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國際貿易包括哪些方面
國際貿易也稱通商,是指跨越國境的貨品和服務交易,一般由進口貿易和出口貿易所組成,因此也可稱之為進出口貿易。
1、按貨物移動方向國際貿易可分為:進口貿易、出口貿易、過境貿易
2、按統計標准國際貿易可分為:總貿易、專門貿易
3、按商品形態國際貿易可分為:有形貿易、無形貿易
4、按有無第三者參加國際貿易可分為:直接貿易、間接貿易、轉口貿易
5、按參加國的多少國際貿易可分為:雙邊貿易、多邊貿易
6、按清償工具國際貿易可分為:現匯貿易、記帳貿易、易貨貿易
7、按貨物運輸方式國際貿易可分為:陸路貿易、海路貿易、空運貿易、郵購貿易
8、按經濟發展水平國際貿易可分為:水平貿易、垂直貿易
9、按地區國際貿易可分為:南南貿易、南北貿易、北北貿易
國際貨物貿易屬商品交換范圍,與國內貿易在性質上並無不同,但由於它是在不同國家或地區間進行的,所以與國內貿易相比具有以下特點:
國際貨物貿易要涉及不同國家或地區在政策措施、法律體系方面可能存在的差異和沖突,以及語言文化、社會習俗等方面帶來的差異,所涉及的問題遠比國內貿易復雜。
國際貨物貿易的交易數量和金額一般較大,運輸距離較遠,履行時間較長,因此交易雙方承擔的風險遠比國內貿易要大。
國際貨物貿易容易受到交易雙方所在國家的政治、經濟變動、雙邊關系及國際局勢變化等條件的影響。
國際貨物貿易除了交易雙方外,還需涉及到運輸、保險、銀行、商檢、海關等部門的協作、配合,過程較國內貿易要復雜得多。
B. 在國際貿易中,每一筆交易都必須同時規定樣品和規格,等級和標准 為什麼錯誤
憑樣品買賣和憑規格、等級及標准買賣,這是兩種不同的品質表述方法,不應該內放在一起,即在合同中容,如果有了憑規格買賣,就不應該再加上憑樣品買賣,因為這樣容易給買方拒絕收貨和付款的機會(當貨物符合規格標准,但與樣品不一致時)。所以,在訂立合同條款的時候,上述兩種方法取其一即可。
C. 國際貿易實務中,完成一筆交易需要經歷哪些過程,應注意哪些問題
一、報價
二、訂貨(簽約)
三、付款方式
四、備貨
五、包裝
六、通關手續
七、裝船
如果還有疑問的可以聯系歐高國際哦,我們很樂意為你解答~
D. 急 公務員行測中國際貿易的定義判斷
你好,中政行測很高興為你解答。
這個題目對於國際貿易的定義跟我們平常理解的不一樣。它是說國際貿易的主體是國與國或者地區之間,這就限定死了,個人或者經濟組織都不行,答案只能是A。
中政行測有定義判斷各種主題的視頻課程和各種難度層次的專項練習,參見
http://www.zzxingce.com/course/
E. 在國際貿易中,一筆交易的債權和債務清償只能用一種結算方式是對的嗎
不對吧 應該有多種
F. 急!!國際貿易中的一般交易條件是什麼
國際貿易基本術語,也就是交易條件
E組 發貨
EXW EX works
工廠交貨(……指定地點)
F組
主要運費未付
FCA Free Carrier
交至承運人(……指定地點)
FAS Free Alongside Ship
船邊交貨(……指定裝運港)
FOB Free On Board
船上交貨(……指定裝運港)
C組
主要運費已付
CER Cost and Freight
成本加運費(……指定目的港)
CIF 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
成本、保險加運費付至(……指定目的港)
CPT Carriage Paid to
運費付至(……指定目的港)
CIP Carriage and Insurance Paid to
運費、保險費付至(……指定目的地)
D組
貨到
DAF Delivered at Frontier
邊境交貨(……指定地點)
DES Delivered EX Ship
目的港船上交貨(……指定目的港)
DEQ Delivered EX Quay
目的港碼頭交貨(……指定目的港)
DDU Delivered Duty Unpaid
未完稅交貨(……指定目的地)
DDP Delivered Duty Paid
完稅後交貨(……指定目的地)
詳細的這個裡面可以看到
G. 國際貿易同一筆交易是什麼概念
一筆業務和兩筆業務,我們所說的是票數,按票數做單子,一票可以是一個或者大於一個的櫃子,那麼結匯的時候就按這一票上的總金額辦理。銀行辦理的時候就是所說的一筆業務的回來了。2比就是2票
H. 國際貿易中,敏感性商品是如何界定的。標準是什麼
敏感性商品是指在國際貿易中能夠引起國際市場震動的商品。它是指涉及人類及動植物健康和安全,國家安全,對外貿易政策、市場秩序等有重大影響的進出口商品。
主要特點:
1、不確定性
不是涉及衣食住行的都是敏感類,而是衣食住行商品可以成為敏感類,除此以外,其他商品也可以是敏感類。如,20世紀80年代是木材、鋼材、食用油、白糖、化肥等;90年代是化工原料、化纖、鋼材和成品油等;進入21世紀,又體現在紡織品、鞋類、石油等貿易方面。
2、時間性
敏感性商品可以出現在不同時期,不同階段。今日的敏感不代表永遠的敏感,這和國際市場的影響密切相關。出口與進口是相對而言,若某種商品的數量、價格、品種的增減,引起世界市場的震動,就視為敏感。
3、政策性
各國的對外貿易政策與WTO規則對商品的敏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直接影響到進口商、出口商、零售商和消費者的利益,如,2005.1.1起全球紡織品貿易實現一體化,使得紡織品成為最敏感商品,關於這方面內容,你可看各大新聞媒體的報道。
4、環保性
環境標志是一種新型的敏感標准,對人類健康息息相關。如,禽流感、口蹄疫、瘋牛病、豬鏈球菌的出現,都會使疫區相關商品成為敏感類。
5、綜合性
不同學科對敏感研究的角度不同。如,經濟學從商品敏感的供求彈性來研究;管理會計學從商品的利潤敏感性加以分析;法學從商品敏感市場的法律手段以及政策導向進行區分;而國際貿易則從國家、企業、國民利益的敏感程度系統研究。
以上是我的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因為,目前對敏感性商品還沒有一個確切的定義。
I.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判斷題 幫幫忙!
1.錯2.錯3.對4.錯5.對6.錯7.錯8.錯9.對10.對11.錯12.錯13.對14.對15.對
16.錯17.錯18.錯19.對20.對
J. 國際貿易是以什麼為標準的
當今國際貿易的貨幣主要是美元,歐元,日元等發達國家的貨幣為主,其原因主要是發達國家經濟雄厚,幣值穩定。貨幣的基礎是黃金,但是黃金由於攜帶不方便等原因,因此在國際貿易中以一國貨幣尤其是發達國家貨幣為基礎。此外,由於美國經濟最發達,因此美元在國際貿易中佔主要地位,這是因為美國經濟穩定,出現幣值貶值的可能性相對較小,這也就是各國為什麼要創匯的道理,至於儲備黃金為的就是防止美元貶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