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外貿依存度 高好還是低好
有利有弊。外貿外向型經濟,
弊端:外向型經濟由於對國際市場的高度依賴,國際市場的變化註定著外向型經濟的興衰,受世界經濟環境的制約較大,往往容易受國際市場波動的影響和國際壟斷資本的控制,具有一定的風險性。因此,可以說是以較大的代價換取經濟發展成效的。依存度高屬於外向型經濟。
優點::外向型經濟,它是一種向外拓展式的開放型經濟,以競爭性的國際市場為舞台。國際市場的巨大壓力,加強了技術進步和效率提高的動力,促使各國經濟向高層次發展;外向型經濟可以超出國界,在更大的范圍內進行資源的合理配置,使企業實現最優規模效益。
2. 外貿依存度越高越好對嗎
一般來說,對外貿易的依賴程度越高,對國家經濟發展的依賴程度就越大,對外貿易在國家經濟中的地位就越重要。
影響對外貿易依存度的因素很多, 一個國家的整體經濟實力、國際市場條件、國家政策等等都影響對外貿易。 事實上,對外貿的依賴是一把「雙刃劍」。
一方面,它的改善和變化使中國更加積極地參與國際經濟,提高了中國的經濟地位和影響力;另一方面,它也給中國經濟發展帶來了新的風險和影響。
(2)國際貿易依存度低擴展閱讀:
外貿依存度的決定因素
經濟規模
也即一國GDP的大小。一般而言,在開放經濟條件下,小國的貿易依存度大於大國,其主要原因是小國本身的資源和市場都有限,經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必須依靠進出口。相比之下,大國由於本身資源豐富、國內市場廣闊等因素,對外部經濟依賴程度不大,外貿依存度相對較低。
國民收入構成
三次產業變動對外貿依存度有很大影響,而產業結構又與一國發展階段有關。處於經濟初級發外貿依存度展階段的國家,由於農業比重較大、製成品比重不高、出口競爭力不強等原因,一般外貿依存度較低。
另一方面,發達國家中可貿易程度較小的第三產業(服務業)佔有較高比重,因此它們的外貿依存度通常也不高。相比之下,處於經濟發展中期階段的國家由於第二產業比重高,產品在國際上具有一定的競爭力,所以外貿依存度較高。
從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史可以觀察到,它們的外貿依存度經歷了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的變化。
經濟發展戰略
以及由此導致的對外開放程度也是影響外貿依存度的重要因素。採取出口導向發展戰略的國家,如亞洲四小龍,常常通過低估本幣匯率、採取出口獎勵等政策手段壓低出口部門的生產成本,使國內資源更多地流向對外部門,同時這些國家又受本身市場、資源等限制。
為保證出口增長還需要進口原材料等上游產品,因此這些國家外貿依存度會更高一些。與此相反,採取內向型發展戰略的國家外貿依存度一般較低。
3. 外貿依存度高好還是低好
外貿依存度對於一個國家來說,當然是越小越好。但是因為目前世界的工業發展結構,使得每個國家都必須參與國際貿易否則無法在國際社會生存。
4. 對外貿易依存度的計算公式
對外貿易依存度的計算公式 如下:
對外貿易依存度=一國進口+出口總額/國內生產總值
出口(進口)依存度:即一國出口總額進口/其國內生產總值
5. 為什麼美國外貿依存度大大低於中國
美國經濟除了高科技, IT產品等對外出口外, 大部份中低端產品是進口的. 若美國不對外開內放, 很多高科技容公司只需轉型做中低端產品做本銷, 一樣可以生存.
相反中國的經濟體系, 大部份製品是出口歐美國家, 進口高端產品及原材. 一但被貿易封鎖, 大部份廠家不可能轉型做高端產品本銷, 因為沒這技術, 而中低端產品過餘也不能本地全部吸收, 會引到一大堆廠家倒閉, 人民失業, 社會動湯.
若兩國延續五年對外不開放, 我看美國只會國民收入減少, 但相對於我國可能會倒退到90年代水平, 很多工廠工人要迴流農村.
6. 標題我國的外貿依存度是高還是低談談你的理由。
我國的外貿依存度高還是低?談談你的理由。我的外貿依存度原來是比較高的,但是由於產業結構等的調整,現在有所下降。
7. 外貿依存度高好還是低好
外貿依存度增高對我國經濟的影響
實際上,外貿依存度是一把「雙刃劍」,其提高和變化一方面為我國更加主動地參與國際經濟,提高了我國的經濟地位和影響力,另一方面也為我國經濟發展帶來了新的風險和影響。總的來說, 隨著我國對外貿易不斷增長,持續增長的外貿依存度會給對外貿易和國內經濟發展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這些影響主要有:
對外貿易摩擦加劇
由於我國出口規模不斷擴大,我國出口遭遇國外反傾銷和保障措施調查明顯增多。在「十五」期間,我國被反傾銷立案的數目分別為:2001年55起,2002年51起,2003年47起,2004年57起。2005年,我國對外貿易摩擦更是進入「高發期」,已經多次受到美國、歐盟、印度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反傾銷調查。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遭受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除此之外,反補貼、綠色壁壘、技術壁壘等問題也已經成為了其他一些國家和地區對付我國產品的方式。由此可見,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和外貿依存度的不斷提高,已經使我國對外貿易不可避免地進入了國際經濟摩擦的時代。
影響國家經濟安全
能源、礦產資源、某些關鍵設備和零部件進口依存度高容易使本國的經濟命脈受制於人。一旦國際經濟出現較大波動, 必然使國內經濟出現一些困難。目前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為35%左右,據專家估算,到2020年,我國石油的對外依存度將達到60%,我國石油供應的一大半將依賴國際供應。如何有效地降低中國重要戰略資源的對外依存度,是我們需要認真關注並予以解決的重要難題。另外,目前我國進口商品以工業製成品為主,其中資本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占據主導地位,這反映出我國國內產業對國際高新技術和資本品的高度依賴,反映了我國國內產業科研開發的相對滯後。隨著重要戰略物資、關鍵產品和技術的進口數量不斷增長,進口對國家經濟安全的影響將進一步加大。
影響國內產業發展
我國的高外貿依存度主要表現為在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上的比較優勢。因此,紡織服裝、鞋類、玩具等產品一直是我國大宗出口商品,但是這些行業實際上已經出現了供大於求的局面,而且這種低附加值行業的不斷擴容不利於我國國內產業結構升級換代,增加了實現提高外貿競爭優勢目標的難度。不斷提升的外貿依存度凸現了我國產業結構發展的不合理、第三產業發展仍然滯後的現實情況。
惡化貿易條件
我國出口的主要是勞動密集型產品, 進口的主要是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品。一般來說, 前者的供求價格彈性比較高, 後者的供求價格彈性比較低。這種供求價格彈性的不對稱導致在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品進口方面, 我國對進口產品的需求依賴程度大於其他國家對我國的供給依賴。特別是近年來我國大量進口的能源和各種資源性產品的需求價格彈性比較低, 也就是說, 無論國際市場的價格發生哪些變化, 我國的進口需求都將保持一定的增長, 且我國是一個大國, 一旦大量進口, 還會引起國際市場價格的上漲, 這不僅會加劇我國對海外能源等產品的依賴, 而且還會惡化貿易條件降低我國的經濟福利。
8. 影響對外貿易依存度因素是什麼
亞當·斯密和李嘉圖:絕對成本說、比較成本說。
自由貿易理論的要點有:
1)自由貿易可形成互相有利的國際分工。在自由貿易下,各國可按照自然條件,比較利益和要素豐缺狀況,專門生產其有利較大或不利較小的產品,這種國際分工可帶來很多利益,如專業化的好處、要素的最優配置、社會資源的節約以及技術創新等等。
(2)擴大真實國民收入。各國根據自己的稟賦條件發展具備比較優勢的部門,要素就會得到合理有效的分配和運用,再通過貿易以較少的花費換回更多的東西,從而增加國民財富。
(3)自由貿易下,由於進口廉價商品,國民開支減少。
(4)自由貿易可加強競爭,減少壟斷,提高經濟效益。企業在自由貿易條件下,要與外國同行進行競爭,這樣就會消除或削弱壟斷勢力,從長遠看,能促進一國經濟增長。
(5)自由貿易有利於提高利潤率,促進資本積累。對外貿易可阻止國內利潤率下降的趨勢,通過商品進出口的調節,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收入水平,增加資本積累,使經濟得以不斷發展。
傳統的自由貿易論即比較利益論和要素稟賦論是國際貿易的基礎理論,在解釋國際貿易的起因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其假定前提卻有許多的不現實之處,保護貿易理論正是在這些不現實的假定前提方面予以修正之後提出來的。所以自由貿易理論與保護貿易理論並不就是絕然對立的關系,而是存在著一定的互補性,即保護貿易理論是對自由貿易理論的修正和發展。
有必要說明的是,本文並非主張過度的貿易保護,也並非認為所有的保護貿易學說都適用於所有的國家。只是就保護貿易理論與自由貿易理論的關系而展開的討論。
9. 什麼是對外貿易依存度,這個概念的數值大小有何意義
對外貿易依存度是指一國的進出口總額占該國國民生產總值或國內生產總值的專比重。對外貿易屬依存度反映一國生產的產品對國際市場的依賴程度,是衡量一國經濟發展現狀和對外開放程度的重要指標。一般情況下,依存度超過50%,就認為依賴程度偏高。但是偏高並不等於對該國的經濟發展不利,還有看世界經濟的情況。如果世界經濟整體向好,高依存度對該國的經濟發展是個促進,反過來,如果世界經濟衰退,則首當其沖就要影響高依存度的國家。
10. 如何降低中國對外貿易依存度
自2001年加入世抄界貿易組織後,中國的對外貿易依存度節節攀升,這說明中國參與全球一體化的程度加深以及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相互依賴關系的增強,但是不少學者認為我國的貿易依存度過高,存在一定的風險。
那麽實際情況如何呢?本文首先對我國的外貿依存度進行縱向的歷史分析,然後選取了美國、德國、日本三個發達國家和中國、印度、墨西哥三個發展中國家作為樣本,以其2004年的經濟統計數據進行橫向的國際比較,全面分析我國的實際外貿依存度水平。
(10)國際貿易依存度低擴展閱讀:
作用
對外貿易不僅把商品生產發展很高的國家互相聯系起來,而且通過對外貿易使生產發展水平低的國家和地區也加入到交換領域中來,使作為一般等價物的貨幣深入到他們的經濟生活中,使這些國家和民族的勞動產品日益具有商品和交換價值的性質,價值規律逐漸支配了他們的生產。
隨著各國的商品流通發展成為普遍的、全世界的商品流通,作為世界貨幣的黃金和白銀的職能增長了。黃金和白銀除去具有貨幣一般購買手段之外,還被用來作為國際支付、國際結算與國際信用的手段。隨著黃金、白銀變成世界貨幣,產生了形成商品世界價格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