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界各國的進出口貿易政策劃和措施有哪些
3333333333333
2. 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主要研究什麼內容
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主要研究內容:自由貿易理論與保護貿易理論比較研究,關稅政策與進出口政策研究,地方外貿政策研究。
.國際服務貿易,主要研究內容:國際服務貿易的理論與現狀,國際服務貿易的法規與制度,各國服務貿易的政策與措施,中國服務貿易的發展。
國際貿易實務,主要研究內容:跟單信用證研究,外貿合同及外貿法律的研究,各國貿易慣例及相關規則的研究,包括海運規則、商檢規則、原產地規則、仲裁規則等的研究。
3. 國際貿易政策的意義
促進世界經濟發展與穩定 。
調節各國市場的供求關系, 達到外部均衡 ,穩定經濟,加強適應能力。
延續社會再生產,加強和完善經濟體制 經濟體制不同。
促進生產要素的充分利用,促進生產力的發展。
發揮比較優勢,提高生產效率,提高生產技術水平,優化國內產業結構。
.增加財政收入,加強各國經濟聯系,促進經濟發展 。
獲取良好的國際經濟與政治環境,貿易政策在調整、改善、鞏固國與國之間經濟與政治關系面起著重要方作用。
4. 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
設A國生產1單位X產品需要1個勞動,則生產產品x1單位需要x1勞動力,同理,生產1單位Y產品也需要1個勞動力,則生產產品y1單位需要y1勞動力,則有x1+y1=100,(0<x1<100,0<y1<100)畫出曲線,同理設B國得3x2+2y2=90,(0<x2<30,0<y2<45)畫出曲線。以B國為比較單位對象,則每單位產品投入勞動時間:有A國:X產品1/3,Y產品1/2,B國:X產品1,Y產品1;那麼兩國分工後產量:A國生產產品能力X產品(1/3+1/2)/(1/3)=2.5和生產產品能力Y產品(1/3+1/2)/(1/2)=1.6,B國生產X和Y產品能力皆是(1+1)/1=2,計算得A國X產品生產能力有優勢,B國Y產品生產能力有優勢。不知道是不是對的,僅個人觀點。
5. 關於國際貿易政策!詳細的
關於第一個問題,保護這些行業主要是減少國外相同行業搶占本國市場,對本國行業造成沖擊。以及保護本國一些關系國家經濟命脈的壟斷行業,比如能源、電信、礦產等等。還有為保護國民生活質量設立的綠色壁壘等等。
第二個問題,深層次的話。。那應該跟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有關咯,西方國家不大願意承認中國是市場經濟國家,認為我國對外貿商品存在各種補貼等等措施,不像資本主義國家那樣市場是開放的、自由競爭的。
中國企業最起碼應該懂得運用國際法律法規來維護自身合法權益,還有提高產品質量、開拓亞非拉美市場等等。。
第二個問題在下面這個網頁里寫的蠻詳細的。
6. 什麼是國際貿易政策國際貿易政策有哪些基本類型
國際貿易政策
1 國際貿易政策基本概念
2 保護貿易政策
3 自由貿易政策
4 我國對外貿版易政策
關稅政權策
1 關稅的概念和特點
2 關稅的種類
3 關稅的徵收方法及稅率
4 我國關稅收管理的規定
5 出口退稅
非關稅壁壘政策
1 非關稅壁的概念及其主要特點
2 非關稅壁的主要措施
鼓勵出口和出口管制政策
1 鼓勵出口的措施
2 建立經濟特區促進對外貿易發展的政策
國際貿易政策就是各國對進出口貿易出台的相關規定
7. 什麼是國際貿易政策國際貿易政策有哪些基本類型
國際貿易政策
1 國際貿易政策基本概念
2 保護貿易政策
3 自由貿易政策
4 我國對外貿易政策
關稅政策
1 關稅的概念和特點
2 關稅的種類
3 關稅的徵收方法及稅率
4 我國關稅收管理的規定
5 出口退稅
非關稅壁壘政策
1 非關稅壁的概念及其主要特點
2 非關稅壁的主要措施
鼓勵出口和出口管制政策
1 鼓勵出口的措施
2 建立經濟特區促進對外貿易發展的政策
國際貿易政策就是各國對進出口貿易出台的相關規定
8. 國際貿易戰略與政策是什麼
1、研究外貿管理體制改革和貨物進出口發展戰略,擬定工作思路和實施方案。
2、研究制訂貨物進出口配額管理制度,編報下達全國貨物進出口配額(包括各種貿易方式)年度計劃並組織實施。
3、負責制訂貨物進出口許可證管理制度,確定貨物進出口許可證管理的品種。
4、負責制訂貨物出口配額招標政策並組織實施。
5、研究制訂並組織實施邊境貿易政策。
6、組織實施以質取勝戰略,加強對進出口商品質量管理的指導,推動「創名牌出口商品」的活動,指導出口廣告宣傳;負責委託有關單位制訂、調整《實施檢驗的進出口商品種類表》,負責發布《實施檢驗的進、出口商品種類表》。
7、研究和推廣各種新的國際貿易方式。
8、負責擬定加工貿易(含來、進料加工貿易,外商投資企業加工貿易)政策並組織實施。
9、研究制訂市場多元化戰略並組織實施,宏觀指導和管理境內對外經濟技術貿易展覽會、洽談會、交易會等貿易促進活動,宏觀管理出國辦展工作,指導廣交會有關工作;協調管理來華經濟技術類展覽。
10、制訂各類企業外貿經營權的資格標准,負責全國各類企業(包括企業集團)外貿經營權的資格審定工作;管理外國、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常駐商業代表機構的核准業務;國家實行指定公司經營的出口商品企業和重要工業品、農產品進口經營企業的資格審定。
11、研究、分析國際物流業的發展方向和趨勢,制訂我國國際物流發展的政策。研究制訂並完善國際貨運代理行業的政策,制訂國際貨運代理企業資格標准,負責貨運代理企業資格的審定;參與供應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鮮活冷凍商品「三趟快車」運輸的組織協調;參與政府及國際多邊運輸協定的談判職責,指導外經貿倉儲行業管理。
12、指導全國旅遊產品小額貿易經營權審批工作。
13、聯系進出口商會、貨代協會。
外貿司內設處室及其職能
外貿司內設10個處室。
1、辦公室
負責全司人事、行政、黨務等。
2、綜合處
負責全司綜合和信息工作;起草全司綜合性文件和報告;聯系進出口商會,推進進出口商會的改革工作;負責邊貿進出口管理;會同有關部門履行國際環保公約等。
3、制度處
牽頭組織研究和匯總外貿管理體制改革方案;全司外貿法規綜合,牽頭負責全司的清理法規工作;制訂全國進出口商品許可證制度和目錄;牽頭制訂進出口商品招標政策和邊貿政策;《實施檢驗的進出口商品種類表》的相關工作等。
4、農產品出口處
研究擬定農產品出口發展戰略和政策措施;負責全國農產品出口商品的宏觀管理;負責農產品出口商品配額管理及供港澳商品管理;組織農產品出口招標工作;研究擬定農產品國營貿易制度和出口自動許可制度的實施方案;會同有關部門負責瀕危動植物出口管理工作;參與供應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鮮活冷凍商品「三趟快車」運輸的組織協調等。
5、工業品出口處
研究擬定工業品(機電產品除外)出口發展戰略和政策措施;負責全國工業品出口宏觀管理;負責工業品出口的配額管理;組織工業品出口招標工作;研究擬定工業品國營貿易制度和出口自動許可制度的實施方案等。
6、紡織品出口處
研究制訂紡織品出口發展戰略和政策措施;負責紡織品出口雙邊談判及協議執行;負責全國紡織品出口宏觀管理,制訂紡織品出口配額管理辦法,指導地方的紡織品配額管理工作;組織紡織品出口招標工作;根據雙邊協議,制訂被動配額出口許可證制度;制訂敏感紡織品出口的經營協調管理辦法等。
7、進口處
負責全國進口商品(機電產品除外)的宏觀管理;研究優化進口商品結構的政策措施;負責進口商品的經營協調管理;會同有關部門負責進口商品配額、登記等管理;研究擬定進口商品國營貿易制度和進口自動許可制度的實施方案等。
8、加工貿易處
負責管理全國加工貿易業務;負責研究制訂加工貿易政策;協調國務院各有關部門制訂的加工貿易相關配套政策;宏觀監控和分析加工貿易發展動態和問題,研究制訂解決措施;規范加工貿易經營秩序,查處加工貿易中的違章行為等。
9、貿易促進和國際物流處
研究制訂市場多元化戰略;組織實施以質取勝戰略;負責出口商品商標工作;宏觀指導和管理境內對外經濟技術貿易展覽會、洽談會及交易會等貿易促進活動,指導廣交會有關工作;研究、制訂我國國際物流發展政策,負責貨運代理相關工作;參與政府及國際多邊運輸協定談判等。
10、貿易秩序處
研究制訂企業外貿經營權改革方案,制訂企業進入和退出標准;參與打擊走私;負責制止低價出口行為工作;負責外貿企業各種違規、違章行為的查處;協調管理境外常駐代表機構的核准;負責易制毒化學品進出口和全國旅遊產品小額貿易相關工作等。
9. 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主要研究什麼內容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的研究對象 國際貿易是以國際商品交換和商品流通活動為研究對象,闡明國際商品交換和商品流通活動中的一般規律,並據以研究各個國家在對外貿易中採取的政策措施等的一門科學。具體包括: 1.各個歷史發展階段,特別是資本主義各個發展階段的國際商品流通的一般規律; 2.各個歷史發展階段,特別是當代世界貿易的具體歷史材料和現實材料。 3.各個主要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對外貿易發展情況,亦即各個國家對外經濟貿易發展的特殊規律。 4.國際貿易理論。 5.對外貿易政策。 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主要研究國際貿易的產生、發展和貿易利益及分配問題,以揭示其中的特點與運動規律,具體的研究內容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一)各個歷史發展階段,特別是資本主義階段國際商品流通的一般規律性 (二)國際貿易理論與學說 (三)對外貿易政策