接運貨物,賣方應在合同規定的裝運港和規定的期限內,將貨物裝上買方指派的船隻,並及時通知買方。貨物在裝船時越過船舷,風險即由賣方轉移至買方。
9指在同一海上航程中,當船舶、貨物和其它財產遭遇共同危險時,為了共同安全,有意地、合理地採取措施所直接造成的特殊犧牲、支付的特殊費用,由各受益方按比例分攤的法律制度。
10涉外仲裁,也稱國際仲裁,主要是指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即在國際經濟貿易仲裁活動中,當事人根據他們的仲裁協議,自願將他們之間確定的法律關繫上已經發生的爭議提交各方都同意的仲裁裁機構進行仲裁的活動。
11套期保值 交易者配合在現貨市場的買賣,在期貨市場買進或賣出與現貨市場交易品種、數量相同,但方向相反的期貨合同,以期在未來某一時間通過賣出或買進此期貨合同來補償因現貨市場價格變動帶來的實際價格風險。
12定牌生產指賣方按買方的要求在其出售的商品或包裝上標明買方指定的商標和牌號,稱之為定牌生產。
13同2
14保兌信用證(Confirmed Letter of Credit)是指開證行開出的信用證,由另一銀行保證對符合信用證條款規定的單據履行付款義務。
15貿易術語(Trade Terms)也被稱為價格術語(Price Terms),是在長期的國際貿易實踐中產生的,用來表示成交價格的構成和交貨條件,確定買賣雙方風險、責任、費用劃分等問題的專門用語。
16cpt指賣方應向其指定的承運人交貨,支付將貨物運至目的地的運費,辦理出口清關手續。亦即買方承擔交貨之後一切風險和其他費用。

哥給你填空和名詞,你計算題弄好了,發給我!!![email protected]
希望採納

6. 國際貿易練習題

這當然不屬於FOB合同。賣方可以要求把合同改為CIF條款。

7. 國際貿易 計算題,求完整計算過程及答案

解:
w=40kg=0.04t
m=0.3m*0.4m*0.5m=0.06m3(立方米)
m>w
所以採用m為運費噸
運費=主運費+附加費
運費=0.06*150*500
+
0.06*150*500*25%
+
0.06*150*500*15%
=0.06*150*500*(1+25%+15%)
=4500*1.4
=6300(usd)
答:該批運費為6300美元

閱讀全文

與國際貿易例題大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