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想在哈薩克注冊一家進出口貿易公司,請問需要什麼樣的資質
美元
B. 大家好,我想去哈薩克去做生意,但是不了解那裡的情況,經濟,那裡的人,亂不亂
哈薩克
【宏觀經濟形勢】
1991年哈薩克獨立後,由於原蘇聯統一的經濟和貨幣空間被打破,哈經濟經歷了五年的滑坡。為恢復國內經濟,哈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旨在由原來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的經濟改革措施。到1996年,哈經濟改革初見成效,國內生產總值與上年相比增長1.1%。哈國內生產總值首次出現增長,標志著哈經濟已經停止下降,宏觀經濟趨於穩定。
1997年7月份爆發的亞洲金融危機和隨後發生的俄羅斯金融動盪給正在恢復的哈經濟帶來了沉重打擊。當年哈國內生產總值勉強保持增長,1998年則下降了2.5%,經濟指數在低位徘徊。在這種情況下,哈政府大刀闊斧地採取措施,深化經濟改革,其中最引人矚目的事件是,放棄了用國家外匯儲備維持本國貨幣穩定的金融政策,開始實行自由浮動匯率。這一措施對促進出口、增加外匯存量、帶動經濟增長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同時,隨著國際上遭受金融危機國家經濟逐步復甦,原材料市場價格長期走強,外部經濟環境趨於好轉,哈經濟開始復甦,到2001年,國內生產總值實現了13.2%的增長。
2003年哈國內生產總值(GDP)約合294.69億美元,比2002年增長9.2%,人均GDP 1970美元。工業生產總值約194.15億美元,比2002年增長8.8%。各行業產值中,礦山開采業產值13604億堅戈,同比增長8.8%,占整個工業領域比重的48.7%。加工工業產值12079億堅戈,同比增長8.9%,能源動力工業產值2262億堅戈,同比增長7.1%;主要工業產品中,石油產量4530萬噸;天然氣71.725億立方米;煤炭8050萬噸。2003年哈農業生產總值約合42.15億美元,同比增長1.4%,糧食產量1480萬噸,比2002年下降7.4%。2003年哈通貨膨脹率為6.4%。官方公布的失業率為9.1%。 2003年底哈外匯儲備累計為85.65億美元;吸引外資245.14億美元(截止到2003年9月);哈外債總額為214.38億美元(截止到2003年9月)。
【對外貿易政策】
哈管理對外貿易的政府部門是哈工業貿易部和國家海關委員會(隸屬國家收入部)。
哈已全部放開對外貿易,所有自然人和法人均可從事對外貿易活動。哈政府主要通過調節進口關稅管理對外貿易,進口商品稅率平均水平為12%;除武器、彈葯、毒品、葯品、廢有色金屬等個別商品(出口9個,進口11個)外,其他商品進出口均不需配額和許可證。
哈是俄羅斯、白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五國海關聯盟的成員。哈與歐盟、澳大利亞、北歐國家、加拿大、美國、日本和中國等相互給予最惠國待遇。加拿大、歐盟和澳大利亞、美國對哈實行普惠制。哈沿襲原蘇聯的做法,按普惠制原則對進口發展中國家產品給予優惠。自中國進口的部分商品憑原產地證書Form-A可享受優惠關稅(75%)。哈於1996年1月份開始申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並已遞交了「哈薩克對外貿易體制備忘錄」。
關於原產地規則,哈政府規定:加工產品附加值佔30%以上即可獲得哈原產地證明。
技術衛生安全標准,哈仍延用原蘇聯國家標准,所有食品進口均需提供衛生證書;稅號為9501―9508的玩具,需提供衛生安全證書。
在保護知識產權方面,由哈經濟和貿易部專利署負責商標與專利注冊。該署指定專門代理人受理商標與專利事宜。
在外匯的出入境管理上,哈規定:個人和法人均可通過銀行向境外匯出其合法的外匯收入,但必須提供以下證明:個人-兌換水單、收入來源證明、從境外接受饋贈或遺產證明、外匯帶入報關單。法人-貿易合同、交納有關稅收的證明。個人和法人在銀行開設帳戶、辦理存款、匯款等業務必須有稅務登記號。從1999年4月起,哈貨幣堅戈實行自由浮動匯率,政府不再干預匯率變化。
根據「哈薩克共和國外匯調控法」的有關規定,必須在銀行和有經營許可證的外匯兌換點進行外幣兌換業務,對堅戈與美元等世界主要貨幣的兌換在數量上無任何限制。如個人兌換,需交納1%的手續費。
通過哈邊界海關時,必須如實填寫申報單(攜帶3000美元以下現金無須填寫)。入境申報單應妥為保存,出境時隨出境申報單一並交海關。出境時攜帶貨幣不應超過入境時申報數額。如超過此數額,則需提供貨幣合法來源證明。
【對外貿易概況】
目前,哈與18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貿易關系。哈主要的出口商品是石油天然氣、有色金屬、鋼材、糧食等;主要的進口商品是輕紡產品、食品等日用消費品。哈主要的貿易夥伴有:俄羅斯、英國、德國、義大利、美國、中國、烏克蘭、土耳其。
近年哈對外貿易情況如下(單位:億美元):
年 份 2000 2001 2002
總 額 141.916 150.099 161.996
出口額 91.395 86.469 97.091
進口額 50.521 63.630 64.905
差 額 40.874 22.839 32.186
2003年哈外貿總額為212.27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1%,其中出口129.004億美元,增長33%;進口83.269億美元,增長28%;外貿順差45.735億美元。
【投資環境】
哈薩克坦工農業都比較發達,經濟實力在獨聯體國家中居第三位,僅次於俄羅斯和烏克蘭。哈國民經濟以煤炭、天然氣、采礦業和農牧業為主,加工工業、機器製造業相對滯後。工業以冶金、煤炭、石油、機械為主要部門。銅、鉛、鈄、鋼鐵、煤的產量很高。農業以種植業和畜牧業為主,主要農產品和經濟作物有小麥、棉花、甜菜、煙草等;哈牧場遼闊,以養羊為主,羊毛產量很高。
哈基礎設施條件較好。鐵路營運里程1.35萬公里,其中電氣化鐵路2750公里,承擔95%的貨運量。2002年鐵路貨運量為1.789億噸,比2001年下降2.6%。公路總長14.3萬公里,其中硬質路面8.25萬公里。有5條公路連接中國口岸。2002年公路貨運量12.281億噸,比2001年增長10.8%。
內河航運全長約6200公里,裏海、鹹海、巴爾喀什湖、額爾齊斯河、錫爾河和烏拉爾河均可通航。主要港口有阿克套、阿特勞、古里耶夫等。2002年內河航運的貨運量為53.92萬噸,比2001年增長8.8%。在空運領域,哈有注冊航空公司49家,38條國內外航線。阿拉木圖至北京有定期航班。2002年航空貨運量為16300噸,比2001年增長72.2%。2002年各類運輸工具的貨運量為15.582億噸,比2001年增加8.5%。
哈現正在運營中的石油天然氣管道有:鄂木斯克-巴甫洛達爾-薩雷沙甘-卡拉干達-奇姆肯特-查爾米-克拉斯諾沃茨克管道,全長3000公里,年運輸能力可達2000萬噸;古里耶夫-思巴-奧爾斯克管道,全長780公里,年運輸能力為200至300萬噸;烏津-舍甫琴科管道,全長60公里;肯基亞克-阿特勞輸油管道全長444.5公里,年輸油能力為600萬噸。2002年管道運輸總量為1.506億噸,同比增長5%,其中輸送原油及石油產品4470萬噸,天然氣1.058億噸。
獨立後,哈把積極吸引外國投資作為恢復國內經濟的主要途徑之一。至2002年,哈境內外資參與企業9125家,其中合資企業4074家,外資獨資企業5051家。截至2003年9月,哈薩克共吸引外資累計約245.14億美元,人均吸收外資約1680美元,據稱在獨聯體國家中居第一位。外國在哈投資的主要領域是石油天然氣,有色金屬,通訊,採掘工業,加工工業等。主要投資國有美國、英國、韓國、義大利、土耳其、中國和日本。
C. 哈薩克的經濟
哈薩克經濟以石油、天然氣、采礦、煤炭和農牧業為主,加工工業和輕工業相對落後。哈薩克工業基礎極為薄弱,發展緩慢。大部分日用消費品依靠進口。哈薩克獨立後實施經濟改革,分階段推行市場經濟和私有化。
由於受前蘇聯影響,哈薩克在獨立後才推行市場經濟和私有化。截至2002年12月、哈薩克的國內生產總值為37472億堅戈;而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則為252677堅戈。
金融危機爆發後,哈經濟增長速度驟減。2008年GDP增幅降至3.2%。2009年上半年GDP為負增長,但進入下半年經濟滑坡勢頭基本得到扼制,全年GDP維持1.2%的增長。2010年至2012年,隨著世界經濟的復甦、國際市場需求恢復以及能源和金屬等國際價格穩定,哈經濟開始強勁反彈,出口開始增長。此外,主要貿易夥伴國的經濟恢復、需求增長一定程度上也促進哈商品出口。關稅同盟的深入發展,對哈貿易增長亦有一定貢獻。
美聯儲本月可能加息的會議還開,新興市場貨幣哈薩克堅戈已經撐不住了。自三個月前哈薩克允許匯率自由浮動以來,堅戈貶值將近40%。面對惡性通脹,昨日哈薩克宣布發行面值2萬堅戈的紙幣,是此前紙幣最高面值的兩倍。
昨晚哈薩克央行發布了2萬面值堅戈的紙幣,稱自次日、12月1日起成為合法紙幣。在此之前,哈薩克紙幣的最高面值為1萬堅戈,而一張1萬堅戈的紙幣按目前匯率僅可兌換到33美元。去年8月20日,哈薩克宣布從當天起取消匯率波動區間限制,實行浮動匯率,當日堅戈對美元匯率暴跌30%,次日又猛跌23%。在放棄匯率管制前一日,堅戈兌美元為188,截至昨日堅戈累計貶值超過50%。
今年8月20日,哈薩克宣布從當天起取消匯率波動區間限制,實行浮動匯率,當日堅戈對美元匯率暴跌30%,次日又猛跌23%。堅戈對美元匯率跌至377.6:1的創紀錄低位,當日跌去4.6%,為去年8月哈薩克取消匯率限制以來的第六大單日跌幅。累計暴跌120%左右。 2012年外貿總額為1368億美元,增長9.8%;其中出口923億美元,增長5.3%,進口445億美元,增長20.2%。貿易順差478億美元。
哈同期與關稅同盟成員國俄羅斯、白俄羅斯雙邊貿易俄為246.26億美元,同比增長6.9%。進口對象國前三位分別是:俄羅斯(38.4%)、中國(16.8%)和烏克蘭(6.6%)。
從商品結構上看,主要出口商品:礦產品佔75%(包括石油及石油產品),金屬及其製品佔13.1%,化學製品塑料和橡膠佔4.2%,動植物產品和成品糧佔3.4%,機械、設備、交通工具、儀器和儀表佔1.4%,其他佔2.9%。主要進口商品:機械、設備、交通工具、儀器和儀表佔40%,化工產品(包括橡膠和塑料)佔12.9%,礦產品佔12.7%,金屬及其製品佔12.3%,動植物產品和成品糧佔9.5%,其他佔12.2%。
D. 急!!求國貿案例答案! 上海某公司從哈薩克進口銅精礦一批
DAF 邊境交貨
(……指定地點)
「邊境交貨(……指定地點)」是指當賣方在版邊境的指定的地點和具體權交貨點,在毗鄰國家海關邊界前,將仍處於交貨的運輸工具上尚未卸下的貨物交給買方處置,辦妥貨物出口清關手續但尚未辦理進口清關手續時,即完成交貨。
所以賣方無卸貨責任,所以由此產生的相關費用由進口商承擔,即由中方承擔。
E. 哈薩克與我國的經濟聯系
21
世紀經濟全球化進一步發展,但與
20
世紀
90
年代以來的狂飆式發展相
比,
速度有所減緩,
也碰到了一些新的情況和新的挫折。
當今世界經濟秩序仍處
於不合理狀態,
世界經濟的穩定與繁榮,
需要世界各國的共同努力,
共同發展的
目標遠未達到,
國際經濟合作不僅要繼續關心擴大貿易和投資的問題,
而且應該
更多地關心消除貧困、
縮小差距和共同發展的問題;
不僅要通過平等協商、
在互
惠互利的基礎上尋求更多的一致,
而且應該提倡兼容並蓄,
求同存異,
尊重各國
自己的選擇,
一個更加公平、
合理的國際經濟秩序,
將會促進包括中國在內的世
界各國經濟的穩定與繁榮。
加入世貿組織的中國通過與周邊國家更加緊密的經濟
合作,
努力為地區經濟發展做出更多貢獻,
正在國際經貿事務中發揮著愈來愈重
要的作用。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區域化的不斷深入,
世界各國和地區間的經濟聯系
日益加強,
越來越廣泛地納入國際經濟發展的軌道,
和平、
合作與發展已成為我
們這個時代的主流,
在世界和平的前提下,
為發展經濟、
提高本地區人民的生活
質量,每個國家和地區都在積極尋求更多的對外合作機會。
在世界經濟全球化不斷向前推進的同時,
地區經濟的區域化也明顯加快了它
的發展進程,
地區性經濟合作組織不斷形成、
發展和壯大,
如上海合作組織。
中
亞地區盡管由於政治實體的形成較晚,
經濟區域化發展滯後,
但地區經濟發展的
大方向和總趨勢不可能背離世界經濟發展的這個大潮流。自
1992
年以來,中國
與中亞國家簽訂了一系列非常重要的有關經濟和技術合作、
交通運輸、
貿易等協
定和協議,大大促進了中國和中亞各國的經貿合作尤其是哈薩克。如
1992
年哈薩克總理捷列先科訪華時,
中哈兩國有關部門官員簽署了
8
項文件,
如:
中哈兩國關於公民相互往來的協定、
關於中國向哈薩克提供商品的政府貸款
協定等。
1992
年
8
月
10
日,中哈兩國政府簽署了關於開放邊境口岸的協定。此
外,
兩國政府間還簽署了關於鼓勵和相互保護投資協定以及中國鐵道部和哈薩克
斯坦交通部過境鐵路協定。
研究當今中亞經濟區域化的基本狀況和發展前景,
對於發展中國與哈薩克斯
坦的經貿合作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區域經濟一體化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
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推進而不
斷發展升級的。
自
20
世紀
50
年代末以來,
一些地理相近的國家或地區間通過加
強經濟合作,
為謀求風險成本和機會成本的最小化和利益的最大化,
形成了一體
化程度較高的區域經濟合作組織或國家集團區域經濟在新世紀加快了發展的速
度,
區域經濟集團的數量大量增加;
區域集團的范圍和規模不斷擴大;
區域經濟
集團之間跨區合作日益頻繁。
隨著多數國家參與了不同層次的區域經濟一體化組
織,區域經濟集團化作為世界經濟全球化的組成部分,增強了世界經濟的活力。
區域經濟發展進入
21
世紀,
延續了上個世紀
90
年代以來的迅猛發展態勢並有所
加強。
首先,
各種不同層次的區域經濟集團數量大量增加,
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效
果明顯,
許多國家為了謀求自身利益發展,
積極參與了許多不同領域的區域經濟
集團。
脫離區域經濟集團的國家最終將在國際競爭中失去自身應有的地位。
其次,
一些區域集團的范圍和規模不斷擴大,區域經濟集團的成員結構發生較大的變
化,
范圍和規模不斷擴大,
世界經濟已經形成了以歐盟、
北美自由貿易區等超大
區域集團為中心的格局,隨著北美自由貿易區「南進」
、歐盟「東擴」以及亞太
經合組織制度化,世界經濟的「三足鼎立」局面將會更加明顯。再次,區域經濟
集團之間跨區域經濟合作日益頻繁,出現了一些跨洲的雙邊、多邊自由貿易區。
各區域經濟集團採取了開放政策,
一方面擴大自身的勢力范圍,
加強與非成員國
的合作,
另一方面在區域經濟集團之間加強合作。
北美自由貿易區帶動拉美地區
經濟發展,與歐盟形成跨大西洋的泛自由貿易區。亞太經合組織更是地跨亞洲、
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跨洲的雙邊、多邊自由貿易區正在成為主流。
目前區域集團的各種形式中,
自由貿易區的發展形勢十分突出。
自由貿易協
定,
尤其是發達國家間簽訂的自由貿易協定引人注目。
在世界范圍內,
自由貿易
區的數量已經達到數十個,
范圍遍及各大洲。
其中,
北美自由貿易區和東盟自由
貿易區最具有典型意義,
北美自由貿易區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貿易區。
其他
大的自由貿易區還有中歐自由貿易區、
歐盟
-
拉美自由貿易區、
中國
-
東盟自由貿
易區等等。
區域經濟之所以迅猛發展,
與經濟的全球化是並行不悖的。
全球化和區域化
之間矛盾已經成為世界經濟活動中的重要問題。
世界經濟的全球化發展一直處於
不平衡的狀態,
發達國家之間的經濟活動聯系緊密;
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在國際經
濟合作方面普遍落後於發達國家,
彼此分化加劇。
經濟全球化地區上的不平衡無
法使所有的國家共同參與全球經濟一體化。
進入新世紀以後,
經濟全球化前景渺茫。
人們長期矚目的世界貿易組織新一
輪回合談判依然沒有進展。繼
1999
年西雅圖會議失敗之後,
2003
年
9
月舉行的
坎昆會議也沒有達成任何實質性的結果,
無果而終。
作為多哈回合的一次關鍵性
會議,
坎昆會議的失敗不僅打斷了多哈回合的談判進程,
而且也給全球多邊貿易
體制的前景投下了陰影。
許多國家對於多哈回合可能取得的進展缺乏信心。
特別
是由於美國和歐盟不久前在農業自由化問題上出爾反爾,
使得它們對此越發不抱
希望。
一些新的區域性經濟合作組織相繼宣告成立,
如南亞、
中東、
非洲組成的
環印度洋地區合作組織;孟加拉、印度、斯里蘭卡、泰國建立的經合組織等。以
上事實說明,
大多數國家將這些自由貿易協定和區域集團視作對是多哈回合的補
充。
發達國家為了防止競爭優勢的喪失,
都在尋求區域集團的保護。
而發展中國
家由於難以發揮國際貿易中的比較優勢,也不得不站到區域一體化的保護傘下。
進入
21
世紀以後,區域經濟集團出現的另一個非常明顯的變化就是主要區
域集團的范圍和規模有了較大的擴張,
出現了洲域集團。
洲域集團的誕生說明區
域集團的范圍和規模在不斷擴大,
其經濟實力不容忽視,
比如對世界經濟產生較
強的影響力。經過
20
世紀後期的努力,歐盟的東擴和北美自由貿易區的南進將
成為新世紀區域集團發展的重要事件。
近年來由於世界上加入各種區域集團的國
家越來越多,
國際關系也越來越帶有區域集團的色彩。
在各區域經濟集團內部一
體化向縱深發展的同時,
區域經濟集團
(組織)
之間進行經濟合作、
加強跨區域
經濟聯系的活動日益頻繁。
超越地緣界限的區域合作以及區域經濟集團之間的合
作也有擴展的趨勢,
區域一體化打破了狹義的地域相鄰概念,
出現了跨洲、
跨洋
的區域合作組織,
區域集團開始向跨洲域集團方向發展。
另外區域合作出現了多
層次性,區域集團的成員身份交錯重疊。
新世紀,
各種類型的區域經濟集團在世界各地蓬勃發展,
掀起了區域經濟一
體化的新浪潮,
區域經濟的發展新趨勢表明區域一體化已經成為世界經濟貿易發
展的基本特徵。
隨著大多數國家參與了不同層次的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
區域經
濟集團化作為世界經濟全球化的組成部分,
必將增強世界經濟的活力,
導致在世
界范圍內社會生產力的極大提高。
在可以預見的將來,
區域經濟集團化將會進一
步發展。
F. 中國駐哈薩克外貿招聘
這方面信息可以到網上看看的。像智聯,中國外語人才網等上面有很多這方面信息。
G. 哈薩克與中國的經濟方面的合作有哪些
經濟合作成果顯著。2010年中哈貿易額突破200億美元,是建交初期的50多倍。中國已成為哈薩克第一大貿易夥伴,哈薩克則是中國在獨聯體地區的第二大貿易夥伴和中國對外投資第三大目的國。兩國元首還提出到2015年將貿易額提升至400億美元的宏偉目標。兩國能源、非資源、通訊、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務實合作穩步推進,雙方共同實施的大項目創造了多個第一:共同修建中國第一條跨境輸油管線-中哈原油管道、第一條跨境天然氣管道-中哈天然氣管道、中國同周邊國家首個跨境經濟合作區-中哈霍爾果斯國際合作中心、哈獨立後建設的最大水電站-馬伊納克水電站、哈第一座電解鋁廠-巴甫洛達爾電解鋁廠。經濟合作已成為中哈發展全面戰略夥伴關系的堅實物質基礎。
H. 哈薩克外貿
你好,我在哈薩克,你們中國的私人企業嗎?可以發郵件到[email protected]進行溝通
I. 國際貿易中走貨方式 如何用火車來代替海運和空運流程怎麼樣的 出哈薩克的
這個就是陸運的一直,走哈薩克直接從新疆那邊過的,我有操作過。
J. 中國人想在哈薩克注冊一家進出口貿易公司,請問需要什麼樣的資質
你要到中哈兩國合作的經濟特區,工業園區注冊。去了會有中國人幫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