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際貿易 >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批准機關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批准機關

發布時間:2020-12-17 11:03:48

㈠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的組織概況

六十年代
中國貿促會成立於1952年5月,第一任主席為南漢宸,秘書長為冀朝鼎。五十年代,正值西方國家對新中國實行經濟封鎖和禁運,中國貿促會同世界各國的民間貿易團體積極開展雙邊和多邊交往,為發展國際間的正常經濟貿易關系而努力。至六十年代中期,中國貿促會已同日本、英國、法國、聯邦德國、義大利、奧地利、比利時、荷蘭、盧森堡、加拿大、阿根廷、巴西、智利、玻利維亞、蓋亞那、委內瑞拉、墨西哥以及亞洲、非洲許多當時尚未同中國建交的國家,建立和發展了民間貿易聯系,並先後同日本、聯邦德國、法國、奧地利等國的有關團體簽訂了民間貿易 或經濟關系的協定,同義大利、智利、奧地利的有關組織相互在對方首都設立商務代表處。與此同時,中國貿促會同各社會主義國家的商會或工商會,同已與中國建交各國的貿易團體也進行了廣泛的合作。
七十年代
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復後,許多國家相繼同中國建交。中國對外經貿事業仍然保持著「官民並舉」的格局。中國貿促會本著「不忘老朋友,廣交新朋友」的精神,繼續拓寬原有的對外聯系渠道,促進中外貿易和經濟合作的發展。在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交以前,中國貿促會是兩國間貿易的中方窗口。1973年,王耀庭出任中國貿促會第二任主任。
八十年代
1979年以後,中國實行對外開放政策。中國貿促會承擔的工作范圍繼續擴展,轉移到促進對外貿易、利用外資、引進外國先進技術和各種形式的中外經濟技術合作的軌道上來。隨著工作范圍的擴大,貿促會增設新的機構,增加工作人員,在省、自治區、直轄市及其他城市增設了分會和支會。1986年,賈石出任中國貿促會第三任會長。隨著中國實行有計劃的商品經濟和外貿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中國貿促會的職能面臨著新的轉變。1986年5月,中國貿促會在經過長期的籌備和吸收一大批企業會員、團體會員和個人會員的基礎上,召開了第一屆會員代表大會,審議通過了新的《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章程》,選舉了新的委員會。
經中國政府批准,中國貿促會1988年6月組建了中國國際商會。各地方分會、支會也相繼組建了「中國國際商會」,面向會員,為企業會員、團體會員和個人會員以及各有關方面提供信息服務、咨詢服務、法律服務,加強了涉外專利代理、涉外商標代理、技術轉讓、涉外經貿和海事仲裁等項工作,發揮連接政府與企業之間的紐帶作用,把自身業務的拓展與為會員和其他經濟實體提供服務結合起來。
從1988年起,中國貿促會開始建立行業分會,以促進有關行業進出口貿易,增進國內外同行業間的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這樣,中國的貿促事業就既有地方機構,又有行業機構,從而形成了縱橫交錯的工作網路。
1988年9月,鄭鴻業代行中國貿促會、中國國際商會會長職務,1989年12月被選舉為第四任會長。
九十年代
進入九十年代以後,中國改革開放進一步深化,特別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為中國貿促會、中國國際商會的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和舞台。根據新的形勢,中國貿促會、中國國際商會緊緊圍繞其宗旨,抓住機遇,強化職能,調整戰略,開拓領域,以為經濟建設服務為中心,採取多種形式,開辟多種渠道,努力為企業服務,為改革開放服務,為外交、外貿事業服務。中國貿促會、中國國際商會的各項工作無論在深度和廣度上都有了很大提高。
1994年,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先後頒布了《對外貿易法》和《仲裁法》,在《對外貿易法》中,明確了中國貿促會作為貿易促進組織所應具備的職能和承擔的任務;在《仲裁法》中,明確了中國的涉外仲裁機構由中國國際商會設立,從而確立了中國國際商會涉外仲裁機構的法律地位。隨著海峽兩岸關系的改善,為促進海峽兩岸經貿關系的發展,中國貿促會聯合大陸經貿界、企業界、法律界及有關方面,於1989年底成立了「海峽兩岸經貿協調會」,該協調會秘書處設在中國貿促會,負責處理日常事務。該協調會與台灣方面的「海峽兩岸商務協調會」緊密合作,為海峽兩岸在貿易、投資、法律事務、知識產權保護、人員往來等諸多領域的合作與交流,做了大量的有益的工作。與此同時,中國貿促會同台灣方面的許多經貿團體、工商組織、企業界等建立了往來與合作關系。
1994年5月,太平洋盆地經濟理事會第28屆國際大會通過決議,正式接納中國入會。中國貿促會牽頭組建了太平洋盆地經濟理事會中國成員委員會,中國貿促會作為主席單位,負責處理該委員會的日常工作。
1986年,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以國家委員會名議申請加入國際商會,經過8年多的談判和努力,1994年11月,國際商會第168次理事會正式通過決議,同意中國加入國際商會並組建國際商會中國國家委會。1995年1月1日國際商會中國國家委員會在北京正式成立,包括中國國際商會在內的171家工商組織、經貿團體及企業作為創始會員,中國國際商會作為主席單位。該委員會秘書處設在中國國際商會,負責處理日常工作。
1995年6月,郭東坡出任中國貿促會、中國國際商會第五任會長。隨著中國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進入新的歷史時期,中國貿促會的發展也進入了新的階段。
1997年9月,俞曉松出任中國貿促會、中國國際商會第六任會長。
2003年5月,萬季飛出任中國貿促會、中國國際商會第七任會長。
2014年3月,姜增偉出任中國貿促會、中國國際商會 第八任會長。 中國貿促會的宗旨是:遵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和政府的政策,開展促進對外貿易、利用外資、引進外國先進技術及各種形式的中外經濟技
術合作等活動,促進中國同世界各國、各地區之間的貿易和經濟關系的發展,增進中國同世界各國人民以及經貿界之間的了解與友誼。 中國貿促會主要職責與任務:
(1)開展同世界各國、各地區經濟貿易界、商協會和其他經貿團以及有關國際組織的聯絡工作,邀請和接待外國經濟貿易界人士和代表團組來訪,組織中國經濟貿易、技術代表團、企業家代表團出國訪問和考察,參加有關國際組織和它們的活動;負責與外國對口組織在華設立的代表機構以及外國在華成立的商會進行聯絡;向國外派遣常駐代表或設立代表處;組織、參加或與外國相應機構聯合召開有關經濟貿易技術合作和法律方面的國際會議。
(2)代表國家參加國際展覽會的活動,主辦、參加世界博覽會,赴國外主辦中國貿易展覽會和參加國際貿易博覽會;負責全國赴國外舉辦經濟貿易展覽會或參加國際博覽會的歸口協調及相關的管理、監督工作。
(3)安排和接待國外來華舉辦的經濟貿易或技術展覽會,主辦國際專業性或綜合性展覽會,組織並主辦國際博覽會;協調國內有關方面接待外國來華經濟貿易與技術展覽會。
(4)辦理國際經濟貿易和海事仲裁事務;出具中國出口商品原產地證明書;受理共同海損和單獨海損理算案件;出具人力不可抗拒證明,簽發和認證對外貿易和海上貨運業務的文件和單證;為到國外從事臨時出口活動的公司、企業或個人出具有關單證冊,並對其提供擔保。
(5)代理中國企業在國外或外國公司和個人在中國的商標注冊和專利申請,辦理有關工業產權和知識產權的咨詢、爭議及技術貿易等業務。
(6)開展國內外經濟調查研究和經濟貿易信息的搜集、整理、傳遞和發布工作,向國內外有關企業和機構提供經濟技術合作和貿易方面的信息和咨詢服務及國內外公司、企業的資信調查服務;聯系、組織中外經貿界的技術交流活動;編輯出版發行對外經濟貿易報刊以及其它出版物;組織對外經濟貿易洽談;承辦中外經濟技術合作項目的評估和可行性研究以及法律咨詢、法律顧問工作。
(7)指導、協調中國貿促會各地方分會、行業分會、支會和各級國際商會的工作;負責對各分支機構及會員的服務及培訓工作。
(8)負責國際商會中國國家委員會的日常工作,協調國際商會的對華業務和國際商會中國國家委員會會員與國際商會交往的有關事宜。
(9)辦理其它促進對外經濟貿易活動的有關事宜。 中國貿促會、中國國際商會已同世界上1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多家商會、工商聯合會、外貿協會和其他經貿組織保持著聯系,與上百個國家與地區的對口組織簽署了合作協議,並同一些國家的商會建立了聯合商會;同時,中國貿促會還在15個國家和地區設有駐外代表處。在國內,中國貿促會、中國國際商會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建立了48個地方分會、600多個支會和縣級國際商會,還在機械、電子、輕工、紡織、農業、汽車、石化、商業、冶金、航空、航天、化工、建材、通用產業、供銷合作、建設、糧食等部門建立了17個行業分會,全國會員企業近7萬家。
中國貿促會、中國國際商會及其所屬業務部門已經加入了許多國際組織,其中包括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國際保護工業產權協會、國際許可證貿易工作者協會、國際海事委員會、國際博覽會聯盟、國際商事仲裁機構聯合會、太平洋盆地經濟理事會、國際商會等。 會長:姜增偉
副會長:張偉 於平 王錦珍 盧鵬起 尹宗華 張小雷
秘書長:徐滬濱
副秘書長:於曉東 劉風華 楊平安 陳正榮
機關部門:辦公室 會務部 國際聯絡部 展覽部(展覽管理辦公室) 經濟信息部 人事部(外事辦公室) 財務部(直屬財務處) 直屬機關黨委 離退休幹部辦公室
駐外代表處:駐香港代表處 駐日本代表處 駐韓國代表處 駐海外地區代表處 駐澳大利亞代表處 駐美國代表處 駐墨西哥代表處 駐加拿大代表處 駐德國代表處 駐法國代表處 駐英國代表處 駐義大利代表處 駐比利時代表處 駐俄羅斯代表處 駐新加坡代表處 駐哥斯大黎加代表處 駐巴西代表處(籌備)
主管社團:中國國際商會 中國仲裁法學研究會 中國對外服務工作行業協會
附設機構: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 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調解中心 中國海商法協會秘書處 國際保護知識產權協會中國分會秘書處 國際許可貿易工作者協會秘書處 海峽兩岸經貿協調會
會管企業: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集團公司 中國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咨詢公司 北京中展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中國華陽經貿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四達國際經濟技術合作有限公司

㈡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是什麼機構

一、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是民間組織 。
二、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是由中國經濟貿易界有代表性的人士、企業和團體組成的全國民間對外經貿組織,成立於1952年5月。
三、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簡稱中國貿促會;英文名稱為:China Council for the Promo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英文縮寫為 CCPIT。
四、中國貿促會的宗旨是:遵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和政府的政策,開展促進對外貿易、利用外資、引進外國先進技術及各種形式的中外經濟技術合作等活動,促進中國同世界各國、各地區之間的貿易和經濟關系的發展,增進中國同世界各國人民以及經貿界之間的了解與友誼。

㈢ 請問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隸屬於哪個政府部門

根據中組部、來人事部《關於印源發〈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和群眾團體機關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管理的意見〉的通知》,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屬於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21個人民團體之一,獨立設置,不隸屬於任何部門,副部級單位。

㈣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都有哪些部門哪個好

辦公室 會務部 國際聯絡部
展覽部(展覽管理辦公室)
經濟信息部 人事部(外事版辦公室權)
財務部(直屬財務處) 直屬機關黨委 離退休幹部辦公室
資產管理中心 機關服務中心
貿易推廣交流中心 法律事務部
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秘書局 專利商標事務所
中國國際商會
中國仲裁法學研究會
中國對外服務工作行業協會
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
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中國國際商會調解中心
中國海商法協會秘書處
國際保護知識產權協會中國分會秘書處
國際許可貿易工作者協會秘書處
海峽兩岸經貿協調會
港澳 日本 韓國
海灣 澳大利亞 美國
墨西哥 加拿大 德國
法國 英國 義大利
比利時 俄羅斯 新加坡
巴西 哥斯大黎加
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集團公司
中國華陽技術貿易(集團)公司
中國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咨詢公司
中國四達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公司
北京國展國際展覽中心有限責任公司
北京中展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中國技術投資貿易(香港)有限公司
環球商務國際旅行社
地方分會
行業分會
支會通信錄

㈤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是國家機關嗎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是由中國經濟貿易界有代表性的人士、企業和團體內組成的全國民間對外經貿組織,成容立於1952年5月。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簡稱中國貿促會;英文名稱為:China Council for the Promo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英文縮寫為 CCPIT。
中國貿促會的宗旨是:遵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和政府的政策,開展促進對外貿易、利用外資、引進外國先進技術及各種形式的中外經濟技術合作等活動,促進中國同世界各國、各地區之間的貿易和經濟關系的發展,增進中國同世界各國人民以及經貿界之間的了解與友誼。
經中國政府批准,中國貿促會1988年6月組建了中國國際商會(China Chamber of International Commerce,英文縮寫為CCOIC)。
看起來不是國家機關,屬於事業單位。應該不算公務員。

㈥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 是公務員么

公務員,全稱為抄國家公務襲員,是各國負責統籌管理經濟社會秩序和國家公共資源,維護國家法律規定貫徹執行的公職人員。在中國,公務員是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只要符合以上條件就是公務員。

㈦ 如何申請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證明書

只要有資質貿促會辦理的都可以在貿促會做貿促會認證。

㈧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是由中國經濟貿易界有代表性的人士、企業和團體組成的全國民間對外經貿組織,成立於1952年5月。

中國貿促會的宗旨是:遵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和政府的政策,開展促進對外貿易、利用外資、引進外國先進技術及各種形式的中外經濟技術合作等活動,促進中國同世界各國、各地區之間的貿易和經濟關系的發展,增進中國同世界各國人民以及經貿界之間的了解與友誼。

經中國政府批准,中國貿促會1988年6月組建了中國國際商會(China Chamber of International Commerce,英文縮寫為CCOIC)。

目前,中國貿促會、中國國際商會已同世界上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工商企業界建立了廣泛的經貿聯系,與300多個對口組織簽訂了合作協議,並同一些國家的商會建立了聯合商會;同時,中國貿促會還在16個國家和地區設有駐外代表處。在國內,中國貿促會、中國國際商會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建立了50個地方分會、600多個支會和縣級國際商會,還在機械、電子、輕工、紡織、農業、汽車、石化、商業、冶金、航空、航天、化工、建材、通用產業、供銷合作、建設、糧食、礦業、煤炭、物流等部門建立了20個行業分會,並對中國對外服務工作行業協會予以指導,全國會員企業近7萬家。

㈨ 申請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認證需要什麼資料

1.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對外貿易備案登記證,海關進出貨物收發貨人報關注冊登記證,這四樣,還有300塊注冊費。
2.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是由中國經濟貿易界有代表性的人士、企業和團體組成的全國民間對外經貿組織,成立於1952年5月。
3.負責指導、協調中國貿促會各地方分會、行業分會、支會和各級國際商會的工作;負責對各分支機構及會員的服務及培訓工作。
4.負責國際商會中國國家委員會的日常工作,協調國際商會的對華業務和國際商會中國國家委員會會員與國際商會交往的有關事宜。辦理其它促進對外經濟貿易活動的有關事宜。

閱讀全文

與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批准機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