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國際貿易中,FOB,CFR,CIF三者比較異同點
最大的不同在於賣方所要承擔的責任和風險
相同的都是只適合於海運的貿內易術語
FOB,賣方只容要保證把貨安全裝上船就可以了,運費和保險都不需要負責,貨物在運輸中出現的風險都由買方負責
CFR,賣方要付運費而且要保證貨物安全運到目的港,保險由買方負責
CIF,賣方要負責運費和保險,如果運輸過程中出現問題,賣方還要找保險公司理賠
Ⅱ 中國比較大的外貿公司有哪些~~
太多了復制不下來,可以查找 中國出口企業500強
Ⅲ 什麼是國際貿易中的比較優勢理論
比較優勢理論由大衛·李嘉圖在其代表作《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中提出內,又稱為容比較成本貿易理論。如果一個國家在本國生產一種產品的機會成本低於在其他國家生產該種產品的機會成本,則這個國家在生產該種產品上就擁有比較優勢。假定貿易中只有兩個國家和兩種商品(X與Y商品),兩國在生產中使用相同的技術,商品與要素市場都是完全競爭的,不考慮交易費用和運輸費用,沒有關稅或影響國際貿易自由進行的其他壁壘。兩國資源都得到了充分利用,貿易是平衡的。
Ⅳ 國際貿易術語中cpt與fca的比較
CPT和FCA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術語——
CPT是運費付至,與之相近的一個術語就是CFR,二者的區別是:CFR只適用於海運或者水運,CPT適用於任何運輸方式。其它責任、費用和風險劃分都相同。
FCA是貨交承運人,與CPT或CFR的區別在於:FCA在承運人接受貨物之後,風險即由賣方轉移給了買方,且之後的運費也不由賣方承擔,換句話說,賣方承擔貨交承運人之前的國內運費,之後的國際運費由買方承擔,而CPT或者CFR術語的賣方,還需要承擔國際運費——這是CPT或者CFR與FCA最主要的區別之處。
Ⅳ 進口比出口大了 這就證明 國家虧本嗎 國際貿易中的盈餘 和虧本 怎麼理解,跟進出口有關系嗎(
不一定啊
8月份,你收入1000元,你生活支出1200,能說你虧了200嗎?
國家的國際收支平衡,跟進出口有一些關系,因為國際收支平衡中,還包括非進出口類的服務貿易等項目,進出口僅是一部分
Ⅵ L/C,D/A,D/P,T/T,Western union,Moneygram分別指什麼哪個在外貿中比較常用哪個對賣方更有利
這些都是付款方式:
L/C:信用證
D/A:承兌交單——銀行托收的一種
D/P:付款專交單——銀行托收的一種
T/T:電匯
Western union:西聯匯款屬——電匯的一種
Moneygram:速匯金——電匯的一種
信用證、托收和電匯都是外貿常用的付款方式,對賣方最有利的當然是T/T預付啦
Ⅶ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課程中:大衛李嘉圖的比較成本理論中比較成本存在差異的原因是什麼
簡單的來說就是各個國家,或者各個流通領域之間所佔有的有利條件不同,因此在生產同一種產品的時候就會體現出差異,佔有優勢的國家絕對成本相對較低,就產生了成本差異。
Ⅷ 請問中南大學、寧波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考研這三個學校中哪個學校的國際貿易專業比較好,哪個好考一點
性價比高一點的,就是有好考專業也還行的是武漢理工大學,畢竟是211的,而且國際貿易是個文科專業,應該好考一點
Ⅸ 在李嘉圖的比較成本學說中國際貿易產生的原因是由於兩國的什麼
在李嘉圖的比較成本學說中國際貿易產生的原因是由於兩國的勞動生產率的比率差異。
一、定義:
所謂比較優勢,就是兩個國家生產兩種產品,勞動生產率的比率相對高的一種是該國的比較優勢。
二、比較優勢論的主要內容:
大衛·李嘉圖認為:在國際貿易和國際分工中真正起到決定作用的是比較利益,而不是絕對利益。哪怕一個國家在兩種商品的生產上都具有絕對優勢,而另一個國家在兩種產品的生產上都表現出絕對的劣勢,兩國之間仍有可能通過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而獲得利益。
三、比較利益論簡評:
(一)比較利益論的科學性及歷史進步意義:
1、它證明了國際貿易不僅是由於絕對利益的差異,更是因為比較利益的差異而產生的;
2、它從理論上有力支持了英國工業資產階級爭取貿易自由,促進了英國生產力的發展。
(二)比較利益論的歷史局限性
1、李嘉圖研究方法是形而上學的;
2、未揭示國際貿易產生的原因;
3、無法解釋國際貿易的一些實際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