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外貿公司的結構
外貿公司的結構:
根據公司的大小其機構的設置也是有復雜和簡單的區分,但即使再小再簡單的外貿公司,都必須具備財務部門,這是最基本的組織機構了,用以企業做賬和收匯核銷等,而不是你所說的除了一個老闆就都是業務員了.所以,一個最簡單的外貿公司的結構設置應該是這樣的(按先後順序):經理室--業務部--財務部.這些是最基本的,其他的就看各公司根據自身的需要進行設置了.
② 進出口結構是什麼詳細點
你的問題都不詳細 你叫別人如何詳細。 如果過於詳細的話肯定又是臭長臭長的,復制過來的,有心的話自己去 福步論壇 逛逛
③ 簡述外貿公司的組織架構
通常有幾大分工:
1. 老闆: 掌握公司運營,決策,采購,銷售,財務等方面。
2. 業務: 為公司找客戶,拿訂單,穩定公司正常運轉和收益。
3. 采購: 根據公司經營的產品,尋找最佳貨源(供應商)。
4. 跟單/船務: 負責整理業務接到的訂單=》轉化為采購訂單=》向供應商追交期=》付款收貨=》訂艙=》准備相關商檢報關使館認證等資料=》發貨
5. 采購和跟單有時為外招,也有可能是老闆和業務親自擔任,處理。
6. 財務,負責收款,支付貨款,報稅,等。如果有進出口權,還要做外匯核銷。
7. 網頁設計/美工: 視公司規模而定,有些公司會招。
連在一起,就是一個完整的外貿公司流程了。談單=接單=采購=訂艙=報關=發貨=核銷
④ 對外貿易結構的具體含義
廣義的對外貿易結構包括對外貿易商品結構,對外貿易方式結構,對外貿易模式專結構,對外貿易區屬域結構。
狹義的對外貿易結構即對外貿易商品結構。
對外貿易商品結構是指一個國一定時期內,各種類別的進出口商品占整個進出口貿易額的份額。
一個國家對外貿易商品結構主要是由該國的經濟發水平,產業結構狀況、自然資源狀況和貿易政策決定的。發達國家對外貿易商品結構是以進口初級產品為主,出口工業製成品為主;而發展中國家的對外貿商品結構的特徵則是以出口初級品為主,進口工業成品為主。
⑤ 國際貿易公司的部門結構(一般的)
以我的經驗,調研報告這類文案比較能鍛煉人的思維能力,因為要講事實,講版數據,寫的好很有權說服力,建議不要生搬,天下文章一大抄,套用也講創新,關鍵是要有內容,能說明問題所在,言之有物比較好。實在為了應付就先讀一讀相關資料,心裡有貨,嘴上不慌,磨刀不誤砍柴功啊。
⑥ 我國貿易進出口結構
1980年
據世界貿易組織和中國國家統計局資料庫的統計數據,1980年,中國進出口總值為381.4億美元,其中出口181.2億美元,進口200.2億美元。
按出口產品類型分,農產品出口43.8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24.2%(下同);燃料和礦產品出口49.6億美元,佔27.4%;工業製成品出口87.1億美元,佔比48.1%。
在出口工業製成品中,鋼鐵出口2.4億美元,佔比1.3%;化工產品出口11.3億美元,佔比6.3%;機械和運輸設備出口8.4億美元,佔比4.7%;紡織品出口25.4億美元,佔比14.0%;服裝出口16.3億美元,佔比9.0%。紡織和服裝類出口額佔比達23.0%。
按進口產品類型分,農產品進口64.8億美元,占進口總額的32.3%;燃料和礦產品進口10.3億美元,佔比5.2%;工業製成品進口122.0億美元,佔比61.0%。
在進口工業製成品中,鋼鐵進口22.2億美元,佔比11.1%;化工產品進口28.5億美元,佔比14.3%;機械和運輸設備進口52.5億美元,佔比26.2%;紡織品進口11.0億美元,佔比5.5%;服裝進口0.5億美元,佔比0.2%。
1995年
1995年,中國進出口總值為2808.6億美元,其中出口1487.8億美元,進口1320.8億美元。
按出口產品類型分,農產品出口150.0億美元,佔比10.1%;燃料和礦產品出口84.1億美元,佔比5.6%;工業製成品出口1250.1億美元,佔比84.0%。
在出口工業製成品中,鋼鐵出口52.2億美元,佔比3.5%;化工產品出口91.0億美元,佔比6.1%;機械和運輸設備出口314.1億美元,佔比21.1%;紡織品出口139.2億美元,佔比9.4%;服裝出口240.5億美元,佔比16.2%。紡織和服裝類出口額佔比為25.6%。
按進口產品類型分,農產品進口161.0億美元,占進口總額的12.2%;燃料和礦產品進口109.9億美元,佔比8.3%;工業製成品進口1041.4億美元,佔比78.8%。
在進口工業製成品中,鋼鐵進口68.8億美元,佔比5.2%;化工產品進口173.0億美元,佔比13.1%;機械和運輸設備進口526.4億美元,佔比39.9%;紡織品進口109.1億美元,佔比8.3%;服裝進口9.7億美元,佔比0.7%。
2005年
2005年,中國進出口總值為14219.1億美元,其中出口7619.5億美元,進口6599.5億美元。
按出口產品類型分,農產品出口287.1億美元,佔比3.8%;燃料和礦產品出口312.7億美元,佔比4.1%;工業製成品出口7003.4億美元,佔比91.9%。
在出口工業製成品中,鋼鐵出口192.8億美元,佔比2.5%;化工產品出口357.7億美元,佔比4.7%;機械和運輸設備出口3522.3億美元,佔比46.2%;紡織品出口410.5億美元,佔比5.4%;服裝出口741.6億美元,佔比9.7%。紡織和服裝類出口額佔比為15.1%。
按進口產品類型分,農產品進口451.9億美元,占進口總額的6.8%;燃料和礦產品進口1196.1億美元,佔比18.1%;工業製成品進口4931.4億美元,佔比74.7%。
在進口工業製成品中,鋼鐵進口263.4億美元,佔比4.0%;化工產品進口777.3億美元,佔比11.8%;機械和運輸設備進口2904.8億美元,佔比44.0%;紡織品進口155.0億美元,佔比2.3%;服裝進口16.3億美元,佔比0.2%。
2009年
2009年,中國進出口總值為22075.4億美元,其中出口12016.1億美元,進口10059.2億美元。
按出口產品類型分,農產品出口408.8億美元,佔比3.4%;燃料和礦產品出口343.3億美元,佔比2.9%;工業製成品出口11247.1億美元,佔比93.6%。
在出口工業製成品中,鋼鐵出口236.6億美元,佔比2.0%;化工產品出口620.1億美元,佔比5.2%;機械和運輸設備出口5911.1億美元,佔比49.2%;紡織品出口598.2億美元,佔比5.0%;服裝出口1072.6億美元,佔比8.9%。紡織和服裝類出口額佔比為13.9%。
按進口產品類型分,農產品進口766.2億美元,占進口總額的7.6%;燃料和礦產品進口2504.6億美元,佔比24.9%;工業製成品進口6751.7億美元,佔比61.7%。
在進口工業製成品中,鋼鐵進口264.8億美元,佔比2.6%;化工產品進口1119.7億美元,佔比11.1%;機械和運輸設備進口4082.6億美元,佔比40.6%;紡織品進口149.4億美元,佔比1.5%;服裝進口18.4億美元,佔比0.2%。
⑦ 貿易結構是什麼
廣義的貿易結構(Composition of Trade)主要是指一定時期內貿易中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的構成情況,一般稱為貿易結構。
狹義的貿易結構主要是指一定時期內貨物貿易中各種商品的構成情況。一般稱為商品貿易結構。
1、對外貿易結構是指一國在一定時期內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在其貿易額中所佔的比重。
2、國際貿易結構是指一定時期內貨物貿易額和服務貿易額在國際貿易總額中所佔的比重
3、對外貿易商品結構)是指一定時期內一國進出口貿易中各種商品的構成,即某大類或某種商品進出口貿易與整個進出口貿易額之比,以份額表示。
(7)國際貿易部門的結構擴展閱讀:
建堂在日前舉辦的「2019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世界500強企業CBD高峰論壇」上說,2018年,我國知識密集型服務進出口總額比上年增長20.7%,遠遠高於服務貿易整體增速,占服務貿易進出口比重比上年提高2.5個百分點。
同時,旅行、運輸和建築這三大傳統服務貿易部門進出口總額佔比較上年下降2.2個百分點。
結構優化的同時,我國服務貿易規模不斷擴大。馬建堂說,2018年,中國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超過5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1.5%,連續5年穩居世界第二。
馬建堂認為,我國服務貿易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仍與發達國家有一定的差距。具體表現為服務貿易存在較大逆差,傳統產業佔比偏高、層次較低,規模需進一步擴大。
他說,在服務業的對外開放中,中國將更加重視為服務業開放提供製度保障、新技術革命成果的運用、知識產權的保護和發揮市場主體的作用。
⑧ 對外貿易結構的概述
多年來,經過一系列改革和政策調整,中國已經初步回奠定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答和國際經濟通行規則的新型外貿調控體系。外貿運行機制發生了根本性改變,市場化程度大幅度提高,財政、金融和產業政策等已經上升為宏觀調控的主要手段。單一、封閉的外貿經營格局已經改變,經營主體多元化為外貿發展帶來了活力,成為中國外貿、特別是出口的主要推動因素之一。這些已經是正在構成中國未來對外貿易長期持續快速發展的重要基礎。但另一方面,正如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到的那樣,中國的對外貿易還存在發展不穩定、結構調整緩慢、缺乏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高新技術和高附加值產品等許多問題和矛盾。這些以進出口貿易質量等外在形式表現出的不足,有著外貿調控和經營機制不夠完善等體制性原因,其根源在於長期的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粗放型外貿增長方式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